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活得太明白,真正聰明的人,都很「糊塗」

2020-12-06 另眼情感說

清代著名書畫家鄭板橋曾寫道:難得糊塗。

這世間不乏聰明之人,但聰明反被聰明誤,有時候越聰明的人,往往活得越累。

人生之苦,苦在自我糾纏;人生諸災,常來於凡事究其明白。

對萍水相逢的過客糊塗一點,不總是事事看透說穿,才不至於讓自己陷入社交的困境;

對至親至愛的身邊人糊塗一點,有些事裝傻充愣會比斤斤計較更能得到妥善處理,更能收穫家庭的溫馨和安穩的幸福;

對那個陪伴你最久的人——自己糊塗一點,不要總是自己和自己較真,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內心的解脫和釋懷,享受生活中簡單的快樂。

1.對萍水相逢的過客糊塗一點

白巖松有一句話我很喜歡:「人生兩個基本點,糊塗點,瀟灑點。」

忙碌於大千世界,總能夠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也許這一生都不會有交集,但你一定還是會和一些人碰面、交談、甚至成為朋友。從最原始的角度來說,一群連基因都不相同的人在一起,要想在所有的事情上達到共鳴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就會有矛盾的激發,有不諒解,或者升級到動粗的境地。

遇到一些本就與自己無關痛癢的事,不妨就糊塗一些,瀟灑一些,放過自己,也放過那本就與自己沒有多大關係的人。

有一個年輕人,頭腦聰明,做事也比較兢兢業業,踏實負責,但是他的人緣卻很差,在工作中沒有人願意和他一起共事,問其緣由,原來是他平時為人處事太過於耿直,凡事都要較真,爭對錯,一點都不懂給別人留情面,一起合作也必將一切都計算得一清二楚,不留任何餘地。久而久之,他得罪遍了所有的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困擾。

《菜根譚》中講到:「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樂法。」

同事之間,大家都不過是萍水相逢的交情,甚至都談不上交情,無論是在聚餐還是什麼場合,同事說些場面話也沒有必要去揭穿,讓對方下不來臺,附和著笑一笑以示尊重反而更佳。

也正如孔子說的:「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我們應該尊重,不能強迫別人做不喜歡的事情,只有這樣彼此之間的情誼才能更長久。」

2.對至親至愛的身邊人糊塗一點

人生匆忙,我們都不過是滄海中的一粒,但歸根結底我們也還是屬於滄海,就猶如我們離不開家庭生活而存在。

一年冬天,父親和母親吵架了,父親說不過母親,也許是真的委屈了,就在小平樓的樓頂坐著掉眼淚,當時我並不知道父親就在樓頂,正上樓收衣服時,剛好與滿眼通紅的父親四目相對,我看到父親眼中的驚慌,當時的我擦擦眼睛說道:「爸,樓下燒垃圾的煙好濃,我的眼睛都被燻疼了。」接著父親也抬手抹了抹眼睛,「對,煙好濃,我們下去吧。」

一向大男子主義的父親可能並不需要我那笨拙的安慰,我的「糊塗」反而更能讓他釋懷一些事。

一家子生活,無非就是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婆媳關係以及妯娌關係。如果一家人凡事斤斤計較,爭出了黑白和公平,成了真理的贏家,但也成生活的失敗者。

現實生活中婆媳關係就更加需要如此揣著明白裝糊塗,有一位小媳婦天天在朋友圈發自己和婆婆的合照、曬幸福,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們是母女。當問及其婆媳相處技巧時,她說:「人心都是長的,要想相處得好,只要在一些家庭小事上睜隻眼閉一隻眼就好。」

雖然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是「水深不語,人穩不言」,懂得裝糊塗,收穫的是安安穩穩的家庭幸福。

所以對待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簡直就是調和劑,有時裝傻充愣、插科打諢,你會發現,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許多煩惱都不過是庸人自擾。

3.對陪伴你最久的人——自己糊塗一點

「質本潔來還潔去」,人生坎坷無常,悲歡難料 ,命運多少有些玄妙,但是,我們的心情卻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遇到一些想不明白的事就這樣放過它,對自己裝一下糊塗,不要自我捆綁。

鄭板橋為官多年,看破了官場上的腐敗與勾心鬥角,一向兩袖清風的人在這種環境中是痛苦的,但是奈何勢單力薄,又不願同流合汙,最後他遵循了內心的想法,辭官回鄉當起了自在人,終日裡寫詩作畫,回歸自然,實則是大智慧之舉。

當你沒有辦法去改變局面時,你還有第二個選擇:改變自己。畢竟在浮世繁華裡,你該是愉快地走完這一生的。

林語堂先生也曾說過:「現代人把人生看得太嚴肅,世界就充滿了苦惱。」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非常寬容的,能夠原諒那個萍水相逢但對我們有惡意的人;能夠原諒那個朝夕相處卻出言中傷的我們的人,但唯獨不能放過自己。

在大同華嚴寺有這樣一副楹聯:人生百年如朝露,活在當下。世間萬象皆浮雲,樂住心中。

每個人都是生活中一顆棋子,不知道被什麼的棋手操縱著,無論落子何地,都應該本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把該屬於自己的每一刻給過得充實,對自己糊塗一點,把生活過得多姿多彩,畢竟下一刻被誰替代還未可知。

一切痛苦的根源無非就是心中放不過,一直自己困擾自己是痛苦的原罪,學會對自己糊塗才是大智慧。

學會放開,該糊塗時,就別太聰明,並不是凡事都要糾結出個明白,放過他人的同時也放過自己;與其斤斤計較讓自己鬱悶煩躁;不如清醒做事,糊塗一時,做個自在的人。

相關焦點

  • 人啊,糊塗點挺好,太聰明會累!
    活得糊塗的人,計較的少,容易幸福;活得聰明的人,太過較真,容易操心,與其清醒活著,不如難得糊塗。,和愛人糊塗點,愛情才幸福,能這樣糊塗的相處下去,才是做人最大的明白。>不對人計較,感情才和睦,用糊塗,換感情幸福,這才是最幸福的人!
  • 真正的聰明,是懂得裝傻!
    做人,如果太聰明,容易聰明反被聰明誤,如果太傻,容易上當受騙吃虧。所以,人活著,不要太聰明,也不要太傻,而要學會裝傻,因為真正的聰明,是懂得裝傻。有人說,傻就是傻,聰明就是聰明,何必裝?有這個必要嗎?在我看來,還真有這個必要。
  • 高明做事,糊塗做人,才是真正的聰明
    國王看見老大、老二的花苗都長得很好,只有老三的盆裡什麼也沒長出來。於是,他把王位傳給了老三。答案很簡單,三顆種子都是煮過的!國王要考驗他們的,不是本事,而是品德。老大、老二自作聰明,偷偷換了種子,結果反而讓「糊塗人」老三「揀」了王位。誰是真聰明,誰是假聰明,那就不言而喻了。
  • 凡是太聰明太算計的人,都是很不幸的人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說過,凡是太聰明、太能算計的人,實際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專家研究,算計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這些人感覺痛苦的時間和深度也比不善於算計的人多了許多倍。換句話說,他們雖然會算計,但卻沒有好日子。一個太能算計的人,通常也是一個事事計較的人。
  • 小事朦朧,大事聰明,人生緊要處擦亮眼睛,讓自己活得明白通透
    對年輕人來說,活得明白一點。中年以後,活得糊塗一點。對於生活瑣事,還是活得糊塗一點,對於人生大事,最好明白一點。小事妨糊塗一點,小事糊塗成就大聰明。鄭板橋說,難得糊塗。因為他不計較小事,喜歡幫助別人,大家也都很喜歡他,在備考的那段時間,大家主動幫他。後來,他通過考試被一所大醫院錄取,到了新單位也很受領導重視,年紀極輕輕便很有成績。楊修就是在小事上太過聰明,以至於搭上自己的性命。
  • 凡是太聰明、太能算計的人,實際上都是很不幸的人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說過,凡是太聰明、太能算計的人,實際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
  • 人啊,糊塗是本事,知足是聰明!
    做生意時,學會讓利,短期看是糊塗,長期才知是智慧,多一個生意夥伴遠比多一家勁敵要強;夫妻之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多包容對方的缺點,這樣關係才能更加和諧長久;同事之間,懂得大局為重,不爭先後,終有人會發現你的付出……佛家有云:「人不可太盡,事不可太盡,凡是太盡,緣分勢必早盡。」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碰到不真心的人。
  • 該糊塗的時候,不要明白
    莎士比亞在《第十二夜》中,借薇奧拉的角色說過這樣一句話:「因為他很聰明,才能裝出糊塗人來,徹底成為糊塗人,要有足夠的智慧。」為人處世的高明之處,便是不在於你有多精明,而是看你是否懂得裝傻。胡適先生晚年曾說:「凡是有大成功的人,都是有絕頂聰明,而肯做笨工夫的人。」聰明是天賦的智慧,糊塗則是後天的聰明。這種糊塗看似愚笨,卻是立身處世的一種大智慧。
  • 真正聰明的人,看起來都很傻
    真正聰明的「傻子」,傻的是外表,聰明的是內心。太過算計,是一場災難;留點傻氣,才會幸福。「傻」的背後,是不計一時得失的清醒看過一個關於知名女作家六六的故事。自以為聰明的人總會算計眼前的得失,有利可圖就上,吃虧的事則堅決不幹。而真正的智者則目光長遠,他們恪守「吃虧是福」的理念,不會考慮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著眼未來的發展。所以,他們雖然看起來行為很傻,卻是讓自己走得更穩更遠的大智慧。
  • 成語典故:難得糊塗——在聰明中糊塗著,在糊塗中聰明著
    鄭板橋的「詩書畫」都具有極高的文化與收藏價值。在流傳下來的詩篇中,最有名的當屬《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來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最詼諧的當屬《詠雪》:「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都不見」。
  • 與人相處,要懂得裝「糊塗」
    小熊導語:人們常說「難得糊塗」,意思是人生在世如果過得太過於清醒,反而不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而真正聰明的人卻懂得在人生之中適時地裝糊塗。的確,如果一個活得太明白,那麼難免會覺得人生沒意思,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 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太清醒的人,易煩惱,糊塗易覓境界
    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太清醒的人,容易煩惱。凡事太過較真,煩惱無處不在;而糊塗的人,不知如何計較,雖然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人生的大境界。我們喜歡仰慕著別人的幸福。乍一回首,卻發現自己也被別人仰望著、羨慕著。只是,你的幸福,常在別人眼裡,卻不在自己心裡。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令人討厭」
    《被討厭的勇氣》中寫道:「活在這個世界上,努力做到不被別人討厭,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你只需要偽裝自己,為了妥協去放棄就夠了;但是明知道會被別人討厭,依舊堅持著自己的道路,才是最難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往人多的地方走。從農村到城市,從小城市到大城市。
  • 別太聰明了,你把所有的事都看透了,那你會活得很累!
    為何小孩子都很開心,而成年人大都愁眉不展,由於許多事,你都看清了,看到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總感覺這一輩子活得挺累。人生道路上難得糊塗,一些事別看得太真實了。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來到四十歲之後,一般都看得 清楚。但一些聰明的人,二十幾歲就全看懂了,哪也有開心可談呢。
  • 人到中年,糊塗,是一種境界
    有的人因為對伴侶的不信任,查公司,查簡訊,查手機,這就容易把彼此關係搞得糾纏不清,焦頭爛額,甚至弄得人盡皆知,雞犬不寧。真正能夠長久下去的情人,最好的相處之道,不要太過於緊張,有時候「難得糊塗」給對方一些空間,也是給自己一些輕鬆。試想,天天在緊張狀態下,把伴侶逼的情緒崩潰,也把自己逼進了一條死胡同。比如抓只小鳥,你非要弄根兒小繩牽著它脖子,不勒死才怪。別去翻對方的錢包。
  • 才發現:真正聰明的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世界上被定義為聰明的人有很多種,比如:學習成績優異的、遇事化險為夷的、或者事業有成的。其實不難發現,這類人都是遇事淡定、從容不迫的,大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們不被世俗牽絆、不受凡事傷神,他們心如止水,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時至今日才發現,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聰明人。
  • 糊塗老頭和糊塗婆婆
    糊塗婆婆也望著高高的煙囪,想給老頭一個得體的答案,免得他胡思亂想。她想啊想啊,一會兒覺得煙囪是一個巨人而不是一個小矮人變的,一會兒又覺得他們管不了房屋的事情,它想擁有一根氣氣派派的煙囪,不需要跟人解釋。房屋活得比人長久,人只是過來短暫地住一輩子,當一回過客,為什麼要操閒心呢?想到這裡,婆婆快樂地笑起來,對糊塗老頭說:「老頭子,別再瞎想了。
  • 太能算計的人,命運都很悲慘!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說過,凡是太聰明、太能算計的人,實際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專家研究,算計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這些人感覺痛苦的時間和深度也比不善於算計的人多了許多倍。換句話說,他們雖然會算計,但卻沒有好日子。一個太能算計的人,通常也是一個事事計較的人。無論他表面上多麼大方,他的內心深處都不會坦然。
  • 也曾想「活出人樣」,現在只要「活得明白」
    」,現在只要「活得明白」           羅西新年伊始,很多人又有新計劃,新目標,新夢想,估計長輩也在諄諄教導、耳提面命地說,要「活出人樣」,其實,活出自己就好,如果能活得明白就更好了。如今幸福得一臉奶香,幸福得如此肯定、明確。她就是一個活得明白的人。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自己手裡有什麼牌,知道這其中的得失利弊,然後去追,去努力,加上一點運氣,可能真的就心想事成。幸福是自己的,活出來的樣子也是自己的,聽自己的,會更從容、沉靜。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管,別等50歲以後才頓悟!
    明代一哥王陽明也是同樣,在他看來,這個世界上除了修心是最複雜的事情之外,其他一切都不過像天上漂浮的雲罷了。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懂得3不問,別等50歲以後才明白!1、不管人非笑人活在世上,出錯丟醜的事會發生很正常,當我們被人嘲笑時就會覺得尷尬難受,但其實不必太放在心上,笑一笑也就過去了。大家被嘲笑時,心裡總是很介意,可能別人都忘記了,他內心還在在意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