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將蔡英文推往火堆上燒烤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
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將於今(26)日召開中天新聞臺換照聽證會。這是NCC成立十四年以來,首次因為電視臺換照召開聽證會。這次聽證會將逐一檢視將於12月11日證照屆期的中天新聞臺,這六年來對馬英九時期發照時的附條件承諾執行和違規情況,並邀請當事人、利害關係人、鑑定人與其他參與人陳述意見。由於這次聽證會對NCC決定是否為中天新聞臺續發證照具有關鍵作用,而NCC本來就已經先入為主地對中天作了 「有罪推定」的「自由心證」,而且據說在七名鑑證人中,有六人認定「內控失靈」,因而 NCC作出「關臺」裁定的機率較高。這就引發了各方面的高度關注,並將會有團體前往CNN大樓及臺立法機構遊行示威。

  旗下包括有中天新聞臺、中天綜合臺、中天娛樂臺三個島內頻道及中天亞洲臺、中天北美臺兩個境外頻道的中天電視,原是1994年9月1日由于品海創辦,後來因為經營不善,虧損嚴重而幾經易手,於2008年11月,由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以個人名義注資入主中時集團,中天電視於2009年連同整個中時集團成為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成員。

  由於蔡衍明在大陸經商有成,而中時集團名下則擁有兩家電視臺(另一家是「中視」)及《中國時報》系列多張報紙,在臺灣地區輿論界擁有重要地位,因而引發親綠社運團體不滿,他們曾經發動「反媒體壟斷運動」,聲稱要「拒絕中國黑手,捍衛新聞自由」。此運動成為近年來臺灣地區各種「名白實綠」社運的發端。尤其是在2018年中及之後,中時集團帶動起「韓流」,成為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及出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反制「罷韓」的重要輿論陣地,因而導致民進黨當局「恨得要死,怕得要命」,陸續採用各種有理或無理的「理由」,予以開罰。而對比其他媒體,尤其是那些親綠的電視臺,卻是一樣的問題新聞、一樣的裁罰原因、一樣「違反事實查證原則」,但卻不罰款,僅用「發函改進」四個字予以警告。

  借著中天新聞臺的證照到今年12月11日到期,對中天新聞臺的迫害提升到了「關臺」的高度。去年6月18日,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打響「第一炮」,發函NCC要求廢止中天新聞臺的執照。在臺立法機構通過「反滲透法」等獨裁式法律之後,要廢掉中天新聞臺「武功」的行為就越發升級。這當然是為了保證民進黨能夠長期「執政」,而要趕盡殺絕不同意「臺獨」立場的媒體的「試水溫」之作。如果成功,可能還會有其他的不贊同「臺獨」的媒體受害。由於電視臺佔用頻道資源,可能是民進黨當局藉故「修理」的重點對象。而那些贊同「臺獨」的媒體,則將繼續以各種方式提供資源,讓其養肥餵大。

  但在民進黨內,也有不同聲音,陳水扁就在日前針對中天新聞稿證照期滿問題,以「追求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代價」表示,臺灣不能只有一種聲音,「政府」可以更迭,但新聞自由是民主價值。他說自己在臺灣地區領導人任內沒關掉「TVBS」,原因是他不希望箝制新聞自由、打壓言論自由歷史重演。陳水扁說,沒關掉「TWBS」,不是對T臺沒意見,而是基於「倘若要由我來決定應該是報紙不幹涉政府運作,還是政府不幹涉報紙運作,我立刻可以決定後者比較好」。

  另外,民進黨當局內部近日參考一份由親綠智庫所做民調顯示,仍有半數民眾對蔡當局用公權力將媒體「撤照」,持反對態度。因而有黨政高層對此直言,中天新聞臺是否撤照,對蔡當局來說,「不關臺內傷,關臺受傷」,是兩邊都不討好的議題。

  民進黨內似乎都將此問題,還有陳同佳赴臺投案等問題的最後決定權,寄望於蔡英文,並認為只有她才可以「一錘定音」,解決紛爭。但蔡英文卻三緘其口,至今沒有開腔。

  然而,民進黨內有不少人認為,這些事態可能會戕害蔡英文的形象。尤其是中天續約問題,涉及到新聞自由,將會導致美國對她「有看法」,將她推往火堆上燒烤。實際上,新聞自由是美國基本價值觀,即使是極為痛恨左派媒體的川普,儘管經常予以痛斥,但卻一直沒有施以「制裁」以至「撤照」處罰。

  既然如此,為何蔡英文卻不出聲?可能是她已經感到,其實這些事態都是有心人在製造她已經開始「跛腳」的「既成事實」,以便於渾水摸魚,提前部署「接棒」。但又不能過早反制,因而只能是在有人「衝衝衝」衝過頭,引發社會反面反應之後,才趁勢逆轉局勢,出面喊停。倘果如此,就是有意採取「引蛇出洞」的手法,不過卻又不是主動「引」,而是被動地「等」。

  其實,現在包括林錫耀在內的「新潮流系」骨幹,都也沒有對此吭聲,看來似乎是在冷眼等著看,有「二零二四」潛在競爭對手犯錯,使得威脅「新潮流系」推派人選代表民進黨出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障礙「自動消失」。

  然而,此一事態的破壞性,已經不單止是將會令蔡英文的形象受損,而且也可能會危及民進黨全黨及其長期「執政」的願景。實際上,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日前就提到,國民黨年輕人的支持度已經從他3月上任時的10%提升到逾40%,是因為國民黨有做很多調整。而朱立倫則追加了一句,這是因為現在的民進黨「太囂張」了。

  此情景,頗為相似於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的前夕,由於民進黨的囂張跋扈,濫用「黨產會」、「促轉會」等公權力機關,要趕盡殺絕國民黨,而導致民意反彈,最終成為民進黨慘敗的重要原因。再過兩年,又將舉行一次「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是否將會重蹈覆轍?且拭目以待之。

 

來源:新華澳報

相關焦點

  • 王鴻薇稱呼蔡英文為「領導人」,民進黨當局玻璃心又碎了
    (圖片來源:臺媒)近日,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臺北市議員王鴻薇在央視《海峽兩岸》節目上批評蔡英文對美政策時,稱呼其為「領導人」,叫美國總統為「川普」(臺灣翻譯為「川普」)。未曾料想,這平平常常的稱呼,卻刺痛了民進黨當局及部分綠營人士的玻璃心。
  • 王鴻薇直稱蔡英文為「領導人」,民進黨當局的玻璃心又碎了
    文|小新同學 審|樂一在最近,臺北市議員王鴻薇上了央視的《海峽兩岸》節目,在節目中這位臺北市議員,狠狠的批評了臺灣民進黨當局對美國的政策,將蔡英文稱為領導人,並且直接稱呼美國總統為川普。臺灣民進黨當局一直以來不是在用所謂的自由與民主來標榜自己嗎?可是為什麼現在連一點不一樣的意見都聽不下去,這所謂的言論自由,只是無中生有吧!當然也有可能臺灣民進黨當局所謂的言論自由,其實只是臺灣民進黨當局在不同場合的言論自由,而不是島內民眾對於一些時事評價而擁有的言論自由。
  • 民進黨當局為何對「美版太陽花」噤聲?馬英九一句話揭開蔡英文的底
    這場騷亂不僅重創美國的形象,更是給標榜與美國擁有「共同民主價值」的蔡英文當局重重一擊。美國這次衝突被島內媒體稱為「美版太陽花」。值得關注的是,事件爆發後蔡英文當局從上到下基本沒什麼反應。據臺灣《中國時報》10日報導,蔡英文事後在推特上發布一張望向美國自由女神像的照片,寫著「在這樣困難的時刻,團結在一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我們會堅定地與夥伴站在一起」,被認為是間接表達看法。
  • 民進黨當局緊盯美國大選結果,蔡英文開會忍不住問「現在開票進度...
    據聯合新聞網4日報導,在當天召開的民進黨中常會上,許多中常委都心不在焉,不時滑動手機關注美國大選開票結果,其間蔡英文一度示意大家專心一點,但很快她自己也忍不住詢問「現在開票進度如何?」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莊瑞雄稱,無論川普還是拜登當選,當局維持臺美關係的大方向都不會改變,但若是前者連任,臺美關係會比較有預測性,若是拜登當選則有變量。
  • 臺「數位通訊傳播法」捲土重來,蔡英文當局下一個眼中釘將是誰?
    [新聞頁-臺海網] 作者 楊仁飛 廈門市臺灣學會副秘書長、研究員 自從蔡英文上臺「執政」、重用「黑客」出身的唐鳳為「數位政委」後,民進黨與蔡英文當局對線上線下的輿論控制與「反中」意識形態宣傳達到肆無忌憚的地步。
  • 王鴻薇稱蔡英文為「臺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當局的玻璃心又碎了
    近期,王鴻薇在《海峽兩岸》的某一期節目中就稱呼蔡英文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而且還對蔡英文的一系列「親美」政策作出了嚴厲的批評,不過,王鴻薇這個做法卻遭到了民進黨的強烈指責,甚至要求國民黨對此作出解釋。民進黨要求國民黨作出解釋事實上王鴻薇的說法和做法完全是正確的,而民進黨要求國民黨作出解釋其實是有些惱羞成怒的。對此,國民黨文傳會負責人就回應到,其實很多的人都會把領導稱做領導人,這種說法本身並不存在任何問題,而對於稱民進黨當局已經成為美國的一顆棋子其實也是闡述事實罷了。
  • 民進黨當局頻踩紅線,蔡英文真的想好了嗎?
    作者:影覓 編輯:枯木 拜登將在明年 民進黨當局最近幾年來不斷的向川普採取諂媚的做法,特別是花費數百億美元向美國購買武器裝備來達到"以武拒統"目的。這充分暴露出蔡英文甘當美國"反華"馬前卒的角色。
  • 蔡英文都自曝愛看《甄嬛傳》 民進黨當局為啥怕大陸劇?
    民進黨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近日通過「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草案,計劃通過處罰提供網絡服務的臺灣電信業者等手段,防堵愛奇藝等大陸影音平臺。  此前,NCC已要求島內5大有線電視業者,與愛奇藝、騰訊終止合作。  「下架」大陸影音平臺、屏蔽大陸劇,一向標謗「自由」的民進黨當局到底在怕什麼?
  • 民進黨當局謀劃讓蔡英文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年會,妄圖挑戰一中原則
    今年11月在馬來西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將以在線形式召開。為此,民進黨當局又動起了APEC念頭。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參加在馬來西亞主辦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年會,並謀劃由蔡英文參與峰會。
  • 國臺辦談蔡英文新年講話:再次暴露民進黨當局謀「獨」本性
    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月1日在新年講話中涉及兩岸關係內容,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應詢時表示,講話再次暴露民進黨當局謀「獨」本性。目前兩岸交流往來仍處於極不正常的狀態,主要在於民進黨當局人為設置的種種障礙。早日撤除人為障礙,多做符合兩岸民意的事,才是順應兩岸交流大勢的正道。 眾所周知,造成當前兩岸關係緊張動蕩的根源,是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 加緊與外部勢力勾連,不斷進行謀「獨」挑釁。「九二共識」是兩岸對話的政治基礎。
  • 民進黨當局被質疑虛報口罩產能,蔡英文急稱「不可能」,臺媒替她算...
    【環球網報導】至今未滿足民眾一天一片新口罩需求的民進黨當局,日前「大手筆」向歐美及「新南向」國家捐贈逾千萬隻口罩,對島內卻大肆宣傳「幹蒸口罩消毒」再利用,有島內輿論質疑民進黨當局「暗槓(指『掩蓋事實』)」口罩產能。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8日)對此回應稱,「暗槓」是不可能的。
  • 民進黨當局承認吧,你們就是在「倒貼」美國
    儘管如此,蔡英文仍舊試圖通過聯合其它外部勢力來達到「臺獨」的目的。為了割裂與大陸的關係,蔡英文緊抱川普的大腿,不惜花費幾百億來購買美國淘汰的武器,甚至冒著犧牲島內民眾利益的風險大肆進口美豬、美牛。儘管川普僅在口頭上對臺灣地區表示支持,但在蔡英文看來,卻意義重大。如今,美國總統大選已經接近尾聲,根據美媒測算,拜登基本鎖定勝局。
  • 社評:需要給蔡英文當局一個根本性警告了
    說實話,大陸輿論對蔡英文當局與美勾結的這些表現已經有些不耐煩了,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相信兩岸有可能和平統一了,「武統論」被更加廣泛地討論。蔡英文當局口口聲聲地希望和平,但他們的做法卻是把臺海不斷朝著戰爭邊緣推。他們以為可以用切香腸的方式逐漸瓦解大陸的意志,最終迫使大陸接受臺灣徹底的去中國化,並且成為國際舞臺的一個合法成員。
  • 社評:莫張狂應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座右銘
    回顧過去幾個月,蔡英文和民進黨憑藉執政資源,使用了毫無底線的方式打壓對手,最典型的就是在去年年底緊急通過了「反滲透法」,大肆渲染來自中國大陸的「威脅」,同時抹紅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每到選舉就推高兩岸關係緊張,極力製造島內一些民眾對大陸的恐懼,這是民進黨的看家選舉路數。兩岸關係在相當程度上受到了民進黨一次次為選戰而興風作浪的毒化。
  • 民進黨重啟「逃命計劃」,蔡英文跑得掉嗎?
    雖然以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當局拒絕承認事實,並緊抱川普的大腿,企圖利用美國的影響力來割裂大陸與臺灣的血脈關係。對於蔡英文的屢次挑釁,大陸本著博大的胸懷,尋求通過對話的方式和平解決,但仍然有一些人企圖分裂國家,「港獨」、「臺獨」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破壞。
  • 民進黨當局一番「折騰」後,臺灣對大陸經濟更依賴了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受今年疫情的嚴重影響,臺灣經濟下行的壓力直接成倍增長,這讓民進黨當局進退兩難。原本在今年年初,民進黨當局還想出各種舉措,意圖達成與大陸經濟「脫鉤」的目的。可現如今民進黨當局卻不得不接受現實,經過一番「折騰」後,兩岸經濟不僅沒有愈發生疏,反而讓臺灣對大陸經濟更加依賴了。據數據表明,在6月份臺灣出口大陸的總佔比達46.1%,這也是史上最高紀錄。
  • 鄭照新怒批蔡英文當局:肆意揮霍民意 「謙卑」成笑話
    華夏經緯網1月1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11日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第二任的當選周年,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鄭照新在臉書砲轟蔡英文當局,認為這一年來民進黨肆意揮霍一年前817萬民眾所託付的民意,在各種政策上都硬幹、強推,如同豪賭的紈絝子弟一般將萬貫家產輸個精光,無奈的是這萬貫家財還都是民眾借的,如今回顧蔡英文當選時所喊的「謙卑」,就像笑話一樣。
  • 大陸專家解讀「26條措施」:撇開蔡英文當局 這個思路對了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假如換個位置來思考問題,尤其是用屁股決定腦袋的方式來思考問題,我認為,民進黨與蔡英文當局堅決反對「26條措施」,是有他自身的邏輯和道理的。  因為「26條措施」的出臺,有利於臺資企業和臺灣民眾,有利於大陸自身的發展,有利於促進兩岸交流,甚至也有利於國民黨與國民黨籍的參選人韓國瑜,卻唯獨不利於蔡英文與民進黨。
  • 稱日本是「大哥哥」 蔡英文當局為何如此媚日?
    它更是近代史上日本第一次侵華戰爭,它更像是日本併吞琉球王國、發動甲午戰爭、逼迫中國割讓臺灣的序曲。也許,125年前的那場戰爭離今天已經很遙遠。當年被殺的牡丹社頭人阿古祿父子的屍骨早已作朽,今天的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似乎忘了這段歷史。看看他們對日本的媚態,了解中日近代史、了解日本殖民臺灣歷史的人,不禁感到心酸與氣氛。
  • 民進黨當局為啥怕大陸劇?蔡英文自曝愛看宮鬥劇?
    [新聞頁-臺海網]民進黨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近日通過「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草案,計劃通過處罰提供網絡服務的臺灣電信業者等手段,防堵愛奇藝等大陸影音平臺。此前,NCC已要求島內5大有線電視業者,與愛奇藝、騰訊終止合作。「下架」大陸影音平臺、屏蔽大陸劇,一向標謗「自由」的民進黨當局到底在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