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視劇《流金歲月》開播,其中,#朱鎖鎖感情觀#被推上了微博熱搜。
朱鎖鎖從小寄人籬下,住在舅舅家,每天要看別人眼色過日子,極度缺愛的她只想要有一個家。
後來她遇到一位馬先生,給她買各種名牌包包帶她去吃各種好吃的,她以為自己遇到了真愛,卻在最後得知馬先生只是司機,並且挪用公款在自己面前裝大款。
朱鎖鎖被騙後,表哥駱佳明再度表白,希望二人能做一對平凡夫妻,表示會像舅舅照顧生病的舅媽一樣守護鎖鎖。
在駱佳明看來,媽媽生病父親日日夜夜辛苦照顧、不離不棄地守候就是最平淡的愛情,互相扶持走過一生就是最美好的愛情結局。
但朱鎖鎖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愛情觀,她說:
「舅舅只是不捨得花錢請護工,八百塊自費一個鎮痛泵才叫不痛苦;」
「即便舅舅照顧舅媽也不能減輕她受的苦、遭的罪,你懂嗎;」
「陪伴、相守的關係,這不是我想要的愛情。」
經常會有人問:好的愛情,究竟是要過平凡的日子,還是要以物質為基礎呢?
在有些人看來,遇事能夠不離不棄才是最好的愛情。
但也有些人認為,沒有物質的愛情就是一盤散沙,只有在資金充足和有愛的情況下,才有足夠的底氣談愛情。
那在你的感情中,你是更喜歡平凡的日子還是要有物質和愛為基礎的愛情呢?
愛情和麵包,哪個更重要?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至今都爭論不休,每一個人的心裡對這個問題都有自己的「一桿秤」,就是這樣的「一桿秤」決定著自己的擇偶觀,甚至左右著自己的命運。
當我們面臨愛情和麵包的抉擇的時候,無論我們如何做選擇,都好像不盡完美。
似乎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困惑,那麼到底如何做選擇才是相對正確的呢?
首先要客觀看待我們當前的實際情況,再理性的做出選擇,因為任何人在做出選擇之前都需要認真考量自己當前擁有的物質條件和感情土壤來做出選擇。
仔細想想,你無論怎麼選,都會感到遺憾,當你有麵包的時候,你可能會渴望愛情。
當你有愛情的時候,你又想著麵包,感覺怎麼選都不對,最好的辦法,就是既有愛情,也有麵包,兩個你都有,也就不會感到遺憾了。
但這樣的好事不可能人人都遇到,反觀因為愛情結婚的人,也只存在於少數,大多數人都是奔著麵包、奔著條件、奔著責任、奔著結婚而結婚。
等結婚了,兩個人沒有愛情,無法忍受和包容對方身上的缺點而產生各種矛盾,動不動就鬧離婚,過的實在是一個字:累。
愛情離不開麵包,愛情之後便是婚姻,一旦和婚姻有關,那就要有「物質」基礎,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你們還記得《裸婚時代》裡的一句臺詞嗎?
雖然我沒有車,沒有房,沒有錢,但是,我有一顆愛你的心,你願意嫁給我嗎?
這句話拿到現在,試問,有幾個女孩會大聲的喊出「我願意」這三個字?
不是說沒有,是你幾乎找不到這樣的女孩,就算女孩願意了,女孩的父母願意嗎?那些不被父母認可和祝福的婚姻,是好的婚姻嗎?
所以,愛情和麵包如何選擇?
兩個都重要!
你可以選擇愛情,和對方一起為了麵包而努力,也可以只要麵包不要愛情,但無論你最後是為了什麼而結婚,都應該去用心對待和經營。
畢竟,幸福是兩個人共同努力出來的,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