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船對接為何選在中國上空

2020-12-23 環球網

當地時間5月30日美國航天員本肯和赫爾利乘坐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成功實施近十年來美國首次從本土發射的載人航天任務。外媒在歡呼美國9年後重獲載人航天能力的同時,也對載人「龍」飛船後續關鍵節點高度關注,畢竟載人任務要將航天員安全送回地面才意味著任務圓滿完成。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日稱,在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並飛行19小時後,載人「龍」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當時載人「龍」小心翼翼地接近國際空間站,然後進行了「軟捕獲」,然後載人「龍」進行了一次「硬捕獲」,其中涉及使用12個閂鎖在本肯和赫爾利的乘員艙及其進入空間站的入口之間創建氣密密封,並將載人「龍」的電源連接到國際空間站。美國廣播公司5月31日報導時特別提到,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0時16分進行軟捕獲時,飛船正好位於中國和蒙古國邊境的上方262英裡處。

根據國內關注飛行器飛行的公眾號報導,北京時間5月31日22時15分左右,美國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而對接地點位於中國山西和河北一帶上空。有網友猜測,美國是故意選擇這個地點對接,以向中國「示威」。不過,該公眾號認為,這個說法沒有任何實證。一位熟悉軌道測算的航天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他並不認同有關對接地點針對中國的猜測。他認為,這是發射載人「龍」的「獵鷹9號」的發射時間、飛船的軌道設計與對接策略以及國際空間站的飛行窗口綜合作用的結果。這個對接段正好是向陽區,有助於對接。

在完成對接之後,本肯和赫爾利微笑著進入國際空間站。迎接他們的是目前常駐國際空間站的一名NASA航天員和兩名俄羅斯航天員。這兩名美國航天員將在國際空間站逗留多長時間也是關注的焦點。據報導,本肯和赫爾利原本擬執行的是一項持續時間只有一兩周的試飛任務。但他們已針對在軌長時間駐留做了強化訓練。NASA商業載人運輸計劃副經理斯蒂奇表示,不出意外的話,「驗證」2任務的最短時長將是一個月左右,最長是119天。NASA國際空間站計劃經理沙伊爾曼在記者會上表示,本次任務具體持續多長時間需在讓飛船能迅速返航、以結束其認證工作和為站上維護與科研工作帶來更多工時之間進行權衡。任務時長還將與載人「龍」首次正式任務的準備情況有關。美聯社稱,在返回地球時,載人「龍」將會用降落傘減速濺落在大西洋。▲(任 重)

相關焦點

  • 「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當地時間31日,美國首次商業載人試航成功完成飛船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兩名美國太空人順利進入空間站。美東時間上午10時16分,美國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接近國際空間站,並開始執行對接任務。
  • SpaceX兩艘「龍」飛船將同時與空間站對接,為太空人送去聖誕...
    SpaceX兩艘「龍」飛船將同時與空間站對接,為太空人送去聖誕大禮  olivia chan • 2020-12-08 14:28:12 來源:前瞻網
  • 美國「龍」飛船首次執行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太空人成功進入國際空間站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休斯敦11月17日電 美東時間11月16日晚11時,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據外媒報導,美國東部時間16日晚11時許,在經歷了27個小時飛行後,搭載4名太空人的SpaceX「龍」飛船和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圖為飛船正在接近國際空間站。 美聯社消息,美東時間11月15日晚7時27分,「獵鷹9」號火箭從位於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39號發射臺發射升空,它將載人「龍」飛船上乘坐的4名太空人送入軌道。
  • SpaceX載人「龍」飛船順利升空
    發射——美東時間11月15日19時27分,在甘迺迪航天中心,「龍」飛船搭乘由SpaceX研發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分離——升空約3分鐘後,「龍」飛船完成第一級火箭分離,可回收式火箭降落在大西洋的回收船上;約12分鐘後,飛船與第二級火箭分離,並進入預定軌道。
  • 「進步75號」飛船載著2.7噸補給品抵達國際空間站
    來源:【cnBeta.COM】GMT時間4月25日01:51,進步75號太空飛行器從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搭乘聯盟號火箭發射,飛船裝載了超過2.7公噸的推進劑、食物和其他補給品。不到3.5小時後,5點12分,它與中國西北上空260英裡(418公裡)的國際空間站(ISS)成功完成對接。 「進步75號」太空飛行器將在國際空間站停留到12月。這艘太空飛行器(目前用於再補給的四艘太空飛行器之一)將為國際空間站上的三名太空人提供再補給:他們分別是Chris Cassidy、Anatoli Ivanishin和Ivan Vagner。
  • 「龍」飛船逃逸測試新照,馬斯克真「摳門」,獵鷹9火箭汙跡斑斑
    畫面中的這一幕,是「龍」載人飛船逃逸系統點火後的場景,8臺強勁推力火箭能迅速將「龍」載人飛船脫離即將失控的運載火箭。安裝在「獵鷹9」運載火箭頂部的「龍」載人飛船實驗體,其最多可搭載7名太空人;我國「神舟」飛船與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均最多可載3人;波音公司的「CST-100 Starliner飛船」最多也可載7人。
  • 為何還要在月球上空多轉悠1周的時間?
    最終和載人飛船的再入體一樣,在30公裡左右的高度飛到四子王旗的主著陸場上空,開降落傘完成最後的回收。不過比較奇異的是,如果說是要全部測試和預演未來的載人登月並安全返回的場景,那麼當年的阿波羅返回體在拋棄了從月面起飛的上升段以後,是立即在月球背面開發動機返回的。那麼為何現在的返回器卻要在環月軌道上「墨跡」超過一周的時間呢。
  • 「龍」飛船首次商業載人飛行的背後:政治正確和總統博弈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新聞記者 謝瑞強 實習生 馮偉對於美國航天而言,此次「龍」飛船於當地時間15日發射成功無疑是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事件,這標誌該飛船正式投入商業運營,美國太空人往返太空也不用再看俄羅斯的「臉色」。
  • SpaceX出了個「飛船模擬器」 你對接幾次能成功?
    話是這麼說,現實中的龍飛船太空人其實一般用不到這個功能——非緊急情況下,升級過後的龍飛船能夠實現與空間站的自動對接。哪怕在此之前,飛船對接也需要由空間站的機械臂捕獲飛船後再仔細接入,畢竟造價上千億美元的空間站可容不下像模擬器一般冒險的對接方式。經過一段像是電影中穿越蟲洞一般的動畫後,你踏上了這趟短暫的宇宙之旅。
  • 發射十分鐘後,SpaceX龍飛船艙內飄起一隻恐龍玩具,有什麼用?
    趣味探索訊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22,載著龍飛船2的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成功升空,十幾分鐘後進入繞地軌道,短短幾個小時內就傳遍了全球,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大家的反應也很激烈,有人說馬斯克開掛了,有人說SpaceX真了不起,還有人說他真是神一般的人物。
  • 訪飛船大腦設計者 沒有GNC飛船只能停留在科學幻想階段
    「如果沒有GNC,飛船只能停留在科學幻想的階段。」什麼是GNC?它為何如此重要?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走進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飛船工程組。航天員劉洋在飛船工程組的指導下訓練太空交會對接(航天五院502所供圖)他們是我國11艘神舟飛船、1艘貨運飛船GNC系統的締造者,從成千上萬的信息流和代碼中「抽絲剝繭」,讓太空漫步、太空之吻一步步變成現實。
  • 馬斯克「龍」飛船新內景曝光,太空人穿著T恤進入空間站
    北京時間5月31日下午4時45分左右,他們被「黑色安息日」樂隊的歌曲《星際大篷車》叫醒,準備執行對接任務。飛船啟動助推器前往國際空間站所在的軌道,國際空間站在對地約402公裡的高度,以超過每小時27000公裡的速度環繞地球飛行。等到飛船飛至與空間站對接口成一條直線後,它以每秒幾釐米的相對速度自動靠近空間站。
  • 2020年1月新番捕龍飛船,這是「龍」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首先《捕龍飛船》是改編自一部同名漫畫,是一部漫畫改編動漫,但是看完作品之後,我卻不得不真正的佩服作者在這方面的鬼斧神工,首先它是將捕魚改為了捕龍,並且從海面上升到了天空,如此龐大的腦洞令人嘆為觀止。但是在觀看該動漫的時候,卻發現這可能是龍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 月球上空,中國黑科技厲害了
    月球軌道對接技術是嫦娥五號任務中「四大關鍵技術」之一,更是中國首次、乃至人類首次的技術創新。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日清晨,嫦娥五號任務的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在環月軌道成功進行了交會對接。這一「太空之吻」的成功意味著,繼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地外天體的起飛之後,嫦娥五號實現了中國航天的又一個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從嫦娥五號交會對接核心設備——交會對接微波雷達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5所了解到,該微波雷達作為中遠距離測量的唯一手段,成功引導中國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該對接技術是嫦娥五號任務中「四大關鍵技術」之一,更是中國首次、乃至人類首次的技術創新。
  • 大公司日報|SpaceX飛船對接國際空間站;快手搶佔北美市場
    核心要聞1、SpaceX飛船對接國際空間站北京時間5月31日22點30分,在經過大約19個小時的飛行後,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載人龍飛船屬於SpaceX研製的第二代龍飛船,具備可重複使用的能力。
  • 宇宙飛船簡筆畫:中國神舟六號
    發射時間: 2005年10月12日9時0分0秒  發射火箭: 神箭--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584秒  返回時間: 10月17日凌晨4時32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四子王草原秋韻  飛行時間/圈數: 115小時32分鐘/飛行77圈
  • 羅馬尼亞議會上空驚現神秘光圈 酷似大片UFO場景
    照片中,羅馬尼亞議會大樓上空出現神秘光圈美國大片《獨立日》中,外星人飛船轟炸白宮。兩個場景頗有幾分神似。據英國媒體2月16日報導,近日一張照片顯示,羅馬尼亞議會大樓上空驚現神秘光環,神似UFO,而整個景象竟然酷似美國大片《獨立日》中外星人入侵白宮的場景。照片在網絡上走紅,引發網友熱議。照片中,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市,議會大樓燈火通明,大樓上空則驚現神秘光芒。這團光圈似乎由綠色和藍色兩個橢圓形組成,重疊在一起,盤踞在議會大樓上空,乍看上去,的確和電影中的UFO無異。
  • 國際觀察|SpaceX「龍」飛船發射成功開創航天新紀元,馬斯克的...
    這項代號為「Demo-2」的發射任務,是載人「龍」飛船的最終試航,主要為測試載人航天系統的太空人的太空飛行操作能力,由馬斯克帶領的私營公司SpaceX執行。相關系統也是由SpaceX和NASA合作開發,此次試航主要是由「獵鷹9」火箭,將搭載兩名太空人的「龍」飛船送至國際空間站,停留1或4個月後,再返回地球。
  • 中國首次特大群傘試驗成功 或為新載人飛船準備(組圖)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08所在我國北疆地區圓滿完成了首次特大型群傘系統空投試驗。該試驗驗證了超大型單傘組成的群傘系統工作原理的可行性,標誌著大型群傘系統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為後續型號的研製打下了基礎。
  • 嫦娥五號實現中國航天又一個「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這個「太空之吻」的成功意味著,繼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地外天體的起飛之後,嫦娥五號實現了中國航天的又一個「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精心準備的「太空之吻」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當嫦娥五號的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在月球表面進行世界矚目的「挖土」作業時,月球軌道上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這個重達2.3噸的「小胖子」悄無聲息地先後完成4次軌道調整,進入距離月面約200公裡的環月圓軌道,等待中國航天史上首次月球軌道「太空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