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食,離不開廚房、餐廳
而廚房、餐廳的設計是住宅設計中的重點也是難點
現在我們一起來啃這塊硬骨頭
動線和設備
我們可以按「食」這個過程來分解排列
由此合理的布置順序應該是這樣的:
六種布局類型
「I」字形、「L」字形、「II」字形、「U」字形、「G」字形、島形。
「G」字形和島形一般在大面積廚房或者敞開廚房出現,大家可以先聯想下,後面講敞開廚房時再說。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了,覺得布置廚房的訣竅已經掌握了。我只能打擊你一下了,因為除了「設備順序」「布局類型」「門的位置」,還有兩個重要角色要登場,那就是「窗的位置」和「煙道位置」。。。
窗的位置
水槽一般設在靠窗一邊,一方面處理、清洗食材的時間較長,儘量用相對明亮通風的位置;
另一方面油煙機一般不能掛在窗的位置,如果某些特殊房型,爐灶只能對窗,可使用下排風的集成灶,這樣就不會影響美觀和開窗的功能。
煙道位置
小房型廚房,煙道位置不合適會影響櫥櫃檯面操作空間;
大房型廚房,煙道位置不合適會影響廚房空間的變化餘地,因為油煙機離煙道一般不能超過3米;
下面這套成都大平層,業主非常希望有個敞開廚房,但又因為承重牆太多難以實現,我設計中經過仔細推敲,超預期實現了業主的這個夢想,其中最關鍵的是爐灶到煙道距離不到2米,完全符合要求。
而這套就沒這麼幸運了,本來打算在北陽臺做中廚,可這樣的話,油煙機到煙道的距離遠超3米,所以只能另想他法。。。
設備的內外關係
再補充一點,冰箱、爐灶、水槽在廚房中的內外位置如何選擇,就是說如果不考慮窗子和煙道啥的,這三者哪個放在最外面,哪個放在最裡面?
如上圖1、2、3的位置,感受下人在家中的活動路徑。。。。。
冰箱放最外面3位置,因為不燒菜的時候人對冰箱也有很多需求,其次是水槽放2的位置,平常洗手洗東西需要,爐灶放最裡面,用的相對較少而且又可以減少油煙散發。
回憶下廚房布置的基本原則:
所以,小小一個廚房,真正布置的時候,以上各點要面面俱到,各個方面都權衡到位,最後才能找出性價比最高的布局。
那麼是不是上面這些都權衡過確定後就完美了呢?
還記得我們一開始說民以食為天嗎,這只是食的一半備餐階段,還有一半當然就是在餐廳進餐了,所以在安排廚房布局的時候還必須考慮廚房和餐廳之間的不同聯繫方式,以及哪種方式最合適。。。。。
廚房和餐廳之間的六種關係
廚房和餐廳的關係,從完全隔開到完全融合大致有下面六種,假設隔牆可以完全自由選擇,那麼從設計角度總結一下:
*廚房和餐廳分隔的理由:廚房油煙大、廚房太亂了不雅觀、喜歡安安靜靜的燒菜不喜歡被看到;
*廚房和餐廳融合的理由:空間開闊、出入方便、內外交流順暢、通風採光更好、動線合理簡短、顏值需要(現代櫥櫃的顏值相當高,完全可以當作餐廳或客廳的視覺背景)。
下面結合不同類型從上面說到的幾點來具體分析一下。。。
前面2、3、4屬於可半開可全閉類型,對於不願拋棄全閉優點而又想享有廚房部分敞開優點的房型可以採用。
那麼對於餐廚完全融合類型,怎麼解決隔離油煙或視覺的需要呢?
如果餐廚能和其他房間隔開,如例6,那也是可以接受並相當合理的,否則就要根據房型、生活方式、居者需求來具體分析,權衡利弊了。
油煙問題
下面從居者最擔心的油煙控制角度完整的排列一下設計或使用上的解決之道:
下面就用本人工作中的案例來理論聯繫實際,思考過程中要時時記得6+1的推敲和權衡(順序、六種布局、門的位置、窗的位置、煙道位置、冰箱水槽爐灶的內外關係+廚房和餐廳融合類型)
案例一
由於特殊原因,通過交涉處理,油煙機管可以在中廚側牆外排。。。
設計時,洗衣乾衣移至南陽臺,先定中西廚分開,中廚U型布局,再定冰箱外移,後定吧檯分隔西廚和餐廳,再定餐桌兼書桌,然後的餐邊櫃合書架、陳列架,是不是感覺特別有邏輯性特別容易。
按圖布置後,整體空間的寬敞度和使用價值大幅提升,中西廚分開也徹底杜絕油煙散發,還多出了一個巨大的敞開書房,而面對北窗的吧檯區,三面圍合,屬於一個相當舒服的安靜、不受幹擾、有安全感的獨處空間。
案例二
如果看過《家居設計之本》,對下面這房型應該會有一點印象,就是裡面」業主和設計師的合作」中的案例,現在從餐、廚角度來分析下:
要注意的是該宅在一樓,所以有些地方有些情況下可以特殊處理。
廚房較小,連冰箱也放不下,要麼放餐廳而餐廳會變的很擁擠,要麼就是廚房和北陽臺打通後放北陽臺。
廚房和陽臺打通後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廚房和餐廳完全分隔,這樣整體空間感就無法擴大;一種是廚房敞開,那麼中間的落水豎管該怎麼處理,還有冰箱位置擋著窗位,有壓抑感,也影響餐廳採光通風,還有更好的位置嗎。。。
「G」字布局現身:還記得前面講布局時提到的「G」字布局嗎?
爐灶處於角落,油煙擴散較易控制型,,見下圖。。。
案例三
通過以上三個案例,我們大致可以了解對不同的戶型怎麼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權衡6+1,最後找出適合自己的最佳布局。
而中西廚分離是廚餐關係中比較合理、性價比相對高的一類,既可以適當控制油煙擴散,又可以拓展廚房面積、還可以增加交流和多人參與備餐活動。
中廚功能:炒菜、明火、洗碗。 電器:油煙機、燃氣灶、水槽、洗碗機等。
西廚功能:備菜、烘焙、做無油煙食物。電器:微波爐、烤箱、麵包機、豆漿機、咖啡機、電磁爐等。
這裡的分離主要就是指隔離油煙,可大致分三種情況:
其一是可以用門來隔離中廚的,如案例一;
其二是爐灶處於房子一端,油煙相對難以擴散,所以中廚和西廚或者餐廳間就完全敞開而可以不用門來分隔,其實就是分而不隔離,如案例二、三。而案例三中,西廚對原有廚房又起到騰挪轉移的作用,使中廚、玄關、西廚、餐廳之間的面積比、功能和動線都達到最合理的那個點。
其三是餐、廚完全融合,但和其他空間可以自由分隔,如下面這個案例,當然這個案例排在最後,是有用意的,因為權衡的東西更多,相對難度更大,但推敲的過程也更好玩。。。。。
案例四
北京五層聯排,業主找到我時正在南北擴建,當時請了當地設計師在操作,由於室內方案特別是業主最看重的餐、廚部分一直不完美,再加上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了解,排除了對遠程設計的糾結,最後請我來設計。
類似聯排都有南北進深過長的問題,通風採光會相對差一些,所以如果擴建時我能介入的話,一樓部分就不會這樣做一圈無利有弊空間,最多就是做成廊下灰空間,這樣對採光通風影響最小而又有相當趣味性。。。
由此可知,此餐廚空間設計的一個關鍵是怎麼充分利用靠窗空間,並最大程度的引導採光通風進行全屋對流。
由此完美布局出爐:
設計就是如此,先分析空間、位置、特性、優缺,再挖掘居者內心真正需求而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合理調配、巧妙騰挪、權衡利弊,最後生而不有,為而不持,把設計痕跡抹去,才能自然天成。
此案例,前面說的「6+1」事項基本都涉及到了,當然根據房型的不同和業主看重的地方不同,思考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而此案例首先考慮的是採光和通風(窗和門的位置),所謂缺啥補啥,然後考慮動線(順序)和油煙(廚餐融合)等等。
島臺和吧檯、餐桌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中島型吧檯有兩個缺陷:
一是中島的高度一般要比普通桌子高80-100,所以坐著的時候腳無法踩實地面,長時間會比較累,一般合適早餐檯或者短時閒聊天;
二是視線能看到操作者備餐或者洗刷,如果比較凌亂的話,可能會引起不適,一般適合簡便備餐,大量洗刷有其他水槽的情況。
居者根據實際情況可用有幾種變通,見下圖。。。
餐邊櫃
我把餐邊櫃叫做餐桌伴侶,是餐廳缺一不可的收納櫃,否則餐桌上會攤滿亂七八糟的東西。
當然餐邊櫃也是餐廳的氣氛營造櫃,臺面放上檯燈、飾品、裝飾畫等,餐廳的感覺馬上溫馨很多。
如果有人說「我家有餐邊櫃,但餐桌上照樣堆了好多瓶瓶罐罐」,那一般是有三個原因,其一是餐邊櫃離餐桌太遠了;其二是餐邊櫃的收納方式不夠全面,放取不方便;其三當然是實在太懶了(笑)。
回顧
6+1的推敲和權衡
(順序、六種布局、門的位置、窗的位置、煙道位置、冰箱水槽爐灶的內外關係+廚房和餐廳融合類型)
四個案例四種油煙隔離情況
島臺和吧檯、餐桌
餐邊櫃
--------------------------------------------------------------------------------
更多文章:
處女座設計師的LOFT——設計全過程,從格局到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