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澳洲華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驗:
在國外待久了,最想念的,不僅僅是家人朋友,還有那些地道的家鄉美食。
(圖片來源:搜狐)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擁有那樣的經濟實力,能天天在澳洲下館子...
於是,澳洲華人們就分成了兩派。
一派從零開始,勤學苦練,廚藝日漸精熟,從煎雞蛋都不會到手藝獲得眾人肯定,化身「中華小當家」!
另一派基本上懶得做飯,就算心血來潮下下廚,結果也常常讓人「無法下咽」...
索性打開微信朋友圈,讓無數華人私廚承包自己的一日三餐!
(圖片來源:網絡)
說起朋友圈裡的私廚,那低廉的價格,地道的口味,超長的營業時間,再加上送貨上門的服務,誰不能心動呢?
也是因此,這些年來,一波又一波的朋友圈私廚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造福了一眾遠離家鄉的華人。
明明是個買方賣方雙贏的生意,但是澳洲政府卻不高興了...
不久之前,就有澳洲媒體臥底了一個叫「買得起海鮮(Affordable Seafood)」的微信群,這個微信群人數超過一百。
華人群主David每天在微信群更新出售的食品信息,種類最多時有30多種,包括了海鮮、餃子、甜品、奶粉等等各種商品。
客戶通過微信下單,然後大家約好地點,現金交易,完全不向政府交稅。
(圖片來源:網絡)
結果有一天,David接到了一個客戶的購買水餃訂單,於是按照約定趕到指定地點送貨。
沒想到,等著他的居然是Richmond News的記者。
David所帶來的水餃,不僅沒有生產日期,更沒有衛生許可,直接被一群記者現場「人贓俱獲」!
更可怕的是,澳洲政府決定在最近對這一行業開始了徹底的規範與「清掃」。
(圖片來源:9 News)
澳洲衛生當局宣布,將對線上平臺售賣的自製餐進行嚴查!而流行在華人朋友圈的私房菜外賣,一樣在嚴查嚴打的範疇裡。
不僅如此,澳洲政府還歡迎各位舉報身邊的微信外賣...
一不小心送貨晚了,菜不好吃或者分量少了,客戶分分鐘就能讓你的生意「涼涼」...
據悉華人私廚不僅僅是在中國人常用的微信裡廣為流行,在澳人常用的社交平臺同樣頗受歡迎。
比如Facebook的Marketplace,
以及知名交易平臺Gumtree上,
都有自製中華美食在熱賣。
(圖片來源:9 News)
據悉澳洲政府之所以開始嚴厲打擊華人私廚,是因為很多華人私廚其實都是開在自己家裡的,確實沒有外部的監管,在衛生方面不一定能達標。
因為私營食品導致顧客生命安全的事情並不是個例。
去年,在雪梨售賣麵包的店主因為麵包原料裡含有沙門氏菌,而感染了近200名顧客,被罰了12萬的巨款!
(圖片來源:雪梨晨鋒報)
新南威爾斯州某次社區節日時,一位南美老媽媽熱心做了自己的拿手菜給大家分享,卻因為用生雞蛋做蛋黃醬而導致數十人「沙門氏菌」中毒,最終老媽媽被罰了一筆巨款。
(圖片來源:網絡)
還有一次一位華人媽媽通過朋友圈推薦買了一個微商的兒童生日蛋糕,卻發現蛋糕上所謂的「巧克力球」是口香糖做的。幸好媽媽發現及時,不然後果無法設想…
(圖片來源:網絡)
除了衛生安全隱憂外,再就是,朋友圈私廚這種微信轉帳、當面支付現金的交易方式,其實躲過了澳洲稅務局的監控,實打實的偷稅漏稅。
(圖片來源:Google)
也是因此,在澳洲,如果沒有相關的衛生許可,在家私下製作食品出售是違法的!
一旦被發現將會面臨巨額罰款,
金額最高可達到$20000刀!
而且如果涉事者是外國公民,還有極有可能面臨遣返!
情節再嚴重一點,更是構成犯罪,很可能受到牢獄之災!
(圖片來源:網絡)
不僅僅是澳洲如此,
去年在澳洲的「隔壁」—紐西蘭
就有華人同樣因私廚遭殃。
2018年3月,紐西蘭一對華人夫婦的經歷震驚了華人圈,
(圖片來源:Stuff)
他們因為在微信上非法出售海鮮食品,被法官處以27.2萬紐元,約合人民幣126萬!
罰款還算小事兒,
他們在紐西蘭惠靈頓的房產也因此被沒收,
還被判處監禁6個月!
不僅僅是澳洲和紐西蘭政府,美國和英國也早早盯上了朋友圈私廚!
(圖片來源:網絡)
前段時間,30多名在美中國留學生被集體遣返的事,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
這些留學生合夥開私廚賣蛋糕,卻沒有相關的食品製作和銷售行業許可證,才因此被美國取消籤證,遣返回國!
而在此之前,還有英國斯特靈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因為長期佔用宿舍的公用廚房來做私房菜,結果就被舍友給舉報了!
他們的下場同樣是被遺憾遣返...
(圖片來源:網絡)
澳洲乃至全球的形勢都如此嚴峻,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以身試法,這種打法律擦邊球的做法,真的會被狠罰!
其實,想在澳洲做合法私廚的生意也不是沒有辦法,只需要向澳洲政府申請相關許可。
根據ABC的報導,澳洲華人Sherry Gao拿到澳洲政府的批准後,如今得以在微信和其他論壇上銷售自己做的蛋糕。
(圖片來源:ABC)
Sherry透露,開辦生意前需要聯繫市政府要一份表格,填完提交後要去完成食品安全培訓項目(food safety program),然後再填表上交。
這之後,市政府會派人來檢查,如果在製作過程中涉及生鮮食品就不允許使用家庭廚房,要去租一間廚房,然後每年還有年審。
根據9 News的報導,一個擁有食品經營執照的私人廚房,應該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9 News)
雖然沒有實體店,但是這家私廚的廚房和外面的正規餐館比起來也毫不遜色,牆面上還張貼著嚴格的衛生值班要求。
(圖片來源:9 News)
廚師都應該穿著專業的制服和衛生帽,而食材都儲存在冰櫃裡。
所有設備都是有關部門上門檢查過的。
(圖片來源:9 News)
可以看到,澳洲政府的要求還是非常嚴格的。
但是合法經營,不僅是對消費者的負責,更是對自己苦心創業的保護啊!
申請合法經營私廚,有以下這麼幾個步驟:
首先你要向自己所在的council,去申請營業執照。然後council會上門初步檢查,並作出評估。
如果獲得批准,需要填寫食品業務通知單,然後提交當地council。
在確保你的經營活動符合法律和標準之後,才會頒布經營許可證明。
最後,
說起來,華人朋友圈的私廚出發點其實是好的。
但是這種違法經營,最終只會害人害己...
勸廣大華人,還是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守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