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胡人舞蹈木俑品鑑 猜想安祿山跳胡舞是啥樣

2021-01-13 人民網

  圖4 左四木俑

  左4木俑(圖4),和3號木俑動作基本相同,五官不如3號木俑立體,但可見大眼,鼻兩側捲曲上翹鬍子。在服飾方面4號木俑和3號木俑存在細微差別。區別一,此木俑頭戴逆時針旋轉螺旋帽;區別二,長袍領子不同,此木俑脖頸正前方可見橢圓狀起伏領褶。4號木俑通體可見清晰的黑色圖彩,在螺旋帽凸起紋路、袖褶凸起紋路、鼻脊、長袍裙褶凸起處、靴子正前部,存在少許黑彩脫落的情況。木俑左腳前腳掌缺失,腳下木板為後來增補上去的。

  圖5 左五木俑

  左5木俑(圖5),左肩後聳略高,右肩前傾略低,左臂曲肘,肘部後撤,置於身側,小臂斷殘,右臂置於身體右側前方,小臂斷殘。木俑身著對襟小衫,小衫於胸前系帶;打結上方可見低胸大V領,結節下方對襟衣擺由肚腹部向兩側分開,襟角圓滑,無明顯衣角,對襟小衫後部略長於前部,木俑腰胯部系腰帶。斷臂俑頭戴貼發小圓帽,僅遮住額頭二分之一處至頭頂部分,捲曲圓形凸起裝飾從帽簷處垂出,覆蓋於額頭眉毛上方,從正前方看約有6個垂下的帽簷裝飾物。絡腮鬍從兩鬢耳朵上沿高度起,由臉頰兩側延伸而下,直到下巴處匯合。足蹬卷頭靴,右腳前跨,左腳在後,呈丁字形作踢踏狀。

  焦作胡人舞蹈木俑展現的是唐代胡騰舞。胡騰舞屬健舞,源於西域石國,大約在北朝後期 ,胡騰舞傳入中原。這種舞蹈具有動作矯捷、雄健、節奏明快的特點。有學者研究指出,中間的斷臂木俑和兩組對舞木俑分別展現了唐初、唐中後期胡人舞蹈的特點。斷臂木俑有西域胡騰舞早期傳入中原時的風格特點,窄袖,男子獨舞,與北齊範粹墓出土的黃釉舞樂扁壺上舞者抬臂、聳肩、扭動、踢踏的舞蹈動作多有相似。兩組對舞木俑俑者身著廣袖長衫,以成對的表演形式出現,有盛唐到唐朝中晚期的舞蹈服飾特點。

  文化解讀

  俑大約出現於東周,延續至宋代,約有1500年歷史。這些陪葬的人俑、動物俑、生產工具、生活工具能是後人了解當時的社會生活習俗,藝術水平、服飾、等級制度等歷史文化的重要史料。

  最早發掘的舞俑是戰國的彩繪陶舞俑,出土於山東臨淄,高10釐米,造型古樸拙雅,此外,戰國舞俑還有山東章丘出土的樂舞群俑,山西長治出土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戰國陶樂舞俑,湖南長沙出土的戰國墓舞俑。這些舞俑尺寸小,線條簡單拙雅,俑體扁平,只雕刻出粗略輪廓,畫出口鼻眼,服飾用彩繪,舞姿豐富,模擬了舞者、歌者、奏樂者、觀賞者等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秦代木俑、陶俑,在服飾上有所發展。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掘,反映了秦代陶俑形象的完美和技藝的的精湛。

  漢代舞蹈藝術興盛,舞蹈形式多樣,厚葬習俗盛行,全國舞俑發掘分布廣,風格各不相同,四川重慶、廣州、河南、山東出土的舞俑的服飾、髮飾、舞蹈風格各具特點。在河南洛陽、山東濟南、河北定州出土了場面宏大的漢代百戲俑,展示了高超的舞蹈技藝,漢舞俑舞者舞蹈形態多以盤鼓舞和長袖舞為主,舞袖折腰為漢舞的一大特徵。漢代舞俑與秦朝相比,線條流暢、表情生動、動作誇張豐富、動感十足。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出土舞俑數量有限,舞俑多無道具,這一時期出現了胡人舞俑,如山西壽陽的北齊男舞俑,河北磁縣的北齊女舞俑。這些的服飾展示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特點。

  隋朝出土的舞俑數量少,主要集中在河南,如河南安陽的張盛墓樂舞群俑等。唐朝文化繁榮,出土舞俑較多,主要分布在河南、陝西、新疆、長江中下遊地區。經歷魏晉南北朝的交流融合,唐朝舞蹈呈現絢麗的特點。舞蹈的品類多,有中原舞蹈、西域舞蹈、歌舞戲,舞蹈者中西合璧有獨舞、對舞、樂舞等,舞姿上,站、蹲、踏、仰,千姿百態,舞俑的人物比例更加精準,舞者的裙琚飛揚,造型生動。從發掘的舞俑質地來看,陶製彩繪俑居多,有少量的木俑、泥俑、金屬俑。

(責編:王鶴瑾、魯婧)

相關焦點

  • 安祿山為什麼會跳胡旋舞?——從敦煌飛天到楊貴妃
    《胡笳十八拍》(郭沫若說,十八拍即胡語十八首之意)描寫了蔡文姬在胡地的生活,以及曹操派人把蔡文姬贖回漢地時,她與兒子生離死別的場景。唐代著名詩人李頎有詩云:「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這裡的董大,就是唐代著名音樂家董庭蘭。又有吹鞭,也屬於笳之類,狀如鞭。原是匈奴、樓煩牧馬之號,長期作為軍樂的主要樂器。
  • 安祿山手下的叛軍,是否都是胡人?不是,身為唐軍,構成比較多元
    可見,此時隊伍中有一定數目的胡人將士;右衛大將軍李思摩(即突厥首領阿史那思摩),將軍契苾何力都在其中,兩人甚至都在白巖城之戰中光榮負傷。他倆都在,他們麾下的部族將士自然也會隨行。此外,藩屬國的軍隊也被勒令配合唐軍的行動:甲寅,詔諸軍及新羅、百濟、奚、契丹分道擊高麗。
  • 「文物中的歷史」來自絲綢之路的胡瓶
    例如酒具中的酒壺,由先秦經漢晉,我們有一二種比較固定的器形,也有固定的飲酒方式,因為由域外傳進的一種「胡瓶」,這個傳統就被打破了,盛酒器具改變之時,也是飲酒姿勢改變之時,隨之又改變了傳統的飲茶方式。漢唐時期統稱西域人為「胡人」,商人曰「胡商」,所用之物常冠以「胡」字。
  • 《明日之子》胡宇桐田鴻傑合跳扇子舞
    8月8日,在今晚播出的《明日之子》聯歡會上胡宇桐和田鴻傑竟日合跳了《癢》版本的扇子舞!胡總在跳舞前說「等會你們見到的我不是真的我」,接著就和小熊來了一段嫵媚的舞蹈,真的是驚掉了我的下巴,還別說兩人身穿水墨風的服裝還挺美的,兩個人穿著一黑一白的服裝,拿著長綢扇在臺上配合默契,舉手投足間都透露著認真且妖嬈,尤其是後面兩個人對視那段莫名有點甜,霸總變嬌花這世界要亂套啦!沒想到霸道胡總還有這麼悶騷的一面,真是個寶藏「蠱」手。
  • 在唐朝待了多年的粟特人,為何還是堅持自己是胡人
    粟特胡人雖以經商擅長,但仍有許多從事著其他職業。到唐時有大批粟特人胡人進入漢室宮廷,擔任宿衛和儀仗之職。這些服務於皇室、貴族階層的粟特胡人,既有隨貢品同來的粟特人,也有久居漢地的粟特人。在中原居住的粟特人在胡漢交融中逐漸漢化,在衣食、禮儀、風俗等方面也勢必受到漢族的強烈影響,並將這些風俗習慣等帶回本民族。考之史籍,胡商著漢服,娶漢族女子為妻妾,崇尚漢人習俗者亦屢見不鮮。不過,即便如此,當時粟特人的胡人特徵還是非常明顯的。大名鼎鼎的安祿山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安祿山,營州雜種胡也,小名軋犖山」。
  • 胡將撐起半邊天,唐朝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胡人將領?
    而在最重要的唐朝軍隊中,活躍著一批胡人將領,他們屢立戰功,為唐王朝的開疆拓土立下了汗馬功勞。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名字:尉遲敬德、屈突通、阿史那杜爾、阿史那思摩、契苾何力、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等。他們或是突厥人、鐵勒人、契丹人、高句麗人,但都在大唐的旗幟下建功立業,那為什麼偏偏是唐朝擁有這麼多的胡人將領,難道不怕他們造反嗎?
  • 「士女皆競衣胡服」:唐代女性服飾的胡化之風
    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詩歌生動描繪了女穿胡服在中原地區的盛行。在唐朝立國後的相當長時間裡,無論皇室貴胄還是市井庶民,都以胡風、胡服為時尚,自然使唐代服飾演化出了明顯的胡化特色。《後漢書》記載,漢末靈帝劉宏「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這一連串以「胡」字命名的事物,都是自少數民族地區傳入的器具、歌舞,在這個時期逐漸被中原社會所接受,並滲透到士族、百姓的生活之中,給中原的社會生活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 唐代服飾特點
    3、胡服初唐到盛唐間,北方遊牧民族匈奴、契丹、回鶻與中原交往甚多,加之絲綢之路的駱駝商隊絡繹不絕,對唐代服飾影響極大。所謂胡人,是漢族人對北方民族的一種貶稱,我們這裡講史,權且保留當時的稱呼。隨胡人而來的文化,特別是胡服---這種包含印度、波斯等很多民族成分在內的民族裝束,令唐代婦女耳目一新。於是,一陣狂風般胡服熱席捲中原諸城,其中尤以長安及洛陽等地為盛,其飾品也最具異邦色彩。元稹詩:「自從胡騎起煙塵,毛毳腥羶滿地洛,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竟紛泊。」唐玄宗酷愛胡舞胡樂,楊貴妃、安祿山均為胡舞能手,白居易《長恨歌》中的「霓裳羽衣舞」即是胡舞的一種。
  • 安祿山起兵政治宣傳工作對於迷信的利用
    可見安祿山應當是在起兵時將其作為了非常重要的感應現象來宣傳的。這種說法其實在當時人心目中應當也有相當的根據,而且一直流傳了很長時間。而安祿山本是胡人,並且史書又說他沒什麼文化,應當對這些沒什麼了解,又是如何想到的呢?這當然可以用安祿山身邊肯定有漢家謀士來解釋,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間段拉長一點,回頭去看,會發現這應當跟唐代的特殊社會歷史環境有關。
  • 「六塵視界」曼舞翩躚的敦煌壁畫
    有獨具個人色彩的單人舞蹈,代表人物有楊貴妃和公孫大娘。也有大規模的群體舞蹈,例如唐代著名的三大樂舞《破陣樂》、《慶善樂》、《上元樂》,這些都是歌頌皇帝豐功偉業的樂舞。值得一提的是,《破陣樂》和《聖壽樂》等都是舞者多達百餘人的大型樂部,氣勢十分恢宏壯觀。 隋唐時期的表演藝術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舞蹈藝術的發展也進入了黃金時代。我們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 女兒愛作男裝樣——唐代的男裝女子
    」,在廣義上指西北地區所有的外番人,而狹義的胡人則主要是操伊朗語的波斯人、粟特人以及西域人。更狹義的「胡人」則專指粟特人,因為粟特人在西域、中亞及北方遊牧民族政權中人數最多,與唐人密切往來的胡人也絕大多數為粟特人。因此,文獻中所謂「胡服」,實則為粟特人的服裝。 敦煌吐魯番出土4-7世紀的衣物疏中,常有稱作「尖」的名物條目。如《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缺名隨葬衣物疏》載:「紺綪尖一枚。」
  • 女扮男裝絕非戲說:唐代的日常服飾有哪些外來元素?
    胡化之風席捲大唐生活的方方面面,喜歡胡風的人更是囊括社會的各個階層,其中最能體現人們日常生活與審美的,莫過於服飾,而唐代服飾,色彩明豔、紋飾花哨,奢華而又標新立異,令人目不暇接。胡帽唐武德、貞觀年間,承北朝、隋代遺風,女子出門時必戴「羃䍦」。
  • 楊貴妃給安祿山洗澡,唐玄宗知道後為什麼不阻止?
    安祿山安祿山的母親是突厥的一位巫師,每天的工作就是佔卜,在公元703年生下安祿山。安祿山最初的名字叫軋犖山,在突厥語言中是戰鬥的意思,安祿山日後果然沒有辜負這個名字。安祿山幼年喪父,跟著巫師母親生活,後來母親又嫁他人,而安祿山就是在這時候改叫安祿山的。
  • 楊貴妃安祿山一待一整晚,各種風言風語流傳,李隆基為什麼不在乎
    安祿山的屌絲逆襲路據考證安祿山的爹可能是康姓胡人,他娘阿史德氏是個突厥族巫婆,會一些巫術,在族內作法給人治病。相傳,安祿山的娘多年不孕,是突厥人信奉的「扎犖山戰神」讓他娘感孕生了他。安祿山就得了個扎犖山的名字,這個傳說給安祿山蒙上了神秘色彩。
  • 2020年年會舞蹈跳什麼舞 適合2020年會舞蹈 簡單又帶動氣氛的舞蹈
    而舞蹈作為年會不可缺少的一種表演節目,那麼2020年年會公司在選擇舞蹈的時候,應該選擇哪種呢?這就來說一說2020年年會舞蹈跳什麼舞好,看下適合2020年會舞蹈,以及簡單又帶動氣氛的舞蹈都有哪些。一、2020年年會舞蹈跳什麼舞年會上舞蹈節目永遠是最帶動氣氛最受關注的一個節目,但是舞蹈那麼多,2020年年會舞蹈跳什麼舞,才能最受觀眾歡迎呢?
  • 我媽(和絡腮鬍)
    他從來不叫我爸的名字,只叫他「絡腮鬍」。害的全家都跟著叫。過年的時候,表哥也來問我:你今年有沒有去過絡腮鬍那裡?絡腮鬍對你好不好?我很少見絡腮鬍,上了大學以後,他更加不知所蹤。只是偶爾發來一點簡訊。很突兀地講些大道理,什麼:不要因為爸爸媽媽的婚姻不幸福,就不相信愛情,有什麼困難還是可以找爸爸。話是這麼說。我只當沒看見,也不告訴我媽。告訴她,她可能會爆炸。
  • 【聯海廣播】安祿山的故事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表情做作,態度過分恭敬的人,左丘明認為是可恥的,我孔丘也認為是可恥的。安祿山是個胡人,沒有多少文化,也沒有多少真本事,但他卻有一套拍馬屁的工夫很多人都趕不上。就靠著拍馬屁,安祿山竟然從一名普通的邊防士兵,漸漸地在軍隊裡混到了較高的職位,在平盧這個地方做了節度使。平盧比較偏遠,在今天的東北遼寧一帶,安祿山不滿足,後來,從唐玄宗採納了宰相李林甫的建議,開始重用胡人,安祿山趕緊發揮自己拍馬屁的功夫,加上重金賄賂,從李林甫那裡又謀得了範陽節度使的職務,治所在今天的河北省涿州一帶。就這樣,安祿山成了兩個邊防重鎮的頭兒了。
  • 透過《絹衣彩繪木俑》:看大唐服飾特色,喚醒服飾文化自信
    接下來再把風颳向普通人,前方流行啥,後方都跟上,絕不掉隊。此情此景,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中也曾有過,唐朝的長安就是這樣的一個時尚中心,它開創服飾制度,生成時尚風氣,輻射全國,波及到海外,從初唐到盛唐,審美的標準不斷變化,對美的不止追求,帶來豐富的時尚流變,引領世界的時尚風潮。看《國家寶藏》裡的國寶——娟衣彩繪木俑,似乎透過千年,可以嗅到那股來自大唐的時尚氣息。
  • 跟著2233 娘一起舞蹈 BDF 主題曲《彩虹節拍》將加入《舞力全開》
    2020年3月21日—— 今天,育碧正式宣布與中國年輕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區和視頻平臺嗶哩嗶哩合作,將攜手為世界範圍內享有超高人氣的音樂舞蹈遊戲系列《舞力全開》打造全新歌曲《彩虹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