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不少留學生或持F-2、H-4等配偶籤證,以及還在美國境內等待合法身份的在華人代購,律師提醒其行為實為違法,一旦被發現,不僅現有身份失效面臨遣返回國。。
進入年末購物季,華人代購忙翻。然而,針對不少留學生或持F-2、H-4等配偶籤證,以及還在美國境內等待合法身份的在華人代購,律師提醒其行為實為違法,一旦被發現,不僅現有身份失效面臨遣返回國,也可能影響到未來身份轉換、延長,及綠卡申請等,甚至還有可能在下次籤證入境時遭拒。
據世界日報導,中國海外代購生意紅火,在美國的華人其中有不少是留學生或持非移民配偶籤證者藉此賺外快。律師提醒,代購在法律層面上屬於「工作」的一種,沒有在美相關工作許可的代購者,實際上已踩在「非法工作」的灰色地帶。
華人移民律師指出,代購以營利為目的,屬於工作的一種,而外國人在美國,根據法律必須獲得工作許可,才能從事工作。作為留學生的F-1身份,在校外工作必須獲得CPT或OPT,才能進行,而持F-2配偶籤證的則完全不允許工作。持H-1B工作籤證的,其籤證身份也只允許為特定的僱主工作。因此,該律師稱,不少留學生及持非移民配偶籤證者從事代購行業,實際上已屬「非法工作」。
移民律師亦指,幫助中國親友代買一些美國商品,並不違法,但如果以營利為目的,大量幫人代購,則屬於未經授權進行工作。通過微信、淘寶等在美國進行代購的行為,和在餐館打黑工等行為相比,較為私密,且交易結算多在中國進行,不易被覺察,但並不代表該行為合法,仍存在風險。
上述律師表示,儘管目前尚未有因代購行為敗露而導致非移民身份被取消的案例,但並不代表代購行為無跡可查。代購需向海外寄出大量商品,同一人名和地址長期寄出大量的包裹,有可能引起海關察覺,進而根據姓名及地址順藤摸瓜,查出無工作許可而從事代購的人。華人律師也提醒,因代購導致移民身份出問題的案例尚未出現,但不代表萬無一失;一旦被政府發現非法工作,後果嚴重。
事例1:政府向代購者發追稅信
《北京晚報》報導,美國紐約州一位李姓女子利用網絡從其他州購買化妝品和日用品,然後發往中國。她本來認為這樣做可以避免紐約州高達10%的銷售稅,卻沒有想到,該州稅務局給她發文,要求她補交「使用稅」。雖然她向稅務機構解釋說,她並非要逃稅,只是因為不了解美國的州稅法才沒有交稅。但是該州堅持將她列入了監管名單,定時向她寄送郵件,「提醒」她交稅。美國各地經歷了金融危機後,正急於收稅彌補幾年來的財政虧空,李女士被他們抓住不放。據報導,目前加州政府已向上百萬名經常在網上購物的民眾寄發追稅信。
不了解法律 吃大虧
在美國網購可以省去很多稅費,因此,不少商品尤其是電子產品都比中國便宜。美國大部分購物網站只接受美國信用卡,不接收中國銀聯卡,或者不提供海外供貨服務。因而,一些在美華人便在購物網上開闢代購或轉運服務,網上訂購時只要寫明美國的地址即可。
美國還規定,從外州訂貨無需交付銷售稅,這讓購買的價格更低廉。美國的海外代購服務最多的是轉往中國大陸、臺灣和韓國。
在美國很多做網購的華人都忽視了一個稅種,有別於銷售稅,這就是「使用稅」。從外州購物,無論是攜帶回來或是郵寄購買,無論是個人使用、貯存、贈與或再次銷售,都要付本州的「使用稅」。另外,如果在本州購買,而銷售者(如私人銷售)沒有代收本州銷售稅,那麼購買人也要繳「使用稅」。「使用稅」的稅率一般與本州的銷售稅稅率相同,只有食品和處方藥品以及某些特許免稅的機構不用交這種稅。
當海外代購人用信用卡購買了大量物品後,各州政府的稅務部門能夠查到這個人是否繳稅,並發出公函要求依法納稅。如果拒不納稅,那麼將受到州政府的懲罰並受到指控。
事例2:多次變換收件地址被懷疑
住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鄭女士,多次網購路易威登的手袋寄往中國,被該公司察覺與自用消費有差別。為了保持經營,鄭女士不斷申請不同銀行的信用卡繼續下單,後來還使用丈夫的身份申請信用卡,為了代購還多次變換收件地址。她的代購生意維持得不錯,可是時間長了,讓路易威登公司起了疑心,現在鄭女士已被徹底禁售。
事例3:大量購買被列入「黑名單」
一位華人女子兩次到位於紐約曼哈頓的COACH專賣店裡,挑選併購買了40個女用提包,支付了上萬美元。當時,店方沒有提出任何異議,還表示可以幫她免費送貨到家,可是數日後,COACH公司不僅沒有把提包送上門,她還等來了該公司取消訂單、並且把她列入「黑名單」的通知,理由是她購買的數量太多了。這位華裔女子表示,在購買時從未有人告訴她這個規定,而且她也沒有見過任何政策條文規定不準買這麼多,但店方並沒有更改決定。她以後再也不能購買COACH包了。
不了解商家 也不行
商店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限購,在美國幾乎每周都能看到,特別是當商品深度打折的時候,人們會在商店的廣告上看到醒目的警告。大商家自定規則限購,限購形式多樣,時段自控。這樣做一是避免民眾搶購,另一個是避免有人賤買貴賣或者惡意囤積,影響日後商品的銷售。雖然這樣的限購令並不專門用於特定人群,顧客一般無法起訴商家歧視,但還是能看出有一定針對對象的,華人就是其中之一。
路易威登公司(LV),有三種顧客常被列上「黑名單」。
購買多個同樣款式的手袋:如果一個人一次購買相同品牌和款式的手袋超過一個,那麼這個人就會被注意。如果購買多個,那麼此人就會被「加入黑名單」。該公司認為,購買多個同樣手袋,有極大的經手販賣可能。在世界各國,路易威登的產品價格有相當大的差異,很多人利用各地差價賺錢,必將影響正規商店的利益。
多次退貨:如果一個人多次退貨,就會引起路易威登公司的懷疑。他們會想到這個人的購買目的是為了模仿設計並偽造,所以將拒絕此人再次購買。
大量用網絡購買:路易威登公司規定網絡購買者,在一年中只能購買五件商品。當他們每次收到網絡下單時,購物者的歷史記錄都會顯示出來,他們將由此分辨誰是購買自用,誰是做再度銷售,對出現在黑名單上的人,公司將拒售。
有非官方消息稱,公司這樣做主要是針對中國人的。以前有些中國人利用各種方法大量代購,所以公司不能說出口的政策是,如果他們認為某人是中國人,即使在店裡,也只能購買一件商品。
事例4:牽涉不法組織
美國紐約州政府不久前開展調查,該州的蘋果專賣店店員發現,有團夥大量購買iPad,其中有很多是亞裔人外貌,並稱有幫派組織在背後操縱。紐約地方報紙報導說,在新款ipad推出的時段裡,店員們常能看到在蘋果店外和街道上聚集多達200個亞裔人,輪流排隊,而且用大額的美元現金購買,很快就將整店的存貨買光,然後再橫掃下一個店,還與其他顧客發生衝突。紐約政府懷疑這些人大量購買後運往中國銷售,他們這樣做,擾亂了紐約的市場,並且有損該州民眾的利益。
事例5:不熟悉法律惹事端
李先生在美國代購了一臺紅外線攝影機,紅外線攝影機雖然不是高科技產品,也不是軍用產品,但是為了防止紅外線技術外流,美國法律禁止這類產品轉運出國。代購物品時要依照美國的法律規定,否則就會像李先生這樣惹官司上身。
來源:洛杉磯華人圈綜合報導
版權聲明
「北美旅遊網」、「紐約華人圈」、「洛杉磯華人圈」、「亞特蘭大華人圈」微信公眾平臺,「美國華人新聞網」等媒體平臺,尊重和維護智慧財產權和版權、著作權。我們平臺所發布的文章與圖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果在平臺上發布或轉發的文章與圖片有任何侵權行為,請在平臺發消息給我們或者與我們的平臺管理員微信:alexinla15 或E-mail:uschinese66@gmail.com 聯繫,我們會儘快為你刪除或者做出道歉聲明!
北美旅遊網 ID:etripinusa
紐約華人圈 ID:nyhuarenquan
洛杉磯華人圈 ID:luoshanjihuarenquan
亞特蘭大華人圈 ID:yachenghuaren
以上媒體平臺均系羽田傳媒(美國)新媒體,專注服務於美國華人社會的生活、工作、旅遊、留學,請長按以下二維碼圖片,關注我們。
商務廣告推廣合作,請聯繫管理員工作微信號:alexinl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