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人網丨孩子拖延症癥結在哪?聽專家來支招!

2020-12-13 抽屜視頻

在微信朋友圈中,經常會看到有些家長大嘆苦經。自己的孩子一寫作業就開始磨磨唧唧拖拖拉拉,怎麼說都改不了。每天晚上寫作業的時間,家庭氣氛就開始不和諧,有的上演動作片、有的上演災難片,有的上演懸疑片。那麼孩子拖延究竟是什麼原因?它會給孩子成長造成什麼影響?家長又該如何應對呢?今天我們就來關注孩子拖延這個現象。

家長 徐女士:我們家小孩就每天做作業特別的拖拉

家長 金女士:然後去催他兇他,但是越催越慢

孩子拖延癥結在哪?

11月上旬的一個周末,秀洲區康安醫院來了一位媽媽,她臉上寫滿了焦慮。就在前兩天,她8歲的孩子在學校裡面做了一件讓她難以置信的事情,也使她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了疑問。

小谷媽媽:最近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我真的太傷心了,她考試的時候交了個白卷,你說這可怎麼辦?我現在想想,現在她怎麼說也才兩年級對吧?你說接下來五年級六年級,馬上中考高考,我要是她高考考了個白卷,我怎麼辦?我真不知道怎麼辦了。

小谷的老師也跟她聯繫過,一張考卷題目有難有易,孩子不可能連一題都不會做。而且老師還反映小谷上課的紀律有些散漫。

小谷媽媽:在學校裡的話,按照老師的反映,反正也上課不好好聽講的,自己的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畫桌子什麼的,刻自己的書本,本子這種亂放的,桌子肚裡面一團亂。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考試交白卷呢?秀洲區康安醫院院長 沈明芳:剛剛小谷媽媽反饋的情況,實際上在我很多的來訪的家長當中實際上還是蠻多的,我們還是考慮是有可能一個我們兒童常見的拖延症的問題。

沈明芳,秀洲區康安醫院院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嘉興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擅長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

秀洲區康安醫院院長 沈明芳:這個肯定跟她日常的做作業的習慣或者是家長的陪伴有關係的。因為她做作業的時候,很多家長會陪著孩子做,而且在做的過程當中會不斷的催,催的時候孩子就感覺我做作業是為了你而完成的。還有一個因為你在催他的過程當中讓他很不舒服,他有時候交這張白卷也是對父母的一種抗爭,我覺得一種反抗應該說。

孩子交白卷是拖延症的一種表現,是對父母的一種抗爭。這樣的結論,讓小谷媽媽有些詫異。那麼什麼是拖延症呢?

按照國內外精神疾病的診斷手冊,兒童拖延症並不是一個精神或者心理疾病,它是一種推遲任務的自我調節失敗的形式。

美國資深心理諮詢師簡·博克認為。「拖延的毛病,既非惡習,也非品行問題,而是由恐懼引起的一種心理綜合症」。

拖延症在很多人身上都有存在,只不過成年人的這種自我調節很少失敗。兒童的失敗率會比較高,因此表現的更為明顯。而有些孩子的拖延現象越來越嚴重,沈明芳認為在她接觸的這類案例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家長身上。

秀洲區康安醫院院長 沈明芳:一般如果有拖延症的孩子,基本家裡都會有一個或者是一對焦慮的爸爸或者是媽媽。因為爸爸媽媽一催,孩子有時候會很反感,你越催我越不願意做,他的情緒上來以後才更不願意完成這個任務。

秀洲區康安醫院院長 沈明芳:因為很多的孩子,特別是小一點的孩子,他做作業也好,完成任務也好,因為他覺得如果不完成,有可能會爸爸媽媽會批評會指責,他只是為了怕批評,怕被指責才去完成這個任務,//沒有自己的想要的動機或者是沒有完成任務的快樂感的。

秀洲區康安醫院院長 沈明芳:很多的小孩子,特別是低年齡段的孩子,他為什麼作業會拖拉?因為我們很多的家長,你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它會有附加的,所以說他為了不讓你有加作業的機會,他會拖。所以說拖延也是我們不知不覺當中我們父母在培養他。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對兒童拖延有了一些認識呢?為了幫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我們請了一些志願者家長和孩子,一起演繹了一些情景,看看是不是很熟悉,或許就發生在自己家裡。

場景一

孩子不認真寫作業場景.......

媽媽:你作業寫好了,你怎麼一個字都沒寫?快點寫。你一頁寫完了,就這麼一頁,你看這裡哪裡寫的,這白就不要寫了,你在寫不下來去快一些。不是說不用寫就不用寫,這是我給你布置的。

場景二

孩子一會喝水 一會尿尿.....

孩子:媽媽我想尿尿,媽媽我想出去玩,媽媽我想睡覺媽媽: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現在要睡覺,你這個做完了嗎?沒做完不能睡覺。你就等著不要睡。

場景三

男孩子在客廳玩玩具,就是不肯做作業.....

爸爸:你在幹嘛?怎麼還在玩?作業做了沒有?趕緊去做,為什麼要坐在這裡?快點準備一下做作業了,把東西都做好,晚上做作業,快點起來。

場景四

彈琴

媽媽:你把手給站起來。沒有把手抬起來,這裡不要翹。你這麼急幹嘛?

用大嗓門和嚴厲的表情,催促孩子不要拖延。其實是家長照顧了自己的情緒,發洩了自己的情緒,卻完全沒有考慮孩子的情緒。如果家裡每天上演這樣的情景劇,孩子的拖延症甚至會更加嚴重。長此以往,對孩子的成長還會造成危害。

秀洲區康安醫院院長 沈明芳:因為拖延,父母親子衝突會增多,所以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會影響他的學業。第二個就是說有拖延症的人經常會被家長或者是老師批評和否定,這也會導致他會不自信。第三個我會覺得如果拖延症以後,它會影響他以後的人際(交往),他會不自信,會自卑,甚至會引起或多或少其他的一個心理的疾病。

我們做了個小調查,很多家長留言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做,和顏悅色和雷霆震怒似乎都沒有效果。孩子的拖延症讓他們有些束手無策。

家長 徐女士:我們家小孩就每天做作業特別的拖拉,然後一邊做作業,一邊玩玩具,玩他的橡皮鉛筆這些。然後現在隨著年紀的上去的話,他的作業量也越來越多了,所以我就比較焦慮,就不知道應該怎麼做。

家長 金女士:小孩做作業很拖拉,然後我自己又很急,然後去催他兇他,但是越催越慢,兇的時候忍不住不兇,但是兇的話又怕傷了小孩子,所以有的時候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家長1:每天陪孩子做作業是我最崩潰的時候。家長2:每晚7點到9點,我都想離家出走。家長3:看孩子做作業,我就想爆炸。

面對孩子拖延的習慣,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責怪孩子,而是要從自身找原因,做出改變。

秀洲區康安醫院院長 沈明芳:實際上在我這幾年做的所謂因為孩子問題來做心理諮詢的,我一般都是給他們做家庭治療,那麼在治療的過程當中,實際上發現孩子在長大家子還沒有長大,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他有可能家長的年齡只有兒童或者是幼兒時期,所以他的家庭教育已經不適合這個孩子的教育了,但是他覺得是孩子的問題,不是自身的問題。

指責、命令、包辦、加壓,從來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學會跟孩子充分的溝通,幫助孩子建立責任感,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跟孩子的溝通中還可以採用一些小技巧。

場景一

媽媽:今天作業寫得怎麼樣了,玩的怎麼開心?這一頁已經完成了。我們接下來把今天完成嗎?好,你寫我看看好嗎?對。好。你看一下你現在寫的跟前面寫的哪個寫的好,這個好在哪裡?這個太大了。這個太大了是吧?我們後面的你就按照這個寫一下行嗎?

場景二

媽媽:寶貝你怎麼了?你要睡覺了。作業做好了嗎?那就是我們今天老師布置的任務是不是還沒有完成?是吧?沒有完成,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小朋友,沒有做完,是不是就不能放棄,對不對?我們先把這個事情做完了,然後再睡覺,好不好?

場景三

爸爸:兒子 好玩嗎?要不我們一起玩。你做個啥給我看看,我也做一個,我看看誰做的可愛好嗎?

孩子:5分鐘我自己去寫(作業)的。

三個小場景中,親子之間形成了一個良好溝通,雖然技巧不同,但是裡面的原則是相通的,就是照顧到孩子的情緒。

秀洲區康安醫院院長 沈明芳:孩子如果有不好的行為的時候,我們要了解孩子的情緒,我一直在說行為背後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說真的看到不好的事情的時候,首先我們家長控制我的情緒,問問孩子為什麼有什麼原因,有什麼困難,需不需要我們父母幫助的?我覺得我們家長要做到的。

孩子拖延並非是心理疾病,可以說是一種天性。父母需要做的只是幫助他們提高推遲任務自我調節的成功率。這樣自然而然,家長眼中孩子拖拉的行為就會越來越少。

秀洲區康安醫院院長 沈明芳:我們要尊重孩子,孩子才能會尊重你,你學會了放手,你相信他,孩子會讓你更放心,他可以成長得更快,也可以走得更遠。

要改變孩子拖拖拉拉的毛病,家長首先要學會改變自己,別讓自己成為孩子拖拉的病因。現在我市正在建設完善心理健康體系,家長可以關注社區的通知,報名參加一些家長訓練營的公益培訓,也可以通過12320的心理諮詢熱線尋求幫助。記得在孩子的成長中,給他們尊重的信任,孩子就會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編輯 | 袁晨曦

責編 | 周 健

審核 | 徐 英

嘉廣集團新聞綜合頻道

來源:嘉興人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制定時間表 改掉孩子「拖延症」
    親子教育專家建議,其實要改掉孩子的不良習慣,家長們最重要的是和孩子有效溝通,同時家長們也要自省,用孩子能接受的一種方式教育孩子才是改掉孩子拖延症的「良藥」。孩子做事拖拉家長頭痛不已「每天放學回來,很不情願地拿出作業本,慢慢做了起來,可是不到十五分鐘,一會說喝水、一會說去廁所、一會又說肚子痛,每天如此,很生氣。」
  • 孩子有拖延症怎麼辦?拖延症不等於慢性子,父母要這樣引導
    文丨一更育兒說起來拖延症這個詞,很多人都不會覺得陌生。有人總是到最後一刻才完成工作,如果還沒有到deadline,就絕對不會想著早點做完,這真是妥妥的拖延症了。其實孩子也會有這樣的情況,甚至比成年人還要嚴重。
  • 孩子磨蹭,家長一籌莫展,5步拯救末期拖延症
    文丨鼓勵多順勢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關注轉發)暑期馬上就要結束了,開學前幾天和孩子一起整理暑假作業時現在我突然放手,孩子勢必會有各種的不適應和無所適從。但是,如果不改掉拖延症的習慣,在以後的學習、工作、家庭中會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學習上功課完成不了;工作上因為拖延無法完成領導安排的任務,勢必會遇到很大的麻煩;家庭中也會由於拖延的壞習慣影響到別人,那麼,首先拖延症的形成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 LSPACE丨拖延症是天生的嗎?
    後來,為了進一步探究基因的作用,Gustavon和Mikake比較了同卵雙胞胎的拖延傾向,發現在同卵雙胞胎中,只有不到50%的共同變異可以用遺傳來解釋。這樣來看,在你拖延的時候,遺傳不能再成為你的背鍋俠了。
  • 孩子有拖延症?家長更需看到孩子拖延背後的心理問題
    現在很多人都有拖延症,拖延症本身只是一種自我調節失敗,但是嚴重拖延症患者心理健康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前段時間帶孩子出去玩,正好碰到好久不見的一位朋友,就約了一起吃午飯。吃飯期間談起孩子的話題,朋友顯然有非常多的話題,談了好多關於孩子的事情,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位朋友說起他家小孩子有拖延症這個問題。
  • 孩子做事總是拖拉,可能是因為出現了拖延症,用對方法糾正並不難
    文丨飯飯媽 很多做家長的,總是會形容孩子上學的早晨,就如同打仗一般,特別是慢吞吞的孩子,更是令一些家長感到抓狂。 因為早晨的時間,本來就比較短暫,孩子做事如果非常慢,不僅會上學遲到,也會導致家長上班受到影響。
  • 生活配方 | flag與拖延症
    假如你也有拖延症又恰好喜歡立flag,那麼flag倒下的聲音一定也曾讓你「臉疼」過吧。其實說起拖延症,就明白我們不愛立flag的「癥結」所在了。 我記得小的時候,自己還是很喜歡立flag的,比如那些異想天開的夢想,那些給爸爸媽媽少吃糖的承諾。
  • 心理學:拖延症與原生家庭五大傾向,解決拖延從解決家庭問題開始
    前不久公司來了一位實習生小麗,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小麗人如其名清麗又機靈,可是工作上卻拖拖拉拉,典型的「拖延症患者」。每天早上上班打卡必遲到,上司交代的任務也總是拖到時限最後兩天才熬夜完成,經常聽她說要學門新技術又沒見她行動過。
  • 孩子做事拖拉不積極?這是拖延症的表現,4個小妙招或能改善情況
    父母問小明,你為什麼沒有完成作業,小明說他想要先玩耍,然後再去寫作業,但是玩耍的時間太長了,所以沒有時間寫作業,孩子的這種行為就叫做拖延症。很多孩子包括大人都會有做事拖拉的毛病,也就是傳說中的「拖延症」。
  • 三招告別「拖延症」,從孩子做起最有效
    誤區誤區一 拖延症就是懶拖延症其實和懶惰不能劃等號,拖延症更多的是心理層面的問題,而懶惰是行為層面的表現,舉個例子,不疊被子可以說成是懶惰的行為,而和拖延症並沒有太多的聯繫誤區二 對付拖延症就要不停地催這一點在家長對待孩子身上尤為明顯,家長總是催著孩子出門,催著孩子做作業,催著孩子洗澡睡覺。其實這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導致孩子因追求自我價值實現,而與家長無意識的對抗,越是不讓孩子拖,孩子最後變得越想拖。
  • 孩子出現三種表現時,寶媽要長心了,娃有嚴重的拖延症
    孩子上小學之後就會有一些作業了,剛開始爸媽也總是會抽出時間來陪孩子一起完成。狀況也一切都好,風平浪靜的。可後來,家長慢慢發現,每天孩子回家都先玩一會,要不就是看電視要不就是玩手機,等到半夜10點多才寫作業。雖說作業不多,但是經常這樣下去,可能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影響。寶媽在吃飯的時候跟我們取經,這種情況怎麼引導才好。
  • 孩子拖延症太嚴重,媽媽到底怎麼辦
    孩子帶著哭腔回答:」我很久以前上一年級……」除了找不到教室,補不完寒假作業也讓不少臨開學的孩子急得夠嗆。好多孩子假期一直在偷懶,結果現在臨到開學,知道老師要檢查,只能加班加點地趕工。孩子拖延症不是病,但拖延起來要人命。
  • 拖延症是如何悄無聲息地吞噬著我們的?這麼做幫你擺脫拖延症
    拖延症浪費的是時間,時間就是金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期也不算跑題。那我們就來深入扒一扒拖延症到底是怎麼戰勝我們的,以及如何逆轉戰局,甚至利用拖延症來完成我們的目標。02是什麼造成了拖延症這三種場景都是拖延症,可是成因卻略有不同。我們一個個分析。
  • 有「拖延症」的孩子,可能不會完全改正,家長可以從3方面引導他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之前提到過磨蹭的孩子還讓父母抓狂,今天就來談談有「拖延症」的孩子。拖延症和磨蹭不同、也不是因為懶,懶惰和磨蹭的孩子,並不考慮好結果怎樣,是心安理得的慢。拖延症的孩子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事情,卻遲遲不願開始。可內心很焦慮,並在最後一刻倉促完成任務。可能家長覺得,逼著他馬上做,改掉這個毛病不就好了嗎?但孩子的拖延症不是「病」,也很難達到「治癒」。「拖延症」的孩子,問題出在哪裡?
  • 若孩子有這3種表現,可能是犯拖延症了,父母要喚醒孩子的生命力
    如果不加以處理,將會給孩子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01、拖延症常常有這幾種表現,父母要及時發現很多時候父母只是覺得孩子專注力不夠,並不是拖延症的表現,所以也不以為意,認為他們之後就慢慢的好了,但拖延症這種一種習慣一旦養成,長大之後只會越來越嚴重。如果孩子在平時有這幾種表現,多半是患有拖延症,父母要注意。
  • 《拖延心理學》:只有立即行動,才能讓孩子擺脫拖延
    ,1個月過去,別人家的孩子都完成了,你家孩子紅著眼,開始補假期作業我家兒子17歲,曾是重度拖延症患者,以上都是發生在我兒子身上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我萬分著急,可是我卻不知如何幫助他打敗拖延我看完心理學家簡·博克和萊諾拉·袁這本《拖延心理學》,了解了拖延心理以及打敗拖延的方法後,我和兒子實操訓練6
  • 用好這幾個方法,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
    (中國教育服務網 匕頁)父母們在面對做事愛拖延的孩子的時候常會感覺到束手無策,並且愛拖延是一種非常影響工作學習效率的行為,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是非常緊要的。網絡上關於擺脫拖延症的方法並不少,但是如果要真正有效的話,還是嘗試以下介紹的方法更好。
  • 心理學家:拖延症都有幾大表現?活用心理學辦法戰勝拖延症
    那是因為你病了,這個病的名字就叫做:「拖延症」。所謂拖延症,和懶惰其實是有本質區別的,懶惰是單純的由於「懶」,而根本沒想過去做;拖延症不一樣,他是屬於自我行為受限,一直有想做的欲望,但由於一直拖延而導致無法完成預期目標,甚至還會因此陷入自責,產生心理障礙。
  • 孩子有嚴重拖延症怎麼辦?5個小妙招
    有科學研究表明,嚴重的拖延症會給人帶來消極影響,對於人的身心健康發展十分不利,甚至還可能會因此變得越來越焦慮,沉浸在自責中無法自拔。所以,家長應該予以重視,以免拖延症對孩子造成不利影響。覺得自己的孩子做事拖沓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反思一下自身或是周圍的人是否給孩子做了錯誤的示範。2.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要想讓孩子做事不拖拉,就要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該去做什麼事情,而不是凡事都等待人來催促才開始做。
  • 同是拖延患者,你和薛之謙差別在哪|Procrastination拖延症
    這裡涉及一個度的問題,拖延不是病,或者說,它還沒有達到病的定義,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有拖延的行為,但上升到拖延症的程度未免言之過早。>等心理疾病可能性時,稱之為拖延症才比較適合。哎,聽起來不就是自我欺騙哩瞅?對,每個人,不都是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騙嗎,那又怎樣,把偶爾的自我欺騙化作生活的潤滑劑,這也算是對自己有些許積極的貢獻,還可以將拖延行為降低,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