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3億人患抑鬱症,你離抑鬱有多遠?

2020-12-26 瀟湘名醫

中醫治療精神疾病古已有之,「範進中舉」故事中,街坊請老丈人狠扇神志失常的範進耳光助其恢復正常,用的就是中醫情志相勝理論中的「恐勝喜」。

「中醫中藥在精神疾病的治療中自有其優勢,對提高患者依從性和降低復發率都有明顯效果。」廣州市惠愛醫院(廣州市腦科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於林表示。

治療精神疾病的新趨勢

於林介紹,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廣州市惠愛醫院中醫科經過長期研究實踐,發現對於首發、症狀較輕的精神疾病,採用純中醫中藥治療可獲得良好的效果;對於中重度的精神疾病,在使用西醫治療的同時加入中醫中藥手段,也可以獲得更佳療效。中西醫結合可以讓藥物更快見效,且可以減少西藥用量,減少副作用的發生,同時有益於改善軀體不適、調整飲食睡眠、振奮情緒、改善精神症狀等。

以抑鬱症為例,雖然中醫沒有這一病名,但根據其主要表現,抑鬱症可歸屬鬱證、癲證的範疇,中醫治療包括中藥湯劑、中成藥和非藥物治療,如針灸、電針、拔罐、走罐、耳針等。西醫抗抑鬱藥物通常要服藥2周以上才有明顯效果,2周內患者的抑鬱心理很難得到有效改善,合用中醫中藥可以明顯縮短藥物見效的時間,很多患者1周內就可以看到效果。

而且,受傳統觀念影響,一些患者不願意承認自己有精神疾病,藥物副作用導致部分患者即使知道自己病了也不願意堅持服藥,結合中醫中藥手段,可以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和服藥依從性。

「尤其是在維持期,加上中醫中藥,可以有效降低精神疾病的復發率或延長復發時間,更好地鞏固療效。」於林表示。

西醫治療精神疾病尚存在一些棘手難題,焦慮症、強迫症、精神分裂症等,有30%左右都是難治性的;西醫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存在讓女性閉經、肥胖,男性高脂血症、性功能障礙等副作用。

「我們正在開展研究,希望能對難治性的精神疾病、藥物副作用管理方面,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模式,讓患者獲得良好療效。」於林談到,在專業技術領域,中西醫結合治療精神疾病是一種趨勢。

吃出來的心理健康

除了中醫中藥可以治療抑鬱症,中醫養生食譜也可以幫助我們改善心理健康。

於林介紹,吃出來的心理健康,很多人覺得不太靠譜,但真實存在。目前已經有大量研究表明,精神心理疾病與人體腸道菌群有一定關係,與正常人群相比,抑鬱症患者的腸道菌群發生了一些變化。一些藥膳、花茶、煲湯,確實可以幫助人們獲得好心情,如綠萼梅、玫瑰花能夠疏肝解鬱,酸棗煲湯有安神效果等。

目前,廣州市惠愛醫院正在進行一些藥膳、花茶、煲湯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夠指導群眾健康飲食,在食物中除了能攝取營養,也能攝取好心情。

於林還為大家準備了一份老少鹹宜的快樂餐單:

1)西芹炒百合:百合具有較好的安神效果,也是藥食兩用的食材。

2)清蒸海魚:海魚中的Omega-3脂肪酸與常用的抗抑鬱藥如碳酸鋰有類似作用,能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從而改善人的情緒。

3)枸杞銀耳蓮子羹:滋養效果較好,且枸杞具有良好的抗抑鬱效果。

「飲食要照顧家庭的整體情況,如老年人要調理抑鬱情緒,因陽氣虛弱,宜用偏溫補陽氣的食物,如人參煲雞等,但這道菜並不適合兒童。兒童如果有情緒障礙,宜用健脾、安神的食物,如茯苓、酸棗仁等。」於林提醒。

他還談到,抑鬱症在現代人中越來越常見,但是出現首發症狀時很多人常不自知,誤以為是其他疾病,選擇去消化科、心血管科、神經科看診,導致病情沒有及時得到有效控制。

溫馨提示

如果有持續兩周以上出現如下症狀,應當提高警惕抑鬱症,包括情緒低落、精力和興趣下降、工作能力下降、睡眠需求減少,胃腸道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或拉肚子,心慌、胸悶、耳鳴、頭暈,自我感覺畏寒等。

「如果持續存在這些症狀,建議到專業的醫院進行心理檢測,經醫生鑑別,對自己的症狀有更好的認知。」於林提醒。

你離抑鬱有多遠?

全球超3億人患抑鬱症!!!

這些技能要Get√起來

作者|嶽超群

編輯|任君飛責編|黎曉心

來源|《人之初》雜誌 人民日報

【來源:廣東衛生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 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全球預計...
    2020-10-10 07:50:24來源:FX168 【中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 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
  • 抑鬱不只是不開心,三大特徵出現,真的要小心抑鬱症了,快自查
    即便有聽說身邊有人患了抑鬱症,也多是投以不解的目光,多是覺得過於矯情。但這些年每當看到有人因抑鬱而自殺這樣爆炸性新聞後,又覺得後怕。那麼,抑鬱到底離我們有多遠,如何辨別自己是否抑鬱了呢?抑鬱,離我們有多遠?抑鬱,在醫學上被稱為是「精神上的感冒」。這就足以證明它的普遍性,就像發燒感冒一樣平常。
  • 母親孕期抑鬱會增加子女患抑鬱症風險
    母親孕期抑鬱會增加子女患抑鬱症風險 2020-12-14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患上抑鬱症的人會有3個表現,不要以為很正常,後悔就晚了!
    但也因為這樣,讓宋倩對英子的控制欲太強,把喬英子壓得喘不過氣來,又無法跟母親好好溝通,最終喬英子患上了抑鬱症,差點跳海。抑鬱症十分常見,不是「富貴病」所謂抑鬱症,其實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也被稱為「抑鬱障礙」。有調查顯示,全球大約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這些抑鬱症患者輕則出現悲觀情緒、情緒低落,重則甚至會出現輕生念頭。
  • 抑鬱症有哪些表現?那些說自己「抑鬱了」的人,可能是在向你求救
    就會漸漸有很多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人,患上抑鬱症,我們也能常常聽到別人「半真半假」的說,「我抑鬱了」。其實覺得抑鬱和抑鬱症還是有區別的,抑鬱症離我們也並不遙遠,只是因為大家都不了解,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選擇自殺?更讓人不理解的是,有很多「光鮮亮麗」的明顯,居然也會得抑鬱症、自殺!這就代表著抑鬱症性質的不容小覷。
  • 也許你離抑鬱症只有一步之遙| 抑鬱測試
    沒人能理解我的痛苦,世界已經拋棄我了嗎?每次我都會給她們打氣,希望每個女孩都能走出自己人生的困境。但有時候我也知道,也許她們需要的不僅是理解、開導,如果是長期的抑鬱情緒,她們更需要的是判斷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抑鬱症,並接受相關的心理治療。
  • 兒童抑鬱症,離我們的孩子有多遠?
    這件事又一次將抑鬱症推到人們面前,讓人不得不正視抑鬱症帶來的傷害。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抑鬱症患者高達3.5億人,每年因抑鬱症自殺的死亡人數高達100萬,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可能成為人類第二大疾病。
  • 全球大約有3億人患抑鬱症,醫生提醒:常見10個症狀,別大意!
    其實擱在現代,林黛玉就是典型的抑鬱症表現。抑鬱症真有這麼可怕嗎?中國是世界上抑鬱症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已接近1億人,且由於遺傳、社會或個人因素的影響,抑鬱症患者的人數還在持續上漲。許多人對抑鬱症了解甚少,即便自己或者家人朋友患上了也不知道。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十種抑鬱症的常見表現,儘早發現方能儘早治療。
  • 抑鬱症的症狀是什麼?患上這種疾病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大部分人都有過悲傷得不能自制的經歷。有時候我們也不清楚,這只是一時的情緒抑鬱,還是抑鬱症正在前方對我們虎視眈眈。有些人的情緒調節相對較弱,對事物的看法更消極,遭受的壓力更大,也更有可能從單純的抑鬱情緒升級為抑鬱症。
  • 抑鬱情緒≠抑鬱症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球共有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但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抑鬱情緒並不意味著患了抑鬱症。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張璐璐介紹,抑鬱情緒是我們人類的正常情緒之一,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我們不可能每天都時刻保持心情愉悅,肯定會有煩躁、焦慮、抑鬱的時候,這是一種合理的情緒體驗,莫把抑鬱情緒等同於抑鬱症。那麼,正常的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病理性抑鬱有哪些主要的區別呢?
  • 那些年,患了抑鬱症的名人
    崔永元的重度抑鬱症人所共知。他說:「抑鬱症離我很近,近得像親兄弟,醫書上描繪的大部分病症我都具備了,還有即興發揮的部分。差不多有四五年的時間,我抑鬱並活著。」白巖松經歷過非常糟糕的失眠長達一年,體重從80公斤降至55公斤。患抑鬱症,天天在想的就是自殺。
  • 抑鬱症就是心情不好?錯,經常笑哈哈的人也可能患上抑鬱症
    雖然抑鬱和情緒有關係,但是並不是抑鬱的情緒就等於抑鬱症,隨時在吐槽隨時喊抑鬱,不一定是抑鬱症,反而有些性格外向的人,在大家面前嘻嘻哈哈有可能是真的抑鬱症。下面我們來看看一個案例:我是一個非常開朗的人,是多數人喜歡的類型,但是我患上了抑鬱症,各種壓力,無助焦慮,發脾氣,後來確診為抑鬱症。為什麼會患上抑鬱症?
  • 你有抑鬱症傾向嗎?| 專業抑鬱測試
    沒人能理解我的痛苦,世界已經拋棄我了嗎?每次我都會給她們打氣,希望每個女孩都能走出自己人生的困境。但有時候我也知道,也許她們需要的不僅是理解、開導,如果是長期的抑鬱情緒,她們更需要的是判斷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抑鬱症,並接受相關的心理治療。
  • 刷手機超3小時易抑鬱,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抑鬱症?
    有很多抑鬱症患者就是這樣把問題都藏在心裡,身邊人一無所知…… 調查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超過3億;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 其中,女性患病率約為男性的2倍,在懷孕、流產、分娩、更年期等特殊階段是女性抑鬱症高發期。
  • 曾經以為抑鬱症離我很遠,現在都抑鬱9級了,你呢?
    據家屬透露,死者蘇女士疑似患有抑鬱症。「之前有一點症狀,但沒想到有這麼嚴重。」說起抑鬱症,以前一直覺得離我們好遠,曾經覺得抑鬱症是富貴病。現在想來,只覺得曾經的自己好無知。數據表明,全世界大概1/3到1/2人會在一生的某個時刻遭遇抑鬱的襲擊,有的人慢慢走出來了,有的人卻在精疲力盡地掙扎後,放棄了生命……但是,因為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大眾對抑鬱症的不了解,對抑鬱情緒的不接納,都會對當事人的二次傷害。
  • 在中國患焦慮症抑鬱症的人多嗎?
    世衛組織2017年通報指出,全球平均每十個人當中就有一人在一生中至少經歷一次重度抑鬱症。據估計,世界各地現有3億2200多萬不同年齡的人罹患抑鬱症,而中國的患者人數至少在5400萬。抑鬱症給個人和社會都帶來了令人難以接受的高負擔。
  • 重度抑鬱!博主留自殺微博,網友發來這些……
    據該博主此前在微博發布的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診斷書顯示,其為易性症:雙相情感障礙,目前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狀的重度抑鬱發作。消息發出後,大批網友開始自發提供線索,尋找博主↓↓↓更多網友,則在這條微博下,留下一條條暖心評論↓↓↓7小時後警方傳來消息博主被及時找到自輕生微博發出約7個小時後,好消息傳來:這名博主被及時找到,已完成洗胃並在積極治療中,有家人陪在身邊
  • 容易得抑鬱症的人,都有哪些特徵?
    而且,現實並非很多人刻板印象中所認為的那樣——只有孤僻、性格極端、極度敏感脆弱的人,才會患上抑鬱症。 因為醫學界對引起抑鬱症的因素,已經做過大量的跟蹤試驗,有了很多相關的研究結果。 而我們心理測評團隊,將這些研究結果進行了整理和總結,並且通過調研反饋,調整常模,研發出了獨創的【抑鬱風險評估】。 能讓更多人更深入地了解抑鬱症,以及清楚自己與抑鬱症的距離。
  • 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你離抑鬱症有多遠
    【抑鬱症並不遙遠,笑容可能只是他們的偽裝[傷心]】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
  • 一個人開始抑鬱的10種表現,你有嗎?
    事實上,對於一個有抑鬱跡象的人來說,環境的布置就呈現了他內心的狀態。正是因為內心混亂,房間才會不堪入目;而收拾,對抑鬱患者更是有心無力。3)睡眠不正常失眠是最直接的症狀表現,也是最損害人身體和心情的;抑鬱的人,即使很早躺上床,即使不玩手機,也很難入睡,或是睡眠很淺,醒來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