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麵包的愛情與只有麵包的婚姻(上)

2021-02-07 新註冊公眾號


        到底要選沒有麵包的愛情還是只有麵包的婚姻?這是個問題,而且千古一問,引無數佳人妙郞競折腰。


       有本書叫《笑林廣記》,收錄的多為明清或更古老的民間笑話,其中有這樣一則,可引一哂。

       某家女待字閨中,媒人前來提親,言:「有東家子,貧而俊美,西家子,富而鄙陋,未審姑娘中意於誰?」此女沉吟半晌,言於媒人:「不知可否同嫁二家,日間於西家就餐,夜間於東家就寢。」

       看來哪怕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年代,這也早已成為令人撓頭的大問題了。


         新年首日,晨間隨意瀏覽新聞,有篇文章介紹了上一年中國平均離婚率已達三成以上的數據。其中排名最高的吉林省已達七成以上,每三對新人結婚,就有兩對多勞燕分飛。黑龍江,遼寧,天津排名緊隨其後,從東北到華北,仿佛一道離婚洪潮勢不可擋,也似乎印證了一些專家離婚率與經濟走勢呈反比的觀點。

    

        但看到後面的離婚原因數據分析,又讓人難以苟同。真正因經濟原因而導致離婚的,所佔比例幾乎微不足道,僅佔1.49%

          麵包,愛情,婚姻,三者似乎是遞進的關係,人要先能養活自己,才能考慮建立親密關係,老話說「飽暖思淫慾」,竊以為不當,人有了足夠的物質生活條件後,自然會想到要建立某種肌膚相親的親密關係,這是本能,本性,乃至靈性的呼喚。無傷大雅,合情合理,卻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千百年來被冠以「淫慾」的原罪標籤,實在是令人扼腕。故此,我的提法是「飽暖思親密」,也算是聊作正名吧。

       

         當兩個人有了真正相互愛慕,欣賞,滋養的親密關係後,有了長相廝守的願望,又為了共同撫育下一代而建立穩定的經濟基礎,故而為這段兩人關係取得社會的認可與背書,這就是法律上的婚姻關係。順乎自然的方向,一切當如此發展,但往往事與願違,關鍵在於關係三元素的麵包,愛情,婚姻發生了嚴重錯位,以至於一著棋錯滿盤皆輸。在沙土上蓋起的大廈終將坍塌。

        在愛人的鼓勵下,不嫌棄自己粗陋的見識,今天就來討論下這三者之間在關係中如何運作的。更期望由此引起更多朋友的思考,從而建立真正良性的親密關係,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白首無違。


                   一,麵包能帶來什麼?

       麵包在此當然不僅僅指烘烤的鬆軟可口的糕點,泛指所有的外在物質條件,這個年代,無外乎車,房,鈔,薪。而且往往是男性求偶的必備條件,當然不排除東南沿海地區女方要求入贅的誘人條件,但畢竟在本國內還不是主流。

        在求偶中,男性彰顯自己的物質財富無可厚非,如同自然界中雄性會打敗領地中的同性競爭者,壟斷與雌性的交配權。但,我們畢竟是多了靈性的人類,如果只靠生物本能行事會發生什麼呢? 以猴群為例,當老猴王年老力衰時,年輕雄猴便躍躍欲試,要取而代之,被趕下臺的猴王只有死路一條,連逃亡的機會都沒有。新猴王登基後,首要大事便是將老猴王尚在哺乳期的幼崽全部咬死,一來以絕後患,二來可令失去幼崽的母猴再次發情以便懷上自己的後代。獅群,狼群,大多類此。

        如果人類社會的配偶關係也只靠麵包決出勝負,其模式未必比獸群優越多少。這種弱肉強食,強者通吃的狀態只令強者的基因得到傳承,固然可以優化種群的遺傳素質,但卻無法形成更大規模的群體以抵抗更強大的外部危機。同時,再強大的強者往往結局悲慘。

        即便在現代社會中,當擇偶觀更多傾向於對方的身家數字時,或如某些所謂專家所言,婚姻只是一場經濟交易時,須知,財富往往亦如鏡花水月,歸五方共有,哪五方:天地,水火,盜匪,官家,自身。前四者類同常說的不可抗力,此處不再詳解,悟者自悟。

        當此時,敵國富豪,一朝馬死黃金盡,經濟夫妻,大難臨頭各自飛。

        這樣帶著明確的利益目的建立的婚姻關係,親密可謂極稀缺特質,而沒有了親密這個特效混凝土,一旦利益鏈條斷裂,所謂的婚姻殿堂迅即土崩瓦解。

 

       只有麵包的婚姻關係,內核鬆散,抗風險力低,易將子女變成被吸對象,貽害若此,豈可不慎思乎。

況且在這個幾乎所有人都能憑自己的雙手獲得豐衣足食的年代,麵包的供給不再成為必要因素,內心對匱乏充滿恐懼之人除外。什麼又將是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必要元素呢,是愛情嗎?在下篇中,咱們接著聊……

相關焦點

  • 麵包和愛情都有的婚姻,就是妥妥的幸福嗎?現實比你想像中殘酷
    導言:麵包和愛情,不應作為婚姻選擇的對立面,而是必選項。而且,幸福的婚姻,光有麵包和愛情還不夠,還得有其他選項作為支撐,比如三觀契合度、人品、原生家庭等。曾經,麵包和愛情,作為婚姻選擇的兩個對立面。要麵包,則意味著拜金,只看重物質,愛情可有可無,寧可坐在豪車裡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車後面笑。但是,只有麵包沒有愛情,婚姻缺乏愛的溫度而了無生趣。
  • 愛情和麵包,你選哪一個
    在有些人看來,遇事能夠不離不棄才是最好的愛情。 但也有些人認為,沒有物質的愛情就是一盤散沙,只有在資金充足和有愛的情況下,才有足夠的底氣談愛情。 那在你的感情中,你是更喜歡平凡的日子還是要有物質和愛為基礎的愛情呢?
  • 對不起,愛情和麵包,我選麵包,尤其是高顏值的麵包!文末有福利喲!
    小編身邊幾個已到適婚年齡單身妹子,竟然選麵包的佔了絕大多數,她們說——「只談愛情不談麵包的婚姻,跟只談理想不談薪水的工作有什麼區別!」「人,不能總是靠愛情活著;但,麵包可以。」所以獨立自強美麗能幹的滁州姑娘們,麵包的錢掙到了,還不趕緊去買麵包吃?
  • 麵包與愛情,選擇誰都沒有錯
    想擁有富足的生活,就去爭取,只是各有各的方式罷了。一個女人,自己創業當老闆賺得個盤滿缽滿我們說她有能力,若一個女人嫁了個千萬富翁億萬富翁那也是人家的本事。不管怎樣,只要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是好的結局,歪門邪道除外。得知同事的「豪門情結」後,我追問她:「要是你不愛他呢?你只嫁給錢嗎?」她不加猶豫地答道:「我認為錢很重要啊,現在有誰還那麼傻,為了愛情放棄好的生活。」好吧!我
  • 睡前思考:選擇麵包就要放棄愛情嗎?
    選擇了麵包,可能就要放棄愛情;選擇了財富,可能就要放棄健康;選擇了事業,可能就要放棄自由;所有的選擇,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所有的選擇,都只能由自己買單;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支付能力
  • 愛情跟麵包哪一個重要…|NO.34
    「愛情跟麵包當然兩個都要囉!誰說只能單選?而這個麵包是你自己的麵包,不是別人的。」 自己就能養活自己,是最基本的生存的能力,連基本的生存都要仰賴他人,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心態的問題,因為女人容易有「託付心態」,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和你交往、結婚了,你就要負責我的一輩子,而這樣的情感、婚姻關係是不會長久的。
  • 捨棄了愛情,擁有了「麵包」:才發現不是誰都能駕馭「麵包」
    做銷售工作的小汪有著漂亮的外貌,有著做的不錯的工作,在選擇婚姻時,她更為看重對方的實力。然而,捨棄了愛情,擁有了「麵包」:才發現不是誰都能駕馭「麵包」。01.女人能否駕馭一個男人,在於自己的格局。搬進了對方的大房子裡後,小汪一度覺得自己找到了自己的理想生活,然而,在婚姻生活中卻發現,她對對方的世界並不是太了解,對方生意上來往的朋友,她每次也說不上什麼話。很多事情,對方也完全是自己去行事,從不徵求她的意見,讓她感覺到,她根本無法駕馭這個男人。
  • 愛情和麵包怎麼選?三個女人,三個不同的選擇,有正確答案
    每個人都能想到選擇之後的風險:選擇愛情,沒有麵包,是貧賤夫妻百事哀;選擇麵包,卻無愛情,是無愛婚姻相守難。對於這個選擇,網上還有一句笑話是:小孩子在做選擇,我都要。愛情和麵包並存,這固然是一個很好的結局,但現實裡,你真的有愛情和麵包雙收這般好的命嗎?
  • 如果麵包比愛情重要,你會渴望愛情麼
    有人渴望愛情,有人渴望親情,有人渴望金錢,有人渴望麵包。二者孰輕孰重,向來都眾說紛紜。不是所有人都擁有鐵達尼號般的愛情,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擁有足夠多的麵包維持生計。當我們衣食住行全都無憂的時候,我們會去想一些別的事情,比如愛情親情友情,或者來一場自我的修行。這個時候我們擁有了麵包,然後開始渴望愛情,所有的感情裡,可能愛情,是那個可以陪伴你終老白頭的感情。可能你會覺得,愛情的感覺棒極了,即便麵包能讓你活下去,甚至讓你衣食無憂,你仍舊感覺你會放棄愛情。
  • 女人應該選擇麵包還是愛情?相信這個答案你會喜歡
    往往這樣的女人,遇到了愛情智商都會有點跟不上。特別是那種外表看著挺聰明的女孩子,一旦愛上了一個人,也會漸漸的失去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就算她們非常清楚自己沒有了麵包會喝西北風,但是也一樣甘之如飴。並且,她們的內心深處會有一種期待,那就叫做「鹹魚翻身」。
  • 三個過來人告訴你,沒有麵包只有愛情的他們,最後都怎麼樣了
    三個過來人告訴你,沒有麵包只有愛情的他們,最後都怎麼樣了年輕的情侶都喜歡承諾彼此:我對你的愛,滄海桑田不會變。他們永遠保持著激情,對愛情充滿著嚮往。就憑著那一腔孤勇,兩個人甚至可以不管不顧,只向著自己的愛情狂奔。所以,不僅越來越多的人閃婚,還有更多的人選擇了裸婚。
  • 「四年前我選擇了愛情放棄了麵包,但現在我後悔了」
    第一次應該是五年前,在我結婚前,關於愛情和麵包該如何抉擇的問題,最終我選擇了愛情。現在是我婚後四年,有一個三周歲多的女兒。女兒一周歲半都是我自己帶大的,後來實在是帶的太厭倦和疲憊了,就出去工作了一年讓我婆婆提早退休來帶了。之前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現在女兒上幼兒園就分開住了,因為學區房和公婆家有20分鐘的車程。
  • 在麵包面前,愛情又算得了什麼?
    在麵包面前,愛情又算得了什麼? 麵包和愛情,你會選擇哪一樣?
  • 歐亨利《女巫的麵包》:麵包遇見愛情,是確幸,還是你的自以為?
    麵包與愛情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歐·亨利的《女巫的麵包》向我們演繹了一則別出心裁的「選擇麵包,還是選擇愛情」的精彩故事。一位衣衫襤褸、溫文爾雅的中年男子,仿佛是愛神特意指派來的,點燃了瑪莎愛情的火苗。該男子每次總是買五分錢兩個的陳麵包,對店裡的其他美食視而不見。從他的手指上紅、褐色的顏料及寒磣的樣子,瑪莎斷定他是住在閣樓上每日以陳麵包充飢的藝術家,她的試探進一步確定了她的推測。瑪莎多麼希望與這位藝術家分享餐桌上的美食啊!
  • 決定結婚之時,女孩選擇愛情還是麵包,以後會產生出怎樣的結果?
    在人們的婚姻中,麵包屬於物質方面的需求,愛情則屬於精神方面的需求。每個人想生存下去,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物質供給。婚姻作為人生中的一部分,當然也離不開與麵包同類的其他物質。婚姻是一對男女建構的一個家庭。如果沒有夫妻二人的相互恩愛,也就是沒有兩人的愛情時,這段婚姻是不幸的。實際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是幸福的。因而,所有即將結婚的,都希望自己既能得到對方給予的愛情,也能得到對方給予的麵包。不過,生活往往很殘酷,很多時候,愛情與麵包不可以同時得到。
  • 為了麵包放棄了愛情,可最終卻變成一無所有的女人
    這樣的婚姻生活過了8年,這8年中喬英似乎很習慣這種平淡如水的生活,但是她知道,自己連愛情的滋味是什麼都不知道。外人看來他們夫妻兩個家庭和睦,家庭幸福,她自己甚至也這麼認為。二女兒如今已經2歲了,她開始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一個人閒坐在房間中。為了打發時間,她開始在網絡上和陌生人聊天。無意中,她認識了一個同村的男人。這個男人似乎和一般的農村人不一樣。
  • 愛情和麵包,哪一個更重要?
    麵包和愛情哪一個才是決定性條件,哪一個更重要呢?幾天前,我看到新聞說要國家要取消彩禮錢,但細看,就知道應該是個假新聞。雖然是個假新聞,但現在的「天價彩禮」真的值得我們去深思。彩禮可以有,但「天價彩禮」真的讓太多人錯過了真正的愛情。「麵包」也要量力而行,愛情才是長久之計。講一個真實的案例吧。
  • 愛情和麵包,選擇愛情的女人最後怎麼樣了?
    文|石頭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愛情和麵包,選擇愛情的女人最後怎麼樣了?小婷是一個選擇了愛情的女孩,她曾經不顧父母的反對,決然遠嫁給了男方,即使男方沒房、沒車、沒存款,甚至男方父母也不待見她,但是小婷還是死心塌地的跟了他,她說:「什麼都不圖,就圖男人對她好!」
  • 愛情還是麵包?成年人兩個都要!
    我們總習慣將麵包和愛情對立起來 麵包代表物質,愛情代表靈魂 二者不可得兼必須捨棄一項 另一個才能被安安穩穩地攥在手中 可是沒有靈魂的物質有什麼意義?
  • 「愛情白麵包」:免揉手套膜的樸素綿軟方子
    結婚的人都明白,不再膩歪燭光五星酒店的愛情,最好一隻樸素的白麵包。一起分享著,細嚼慢咽裡的麥子醇香。越接近材質的本身,原來也如此美妙。珍珠的白潤,燕窩的清潤,還有一隻樸素的白麵包。「愛情白麵包」是十多年前還在念本科的時候,有家剛剛在武漢連鎖火起來的仟吉麵包,我特別愛吃的一款叫做「愛情白麵包」。不僅價格對於學生黨很親民,味道也淳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