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提議將漢服作為校服,專家強烈反對,只因類似日本的和服?

2020-12-09 史家霸唱

2019年,北京時裝周曾舉辦過一個「傳承漢服之美」,這是一場以古風為造型並搭配中華傳統珠寶首飾的時裝秀,這也吸引了許多傳統文化愛好者,近些年來,「漢服熱」似乎成為了一種潮流。

漢服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是一種「國服」,漢代時期已經基本成型,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竹簡就有記載「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新唐書》當中也有記載: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餘尚同漢服。

不管是《唐書》、《遼史》都漢服的記載,可見漢服在中國影響深遠,不過一般認為漢服是起源黃帝時期,《史記》當中就有記載: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而隨著禮樂制度的逐漸完善,西周時期,就有了以「天子冕服」為中心的衣服制度。

這些禮服制度還是根據儒家的禮,當時衣服叫「深衣」,就是上身和下身的衣服相連接,歷代以來的服飾都是根據「深衣」加以改編,到了漢朝漢高祖的太常叔孫通話根據夏商周三代的制度繼續沿用深衣制度。

漢明帝時期,就已經確立了以冠帽為區分等級的漢代冠服制,漢服在整體上來看顯得儒雅,秦漢時期的讀書人都是穿著寬大的袍服,女子是深衣,但上下身衣服不是連接在一起,有襦裙和褲,到了唐代其實沒有太多的改變,清朝滿人為了削弱漢人,就實行了「剃髮易服」,服裝也開始改變。

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更加簡便的服飾傳入,逐漸取代了漢服的地位,不過現在來講,漢服在不斷的復興,除了文化展之外,喜歡漢服的人,也是將它們當作常服來穿,以前可能被當作「奇裝異服」。

但是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之一,有人也是提議將漢服作為校服,大家都知道校服的外表是一言難盡,將漢服當作校服得到了學生的一致贊同,不過也有家長反對,他們認為學生主要是以學習為主,在校服方面不用這麼講究,漢服容易影響學業。

同樣,一些人也是認為,漢服跟日本的和服相似,其實和服是來自吳服,吳服是東吳時期傳入日本的服飾,到日本奈良時代,日本在唐裝的服飾加以修改,在不斷沿襲下,形成了最終的和服,所以漢服跟和服大大小小都有著相同的影子。

不過日本和服一直都在傳承,中國漢服卻是近些年來才興起了,這很容易讓人造成一種模仿日本的錯覺。

相關焦點

  • 27年前專家要求統一校服,如今提議校服改漢服樣式,這提議真可行
    時光荏苒,在20多年後的今天,人們的審美也開始變化,尤其是以95後為代表的年輕人,更是將目光瞄向了中國古代文化。正因如此,中國風開始再度流行起來,擁有了一大批的受眾。尤其是漢服文化,更是引領出一種新的時尚。
  • 漢服那麼美為何不改為校服?借鑑日本和服,或許才更現實
    當然,目前漢服的受眾主要還是以學生黨為主的年輕群體。鑑於這一現象,就有很多人呼籲:為什麼不把校服改為漢服樣式呢?畢竟,中國校服之醜是「怨聲載道」的,而漢服之美卻是有口皆碑的。另外,不止學生們喜歡漢服,有很多老師也會把漢服穿到課堂,上傳到網絡基本就是熱門的存在。
  • 家長提議「漢服代替校服」,為何學校不願實施?現實太無奈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近年來漢服的逐漸興起,很多人已經將漢服當作了自己日常的服裝,走在街上我們可以時不時的看到有三兩成群穿著漢服的人結伴而行,在街上形成了一刀靚麗的風景線,那些人有的是因為被漢服美麗的外表吸引
  • 有學生建議把校服改成漢服,家長會支持嗎,復興傳統是否可行?
    漢服復興已經持續了數年之久,但還是首次走上這樣高端的舞臺,以國際視野呈現,更讓人矚目的是,還有童裝漢服走秀,這一時間更是引起了「漢服改成校服」的熱議,那麼這是否可行呢?
  • 有專家建議將學生的校服改為漢服,大家覺得可行嗎?
    總之,這一系列的現象表明漢服再一次"火了",許多的漢服愛好者強烈主張要復興漢服文化,現如今,中小學生的校服大多缺乏新意、顏色暗沉且沒有活力。我國的漢服專家就建議,將中小學學生的校服統一改成漢服,這個想法一提出來就受到了熱議,反對聲和支持聲都有,那麼這個方案可行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 日本鼓勵「穿和服上班」 你會穿漢服上班嗎?
    小振袖一般作為入學、畢業的禮服,中振袖則多用於新年、成人式、未婚女子出席正式場合,大振袖(花嫁振袖)多用於婚禮。  訪問和服沒有已婚未婚的分別。訪問和服是整體染上圖案的和服,它從下擺,左前袖,左肩到領子展開後是一幅圖畫,特徵是稱為「絵羽(えば)」的這種形式。指的是在訪問著上的圖案,跨越縫線,可拼成一整幅大圖案。也就是說將訪問著整件攤開時,可看到完整的一幅大圖。
  • 建議把校服改為漢服樣式,這個提議你們怎麼看?
    以前的我們欣賞過日本校園的制服、英國歐美學校的西裝、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男女的校服款式不但是有區分的,而且是很養眼,這使得中國學生都對自己的校服怨聲載道、嫌棄……,覺得校服完完全全遮擋了自身的優點,並且還不好看,也想著自己什麼時候能夠穿上好看的校服,讓校服也能成為有特色的代表。
  • 淪為日本人妻的林志玲,將改姓「黑澤」?結婚時穿和服還是漢服?
    不過,大多數國人都是反對的,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但事實上擺在眼前,儘管國人反對,但這是林志玲自己的決定,他人也無法幹涉。至於結婚的對象,想必世人早已知曉了,是比林志玲小7歲的日本著名演員黑澤良平。儘管世人皆知林志玲已淪為人妻,但很少人知道林志玲即將改姓「黑澤」。前文提到每個國家都有著各自的婚禮制度,在歷史上,日本的文化基本都是學自中國。
  • 從中國漢服演變的日本和服,裡面竟然這麼多講究!
    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的漢服傳入了日本,在日本被稱為吳服。大家現在常見的日本和服,基本上都是吳服,日本貴族們則喜歡穿唐服。例如日本皇室成員參加祭祀大典的服飾,非常類似於漢服中的圓領袍。和服的袖子基本上都是方型袖,而中國漢服則是圓型袖,很少出現方型袖。最後就是配飾的不同,中國漢服會搭配彩縷、披帛、綬帶、環佩、桃符等物品作為裝飾,在日本和服上,很少出現類似的裝飾。
  • 從中國的漢服,走向日本的和服,經歷了什麼呢?
    其實很多人可能覺得漢服是在大漢朝的時候興起的,其實呢?漢服可能比日本的產生的歷史都要久,因為早在黃帝的時候,漢服就已經產生了,而且其延續的時間也很長,她經歷了很多個朝代變更,一直持續到清朝初期,依然是很多人嚮往的標準禮儀服飾,下圖是男士漢服:漢服。
  • 二次元:漢服被當作日本和服,Lolita價格昂貴,JK制服受到歧視
    02被當成和服和朝鮮服飾的「漢服」現在應該沒有人不認識漢服吧?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其並非單純指一種服飾,而是指多種款式卻都在一個體系內的服飾,目前漢服有著多種傳統制式。從十年前開始就已經有人開始宣揚恢復漢服傳統,但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被當成是奇裝異服去看待,特別是在十年前,如果有人穿漢服出門,絕大多數人會以為是日本和服。
  • 為何日本美女穿和服是正常現象,中國穿漢服卻被圍觀?只因這個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日本街頭上,女人行走在大街時穿著和服是非常正常的,沒有人會一直盯著你看,但是如果在中國穿著漢服就會被別人圍觀。中國和日本的區別為什麼會如此之大呢?日本對文化的包容性非常強,不要說穿和服在街頭你甚至都能夠看到女僕裝,在日本的街頭經常能夠看到穿著五花八門的人,但是在中國卻不一樣,很少能夠在街上看到另類的衣服。其次就是日本的和服,在漫長的發展過程當中,沒有發生過斷層,而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尤其是在改朝換代之後,服裝就會出現根本上的變革。
  • 中國漢服有哪些特徵,對日本和服、韓國韓服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右衽交領」就是指左右兩個衣襟在胸前交叉後,左側的衣襟在上,壓住了右側的衣襟,領口在外觀上類似英文字母「y」,在視覺效果上給人感覺漢服整體上向右傾斜。之所以採取右衽交領的形式,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華夏民族以右為尊,二是死者的壽衣通常採取左衽,為了表示陰陽有別,避免忌諱,就把活人的衣服做成右衽。其三,系帶隱扣。
  • 日本和服被命名為內衣品牌
    十二單則是由奈良時代的裳唐衣加以改良而成,之後又有變化和創新。kimono作為一個專有名詞是不可以註冊為商標的。但是卡戴珊內衣公司的申請,是將特定字體的「kimono」(如下圖)作為商標。於是通過鑽這個商標法的小漏洞,「kimono」被作為商標正式審判了下來。早在一年前,卡戴珊就曾以「和服密友」為名申請商標註冊,遭到日本網友強烈譴責。
  • 為什麼漢服總是被當成和服?來看看和服和漢服的共同特徵!
    相信大家在穿著漢服的時候,也會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吧!明明自己的穿著的是漢服,但是外人看見的時候,總會將漢服錯認為和服。這一點,當然和日本文化的交流分不開。當然,和漢服與和服的相似也是分不開的~那麼,大家可能就要疑問了,和服和漢服的共同特徵,到底在哪呢?
  • 中國漢服遇上日本和服,差距一目了然,網友:不是一個感覺!
    中國漢服遇上日本和服,差距一目了然,網友:不是一個感覺!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不斷重視,經歷了多個朝代變更流傳下來的漢服,重新回歸到人們的眼前,並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追捧。當代很多人都認為,漢服是從大漢朝時期流傳下來的,但漢服的時間可比漢朝要早了不少,甚至要比日本和服早上不少,中國漢服遇上日本和服,差距一目了然,網友:誰醜誰尷尬,作為我國的傳統服飾之一,這種服裝既體現了漢族含蓄保守的性格,也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物品。
  • 日本和服很流行,還是從漢服中學習而來,為何漢服卻難以推廣
    在日本,和服和現代服裝並沒有什麼區別,在任何場合下都可以穿,而且已經成為民族特色;在韓國,韓服的使用雖然沒那麼普遍,但是也不會引起過多關注;可是在中國,卻很少有人穿漢服。日本和服主要從漢服中學習而來,至今依然很流行,為何漢服卻難以推廣呢?和服和茶道一樣已經成為日本的標籤,和服在日本的流行程度和現代服裝不相上下。
  • 中國漢服遇上日本和服,差距一目了然,網友:誰醜誰知道
    中國漢服遇上日本和服,差距一目了然,網友:誰醜誰知道大家對於漢服肯定都不陌生,在街頭上經常可以看到穿著漢服的小姐姐,作為中國的傳統服飾,經過時間的沉澱之後,如今又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看到身穿漢服的小姐姐,那回頭率也絕對是100%,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
  • 不懂漢服被鄙視,漢服、韓服以及和服有什麼區別
    前幾日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個人因為不認識漢服而誤認是韓國服裝而被漢服愛好者鄙視,那麼漢服、韓服以及和服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首先不論是韓國的韓服還是日本的和服都是從中國的漢服發展而成。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華服、漢裝。
  • 來自漢服小夥的吐槽:說韓服的我忍了,說和服的什麼鬼?
    韓國電影劇照可是,這件漢服跟和服有哪點關係呢?老向看過的日本電影無數,愣是沒有一件跟這件相似的,我真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會把這件漢服當成和服,究竟哪一點像了?哪一點像?哪一點像?竟至於把樓主當成日本人!而日本的和服呢?則充滿著吳越地區或是唐朝時期服飾的影子。這些相信學過點歷史的人都知道,根本不需要老向贅述。老向還知道,樓主穿的應該是搭護+道袍+大帽的套裝,這是明代的男子常見服飾。搭褲就是他外面的外套,交領右衽,領口綴著白色護領,短袖或者無袖都可以。通常與貼裡、道袍、直身等搭配成套穿著,有時也可以直接以搭護作為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