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月7日電(韓夢霖)近日,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發布消息,該院研究團隊研發出一款綠色環保的建築材料泡沫陶瓷,能夠像泡沫一樣漂浮於水面上,耐高溫在1000℃以上,具有保溫、防潮、隔音、防火等多種功能。改項研發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有望替代國外產品,改變國外產品壟斷市場的局面,目前正在與企業洽談推進產業化。
據介紹,泡沫陶瓷是一種具有高溫特性的多孔材料,一般可以分為開孔泡沫陶瓷和閉孔泡沫陶瓷兩類。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團隊研發的泡沫陶瓷是閉孔泡沫陶瓷,主要由陶瓷粘土、廢棄礦渣等材料,採用有機無機發泡劑雙重工藝製成,其密度只有0.2克/立方釐米,比水的密度低很多,因此可以漂浮於水面。
「泡沫陶瓷在國外發展更早,且目前國外產品佔據主要市場,價格昂貴。國內市場上有不少保溫材料,價格便宜,具有保溫效果,但由於成分中含有大量有機材料,不能夠防火。」負責該項目的中科院重慶研究院研究員崔月華表示,他們研發的泡沫陶瓷由於閉孔率高,不但可以保溫,還可以防潮、隔音、防火,保溫隔熱效果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可耐1000℃以上高溫且不變形,遠高於國內外泡沫陶瓷高溫變形的溫度。根據國家對建築節能的要求,泡沫陶瓷將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將是我國未來規劃建築用保溫阻燃保溫隔音的優質材料。
「這種泡沫陶瓷還具有綠色環保的特點。」崔月華介紹,傳統陶瓷焙燒大約要1500℃,他們研發的泡沫陶瓷最初的焙燒溫度約1300℃,如今已降至800℃。焙燒溫度降低不僅讓成本降低三分之一,而且,空氣中的氮氣會在1000℃以上高溫發生氧化,焙燒溫度降低就避免了焙燒過程中產生氮氧化物,形成酸雨對環境造成危害。同時,由於其在原材料中使用了廢棄礦渣,還實現了「變廢為寶」。
目前市場上很多保溫材料密度較大,對外牆的承重要求高,難以作為建築外牆使用,但他們研發的泡沫陶瓷密度小、質輕,可以作為外牆材料。由於它還可以製成不同顏色花紋,未來可以作為一體化外牆材料,兼具保溫防火和外牆美觀的作用,替代現有的外牆瓷磚。
據介紹,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由中國科學院、國務院三峽辦、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結合區域調整產業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需要,努力融入區域創新體系,以智能化、綠色化、產品化為重點方向,在電子信息、先進位造、環境工程三個領域進行了科技布局,下設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智能製造技術研究所、三峽生態環境研究所,開展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與前沿技術創新、技術集成創新、工程化研發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