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推廣(15591716777 )-
西府嫁女習俗
文/張曉科
如今家鄉西府定親結婚,彩禮都要真金白銀一紮扎百元大鈔,少則八九多則十幾萬。有些父母還提出要車買房,農村人傾其所有也未必能如願。村中大齡青年比比皆是,婚事令人憂心忡忡困惑不堪。
想起小時村中娶媳嫁女,彩禮也未曾超百過幹。年末耽上臘月,村村喜事連連,東家娶媳西家嫁女,張家訂親李家請婿,村莊中歡天喜地熱鬧非凡。
那時置辦婚事,只要有幾輛新嶄嶄的"飛鴿"牌或"永久"牌自行車鳴鑼開道,準能風光體面把貌美如仙的新娘歡天喜地迎進家門。
記得那年臘月二十,是花兒姐出嫁的良辰佳日。天蒙蒙亮,娘和姨早早起來坐在炕邊,整理著零零碎碎的小嫁妝。
炕頭放著疊得四方四正的三床紅綢綿緞棉被,這是娘請隔壁德高望眾的新婆,還有自家門坊中人和心善的nia、nia,嫂子一共五人搭手縫好,也取"五福臨門「之祥語吉意。
被子上放著一對鴛鴦戲水的大紅枕頭。鄰炕邊上堆著兩個鼓鼓囊囊的藍色方格粗布包袱,所有這些嫁妝幾乎佔去了大半個炕。
爹早早把整個院子掃地乾乾淨淨,再用清水均勻潑灑一遍。院中懸燈搭彩貼紅掛喜,映得屋裡屋外瑞氣滔天。
家中早已出出進忙碌不停:有招待客人的,有擦桌擺凳的,有端茶送水的……。
九點左右,迎親的客人己到大門外,只見三輛嶄新的自行車梁和前叉後架,都用紅色塑料帶嚴嚴實實地裹護著。家中主事們忙紛紛出門接過客人手中的車把,笑容滿面迎客人至屋中安杌子沏茶水,幾句恭維過後忙又敬酒上菜。
約莫大半個時辰後,院中擺放的洋瓷臉盆,鏡子,茶缸,信插,檯燈,收音機,臉盆架子還有一盞玻璃罩燈……。這些小物件被送親的一幫小男娃緊緊的抱在懷裡,等侯在大門外。
一切準備就緒,只見花兒姐「濃施淡抹巧梳妝,身有紅衣繡臘梅」,由姨和嫂子在兩邊輕攙慢扶,淚眼婆娑碎步緩緩走到大門邊。
花兒姐頭圍大紅頭巾,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眉掃二月嫩柳,唇賽園中朱丹。一雙縴手揉著水杏鳳眼,嗚嗚咽咽哭個不停,惹得門外的嫂子嬸子們眼晴也溼了一圈。
娘把手中的一個白蒸饃,塞進花兒姐棉襖兜,哽咽著道:「我娃帶上糧食,不受飢挨餓"。背過身娘喑暗叮嚀自己,今天是女兒大喜的日子。可止不住擋不回的淚水,還是執意湧出眼眶而下。
踏出大門的那一刻,花兒姐不由想起那句老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瞬間心悲神傷花落水流泣哭又加。
送親的隊伍開始緩緩走出村子,花兒姐和嫂子,二姨一共六位婦女走在隊伍中間,後面緊跟著的是送親的三十多位本家以及親戚,長長的隊伍浩蕩前行。
剛走到女婿黑蛋家村口外,早早站在那裡等後地一群小娃娃就開始手舞足蹈不亦樂乎地大叫起來。「新人來了,新人來了」。
看熱鬧大人小娃把村子兩邊道路如鐵桶般圍得水洩不通,嬌羞萬分的花兒姐被前簇後擁著快步走到門口。只見大門兩邊貼著一幅龍飛鳳舞熠熠生輝的喜聯:
「嘉偶天成拜玉堂,
共苦同甘心相連」。
門口迎親的青年赤手提著一長串「噼裡啪啦"炸響不停地鞭炮,一個勁朝這邊追來,嚇得花兒姐捂住耳朵不敢鬆手,唯恐唯慌躲在姨身後。
炮響過後,從大門裡走出幾位插紅戴花的婦女,笑著接過小娃手中物件,隨手又散了紅包。娃們個個急不可待紛紛拆將開來,大紅貼子落得滿地都是。
頂著蓋頭的花兒姐剛進大門,一個頭披小娃虎頭風衣的大男孩從門後忽竄出來,把喜糖,花生,棗兒,剪成碎片的紅貼紙,一鼓腦撒向她來。花兒姐撒腿跑進院子,滿院人樂得忍不住大笑起來。
第二天天剛大亮,各家各戶開始打掃庭院。大嫂讓花兒姐拿上兩包八四猴煙,帶上火柴,一起去給本家長輩點菸。
一進家門,嫂子就會親熱的邊跟長輩們打招呼,邊給花兒姐介紹: 「這是咱大伯,這是咱大媽」。
花兒姐快當地從煙盒中抽出根紙菸,再甜甜的叫聲「大伯抽菸」,大伯微笑著接過夾在指縫。花兒姐手捏火柴輕輕划過,只聽"哧溜"一聲燃起藍色火苗。她忙用手護著輕遞大伯嘴邊,一股淡淡的煙氣慢悠悠地從大伯口中飄出。
身邊的大媽誇讚道:「咱村雖小,可娶地新媳婦一個比一個模樣俊俏、身段好看、人勤手巧"。說得花兒姐面露羞澀,心中卻似掉進蜜罐般甜。
大媽連忙撩起炕席取出紅包,硬塞在花兒姐手中,說道:「我娃快拿上"。花兒姐推託不掉,只好收下帶有一絲餘熱又充滿溫情的紅包。
等花兒姐和嫂子把煙逐一給本家長輩們敬完,已是大半早上。村口一群八九歲男娃娃正在暖烘烘的太陽下嬉鬧玩耍,看見花兒姐走來,相互嘰咕了一陣,就齊聲喊到:
猴娃猴,端磚頭,
砸了猴娃腳趾頭,
猴娃哭得嗚呼呼,
猴娃娘給猴娃說:
「猴娃猴娃你別哭,
娘給你娶個乖媳婦」。
「我不要那乖媳婦,
我就要我腳趾頭……」。
娃們個個故意拉著長長的韻律,油腔滑調衝著這邊一遍遍扯開嗓子大喊著。
聽得花兒姐抿嘴笑了起來,抬頭看見兩隻喜鵲正在自家門前的梧桐樹上歡快跳著、叫著、嬉鬧著……。
張曉科2021-2-20
作者簡介:
【張曉科,扶風城關街道萬楊村張家底人。縣作協會員,家鄉永遠至親至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