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索羅斯可謂是金融圈裡最出名的投機客。93年成功打敗英格蘭央行,做空英鎊賺到20億美元。97年亞洲金融危機更被人指責為始作俑者並賺得巨額利潤。創辦量子基金28年(1969-1997),資產由400萬美元變成了60億美元。對這樣一位傳奇人物,任何金融業者都不得不心懷敬畏。在此先了解一下索羅斯的人生經歷,然後在了解他的名著。
喬治索羅斯1930年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家庭,老爸是律師,家境富裕。1944年為躲避戰爭災難,全家開始流亡並最終在1947年來到英國。在倫敦經濟學院讀了個本科,專業是哲學。沒錯,喬治索羅斯當時學的就是哲學,而且此後他再也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那些博士頭銜都是名譽的。「離開大學後經歷了多次不明智的嘗試,最後成為一名國際股票套利商,先是在倫敦,後來在紐約。」其實從喬治索羅斯的講述來看,當時就是一個股票分析師,向美國人推銷歐洲股票。在挖逐漸在幾家投行嶄露頭角之後,他的野心也逐漸暴露出來。不甘心為別人打工的他在1969年與他人合夥創辦了量子基金。此後就是他在金融市場中的幾十年驚豔演出。80年代末在旗下幾隻對衝基金走向正規,逐步退居二線,開始從事促進國際(主要是東歐)自由化、開放化工作和慈善活動。其間還來過中國,估計也曾試圖鼓動中國走匈牙利等東歐國家的復興之路。
《金融鍊金術》是一本講金融市場的書,但既不同於學術大師的「固定收益手冊」,也不同於股市名嘴的「股市金手指」、「股神秘籍」之類。它更像一本索羅斯在講自己對金融市場、對宏觀經濟的認識的哲學基礎。
這裡強調哲學基礎,主要是喬治索羅斯似乎對自己的哲學基礎頗為得意,在書中反覆強調。特別是在再版的序中,喬治索羅斯更是通過對前版序中一些對經濟學理論的批評進行了自我批評,來進一步展示自己對金融、對經濟的認識在哲學高度的高人一等。
然而讀完了整本書之後,我覺得喬治索羅斯的囂張是有資本的。可以說在之前讀過的任何一本關於經濟、關於金融的書中都沒人探討過喬治索羅斯的反射理論;在實際的投資者中自然也沒有其他人按照他這種理論去理解市場和進行投資或投機。
傳統的經濟金融理論假設參與者是理性的,總會根據當前的供求關係做出利益最大化的決策。而供求關係由基本面決定,在分析框架中屬於給定的因素。比如說股票市場,股票的內在價值決定了股票的價格,價格會有波動,但市場最終會是正確的,在供求雙方的博弈下價格最終會趨於均衡狀態——股票的內在價值。而喬治索羅斯在工作中發現,股票的價格經常大起大落,很少會停留在均衡狀態。難道所有經濟學家都在騙人不成?在書本中找不到答案的喬治索羅斯充分體現了愛讀書不死讀書的鑽研精神,在反覆思考、系統分析後發現了問題所在。
1、不能像研究自然科學一樣研究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中研究者是獨立於研究對象存在的,換句話說自然科學的研究是客觀的。例如兩個數學家對一個猜想進行研究,他們最終的成果——證明過程可以有一個客觀的統一的標準被其他數學家所驗證。而如果他們的證明過程如果是正確的(這是可驗證的),那他們對猜想的結論一定是一致的,要麼都認為是對的,要麼都認為是錯的。研究的對象,某個數學猜想不會因為某個數學家的研究而從對地變成錯的。而在社會科學中,比如金融市場,參與者對市場的判斷會影響市場本身。如果一個研究院發布報告說某隻股票具有投資價值,股價難免受到影響。
2、金融市場的參與者不全是理性的。事實上這句話估計所有經濟學家都認同,但傳統的經濟學總是在假定人是理性的前提下研究問題。經濟學家都迴避了這個問題,認為如果沒了這個假設,就無法研究經濟學。而喬治索羅斯說:錯了!傳統的經濟學在人是理性的假設下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這跟現實世界完全不符,以後經濟學再這麼走下去是沒有前途的。市場參與者對市場的判斷難免有偏差,應該考慮在允許這種偏差的存在下研究金融市場,這才是現實意義的經濟學。
索羅斯在《金融鍊金術》一書中致力於闡述他自己的理論:反身性理論。
反身性的概念其實很簡單:在任何包含有思維參與者的情景中,參與者的思想和現實情況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影響的關係。一方面思考者試圖去了解真實的情況,另一方面他們試圖獲得一個他們想像中的結果。這兩種過程起到的作用相反:在求知的過程中現實是已知量,然而在參與的過程中,參與者的思想成為了已知量。在提出哪些是已知的而哪些是未知的時候,這兩種作用會相互幹涉。我將這種兩個作用間的相互幹涉稱之為「反身性」。我也將反身性想像成參與者的思想和參與者所參與的情景間的反饋循環,我認為反身性對於研究有思想者參與的情景是至關重要的。反身性導致參與者對於現實的理解是不完美的,同時參與者的行為也會產生他們無法預知的後果。
反身性理論的確更符合人們的常識。書中還有個非常有趣的「悖論」。索羅斯寫道:「跨越國境的國際資本轉移深受歡迎,應予鼓勵,但投機資本的運動具有累積不穩定的危害,有必要建立一個令投機行為無利可圖的體系。」眾所周知索羅斯是管理投機資本最出色的基金管理人,但他竟然主張完全遏制投機行為,真是頗為奇怪。只有索羅斯深知我們現在金融體制的缺陷,這才使他成為最出色的投資家。
金融市場的複雜性超出人們的一般想像,它可能接受參與者某種思想的影響,但事實或結果在多數情況下決不是參與者的想當然。其中的關鍵是,思想也必須接受事態的影響,而且在相互影響中推進。
在均衡和趨勢面前,傳統經濟學家否定趨勢的存在及意義,而金融投機家則相反。大凡金融投機家以追逐趨勢為投機手段,在預期趨勢來臨和追逐趨勢過程中獲取利潤。均衡概念意寓市場是即時靜止的和終於靜止的,而趨勢概念或不均衡概念則意寓市場是運動的,運動是市場的本質。
索羅斯金融理念在兩個方面顯示出它應有的價值。一個方面是提出市場本質上不均衡、不穩定的觀點,從而有別於傳統經濟學,指出它與傳統經濟學關於市場的區別是事實與幻想的區別,金融投機家對市場的研究著眼於認為市場的現實是什麼,並根據趨利避害原理對現實加以運用。另一方面,在理論上解釋了價格趨勢運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解決了市場真正底和頂的意義。前者對是否存在幹預市場的可能提供了新思路,後者對投資者如何分析市場、如何提高投機績效提供了幫助。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索羅斯的分析法屬於一種創新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