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呆手戶」即保護:保護植物,保護綠色,保護自然,保護生命!
MAY BE! 我們更願意保護的是你喜歡閱讀、熱愛自然的心意。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
來源:best-wallpaper.net
我們知道昆蟲的頭部一般有觸角、複眼、單眼、口器等器官,讓昆蟲能吃、能看、能感覺,那有人就會有疑問,為什麼沒有鼻子呢?沒有鼻子的話,昆蟲要怎麼呼吸呢?
來源:jacky73490/Pixabay
+ 昆 蟲 如 何 呼 吸 ?+
昆蟲的呼吸系統和我們有很大的不同,它們並沒有可以用來呼氣、吸氣的鼻子,能夠進行氣體交換的是另外的結構。
要想知道是什麼結構,不妨先來仔細觀察下毛毛蟲:
© Dean Morle/Flickr
© Whitney Cranshaw
我們可以發現,在毛毛蟲的身體兩側有一些奇怪的開口,把它們放大些來看:
© Dean Morle/Flickr
這些橢圓形的小小開口就是氣門,它們像鼻子一樣負責氣體的進入和排出。不同的昆蟲,氣門的數量、位置和結構也會不同。
但一般來說,昆蟲的胸部只有2對氣門,分別位於中胸和後胸的前端,腹部有8對氣門,分別位於第1至第8腹節。
這樣看來,昆蟲全身都可以呼吸吶!
© Carol Cummings
昆蟲身體內與氣門相連的就是呈一定排列的管狀氣管以及分布於各組織細胞間的微氣管,有時候,氣管還會轉化成氣囊等組織結構。
© Enio Cano&Jim Cordoba
氣門和氣管呼吸是絕大多數陸棲昆蟲的呼吸方式。
來源:Eleanor Lutz
除此以外,一些水生昆蟲,如蜉蝣和豆娘的稚蟲的身體末端長有絲狀或薄片狀的氣管腮,可以用於呼吸和划水。
蜉蝣稚蟲 © Mardon Erbland
來源:archeath.blogspot.com
還有的水生昆蟲,如蚊幼蟲,腹部末端常形成長的呼吸管,呼吸時以體末端倒懸於水面上,把呼吸管伸出水面,從空氣中直接吸氧。
來源:en.wikipedia.org
另一些種類的昆蟲,如龍蝨和仰泳蝽,它們的身體上長有疏水性毛,當進入水中時,會在毛間攜帶一層空氣或氣泡。
然而,對於寄生性昆蟲來說,它們的幼蟲常整個浸浴在寄主的體液或組織中,這時就通過柔軟的體壁吸取溶解在寄主血液中的氧。
寄生蜂將卵產在毛毛蟲體內
這種呼吸方式,對於大多數的水生昆蟲也同樣適用,它們可以用體壁吸取溶解在水中的氧。
昆蟲呼吸不僅方式多樣,用途也千奇百怪。
+ 昆 蟲 呼 吸 的 奇 葩 用 途 +
雌性長尾舞虻 來源:en.wikipedia.org
長尾舞虻Rhamphomyia longicauda是舞虻科昆蟲,常見於北美洲東部,和一般昆蟲求偶過程中需要雄性去想方設法贏得雌性青睞不同的是,它們採取的則為"女追男"的策略。
雄性長尾舞虻 © John and Jane balaban
這是因為雌性長尾舞虻已失去了捕獵的能力,要想填飽肚子只能等到雄性送來它們的"彩禮"——捕捉到的美味食物。
© Richard Crook
為了吃到美食,雌性自然要拼盡全力,以便能夠在一眾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而它們增加自己魅力的方法就是"變胖"。
© porter
雄性長尾舞虻通常喜歡腹部較大的雌性,在它們的認知中,腹部越大的雌性生育後代的能力也越強。
因此,雌性長尾舞虻在與雄性見面前,便會吸入大量空氣,使腹部兩側的氣囊鼓起,並且讓帶有較密緣毛的足包裹在腹部使其看起來更大。
於是,許多傻傻搞不清真假的雄性就這樣被欺騙了.
來源:www.newscientist.com
燈蛾科的黑條灰燈蛾Creatonotos gangis示愛時可是非常大膽,在雄性燈蛾的腹部末端會出現一個奇特的結構,外形逗逼,但作用很大,那就是發香器。
© Darren/flickr
這個像爪子一樣的發香器可以散發性激素,吸引遠處的雌蛾前來相約。
來源:i.pinimg.com
發香器是囊狀結構,平時藏在體內,通過呼吸系統充氣後就可以伸展出來。
來源:www.lazerhorse.org
除了黑條灰燈蛾,鱗翅目的許多昆蟲也有發香器,而且形態變化多端,部分種類雌性昆蟲也有發香器。
© Androconial Organs
外形奇特的突眼蠅,可不是一破蛹而出就有著長長的眼柄,而是靠自己後天努力"吹"出來的。
來源:見水印
它們通過腹部氣門猛吸一口氣,趁著外骨骼沒有硬化,將空氣泵入頭部的管道,這個管道就是將來的眼柄,複眼就長在眼柄上。
如此,吸飽"仙氣兒"的突眼蠅就可以開始它的撩妹之旅了.
許多成蟲在剛剛羽化時,雙翅皺縮摺疊,這時它們便會通過泵入空氣,帶動血液流動,以此來促進翅的伸展。
昆蟲還有哪些奇葩的呼吸用途?
知道的小夥伴不妨留言秀一秀~
圖片來源:Pinterest Google 圖片來源見
水印
彩萬志等 《普通昆蟲學》(第2版)
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本期小編:桃花島主
原創作品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轉載
1.請標註作者、微信名、微信號、二維碼
2.請尊重原創,保留「人呆手戶」名片
3.授權聯繫:zbxb7@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