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包括有中天新聞臺、中天綜合臺、中天娛樂臺三個島內頻道及中天亞洲臺、中天北美臺兩個境外頻道的中天電視,原是1994年9月1日由于品海創辦,後來因為經營不善,虧損嚴重而幾經易手,於2008年11月,由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以個人名義注資入主中時集團,中天電視於2009年連同整個中時集團成為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成員。
由於蔡衍明在大陸經商有成,而中時集團名下則擁有兩家電視臺(另一家是「中視」)及《中國時報》系列多張報紙,在臺灣地區輿論界擁有重要地位,因而引發親綠社運團體不滿,他們曾經發動「反媒體壟斷運動」,聲稱要「拒絕中國黑手,捍衛新聞自由」。此運動成為近年來臺灣地區各種「名白實綠」社運的發端。尤其是在2018年中及之後,中時集團帶動起「韓流」,成為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及出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反制「罷韓」的重要輿論陣地,因而導致民進黨當局「恨得要死,怕得要命」,陸續採用各種有理或無理的「理由」,予以開罰。而對比其他媒體,尤其是那些親綠的電視臺,卻是一樣的問題新聞、一樣的裁罰原因、一樣「違反事實查證原則」,但卻不罰款,僅用「發函改進」四個字予以警告。
借著中天新聞臺的證照到今年12月11日到期,對中天新聞臺的迫害提升到了「關臺」的高度。去年6月18日,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打響「第一炮」,發函NCC要求廢止中天新聞臺的執照。在臺立法機構通過「反滲透法」等獨裁式法律之後,要廢掉中天新聞臺「武功」的行為就越發升級。這當然是為了保證民進黨能夠長期「執政」,而要趕盡殺絕不同意「臺獨」立場的媒體的「試水溫」之作。如果成功,可能還會有其他的不贊同「臺獨」的媒體受害。由於電視臺佔用頻道資源,可能是民進黨當局藉故「修理」的重點對象。而那些贊同「臺獨」的媒體,則將繼續以各種方式提供資源,讓其養肥餵大。
但在民進黨內,也有不同聲音,陳水扁就在日前針對中天新聞稿證照期滿問題,以「追求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代價」表示,臺灣不能只有一種聲音,「政府」可以更迭,但新聞自由是民主價值。他說自己在臺灣地區領導人任內沒關掉「TVBS」,原因是他不希望箝制新聞自由、打壓言論自由歷史重演。陳水扁說,沒關掉「TWBS」,不是對T臺沒意見,而是基於「倘若要由我來決定應該是報紙不幹涉政府運作,還是政府不幹涉報紙運作,我立刻可以決定後者比較好」。
另外,民進黨當局內部近日參考一份由親綠智庫所做民調顯示,仍有半數民眾對蔡當局用公權力將媒體「撤照」,持反對態度。因而有黨政高層對此直言,中天新聞臺是否撤照,對蔡當局來說,「不關臺內傷,關臺受傷」,是兩邊都不討好的議題。
民進黨內似乎都將此問題,還有陳同佳赴臺投案等問題的最後決定權,寄望於蔡英文,並認為只有她才可以「一錘定音」,解決紛爭。但蔡英文卻三緘其口,至今沒有開腔。
然而,民進黨內有不少人認為,這些事態可能會戕害蔡英文的形象。尤其是中天續約問題,涉及到新聞自由,將會導致美國對她「有看法」,將她推往火堆上燒烤。實際上,新聞自由是美國基本價值觀,即使是極為痛恨左派媒體的川普,儘管經常予以痛斥,但卻一直沒有施以「制裁」以至「撤照」處罰。
既然如此,為何蔡英文卻不出聲?可能是她已經感到,其實這些事態都是有心人在製造她已經開始「跛腳」的「既成事實」,以便於渾水摸魚,提前部署「接棒」。但又不能過早反制,因而只能是在有人「衝衝衝」衝過頭,引發社會反面反應之後,才趁勢逆轉局勢,出面喊停。倘果如此,就是有意採取「引蛇出洞」的手法,不過卻又不是主動「引」,而是被動地「等」。
其實,現在包括林錫耀在內的「新潮流系」骨幹,都也沒有對此吭聲,看來似乎是在冷眼等著看,有「二零二四」潛在競爭對手犯錯,使得威脅「新潮流系」推派人選代表民進黨出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障礙「自動消失」。
然而,此一事態的破壞性,已經不單止是將會令蔡英文的形象受損,而且也可能會危及民進黨全黨及其長期「執政」的願景。實際上,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日前就提到,國民黨年輕人的支持度已經從他3月上任時的10%提升到逾40%,是因為國民黨有做很多調整。而朱立倫則追加了一句,這是因為現在的民進黨「太囂張」了。
此情景,頗為相似於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的前夕,由於民進黨的囂張跋扈,濫用「黨產會」、「促轉會」等公權力機關,要趕盡殺絕國民黨,而導致民意反彈,最終成為民進黨慘敗的重要原因。再過兩年,又將舉行一次「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是否將會重蹈覆轍?且拭目以待之。
來源:新華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