星際訪客「奧陌陌」或是一團宇宙「塵兔」可能由一顆彗星脫落塵埃...

2020-12-21 東方財富網

2017年,「奧陌陌」(Oumuamua)成為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在天文學界引發一陣喧譁與騷動。對於其身份,科學家眾說紛紜,包括外星人的飛船、小行星等,迄今仍未有定論。據美國太空網9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最新研究中指出,「奧陌陌」可能是一團宇宙「塵兔」,給其「身世之謎」再添疑雲。

在地球上,「塵兔」(dust bunnies)是指由靜電聚集在一起的一團塵土和碎屑,微風吹過,這些「塵兔」會在房間飄蕩。由挪威奧斯陸大學天文學家盧珍妮(音譯)領導的新研究指出,「奧陌陌」(基本上)可能是一個加大版的「塵兔」。它由位於太陽系外的一顆彗星核上吹出的塵埃形成,被太陽輻射推向太空,最終「流落」到太陽系,並短暫停留。

2017年,「奧陌陌」偶然闖入太陽系,其外觀呈雪茄形狀,速度高達92000公裡/小時。隨後有關其真實身份、如何形成以及為何能如此快速地在太空飄蕩等問題,科學家提出了諸多理論。有研究人員提出,也許「奧陌陌」由固體氫組成,當接近恆星時,固體氫會變成氣體並推動「奧陌陌」向前移動;另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奧陌陌」實際上更像盤狀;還有一些人懷疑,「奧陌陌」可能是外星飛船等等,不一而足。

在最新研究中,盧珍妮團隊則講述了一個不同的故事:可能曾經有一塊大巖石,將一個彗核砸開,從彗核中流出的塵埃和氣體顆粒附著於巖石碎片上,最終形成了「奧陌陌」。而且,這塊碎片隨時間的流逝不斷變大,從彗星流出的氣體最終會將其推入太空。

盧珍妮等人指出,藉助「全景巡天望遠鏡與快速響應系統1」(Pan-STARRS 1)——2017年首次發現「奧陌陌」的望遠鏡等巡天勘測技術,科學家可以觀測到更多類似「奧陌陌」這樣的星際訪客,對其進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或許能揭開這些星際訪客的「廬山真面目」。

總編輯圈點:

自「奧陌陌」第一次闖入人類視線後,就一直被惦記至今。它與太陽系短暫交匯,然後被人類望遠鏡捕捉。如今它早已踏上自己的旅途,只留我們仍在苦苦探尋它的身世之謎。人們不知道「奧陌陌」究竟是什麼,只知道它神秘又反常,速度太快,奇奇怪怪。在最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員指出,「奧陌陌」是由靜電聚集在一起的塵土和碎屑組成,從彗星核而來,被太陽輻射推向天空。所以,它來自偶然。我們能遇上它、琢磨它和研究它,實在也是一種特別的緣分。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奧陌陌「身份」又變了!不是彗星、外星飛船,科學家:或是塵埃星
    奧陌陌可能是「塵兔」(「塵埃星」)這是天文界在說彗星、外星人的飛船、小行星等之後的一個新說明,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下,這「塵兔」到底是什麼,在地球上,「塵兔」(dust bunnies)是指由靜電聚集在一起的一團塵土和碎屑,微風吹過,這些「塵兔」會在房間飄蕩。
  • 第二個奧陌陌正在解體嗎?兩個神秘的星際穿越者有啥不同?
    根據模型推算,這個碎片可能是在3月7日彗星爆發期間分裂出去的,當時彗星亮度增加了0.7等。 另一組天文學家在《自然·天文學》期刊發表文章稱,這顆彗星距離太陽2AU範圍內會產生2千克/秒的塵埃,並且損失掉60千克/秒的水,但徹底解體的機率僅有10%。 事實上,目前正在逐漸遠離太陽的鮑裡索夫彗星吸引太陽光還會越來越少,冰體融化程度也會越來越小,再加上自身引力能夠束縛住絕大部分冰體。
  • 關於奧陌陌的新的暴力起源故事解釋了星際物體的古怪形狀
    我們對這個星際訪客越了解,它就越古怪。簡介:2017年小行星奧陌陌被人類捕獲,這是可能是目前已知的第一枚可能穿越過銀河系頸部位置的天體,發現者取「第一回遠道而來的信息」之意為它命名。然而奧陌陌奇怪的雪茄形困擾著科學家,各種理論眾說紛紜…2017年10月19日,我們的太陽系接收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拜訪者。
  • 星際訪客到來,穿越太陽系,有什麼驚喜?
    對比第一個「到訪」的星際天體「奧陌陌」,可以提供一個關於天體外部特徵的普遍參考.天文學家於2017年10月19號發現了第一個記錄在案的星際天體1I/2017 U1「奧陌陌」,並且由於它旋轉穿越過太陽系,我們能夠收集數百條關於這個天體的觀察結果:它是奇怪的雪茄形狀,似乎是因為它加速脫離了太陽。
  • 地球都無法擺脫太陽強大的引力,為何「星際訪客」奧陌陌卻可以?
    就在人類對探索地外生命失去信心的時候,2017年一個神秘的「星際來客」意外地闖入了太陽系,這個「星際訪客」的到來讓人類感覺異常興奮,有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找了那麼久都找不到,如今你自己送上來門來了,當這個星際訪客剛闖入太陽系的時候就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巨大關注。
  • 奧陌陌真是艘外星飛船?它逃逸太陽系,中國科學家發現其被遺棄!
    2017年天文界有一件大事,人類發現了首位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訪客,根據光譜變化分析以及刁鑽的運行軌跡,科學家判斷其是一顆雪茄形的飛行器,並且它將不會在太陽系內停留!2017 U1(奧陌陌)是2017年10月18日夏威夷的泛星一號望遠鏡發現的,因此被命名為奧陌陌(夏威夷土語意遠方來的客人),當時距離地球約0.2AU(3000萬千米),處在一條極端雙曲線的軌道上運行,早先認為它是一顆彗星,但經過長時間的觀測後發現其既不是彗星也不是小行星,2017 U1的軌道離心率是1.1922 ± 0.00268,這是太陽系內天體軌道離心率第二高的
  • 組圖:彗星的樣子,自成一派,繽紛燦爛
    彗星彗星是由環繞太陽運行的冰凍氣體、巖石和塵埃組成的宇宙雪球。冰凍後,它們有小鎮那麼大。彗星的軌道使它接近太陽時,它會升溫,並將塵埃和氣體噴射到一個比大多數行星都大的巨大發光體。塵埃和氣體形成一條尾巴,尾巴遠離太陽,向外延伸了數百萬英裡。
  • 哈佛教授認為2017年掠過地球的天體「奧陌陌」是超薄外星太陽帆技術
    勒布有一本書將於1月26日出版,書中闡述了為什麼2017年進入太陽系的一顆奇異的小行星「奧陌陌」(Oumuamua)是外星技術的案例。 他說的這個物體是第一個已知的進入太陽系的星際物體,從織女星的方向前往太陽系。織女星是一顆大約25光年的恆星,在宇宙尺度上可以被看成就在地球附近。該天體於2017年9月6日進入太陽系的軌道平面。
  • 奧陌陌早已走遠,留給人類的謎底依然沒有解開,它到底是什麼?
    科學界的界定是,這位客人是一顆「流星」。不是我們夜空抬頭看到划過天際一道亮光的流星,而是一顆漂流過太陽系的外來小行星。奧陌陌只是這顆「流星」的譯音或暱稱,國際天文學會給其正式編號為1l/2017 U1,永久命名為1I/Oumuamua。這裡面的「1I」中的字母I代表是星際天體,1是此類天體中的第一個。
  • 奧陌陌到底是什麼?真的跟外星文明有關嗎?中國科學家找到答案
    自從奧陌陌的圖片被公布以後,許多天文愛好者都認為奧陌陌就是一個外星人的飛船,它只不過是路過太陽系,奧陌陌擁有非常詭異的運動軌跡,當它第一次被確認後研究人員認為奧陌陌是一顆彗星
  • 「奧陌陌」到底是什麼?科學家給出幾種推測,你認同嗎?
    因此,人們便給了它一個稱呼「奧陌陌」。而對於「奧陌陌」,人們對於其便有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這是一顆來自於太陽系以外的一顆小行星,可能是在它所在的星域出現了什麼事,於是在機緣巧合之下,便被推到了我們所處的太陽系之中。當然,這是部分人這麼認為而已,還是有著部分持有著不同的看法,認為這一未知物質,並不是小行星。那是什麼呢?
  • 一顆星際彗星逆向駛來,軌道周期4300年,7月3日掠過水星
    但在這百忙之際,又有一種天空觀測者不會放過的天文現象,每當太陽落天后,一顆星際彗星將出現西邊天空,可惜的是現在肉眼暫時看不到,需要專用天文望遠鏡,因為它的視覺強度剛剛接近+7.0,低於肉眼可見度閾值,不過很快就能肉眼可見了,因為它將在2020年7月3日掠過水星軌道內側,到時亮度可以變得像二等星或三等星一樣明亮。
  • 首次在一顆彗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
    芬蘭土爾庫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在一顆彗星上收集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參與該項目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的發現表明:所有最重要的生命元素,可能都是由彗星運送到地球的。這是第一次在彗星中發現生命所必需的磷元素。在彗星附近,該儀器收集了塵埃顆粒。它還拍攝了三張1c㎡的雙靶板照片。科學家們從圖像中選取粒子並用質譜儀進行測量,之後他們在試驗中檢測到磷離子和礦物或金屬磷中含有的固體顆粒。
  • 星際來客奧陌陌·奇異的形狀
    2017年10月19日,夏威夷大學的Pan-STARRS1望遠鏡觀測到了一顆軌道清奇的小天體,他近乎垂直地一頭扎進太陽系的軌道面,然後又絕塵而去。其軌道偏心率高於1(高達1.2),因此被認為是一顆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來客——這也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系外來客。
  • 首次在一顆彗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 每6.5年繞太陽...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芬蘭土爾庫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在一顆彗星上收集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
  • 這些宇宙圖很帥:恆星已經死亡,但它們的光芒依然向我們照射而來
    ——大家熟知的杞人憂天的故事告訴我們,中國古代在春秋時期就已經知道恆星是由氣體構成的了。恆星就像是夜空裡黑色絨布上的珍貴珍珠,太陽系裡有 1 顆太陽,8 顆行星,5 顆矮行星,178 顆天然衛星,3319 顆彗星,670452 顆小行星。六十七萬多顆星星被太陽的引力繫結在一起,日夜不停地旋轉了 45 億年。
  • 超靈敏相機助望遠鏡「看透」宇宙星際
    超靈敏相機助望遠鏡「看透」宇宙星際 原標題:   大型毫米波望遠鏡(資料圖)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大眾科學》雜誌25日消息稱,伴隨望遠鏡的重磅升級,天文學家計劃「一眼看透」宇宙星際氣體。
  • 有多少彗星來自外星系—新聞—科學網
    人們一般認為彗星起源於太陽系,由行星形成時拋出的剩餘氣體和巖石組成。
  • 可能導致地球毀滅的五大宇宙事件:2460年後的彗星撞擊最致命
    浩瀚的宇宙,充滿著神秘和魅力。宇宙中每天都上演著無數美麗壯觀的天文奇觀,但越是美麗的東西有時候往往越是致命。一個快速移動的大質量物質撞擊地球肯定會導致大規模滅絕事件。然而,此類事件似乎相對較少。儘管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頻繁發生,但導致大規模滅絕的撞擊可能非常罕見,這樣的撞擊可以說是數十億年難得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