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家長作業」 關鍵是如何做好監督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杜絕家長作業 關鍵是如何監督

近日,武漢市教育局發出《關於開展杜絕「家長作業」進一步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其主要減負政策和規定包括:1、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2、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3、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個小時,初中生不少於9個小時,高中生不少於8個小時;4、除高中畢業年級,一律禁止利用寒暑假、法定節假日進行補課。

該通知規定之嚴要求之細,足以看出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減負決心之大,力度之大,值得為之點讚。但是,筆者認為: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做好監督,怎樣處置教師作業布置中所出現的跑冒滴漏現象。

近年來,各地紛紛曬出了自己的「高招」,比如,禁止教師布置家長作業,或者儘量少布置家庭作業,切實為中小學減負。可以看出說這些「高招」是各有特色,各有亮點,但往往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學生的作業量不僅未見減少,反而,逐漸往線上方向發展,家長需要協助的地方也是有增無減。

在筆者看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說的說,聽的聽。對於這樣的嚴規厲矩,真正在意的學校和老師並不多,在很多學校和老師看來,這些規定不過是「紙老虎」「橡皮泥」。

原因何在?

成績是硬的。學校的主管部門要成績,家長也要成績。素質教育無論怎樣抓,短時間內是看不出端倪的,但成績好不好卻是能即時體現出來的。在排名大賽中,學校一次考不好可能沒什麼,如果連續幾次考不好,校長的位置可能就保不住。抓素質教育,學生的成績不一定不好,但是沒有人敢冒這個險。因此,學校用成績評價教師的導向不會變。教師自然也不敢大意。即使是明面上不能布置,也會想方設法從其它方面彌補。校外培訓班也會乘虛而入。學生的作業量不減反增。至於家長更是不敢冒這個險。作業布置少了,很多家長都不滿意,直接向學校反映,認為教師不負責任。教師更是不敢不布置作業,或者少布置作業。

作業的布置情況,也不好監督。區域內學校數量眾多,各學校學科眾多,而教育主管部門人手有限,即便是想查,也往往是無從下手。問學生?學校和教師早就交代好了,問不出個所以然來;問家長?家長都希望孩子多做題,好提高一下成績,主動反映問題的不多。因此,最終的結果往往是查無可查,只能是不了了之。作業布置的情況依然是濤聲依舊。年年減負,年年如此,這早已成了常態。

減負的做法是對的,也是教育發展的方向,筆者認為,解決問題必須從「根」上發力。「負」的根就是教育評價問題,這是指揮棒。有什麼樣的評價標準就會有什麼樣的教育模式。國務院近日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強調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並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時代特徵、彰顯中國特色、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

因此,各地各學校當從評價改革這個「本」發力,本立方能道生,空喊口號的減負,即便聲音再響,作用和意義恐怕都大不到哪裡去。(張學炬 作者為一線教師)

相關焦點

  • 杜絕家長代批作業
    萍鄉市教育局在當地政府網上發布了 《萍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於印發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實施方案的通知》 明確要求 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 江西萍鄉: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
    「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12月5日,江西省萍鄉市教育局在當地政府網上發布了《萍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指出,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
  • 作業多、給家長留「作業」…… 市教育局要對作業動「真格」
    作業多、教輔資料多、給家長留「作業」……日前,包頭市教育局印發《包頭市關於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作業管理的實施意見》,向中小學留作業中的亂象開刀,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並設立舉報電話:4000472999和監督舉報郵箱:bt5155149@163.com,接受社會監督。
  • 教育部: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 教育部的態度是...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切實建立起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
  • 家長很頭疼,家庭作業咋成了「家長作業」?
    12月中旬,在教育部舉行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3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政策來了,「家長批改作業,老師受罰」?看看家長怎麼說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鞏義家長,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表態了!
    各路媒體也紛紛跟進 掀起了廣泛的討論 如何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解決批改作業問題要減少作業量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咋解決?  聽本報編輯記者講講如何做好家校聯動  小編碎碎念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  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
  • 該不該讓家長批改作業?來聽聽海口的家長和老師怎麼說
    那麼,圍繞中小學生作業,老師和家長應該各自充當什麼樣的角色?應該如何平衡教師批改作業工作量大、家長輔導作業困難多等問題?近日,記者採訪了海口部分學校的學生家長和老師,聽聽他們的看法。(記者 林文星)兩個聲音批改作業費時費力,做得不好還要被「通報」,家長:我太難了!
  • 熬夜寫作業或準點睡覺家長如何選擇,你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
    由於孩子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期,熬夜趕作業最好還是儘量避免。那麼針對這一問題家長又該如何解決呢?尋找問題成因想要解決問題,首先需要對問題的成因做個分析。往往作業時間會出現走神、拖拉等現象。其實完全可以理解,就像我們成人平日工作的時候,由於種種原因也會出現消極怠工一樣,何況他們還是未成年的孩子。此時家長監督不到位就是問題的關鍵了,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於放鬆,只要看見孩子坐在那寫作業就好,其它的基本是不聞不問。
  • 「退出家長群」,你意下如何?
    8、家長要做好學生家庭作業的督促落實。家長要積極營建良好的學習環境,不額外給學生增加家庭作業負擔。做好學生校外體育活動安全保護教育工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及時將學生家庭作業完成情況反饋給教師。9、家長要做好學生睡眠保障。
  • 杜絕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河源9部門聯手出臺27條舉措,為中小學生減負
    《方案》明確,學校要統籌調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督促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除國家、省、市和縣(市、區)組織的學業質量監測外,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學校可組織1次統一考試,小學其他年級及初中每學期不超過2次統一考試。
  • 家長如何輔導孩子作業——從心理到實操完整版
    孩子愛玩是天性,在掌握了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做好時間管理不僅能讓孩子勞逸結合,還能讓家長輕鬆帶娃。家長在初期教育孩子的時候,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的,不要吝嗇給予孩子的時間。家長需要教會孩子正確的做法才能安心地放手。
  • 作業老師先做,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珠海中小學生減負19條出爐
    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暢通社會反映情況渠道,向社會公布監督、投訴電話和郵箱等,引導廣大學生家長共同監督實施減負工作。對造成中小學生過重學業負擔的行為零容忍,舉報一起查處一起。
  • 禁止家長批改作業!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寫作業習慣?
    12月10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此舉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 聯繫實際告訴家長杜絕送禮的方法
    昨天刷到一篇微頭條,居然說孩子的老師找家長借600元錢,含沙射影地說是索要,我的天吶,老師有這麼不堪嗎?為了600元錢,將尊嚴放在地上這樣摩擦?我的兒子正上小學四年級,近段時間已停止了教學大綱之外的課外作業。教師職業操守失範的風波已經波及到了這個十八線的小縣城。
  • 學生忘記帶作業文具,家長都在上班,為什麼老師要家長一定送過去
    孩子還小忘性比較大,家長也很忙,偶爾也會疏忽,有時候忘記帶文具,有時候忘記帶作業。作為家長也知道不應該,自己沒盡到責任,可是老師讓孩子打電話,一定要家長送過去才行。一遍不行就打兩遍,去送自己還在上班,還很遠,不去怕耽誤孩子學習,惹老師不高興,這樣合適嗎?不能找同學借一下嗎?
  • 孩子背書作業難完成,名師建議家長這樣協助,能完成、記得牢
    有一種作業,布置了就像沒有布置一樣:孩子沒有監管就不會完成,家長無力監督,老師沒辦法收作業,很難檢查。猜到這是什麼作業了麼?對了,就是背書!二、家長做好監督初中孩子自律性差,老師難以檢查背書作業,這就需要家長協助孩子完成這項作業。怎麼監督孩子背書呢?青隅老師建議家長朋友們這樣操作又有效又簡單:首先,和孩子約定時間。
  • 小編碎碎念 |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該怎麼解決?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在不同層面為孩子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小編有話說!
  • 讓人頭疼的陪寫作業問題,關鍵在家長身上,三種陪伴方式你是哪種
    孩子寫作業,她看手機,經常能看到她發在朋友圈的狀態,比如又在陪娃寫作業之類的。我問她:「你這樣陪著,孩子寫作業速度快起來了嗎?」朵朵媽媽說:「稍微好一點,起監督作用,陪著就行。」朵朵媽媽的做法就是典型的「陪著」,孩子寫作業,她在聊微信刷小視頻。這種陪伴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是莫大的影響。現在的小孩,本來就對手機充滿了興趣,她自然會關心手機在播放些什麼內容。沒有家長陪著,孩子可能只是發呆,有家長陪著,卻是在分散她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