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中語言的魅力

2021-01-16 騰訊網

(轉載北京外國語大學已榮休的翻譯專家莊繹傳教授的系列文字)

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留學法國,攻讀法國文學和繪畫,回國後將大量法國文學作品譯成中文,介紹給國人。他在1957年給《文學報》寫的一篇題為「翻譯經驗點滴」的文章裡就曾說過:「翻譯重在實踐。」

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譯能力,一定要通過實踐。實踐可以分為兩類,直接的實踐和間接的實踐。

所謂直接的實踐,就是自己親身參加的實踐,也就是自己動手翻譯。一回生,二回熟,日積月累,第一手經驗多了,做起來得心應手,翻譯能力有所提高。所謂「熟能生巧」,就是這個道理。但自己能譯的東西是有限的,從這種實踐中得出的經驗也是有限的。因此,還需要藉助於間接的實踐。

所謂間接的實踐,就是研究別人的譯文。比如,一篇文章在手,準備翻譯,這時先找一些有關的資料或同類文章的譯文看一看,在詞語和風格方面定會有所借鑑。常作翻譯的人都會這樣做。別人的譯文是別人直接實踐的產物,你看了別人的譯文,就是從事間接實踐。從總結經驗的角度來看,直接實踐和間接實踐具有同等的價值。因此,有空的時候,找一些譯文來,尤其是好的譯文,加以研究,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對於提高自己的翻譯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不過我還是要強調,只看別人怎樣翻譯,自己並不動手譯,是不行的。我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編過一套翻譯教程,有些學校辦了輔導班。有一次,一位老師告訴我,他的學生只看我的書,並不作練習。我聽了大為驚訝,連忙寫了一片短文,登在《英語學習》雜誌上。我說,學翻譯猶如學遊泳。只在岸邊看別人遊,或只聽教練講解,是學不會的。你說是不是這麼個理兒?

語言是一個神奇的東西,運用得當,可以產生強大的力量,譯者也就是藉助於這種力量,重新創造出感人的作品。可以說,譯者對語言的掌握是做好翻譯的先決條件。

嚴復就是用他那優雅的古文把進化論的思想介紹到中國,感動了一大批有識之士,包括當朝皇帝,推動他們變法維新。他翻譯的《天演論》,雖未盡「信」盡「達」,一個「雅」字卻表現的淋漓盡致。

林紓雖不懂外語,卻在別人幫助之下,用他那精美的文言文將184種外國文學作品介紹到中國。《林譯小說叢書》曾使十一二歲的錢鍾書「增加學習外國語文的興趣」。數十年後,大學問家錢鍾書「偶爾翻開一本林譯小說」,發現「它居然還沒有喪失吸引力」。

周熙良教授就很強調研究語言。他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翻譯三論」,發表在《翻譯通訊》1982年第六期。他在「翻譯與語言」一節中指出,初搞翻譯的人要看點漢語語法,注意到一些語言現象,這有助於擺脫原文的束縛。他說:「一個搞翻譯的人對語言不感興趣,翻譯水平是不大會提高的。」

近年來,研究翻譯的人多了起來,各種出版物也多了起來,介紹翻譯理論、翻譯技巧、翻譯方法、翻譯經驗,吸引著初上譯途的人的眼球。這些出版物既然都是研究的成果,都會給人以啟迪。但對一個譯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通曉多少種翻譯理論,掌握多少條翻譯技巧,而是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最後決定譯文質量高低的是譯者使用語言的能力。一位有經驗的譯者,可能說不出多少翻譯理論和技巧,他靠的是自己在語言方面的造詣,他能告訴你的是怎樣學好語言。

單其昌寫了一本《漢英翻譯技巧》,請楊憲益作序。楊先生在肯定了作者的研究方法之後指出,要避免翻譯工作中出現錯誤,「主要還是要多讀一些好的英美文學作品,逐步理解這種外國語言的內在規律。」接下去,他還介紹了自己的學習經歷,「在我掌握了基本語法之後……到了我上高中時,我就完全丟開了語法書,只去廣泛閱讀文學作品了。」

我的老師王佐良教授譯過一本《彭斯詩選》,其中有一首題為「一朵紅紅的玫瑰。」他在題為「答客問:關於文學翻譯」的廣播稿中提到,自己對這首詩的譯文並不滿意。接下去,他說,「作為一個譯者,我總是感到需要不斷鍛鍊,要使自己的漢語煉得純淨而又銳利。」老先生這樣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英國劍橋大學George Steiner 教授寫過一本書,名叫After Babel。在第一章的末尾,他說了這樣一句話:A study of translation is a study of language。這也許是對翻譯研究最好的概括。你不想在語言上下點功夫嗎?

吳思老師個人推薦好書:

相關焦點

  • 搜狗翻譯筆詮釋品質?語言類喜愛的翻譯筆
    在生活中,一些學習語言的人或是語言愛好者,都會擁有幾支自己喜歡的翻譯筆。翻譯筆不僅在日常學習中有著較大的用途,而且也適合拿著翻譯筆與外國人進行交流,可以穩步地提升學習語言水平。這款搜狗智能翻譯筆S1,能夠滿足一些學習語言的人對於翻譯筆的需求,這款翻譯筆可以實現六十三種語言的互譯,覆蓋全國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9種語言的離線翻譯,實現使用中的便捷。即使是攜帶者進行英語口語的鍛鍊,也是不錯的選擇,自動識別講話,自動翻譯,同時自動播報翻譯的結果再使用起來也更加方便。
  • 多語言,隨便說!訊飛曉譯翻譯機中日、中韓、中法、中西多語言翻譯...
    9月29日,訊飛曉譯翻譯機多語言翻譯和閒聊功能全面上線,增加了中日、中韓、中法、中西的互譯。這是繼不久前中英離線功能之後,曉譯翻譯機的又一次全新功能升級。此次升級的多語言翻譯,給用戶出行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功能升級過程也非常簡單。
  • 翻譯家鄭英牧:文學翻譯應創作出灰色的語言
    他淡然的說自己進行的翻譯比起說是藝術,更貼近匠人的技術。針對翻譯而有的「是直譯還是意譯」這樣的問題對他來說並不是重要的問題。他在《從完全的翻譯到完全的語言》中反覆提出的問題是,被「像翻譯的翻譯是不像翻譯的翻譯」這種矛盾的認識支配的現狀。他擔心判斷翻譯的標準被這種「沒有翻譯的味道的、流暢可讀性高的文字」束縛,使得翻譯被規格化而變得保守。
  • 機器翻譯:谷歌翻譯是如何對幾乎所有語言進行翻譯的?
    全文共13204字,預計學習時長34分鐘谷歌翻譯大家想必都不陌生,但你有沒有想過,它究竟是如何將幾乎所有的已知語言翻譯成我們所選擇的語言?本文將解開這個謎團,並且向各位展示如何用長短期記憶網絡(LSTM)構建語言翻譯程序。
  • 牌匾語言的特性及翻譯原則
    隨著中國加入WTO,為了更好地對外交流,參與國際競爭,國家已經逐步意識到翻譯在經濟生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大企業為其招牌名稱打造恰當的英語譯名。而成功牌匾翻譯的商業語用價值則加速了商品流通,擴大產品銷售。恰當的商業牌匾翻譯是目前市場競爭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牌匾翻譯應用於產品推廣和銷售,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 最強翻譯?Facebook AI可以直接翻譯100種語言
    近日,Facebook 宣稱已經開發出一種人工智慧翻譯系統,能夠在 100 種語言之間進行精確翻譯,而不需要像許多現有 AI 翻譯那樣先翻譯成英語在翻譯成目標語言。圖 | 新翻譯系統使 Facebook 每天能做 200 億份翻譯任務(來源:incamerastock / Alamy)在學術機構用來自動評估機器翻譯質量的 100 分制中,該人工智慧的表現比同類翻譯系統高出 10 分。該模型的翻譯也由人類進行了翻譯評估,其準確率約為 90%。
  • 28種語言互譯、語音翻譯、掃描翻譯 百度輸入法用AI玩轉翻譯
    得益於百度在機器翻譯領域的強大技術實力,百度輸入法實現了英語、韓語、日語、西班牙語等28種高頻使用語言的精準互譯,是目前支持互譯語種最多的輸入法。用戶點擊鍵盤左上角的「熊頭圖標」,在彈出菜單中選擇「快捷翻譯」,輸入框中便增加了一項翻譯框。
  • 【聖誕特報】谷歌翻譯醫療溝通語言的準確性
    Use of Google Translate in medical communication: evaluation of accuracy醫學溝通中使用Google Translate:準確性的評估Sumant Patil, Patrick DaviesBMJ 2014;349:g7392 doi: 10.1136/bmj.g7392
  • 谷歌翻譯相機實時翻譯功能現增加至88種語言
    當你出國旅遊遇到不認識的菜單、路牌等時候,你只需要掏出手機打開谷歌翻譯然後用相機對準這些不認識的文本,它就會告訴你是什麼意思了。此前這項功能僅限於英語、漢語等部分語言之間的實時相互翻譯,不過谷歌現在宣布通過相機的實時翻譯功能可以支持100多種語言的輸出。
  • 成都創客|精通38種語言翻譯,這家翻譯公司卻沒有翻譯員
    這款軟體利用大數據檢索、數據挖掘、多語言文字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神經網絡機器翻譯、文本分析、知識圖譜等技術,讓翻譯變得更加便捷、高效。簡單來說,就是用人工智慧賦能了傳統翻譯業務。「一般來說,傳統人工翻譯需要耗時10天的文檔翻譯任務,通過譯訊科技的智能翻譯耗時10分鐘就可完成。」
  • 支持108種語言的谷歌翻譯如何用AI讓翻譯質量越來越好?
    谷歌表示,在提高語言翻譯的質量方面,已經取得了進展。在即將發表的博客文章中,該公司詳細介紹了新的創新技術,這些創新技術增強了Google翻譯(Google Translate)支持的108種語言(特別是數據貧乏的約魯巴語和馬拉雅拉姆語)的用戶體驗,該服務平均每天翻譯1500億個單詞。
  • 翻譯神器:Excel支持各國語言翻譯,關鍵還能讀出來!
    之前發現一個比較實用的功能,一直記在小本本上,今天終於有機會分享出來,它就是Excel的語言翻譯功能。簡而言之,就是詞典。dictionary-詞典有時候,我們在Excel看到一個單詞不知道什麼意思,或中文要翻譯成其他外語時,不用複製到其他詞典去查詢其翻譯,直接用它就好啦,支持各國語言的翻譯喔,不能太好用
  • 跨語言溝通零障礙,如流支持近30種語言智能翻譯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Gently I left, As I come gently」「我輕輕的招手」「そっと手を振る」「……」詩歌堪稱翻譯界最具難度和挑戰的「技術天花板」,而在視頻中我們看到,如流的智能翻譯功能可支持包括英語、日語、韓語、法語、俄語、德語等在內的近30種語言的自動翻譯,並且在翻譯詩歌《再別康橋
  • Google翻譯的相機現在支持60種語言
    今年夏天出國旅行,並且不會在目的地說當地語言嗎?Google翻譯移動應用可能是救生員。Google本周更新了該應用程式的即時相機翻譯功能,該功能使您只需將相機鏡頭對準外來文字,即可翻譯餐廳的菜單,招牌,甚至手寫的便條。該更新增加了對其他60種語言的支持,包括阿拉伯語,印地語,馬來語,泰語和越南語。
  • 哪些英文翻譯成中文後,讓你感覺漢字更加魅力無窮?
    中文作為一種象形文字,具有超語言交際功能,不像拉丁字母,僅是單純的語言符號。或許是語言環境的原因,要領略英文的魅力對於漢語背景的人來說並不容易。但是一些英文翻譯成中文後,瞬間就覺得魅力無窮了。比如美國經典電影《Waterloo Bridge》,如果直譯就是「滑鐵盧橋」,但是中文翻譯成了「魂斷藍橋」,是不是瞬間覺得這個翻譯唯美,更具有吸引力。Scarborough fair(斯卡布羅集市)是英國的一首民歌,微妙幽怨的曲調,敏感詩意的歌詞,相信大家都比較喜歡。看到有大神翻譯成了如下,唯有膜拜!
  • 微軟提出新型通用神經機器翻譯方法,挑戰低資源語言翻譯問題
    近日微軟發布博客,提出一種半監督通用神經機器翻譯方法,解決低資源語言機器翻譯的問題,幫助解決方言和口語機器翻譯難題。該研究相關論文已被 NAACL 2018 接收。機器翻譯已經成為促進全球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數百萬人使用在線翻譯系統和移動應用進行跨越語言障礙的交流。在近幾年深度學習的浪潮中,機器翻譯取得了快速進步。
  • 支持近30種語言智能翻譯,百度如流讓跨語言溝通零障礙
    隨著全球貿易體系的加深,各國間跨語言溝通需求持續增長,而今年疫情的全球蔓延,更激發了在線交流的需求猛增。因語言不通帶來的溝通問題既影響著各國企業間的商務合作與貿易往來,也阻礙了跨境企業的全球業務拓展。如何打破這種溝通壁壘?
  • 百度翻譯引擎突破了200種語言的翻譯,全球交流不再是問題
    近日,百度大腦開放日舉辦了以「機器翻譯溝通全世界」為主題的專場活動,該活動主要為了向大家展示百度翻譯已經突破了200種語言的互翻,也向大家說明了機器翻譯的重要性。眾所周知,語言是跨國交流的一大障礙。雖然說現在的英語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但是畢竟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並不會說外語。除了口語交流之外,一些文件的翻譯也非常困難,即使每個公司都會有專業的翻譯人員,但是人工翻譯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效率還低,但是當擁有了智能翻譯之後呢?如果機翻可以發展到一定水平的時候,完全可以取代人為翻譯工作,而且比人工的效率更高。
  • 百度翻譯開放API 提供免費多語言服務
    原標題:百度翻譯開放API 提供免費多語言服務   上帝為了阻止人類建成通往天堂的巴別塔,讓語言成為了交流的最大障礙之一。現在,百度翻譯憑藉網際網路的巨大優勢,為身處全球各地的人們提供機器翻譯服務,語言障礙的藩籬被逐漸打破。無論是從事外貿電商行業的職員,還是致力於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學者,抑或是出國旅遊的普通民眾,交流都變得更加簡單。
  • 印第安人名翻譯策略探究——以《印第安律師》中的人名翻譯為例
    關鍵詞:印第安人;人名翻譯;文化;《印第安律師》 印第安人(Native American)是美洲大陸的原住民,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國,他們有著很多的部族,如阿茲特克人(Aztec)、印加人(Inca)等,所講的語言也不盡相同,有上百種之多,一般統稱為印第安語或美洲原住民語言。他們曾以狩獵、採集果實、農業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