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諄諄教導 全面增強原始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創新的策源...

2020-12-16 人民網

本報訊(通訊員 鄭言 記者 聶揚飛)6月9日上午,省委書記李錦斌出席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暨「下好先手棋,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資政會開幕會並發表講話。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的諄諄教導,緊緊依託「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和「一室一中心」分平臺,推進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融通發展,全面增強安徽科技創新策源功能,以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引領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

省政協主席張昌爾主持會議。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陶明倫,省政協副主席劉莉、肖超英、姚玉舟、夏濤、李修松、牛立文、韓軍、孫麗芳、鄭宏、李和平、鄭永飛出席會議。

李錦斌指出,這次資政會以「下好先手棋,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為主題,指向精準、非常重要,形成了高質量的《建議案》、專題片和系列調研成果。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吸納這次資政會成果,把大家的智慧體現到推動安徽創新發展和「十四五」發展中去。

李錦斌強調,要充分認識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科技創新就是國之重器、國之大者。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戰略」,科技創新是揚皖所長的硬核力量;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目標」,科技創新是穩定經濟增長的戰略引擎。我們要站在「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堅定創新自信,保持創新定力,把握創新定位,堅定下好先手棋,加快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

李錦斌強調,要提升「大平臺」,建立健全國家實驗室服務保障、大科學裝置集群發展、創新研究院交叉協同等機制,著力增強原始創新的策源功能。要主攻「卡脖子」,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力度,謀劃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支持領軍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創新聯盟,著力增強技術創新的策源功能。要打造「轉化鏈」,以安徽創新館等為平臺促進集中轉化,以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為依託促進暢通轉化,以雲端交易會為載體促進便捷轉化,著力增強制度創新的策源功能。要發力「新基建」,大力實施「五個一批」戰略,高位推進國家級戰新產業集群工程、省級戰新產業基地建設,推動建設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長三角數據中心、長三角「感存算一體化」超級中試中心,開展產業強鏈延鏈補鏈「三大行動」,著力增強產業創新的策源功能。

李錦斌強調,下好先手棋、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安徽的時代使命。要強化政府統籌作用,統一協調科技創新重大政策、重大計劃、重大項目,統一調動人、財、物等創新資源。要強化創新主體作用,賦予企業科技創新更多決策權,加大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放權力度。要強化區域協同作用,重點抓好「一嶺六縣」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集中合作區、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各類省際產業合作園區、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G60科創走廊「三區一體一廊」建設。要強化政協獨特作用,增強履職之能,彰顯作風之實,提高團結之效,為統籌「兩手」、打贏「兩戰」,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貢獻智慧和力量。

張昌爾主持會議時指出,要認真貫徹中央及省委部署,按照李錦斌書記的講話要求,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堅定創新發展的信心和決心。要圍繞我省科技創新的重大部署和重大舉措,聚焦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深化長三角區域合作等重難點問題,發揮好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提出更多有價值有分量的意見建議,廣泛凝聚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的強大合力,為加快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宛曉春、潘建偉、段麗瓊、鄭磊、杜江峰、宋雲濤、陳林、王厚亮等8位同志作了大會發言。省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省轄市、部分縣(市、區)政協主要負責同志,有關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相關焦點

  • 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讓原始創新和技術突破「起飛跳躍」,從過去...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30年來,浦東創造性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改革開放走在全國前列,核心競爭力大幅度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整體性躍升。浦東開發開放30年取得的顯著成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供了最鮮活的現實明證,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實踐寫照。
  • 創新河北|河北省多措並舉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近年來,河北省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為核心,均衡學科發展、培養創新人才為原則,推動自由探索和目標導向有機結合,在優化投入結構、引導多元投入、完善資助體系、培育優勢領域、加強協同創新、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打出「提高強度、優化結構、穩定支持、深化合作、多元投入、創辦特色」系列改革組合拳,助推原始創新能力提升。
  • 深圳特區40年|郭萬達、廖令鵬:制度創新如何影響企業家創新?
    特別是產權制度、專利制度、公共政策等制度的變革創新促進了企業家創新。威廉鮑莫爾認為制度大大增強了企業家創新的激勵,在不斷演進的政策和法治的保證下,企業家生產性創新精神得以成長起來。喬爾莫克認為在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制度發展有利於支持技術上的創新型企業家精神,優越的制度環境使英國成為其他歐洲國家技術進步的引領者。
  • 安徽:錨定製度創新航向 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原標題:安徽:錨定製度創新航向 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9月24日上午,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隆重揭牌,安徽自貿試驗區建設全面啟動。這在我省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大的裡程碑意義。站上改革開放新起點,迎來安徽發展「最大紅利」。
  • 李星文:「技術引領、創新驅動」要成為環保產業的主旋律
    1989   在第三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上,系統地確定了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汙染誰治理」、「強化環境管理」為核心內容的環境保護三大政策和以「三同時」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排汙收費制度、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環境目標責任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汙染集中控制制度、排汙申報登記和排汙許可證制度為核心內容的環境管理八項制度。
  • 濮院時尚產業以創新增強「免疫力」
    把支持發展的決心最大程度傳遞給企業 濮院時尚產業以創新增強「免疫力」 發布日期:2020-04-24 09:02
  • 制度治黨:全面從嚴治黨的創新實踐
    制度治黨:全面從嚴治黨的創新實踐 原標題:
  • 創新發力 塑造發展新優勢
    在昨日中共天津市委召開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市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戴永康對如何落實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的「天津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協同打造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優化創新生態系統,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全力塑造發展新優勢」戰略目標,
  • 「活動邀約」天津市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發展研討會 邀請函
    一、活動背景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圍繞打造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構建以信創產業為主攻方向的產業發展格局,推動天津市信創產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 新基建的模式與制度創新
    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短期來看可以有效應對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助力「六穩」「六保」工作任務,不斷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消費發展;長期來看可以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向知識文明形態轉型。同時也要看到,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新基建自身的科技支撐力量、承載的數據要素形態、面向的經濟社會需求都與傳統基礎設施有很大不同,在投資運營模式和相關制度方面有其獨特性。
  • 立足科技創新 打造天津發展新優勢-新聞中心-北方網
    推動國內大循環需要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其中科技創新是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的關鍵;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需要增強全球創新要素集聚和創新資源整合能力,為我國融入國際大循環、提升國際競爭力築牢創新根基。天津科技創新重任在肩。一是應在打造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中有為有位。天津科技創新實力強勁。
  • 共話5G中高頻,助力產業創新融合——5G中高頻產業技術創新發展論壇...
    12月10日,5G中高頻產業技術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順義成功召開。論壇以「共繪中國中高頻產業藍圖,賦能數字經濟時代新機遇」為主題,共同探討跨產業協同創新機制,圍繞5G中高頻關鍵技術、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以前沿思維,尋找創新動力源泉,旨在加速5G中高頻段產業成熟與發展,發揮順義區在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平臺作用。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湧現的創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創新策源、拔高產業地標、完善要素保障,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創新策源「再升級」 夯實基礎研究「支撐力」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基礎研究是源頭和基石。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研究亟待加強。
  • 以綠色技術創新推進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
    綠色技術創新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十三五」以來,湖南全面落實《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布局推進綠色產業、生態環保、現代農業和新能源等領域綠色技術創新,有力助推了洞庭湖生態環境改善。
  • 王京生:培育強大完善的創新市場 ,為創新造海
    03 試驗發展創新市場是對開發新的產品、工藝或改進現有產品、工藝而進行的系統性研究產生的新知識和成果進行交易,以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專有技術以及具有新穎性的產品原型、原始樣機及裝置等形式為主,生產和交易產品的主體往往是企業。
  • 王京生:培育強大完善的創新市場,為創新造海
    可分為五個階段:01第一階段(1985年至1991年)創新市場的萌芽階段,創新市場首次分化出來,中央提出發展技術市場,通過「改革撥款制度、開拓技術市場」,改革科研機構,發展民營科技企業,初步培育了創新市場交易主體,邁出了創新從計劃向市場轉型的第一步
  • 科創中心再「交卷」,三場論壇突顯上海創新主題詞
    這兩家新型研發機構分別由姚期智和他的學生龍凡領銜組建,旨在夯實上海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區塊鏈等領域的基礎創新能力。 對「最先一公裡」紮根耕耘,蘊含著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第一個主題詞:「策源」。
  • 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丨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花落中車
    建立「開放、協同、一體化、國際布局」的科技創新體系,具備面向全技術鏈的技術開發能力、面向全產品鏈的產品開發能力和面向全生命周期創新保障的科技支撐能力,為企業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創新動力。作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積極落實中國中車「 明志篤行固本培元 」的科技創新方法,構建開放、協同、活力、一體化的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加大科技投入,依託重點項目,努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 學習進行時:從0到N 創新天津永不止步
    那麼,天津在科技創新上將如何持續發力?來看21日的學習進行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把「堅持創新引領,協同打造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作為一個專章的任務進行部署。
  • 深化體制改革中的產業創新體系演進
    ⑤  為了更好地理解技術創新本身的特點,馬萊巴等提出了「技術體制」的研究框架,提議從技術機會、創新的可收益率、技術進步的累積性和創新的知識基礎四個方面對產業創新加以分類。⑥但「技術體制」側重於技術創新的特徵刻畫,缺乏對微觀創新主體的行為分析。馬萊巴等後又在「技術體制」中引入了制度和行為人變量,發展出了「產業創新體系」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