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書畫家鄭板橋曾寫道:難得糊塗。
這世間不乏聰明之人,但聰明反被聰明誤,有時候越聰明的人,往往活得越累。
人生之苦,苦在自我糾纏;人生諸災,常來於凡事究其明白。
對萍水相逢的過客糊塗一點,不總是事事看透說穿,才不至於讓自己陷入社交的困境;
對至親至愛的身邊人糊塗一點,有些事裝傻充愣會比斤斤計較更能得到妥善處理,更能收穫家庭的溫馨和安穩的幸福;
對那個陪伴你最久的人——自己糊塗一點,不要總是自己和自己較真,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內心的解脫和釋懷,享受生活中簡單的快樂。
1.對萍水相逢的過客糊塗一點
白巖松有一句話我很喜歡:「人生兩個基本點,糊塗點,瀟灑點。」
忙碌於大千世界,總能夠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也許這一生都不會有交集,但你一定還是會和一些人碰面、交談、甚至成為朋友。從最原始的角度來說,一群連基因都不相同的人在一起,要想在所有的事情上達到共鳴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就會有矛盾的激發,有不諒解,或者升級到動粗的境地。
遇到一些本就與自己無關痛癢的事,不妨就糊塗一些,瀟灑一些,放過自己,也放過那本就與自己沒有多大關係的人。
有一個年輕人,頭腦聰明,做事也比較兢兢業業,踏實負責,但是他的人緣卻很差,在工作中沒有人願意和他一起共事,問其緣由,原來是他平時為人處事太過於耿直,凡事都要較真,爭對錯,一點都不懂給別人留情面,一起合作也必將一切都計算得一清二楚,不留任何餘地。久而久之,他得罪遍了所有的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困擾。
《菜根譚》中講到:「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樂法。」
同事之間,大家都不過是萍水相逢的交情,甚至都談不上交情,無論是在聚餐還是什麼場合,同事說些場面話也沒有必要去揭穿,讓對方下不來臺,附和著笑一笑以示尊重反而更佳。
也正如孔子說的:「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我們應該尊重,不能強迫別人做不喜歡的事情,只有這樣彼此之間的情誼才能更長久。」
2.對至親至愛的身邊人糊塗一點
人生匆忙,我們都不過是滄海中的一粒,但歸根結底我們也還是屬於滄海,就猶如我們離不開家庭生活而存在。
一年冬天,父親和母親吵架了,父親說不過母親,也許是真的委屈了,就在小平樓的樓頂坐著掉眼淚,當時我並不知道父親就在樓頂,正上樓收衣服時,剛好與滿眼通紅的父親四目相對,我看到父親眼中的驚慌,當時的我擦擦眼睛說道:「爸,樓下燒垃圾的煙好濃,我的眼睛都被燻疼了。」接著父親也抬手抹了抹眼睛,「對,煙好濃,我們下去吧。」
一向大男子主義的父親可能並不需要我那笨拙的安慰,我的「糊塗」反而更能讓他釋懷一些事。
一家子生活,無非就是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婆媳關係以及妯娌關係。如果一家人凡事斤斤計較,爭出了黑白和公平,成了真理的贏家,但也成生活的失敗者。
現實生活中婆媳關係就更加需要如此揣著明白裝糊塗,有一位小媳婦天天在朋友圈發自己和婆婆的合照、曬幸福,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們是母女。當問及其婆媳相處技巧時,她說:「人心都是長的,要想相處得好,只要在一些家庭小事上睜隻眼閉一隻眼就好。」
雖然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是「水深不語,人穩不言」,懂得裝糊塗,收穫的是安安穩穩的家庭幸福。
所以對待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簡直就是調和劑,有時裝傻充愣、插科打諢,你會發現,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許多煩惱都不過是庸人自擾。
3.對陪伴你最久的人——自己糊塗一點
「質本潔來還潔去」,人生坎坷無常,悲歡難料 ,命運多少有些玄妙,但是,我們的心情卻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遇到一些想不明白的事就這樣放過它,對自己裝一下糊塗,不要自我捆綁。
鄭板橋為官多年,看破了官場上的腐敗與勾心鬥角,一向兩袖清風的人在這種環境中是痛苦的,但是奈何勢單力薄,又不願同流合汙,最後他遵循了內心的想法,辭官回鄉當起了自在人,終日裡寫詩作畫,回歸自然,實則是大智慧之舉。
當你沒有辦法去改變局面時,你還有第二個選擇:改變自己。畢竟在浮世繁華裡,你該是愉快地走完這一生的。
林語堂先生也曾說過:「現代人把人生看得太嚴肅,世界就充滿了苦惱。」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非常寬容的,能夠原諒那個萍水相逢但對我們有惡意的人;能夠原諒那個朝夕相處卻出言中傷的我們的人,但唯獨不能放過自己。
在大同華嚴寺有這樣一副楹聯:人生百年如朝露,活在當下。世間萬象皆浮雲,樂住心中。
每個人都是生活中一顆棋子,不知道被什麼的棋手操縱著,無論落子何地,都應該本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把該屬於自己的每一刻給過得充實,對自己糊塗一點,把生活過得多姿多彩,畢竟下一刻被誰替代還未可知。
一切痛苦的根源無非就是心中放不過,一直自己困擾自己是痛苦的原罪,學會對自己糊塗才是大智慧。
學會放開,該糊塗時,就別太聰明,並不是凡事都要糾結出個明白,放過他人的同時也放過自己;與其斤斤計較讓自己鬱悶煩躁;不如清醒做事,糊塗一時,做個自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