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還在猶豫要不要運動健身的時候,人家70歲的奶奶都把你遠遠甩在身後啦!最近的勵志新聞非他莫屬!#70歲奶奶健身練出馬甲線#!
順帶著還上了把微博熱搜~引起吃瓜群眾的集體圍觀~順便羨慕一下老奶奶都比我們有毅力~
這位超厲害的老奶奶叫陳繼芳,70歲的她不僅通過健身3個月減去28斤!還登上了央視的《越戰越勇》節目,給大家秀了一把自己的身材~
但誰能想到,這樣一位健身達人,一年前還在為各種身體疾病困擾,身材也平平無奇呢?
從一身病到一身肌肉
陳繼芳年輕時身體就一直不太好,生了孩子後,身體就更不行了,連工作都放棄了,一直在家照顧家庭和孩子。而她身材的轉變,源於2018年的一次體檢。
當年68歲的她參加了小區裡的一次體檢,結果發現自己居然已經患上了脂肪肝、高血脂、膝蓋退化等一堆「毛病。醫生建議她要儘快參與運動,調整身體狀態,否則發展到後面可能需要藥物治療。
醫生的建議,加上疾病的威脅,讓陳奶奶每天都憂心忡忡,她很害怕病症加重,但運動……自己真的可以嗎?猶豫再三,加上家人的鼓勵,陳奶奶最終還是決定試一試!
由於陳奶奶膝蓋不好、體重偏重,還有脂肪肝,於是專家建議她先調整好身體狀態,再慢慢參與跑步,做有氧運動。就這樣,陳奶奶鼓起勇氣,第一次走進了健身房。
在滿是小年輕的健身房,陳奶奶在第一次的小羞澀之後,就沒有「水土不服」了。為了保障安全,她請了私人教練一對一輔導,並且很快熟悉了大大小小的器械。
在教練的指導下,陳奶奶開始站舉壺鈴、熱浪戰繩、直腿硬拉……一項項專業訓練,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課。
可以說,之後的陳奶奶的一天,都是在健身房度過的。早上八點鐘,陳奶奶就從家裡步行3.5公裡,準時到健身房打卡。
熱身之後先來50個伏地挺身,然後是俯身登山跑,硬拉,站舉壺鈴、熱浪戰繩..
甚至連健腹輪、臀推、羅馬椅側腹、熱浪戰繩、站舉壺鈴、伏地挺身、瑜伽、花式跳繩這些年輕人都很難做的動作,她都能做到。
很多高難度動作,她也喜歡去嘗試,從不退縮。練到下午3點多,陳奶奶才結束一天的健身修行,繼續步行回家。
除了訓練,陳奶奶的午餐也吃得極為營養和健康,常常是玉米、青菜、涼拌豆腐乾、雞腿加烤魚等,嚴格遵循少油少鹽的原則。
健身,是一項你付出多少,就能收穫多少的事情。短短3個月,陳奶奶就成功減重28斤,身材如少女般苗條纖細。更驚喜的是,她的脂肪肝消失了,身體各項指標也基本恢復正常。
從健身直播到央視舞臺
「2019年,我沒有一天缺席健身房。」通過健康的鍛鍊,陳奶奶越來越充滿鬥志。慢慢地,陳奶奶想把自己的經歷分享出去。
她說:「讓30歲到50歲這個階段的人覺得,70歲的老奶奶都能練,我是不是也可以?」
今年疫情期間,她還和健身房的教練們一起參與直播教學,並在抖音吸引了40多萬粉絲,影響了更多人。
網友們很難相信,鏡頭前是一位70歲、進健身房才一年半時間的老人。
要知道,普通女性70歲時的肌肉量,大概只有年輕時的40%,在新陳代謝減緩的情況下,還能練出流暢的肌肉線條,著實令人佩服。
陳繼芳說,老年人真的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現在這個社會環境,給我們無限大的成長空間。我們必須要不停地學習,要跟得上時代的潮流。只有學到老,才能活到老。追求健康,何時都不晚。」
之後陳奶奶還登上了央視舞臺,正式「健身出道」。在輕鬆展示完一組健身輪動作後,主持人和觀眾都直呼:「老奶奶,您太勵志了!」
在這個全民健身的時代,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健身大軍,而陳奶奶這樣老年人健身的,並不是個例。
66歲的Ginny MacColl,是《美國忍者》挑戰賽中登場過年齡最大的選手。如今一口氣能做10個引體向上的她,3年前是個完全的健身小白。
90 歲的 John ,堅持每周去5次健身房,和年輕人一起運動,這是他快樂每周的快樂源泉,完全過著和同齡人天壤之別的生活。
雖然他們的故事很勵志,但如果年紀大的你,也希望能加入健身的行列,最重要的還是要保證自身安全哦!一定要在能力範圍內去鍛鍊,不可貿然猛進。
來看看人馬妞為你們準備的鍛鍊tipes~
老年人健身tipes
√訓練前的準備
如果要進行力量訓練,在訓練前做好活動度篩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關節活動度,這樣能保證安全順暢的進行有動作幅度的訓練,減少骨骼受傷的可能性。
在使用自由器械訓練時,可能會因為關節活動度不足,導致無法完成特定的一些動作,需要先選擇固定器械進行訓練,適應訓練流程,培養正確的訓練認知。
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到是否有疾病史,尤其是和運動相關的心血管問題的篩查,對於中老人(60歲以上)訓練者最好去做一個體檢,根據醫生建議,來把控訓練的強度。
√有氧與力量的選擇
老年人的訓練計劃中,最好先以常規的有氧訓練為主,進行心肺功能的提升,這會為力量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有氧訓練的門檻相對較低,散步,慢跑,快走,騎單車等都可以。
有心血管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在開始力量訓練前先進行1-2個月低強度有氧適應很有必要。
因為年齡增長,受傷,久坐,疾病等原因,大多數中老年人肌肉功能會下降,力量訓練有很好的恢復改善肌肉力量的作用,也會幫助提高其他日常活動的能力,提高整體的生活質量。
普遍中老年人都會有骨質疏鬆的現象,這使得中老年人骨骼關節更容易受傷,負重的力量訓練可以幫助改善這個現象,強化骨骼,預防骨質疏鬆!
√訓練側重的重點
①訓練頻率
中老人的訓練要更加小心,不能急於求成,訓練頻率可以從一周1次開始,再慢慢的過渡到兩次,三次,一周的訓練頻率最好不要超過5次。
②訓練量與強度
在訓練時,因為平衡力與柔韌性以及肌力的問題,有些動作可能一下子做不了,我們可以把訓練起點降低一些。
例如自重深蹲如果無法完成,可以從半蹲,或者扶椅深蹲,靠牆靜蹲等方式開始,再慢慢的增加訓練量與強度,直到可以完成負重的深蹲。
在訓練中,還需要監測心率,安排好組間休息,做好疲勞程度管理,制定好計劃和訓練量,具體訓練時間因人而異,但最好不要超過60分鐘,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③安全有序增加負重
中老年人訓練為了降低訓練風險,不必過多的追求重量,設立好階段性目標,安全有序的增加負重很有必要。
如果感覺良好,可以適應較大重量的訓練,可在能力範圍內,適當的挑戰極限,但一定是在動作發力模式掌握穩定的情況下。
④腿部訓練為重點
肌肉與力量的流失是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步升高的,尤其是下肢腿部力量,所以下肢腿部作為訓練重點,對於力量的提升會很有幫助。
像深蹲這類複合動作,核心肌群也會有一個提升,核心肌又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先練腿,可以打好基礎,為後續訓練做準備。
⑤柔韌性的訓練
隨著年紀的增加,柔韌性也是隨之下降的,對生活質量帶來巨大影響,過差的柔韌性也會增加日常受傷機率。所以重視柔韌性練習很重要。
在訓練前多拉伸身體,做好熱身,訓練後也要注意拉伸,逐漸恢復身體的柔韌與靈活。
容顏可以衰老,但心不能老。不放棄自己,不任由老年病侵蝕,勇敢踏出腳下每一步,才能不成為任何人的累贅。
活到老健身到老,健康到老,堅持下來,才能有所成就。
科學的健身方式可以增強身體免疫能力,幫助未成年人成長,延緩中年後產生的身體衰老。
一直以來人馬君開發了大量適合不同年齡層次以及需求的特色課程,根據不同需求,你和你的家人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組隊一起運動,一起交流體驗,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人馬妞相信也是親人之間相互溝通交流情感好機會。
人馬君「家庭健康保障服務」
現已開啟報名
掃描二維碼,獲取更多服務信息~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和家人一起擁抱美好身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