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女真人的生活習俗

2021-02-17 探秘東北少數民族

金人生活習俗的特色主要表現在服飾裝扮、飲食、居住等方面。由於金代女真人在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上經歷了巨大的進步,所以,他們的生活習俗也發生了許多變化,而這些變化主要是吸收契丹人和漢人生活習俗的結果。

女真人在原居地時的服飾,秋冬用皮毛,春夏用布帛,貧富所用皮毛、布帛的檔次有所不同。《大金國志》卷三十九 男女冠服 條對此有詳細的說明:土產無桑蠶,惟多織布,貴賤以布之粗細為別。又以化外不毛之地,非皮不可禦寒,所以無貧富皆服之。富人春夏多以紵絲綿紬為衫裳,亦間用細布。秋冬以貂鼠、青鼠、狐貉皮或羔皮為裘,或作紵絲綢絹。貧者春夏並用布為衫裳,秋冬亦衣牛、馬、豬、羊、貓、犬、魚、蛇之皮,或獐、鹿皮為衫。

褲襪皆以皮。 《三朝北盟會編》卷三載,女真地 冬極寒,多衣皮,雖得一鼠亦褫皮藏之,皆以厚毛為衣,非入室不撤.女真人入居中原之後,男子的常服通常是頭裹皂羅巾,身穿盤領衣,腰系吐鶻帶,腳穿烏皮尖頭靴。①皂羅中,是以黑色如紗的羅製做的頭巾: 巾之制,以皂羅若紗為之,上結方頂,折垂於後。頂之下際兩角各綴方羅經二寸許,方羅之下各附帶長六七寸。當橫額之上,或為一縮襞積。貴顯者於方頂循十字縫飾以珠,其中必貫以大者,謂之頂珠。帶傍各絡珠結授,長半帶,垂之 (《金史?輿服下》)。後來的滿洲人沿襲了巾冠飾珠的習俗。②盤領衣,其特點是窄袖、盤領、縫腋、下為襞積(皺摺)、長至小腿。

這種衣服便於騎射。人們往往在這種衣服的胸膺間或肩袖處繡上圖案: 其從春水之服則多鶻捕鵝,雜花卉之飾;其從秋山之服則以熊鹿山林為父 (同上)。③吐鶻帶,即束腰帶,所用材料以 玉為上,金次之,犀象骨角又次之。銙周鞓,小者間置於前,大者施於後,左右有雙■尾,納方束中,其刻琢多如春水、秋山之飾 (同上)。人們在帶上左佩腰牌,右佩刀。④烏皮尖頭靴,是一種適於踏鐙騎馬的設計,所以崇尚騎射的女真人普遍喜歡穿用。

女真婦女的服飾大多是承襲遼代契丹婦女的服飾式樣。年輕婦女上著團衫,直領、左衽,用黑紫或黑及紺諸色,前長拂地,後裾拖地尺餘,用紅黃色的巾帶扎腰,腰帶兩端下垂及足;下穿黑紫色?裙,上繡花紋,並有六道折襉。年老婦女用皂紗籠住髮髻如巾狀,在上面散綴玉鈿,名為 玉逍遙.婦女還常穿大襖子和錦裙。《大金國志》卷三十九載: 至婦人衣,曰' 大襖子' ,不領,如男子道服。裳曰' 錦裙' ,裙去左右各缺二尺許,以鐵條為圈,裹以繡帛,上以單裙籠之。 金人的衣飾有貧富之別,也有貴賤之別。金朝統治者多次以法令的形式規定各級各類人的服飾。大定十三年(1173年), 太常寺擬士人及僧尼道女冠有師號,並良閒官八品以上,許服花紗綾羅絲? , 庶人止許服絁?、絹布、毛褐、花紗、無紋素羅、絲綿,其頭巾、系腰、領帕許用芝麻羅、絛用絨織成者,不得以金玉犀象諸寶瑪瑙玻璃之類為器皿及裝飾刀把鞘,並銀裝釘床塌之類 , 兵卒許服無紋壓羅、絁?、絹布、毛褐。奴婢止許服絁?、絹布、毛褐。倡優遇迎接、公筵承應,許暫服繪畫之服,其私服與庶人同 (《金史?輿服下》)。

明昌六年(1195年)又對服飾等級做了如下規定:

夕武官六貫石以上承應人並及蔭者,許用牙領,紫圓板皂絛羅帶,皂靴,上得兼下。系籍儒生止服白衫領,系背帶並用紫圓絛羅帶、乾皂靴。其他人用純紫領,不得用綠,雜色圓板絛羅帶不得用紫,靴用黃及黑油皂蠟等(同上)。

最高貴的當然是皇室的服飾。金朝皇帝禮服沿襲前朝遺制,由通天冠、降紗袍、兗冕、偪舄等組成。冕,有天板,以青羅和紅羅為表裡,周圍用金稜。天板下有四柱,前後有二十四珠旒等飾物。兗衣用青羅夾制,以五彩間金繪製日、月、龍、虎等圖案。裳和蔽膝,都用紅羅夾制。舄即鞋,重底,紅羅面。襪,用緋羅加綿。皇后的冠服主要有花珠冠、褘衣、裳、蔽膝、舄、襪等,皇太子的冠服包括冕、青衣、朱裳、蔽膝、朱舄、白襪。

至於金代女真人的髮式和頭飾,男子剃髮為辮,女子辮髮盤髻,男女均用首飾,男或盛於女。《三朝北盟會編》卷三載:女真 婦人辮髮盤髻,男子辮髮垂後,耳垂金環,留腦後發,以色絲系之,富者以珠玉為飾.《大金國志》卷三十九 男女冠服 載, 金俗好衣白。辮髮垂肩,與契丹異。

耳垂金環,留顱後發,系以色絲。富人用珠、金飾。婦人辮髮盤髻,亦無冠。

自滅遼侵宋,漸有文飾。婦人或裹' 逍遙中' ,或裹頭巾,隨其所好.其髮式為後來的滿族人所承襲。

金代女真人與漢人雜居,相互交流的結果,既出現了女真人改著漢人衣冠的現象,也出現了漢人改著女真人服飾的現象。兩個民族由雜居而發生文化上的交流與融合,這是歷史的必然。可是,女真上層人物對前者表示反對,漢族上層人物對後者表示憂慮。金世宗於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頒布命令,禁止女真人學南人衣裝,金章宗於泰和七年(1207年)勅令女真人不得用南人衣裝,違者治罪(《金史》卷八、卷十二)。範成大《攬轡錄》記錄了漢人女真化的一些現象: 民亦久習胡俗,態度嗜好與之俱化,最甚者衣裝之類,其制盡為胡矣。自過淮以北皆然,而京師(北宋都城汴京)尤甚。 女真服飾還傳到南宋京城臨安(今杭州),南宋大臣奏稱:許多原遼、金和西夏歸服本朝者以及本朝士民流落鄰國又重新回歸者往往不改 胡服 ,諸軍也仿效女真衣裝,有亂風化,應嚴加禁止,不得 左衽胡服 (《宋會要輯稿》兵一五之一二、一三)。

女真統治者一邊反對女真人漢化,一邊卻強迫漢人及其他民族改為女真衣著、髮式。天會四年(1126年)十一月,樞密院告諭兩路指揮: 今隨處既歸本朝,宜同風俗,亦仰削去頭髮,短巾,左衽。敢有違犯者,即是猶懷舊國,當正典刑,不得錯失 (《大金吊伐錄》卷三)。天會七年(1129年), 金元帥府禁民漢服,又下令髠發,不如式者殺之.宋朝青州觀察使李邈在城池被攻破後成了金人的俘虜,因對髠發令不滿而喪生。劉陶任代州的知州時,因一軍人頂發稍長,與規定的式樣大小不合,便將其斬首。一時之間,因不改衣服和髮式或改而不合規定的式樣慘遭殺身之禍者, 莫可勝紀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八)。

總而言之,金代女真人服飾裝扮的基本特徵大致有五:其一,從頭到腳多用皮。其二,左衽。甚至有人認為這是與漢人衣飾最大的區別: 金虜君臣之服大率與中國相似,止左衽異焉,雖虜主服亦左衽 (《大金國志校證》附錄二,《金虜圖經》,中華書局)。其三,衣短袍,便於乘騎。其四,好以白力服色,與完顏部尚白相一致。其五,男剃髮為辮,女辮髮為髻,且男女均用首飾。

金代女真人固有的飲食文化遠遠落後於宋代的水平,其飲食無論就製作還是就享用來說,都談不上精細和雅致。《大金國志》卷三十九把金人的飲食習俗描述得很糟糕: 飲食甚鄙陋,以豆為漿,又嗜半生米飯,漬以生狗血及蒜之屬,和而食之。嗜酒,好殺。釀糜為酒,醉則縛之,俟其醒。不爾,殺人。 女真人這樣好喝酒,喝醉了,必須捆起來,否則,醉漢大有拿刀殺人的可能性。

女真人日常的飲食品種有這樣一些:①稗米飯,是女真人不論貴賤都經常吃的飯食,把稗米或煮為半生的乾飯或煮成粥,就肉、菜而食。②炒熟的稗米或麥,搗成粉或不搗,以水、乳調合而食。它易於保存、攜帶,吃起來也方便,是女真人狩獵或行軍時必備的食品。③肉菜糜,是將肉和菜合在一起,搗成糜後食用,頗受女真人喜愛。④血髒羹,是以動物的血和內臟煮羹,雜以韭菜調味而食。⑤醬,以豆製成,是女真人佐食肉、菜、米飯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女真人特別把醬當一回事,臣下家裡有好醬,應該貢獻一些給皇帝。天興二年(1231年),金元帥殺一位知府,在數落他的罪狀時罵他:家裡有好醬卻不獻給皇帝嘗一嘗(《金史?石盞女魯歡傳》)。⑥喝生水,有時吃生肉、生菜、生血、半生的米。此外,女真人的食品調料有油、醋、鹽以及芥、蒜、蔥、韭之類。

女真人較為貴重、精緻的飲食品種有這樣一些:①軟脂,據說 如中國寒具.所謂寒具, 即今饊子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之形,油煎食之 (《本草綱目》卷二十五)。女真人的軟脂有大、小之分,是油炸的環釧形麵食。②茶食,是一種蜜糕,把松籽仁、胡桃仁漬蜂蜜,與糯粉揉在一起,做成各

種形狀,用油炸熟,再塗上蜜。即使是今天,這樣做出的糕也稱得上美味。③肉盤子,是女真人舉行盛大宴會的名菜,以極肥豬肉切成大片,裝成一小盤,插上青蔥三數莖。④潛羊,是連皮做成的全羊,富貴人家用以招待貴客。⑤酒,以糜釀造,度數不高,但多飲亦醉。女真人嗜酒,金朝君臣官民往往因酒出事。金熙宗 荒於酒,與近臣飲 ,沒日沒夜地喝,並 酗酒妄殺 (《金史?熙宗紀》)。女真人飲酒不以菜餚為佐,或先食畢而後飲,或先飲畢而後食。飲時也不是人手一杯,而是用一個木杓或杯子循環傳遞,每傳飲一巡謂之 一行 ,宴客或二行,或五行、九行,以至 飲酒無算 ,然後進食肉飯。此外,其飲料尚有茶、奶茶之類。

金代女真人的飲食主要有上列十多個品種,實際生活中,他們往往在不同的情況下採用不同的食譜。讓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例一,金代女真人日常的飲食習俗。《三朝北盟會編》卷三引《女真傳》: 其飯食則以糜釀酒,以豆為醬,以半生米為飯,漬以生狗血及蔥、韭之屬和而食之,芼以蕪荑。食器無瓠陶,無飯箸,皆以木為盤。春夏之間,止用木盆貯粥,隨人多寡盛之,以長柄大木勺數柄迴環共食。下粥肉味無多品,止以魚生、獐生、間用燒肉。冬以冷飲,卻以木楪盛飯,木盆盛羹,下飯肉味與下粥一等。飲酒無算,只用一木勺子,自上而下循環酌之。炙股烹脯,以餘肉和菜搗臼中,糜爛而進,率以為常。 可見女真人以農作和漁獵、畜牧為生,食品的加工比較簡單,用具還不是各人專用,而是夥用,其飲食文化尚不發達。

例二,金初阿骨打出獵時的飲食習俗。《三朝北盟會編》卷四引馬擴《茅齋自敘》: 自過鹹州(今遼寧開原)至混同江以北,不種穀麥,所種止稗子。舂米,旋炊粳飯。遇阿骨打聚諸酋共食,則於炕上用矮抬子或木盤相接。

人置稗飯一碗,加匕其上。列以齏韭、野蒜、長瓜,皆鹽漬者。別以木楪盛豬、羊、雞、鹿、兔、狼、鹿、獐、狐狸、牛、驢、犬、馬、鵝、雁、魚、鴨、蝦蟆等肉,或燔或烹或生臠,多芥蒜漬沃續供列。各取配刀,臠切薦飯。

食罷,方以薄酒傳杯冷飲。謂之御宴者,亦如此。自過嬪、辰州、東京以北,絕少麥麵,每日各以射例禽獸薦飯,食畢上馬。 帝王在出獵途中的飲食,但求簡單、方便、實惠,仍是女真人的飲食本色。

例三,金朝款待外交使節的飲食習俗。《三朝北盟會編》卷二十載,宋宣和乙巳(金天會二年,1124年)宋朝許亢宗出使金國,第十程,至清州(今河北青縣), 州元是石城縣,金國新改是名。兵火之後,居民萬餘家。是晚,酒五行進飯,用粟抄以匕,別置粥一盂抄以小勺。與飯同不好,研芥子和醋伴肉食,心血髒瀹羹,芼以韭菜。穢汙不可向口,虜人嗜之。器無陶埴,惟以木刓為盂楪,髹以漆,以貯食物.又載,第二十八程,至鹹州(今遼寧開原), 赴州宅,就坐,樂作。酒九行,果子惟松子數顆。胡法飲酒,食肉不隨下盞,俟酒華,隨粥飯一發致前,鋪滿几案。地少羊,惟豬、鹿、兔、雁、饅頭、炊餅、白熟、胡餅之類。最重油煮麵食,以蜜塗泮,名曰' 茶食' ,非厚意不設。以極肥豬肉或脂潤切大片,一小盤虛裝架起,間插青蔥三數莖,名曰' 肉盤子' ,非大宴不設。人各攜以歸舍.對女真人來說,這已是極高檔次的禮節了,可是,在宋使看來,其器物和食品實在無可恭維。

對於使節的常規待遇,《松漠紀聞》續卷有一段記載: 虜中(金朝)待中朝(宋朝)使者,使副日給細酒二十量罐、羊肉八斤、果子錢五百、雜使錢五百、白面三斤、油半斤、醋二斤、鹽半斤、粉一斤、細白米三斤、面醬半斤、大柴三束。上節細酒六量罐、羊肉五斤、面三斤、雜使錢二百、白米二斤。中節常供,酒五量罐、羊肉三斤、面二斤、雜使錢一百、白米一斤半。

下節常供,酒三量罐、羊肉二斤、面一斤、雜使錢一百、白米一斤半.看來,對女真人來說,酒、肉、面、米不算希罕,只要是使節都有供應;而油、醋、面醬等比較珍貴,所以使副才能配額享用。

例四,熙宗時女真人婚宴中的飲食習俗。《松漠紀聞》正卷載, 婿納幣,皆先朝拜門,戚屬偕行,以酒饌往,少者十餘車,多至十倍。飲客佳酒則以金銀器貯之,其次以瓦器,列於前以百數,賓退則分餉焉。男女異行而坐,先以烏金銀杯酌飲(貧者以木),酒三行,進大軟脂、小軟脂(如中國寒具)、蜜糕(以松實、胡桃肉漬蜜和糖為之,形或方或圓或為柿蒂花,大略如浙中寶塔糕),人一盤,曰' 茶食'.宴罷,富者瀹建茗,留上客數人啜之,或以粗者煎乳.這可謂女真民間最高級的食譜了,主人在這大喜的日子裡,傾其所有。其中,尤以啜茶為最高檔的款待,大概這時女真人已熟知飲茶之妙,苦於得之不易,故茶彌足珍貴。

清代滿族人的一些食品與金代女真人的幾種食品一脈相承。滿族人過年喜歡吃白肉和血腸,這與女真人的肉盤子和心血髒羹類似。女真人用潛羊在先,滿族人宴客用全羊在後。女真人率先食用蜜糕和軟脂,滿族人後來特製風味小吃 哈什瑪.女真人的居住習俗在金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歷了從坎地穴居到簡易的棟宇,再到富麗的宮殿的發展過程。

女真人及其先祖一直有穴居的習慣。商周時期的肅慎、秦漢至魏晉的挹婁、南北朝時期的勿吉、隋唐時期的靺鞨,直到宋金時期的女真,是一脈相承的,其穴居的習慣也是代代相傳。《後漢書?挹婁傳》載, 挹婁,古肅慎之國也……處於山林之間,土氣極寒,常為穴居,以深為貴,大家至接九梯.《晉書?四夷傳》記挹婁, 夏則巢居,冬則穴處.《新唐書?北狄傳》記靺鞨, 居無室廬,負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如丘冢然.我們從這些記錄中了解到,女真先祖穴居是為了適應天氣嚴寒的自然條件,地穴挖在依山臨水的地方,挖得越深越好,用梯子出入,地表用梁木和土覆蓋,外面看起來像墳墓。

女真完顏部在建立金朝前仍是挖地為穴居住。《金史》卷一載, 舊俗無室廬,負山水坎地(掘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夏則出隨水草以居,冬則入處其中,遷徙不常.公元十世紀末,完顏部在首領綏可(後追認為獻祖)率領下遷至安出虎水畔(今阿什河流域),開始在地面建立房屋定居。

《金史》接著寫道, 獻祖乃徒居海古水,耕墾樹藝,始築室,有棟宇之制,人呼其地為' 納葛裡' ,' 納葛裡' 者,漢語居室也。自此遂定居於安出虎水之側矣.女真人的地面建築發展很快。《金史》卷六十六載: 昭祖得疾,寢於村舍,洞無門扇,乃以車輪當門為蔽。 卷七十又載: 世祖嘗疑術甲孛裡篤與烏春為變,遣習不失單騎往觀,孛裡篤與忽魯置酒樓上以飲之。習不失聞其私語暱暱,若將執己者,一躍下樓,傍出藩蘺以外,棄馬而歸。 上述史料表明,女真人在昭祖之時已有村舍,在世祖之時已有樓閣和帶藩籬的庭院。

關於女真人這個時期的住所,《女真傳》有較為完整的描述: 其俗依山谷而居,聯木為柵。屋高數尺,無瓦,覆以木板或樺皮,或以草綢繆之。

牆垣籬壁,率皆以木。門皆東向,環屋為土床,熾火其下,與寢食起居其上,謂之炕,以取其暖 (《大金國志校證》附錄一)。《大金國志?初興風土》的記載與此相同,但是,另外還提到房屋東南開有一扇窗戶: 其居多依山谷,聯木為柵,或覆以板與樺皮如牆壁,亦以木為之。冬極寒,屋才高數尺,獨開東南一扉。扉既掩,復以草綢繆塞之。穿土為床,熅火其下,而寢食起居其上.女真人的民居至此已經基本定型:依山傍水,以柵欄為院落,環屋為炕,門東(南)向,在房屋東(南)開窗。

後來東北的滿族人也一直沿用這種民居。請看楊賓《柳邊經略》卷一所記滿族居地黑龍江寧古塔一帶的民居: 屋皆東南向,立破木為牆,覆以莎草,厚二尺許,草根當簷際若斬,綯大索牽其上,更壓以木,蔽風雨出瓦上。

門戶多東南。土炕高五寸,周南西北三面,空其東,就南北炕頭作灶。上下男女,各據炕一面,夜臥南為尊,西次之,北為卑。曉起則疊被褥置一隅,覆以氈或青布。客至共坐其中,不相避。 我們一方面可以把它和金代女真人的房屋建築相比較,另一方面也可以據此推測女真人在室內活動與休息的習俗。

金朝的宮室也有一段從簡陋到壯麗的變化過程。太祖阿骨打時,女真所居之地並沒有城鎮,皇帝所住的不過是大一點的村寨,後來修建了京城和皇宮,也只不過相當於宋朝的州縣衙門,實在不夠威風。每逢舉行什麼活動,老百姓在周圍竄來竄去,太不成體統。《大金國志》卷三十三對此有一段生動的記載: 國初無城郭,星散而居,呼曰' 皇帝寨' 、' 國相寨' 、' 太子莊' ,後升' 皇帝寨' 曰會寧府,建為上京。其遼之上京改作北京。城邑、宮室無異於中原州縣廨宇,制度極草創。居民往來,車馬雜沓,自' 前朝門' 直抵' 後朝門' ,盡為往來出入之路,略無禁制。每孟春擊土牛,父老士庶無長幼皆聚觀於殿側。民有訟未決者,多邀駕(皇帝)以訴。至熙宗始有內廷之禁。 海陵王弒熙宗,遷都於燕京。遼金之際的燕京,由於遼朝多年經營,已經頗為壯觀,道路寬闊,皆有條理。海陵王遷來後, 以汴京(宋朝都城)為準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六一),對燕京大加擴建。《大金國志》卷三十三載,海陵王 築宮室於燕,逮三年而有成。城之四圍凡九裡三十步。

天津橋之北曰宣陽門,中門繪龍,兩偏繪鳳,用金釘釘之。中門惟車駕出入乃開,兩偏分雙單日開一門。過門有兩樓,曰文曰武,文之轉東曰來寧館,武之轉西曰會同館。正北曰千步廊,東西對焉。廊之半各有偏門,向東曰太廟,向西曰尚書省。至通天門,後改名應天樓,觀高八丈,朱門五,飾以金釘。東西相去一裡餘,又各設一門,左曰左掖,右曰右掖。內城之正東曰宣華,正西曰玉華,北曰拱辰。內殿凡九重,殿凡三十有六,樓閣倍之。正中位曰皇帝正位,後曰皇后正位。位之東曰' 內省' ,西曰' 十六位' ,乃妃嬪居之.其規模形制,今非昔比;再看其裝飾、名稱,完全是一座漢式的皇家宮殿。金宣宗時遷都到原北宋都城汴京。金朝皇室住得更加富麗堂皇。

(本文摘自網絡)

待續


相關焦點

  • 「唐宋元明清」中間少了個金朝,為何在編順口溜時要把金朝去掉?
    「唐宋元明清」,我們細看這句話,會發現中間少了一個王朝——金朝。為什麼人們在編朝代順口溜時,要把金朝排除在外呢?要知道,歷史上的金朝存在了119年,而且一度強盛不已。金朝的崛起在於宋朝的軟弱,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在金人的眼裡都不堪一擊。
  • 金朝女畫家宮素然:唯一真跡《明妃出塞圖》,現在卻在日本人手上
    金朝第一女畫家宮素然便是如此,她的畫作多以白描形式的人物畫為主,她在自己的畫作《明妃出塞圖》中寄託了自己擔憂國家、感懷時事的偉大情懷,用自己的作品,展示給人們她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第一女畫家的成長之路宮素然出生於金朝,那時的金朝是女真人的天下,雖然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金朝在鼎盛時期所佔據的領域還是非常遼闊的,並且當時金朝與宋、元等朝相銜接,文化多元發展,在互相交流溝通的同時,文化也日漸繁榮,宮素然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成長起來的。
  •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金朝滅亡後下場更甚於北宋靖康之恥
    公元1210年,蒙古成吉思汗與金朝斷交,並取消一切貿易往來。公元1211年,昏庸的金朝第七位皇帝,衛紹王完顏永濟調集全國45萬軍隊,與蒙古的成吉思汗以藉口「為祖宗報仇」之名,所集結的9萬鐵騎決戰於野狐嶺(今河北張家口)。
  • 金朝一位皇帝登位就導致金朝犯太歲,他做兩件事加速了金朝的滅亡
    成吉思汗知道完顏永濟本是庸碌之輩,對他居然能當上金朝皇帝不屑一顧。衛紹王為人優柔寡斷,沒有安邦治國之才,只是儉約守成而已。這個平庸無為的完顏永濟,居然平白拾了個大金皇帝,真是洪福齊天。完顏永濟一上臺就犯錯誤國。
  • -960年):金朝始祖皇帝(追尊),高麗老人帶領完顏部走向文明
    「倒插門」就是男子結婚後要到女方家裡落戶,也就是男方「嫁」到女方家裡,最通俗的叫做女娶男。說起來,「倒插門」還有一個學名叫做「入贅」,男人「入贅」到女方家定居,改姓女方姓氏,成為女方家的「兒子」,繼承女方門第,生的孩子隨女方姓氏。因此,倒插門的男子一般被稱為「上門女婿」。  古往今來,願意做「倒插門」女婿的男人並不多,因為不僅要生活在女方的屋簷下,而且生的孩子還要隨女方的姓。
  • 金朝滅亡時到底有多慘?有什麼歷史依據?
    滿腹才華的元好問,也悲憤記錄了金朝覆滅前夜的所見所感。比如在應州等地,就是持續數年的戰亂加大旱,老百姓不但得不到賑濟,還要承擔巨額的賦稅,簡直是「慘慘愁肺腑」。而在「大金天子」腳下的汴京,家家戶戶的糧食都被強制徵用,以至於「死者相枕,貧富束手待斃而以」。而整個金朝境內,在元好問的筆下,「人掘草根官煮弩」成了常見現象。
  • 戴戒指「男左女右」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自古以來,人們就有戴戒指的習俗。戴戒指有裝飾、吉祥和表示婚否的多種作用,戒指的戴法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所具有的含義不盡相同。目前,國際上普遍流行的戴法是:戴在食指上,表示未婚,或者表示想找對象;戴在中指上,表示正在熱戀之中;戴在無名指上,表示已訂婚或結 婚;戴在小指上表示獨身。我國自古以來戴戒指有男左女右的講究。
  • 金朝滅亡後,後宮嬪妃的下場如何?南宋總算是報了靖康之仇
    北宋被金朝滅亡給世人留下的最大印象倒不是什麼王朝的更替,而是一部女人被凌辱的黑暗歷史。公元1127年,金朝軍隊攻陷北宋都城,徽欽二帝及北宋皇族、嬪妃、公主、宮女等3000多人被金軍押往金國。這些可憐的女人們一路上被金軍肆意強姦凌辱,再加上寒冷的氣候,當時就有很多慘死在路上。
  • 第501期|真人頭像:1209優質超級可愛的真人女頭
    第501期|真人頭像:1209優質超級可愛的真人女頭
  • 歷史上的今天1115年1月28日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
    歷史上的今天1115年1月28日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 2013-08-27 11:0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女假髮真人發哪家牌子最好?
    簡單說一說真人發假髮想要體驗真發假髮,最好是網上搜一下真發假髮店,去店裡試戴體驗。就是把頭髮少的地方填充起來,到店裡選合適的面積,合適的工藝,經過專業的髮型師修剪和自己的頭髮銜接,真的可以已假亂真了。女假髮真人發哪家牌子最好 女士真人發的假髮有機制和手工兩種,假髮屬於小眾行業,具體牌子可以百度搜一下排名靠前的一些評價,選擇經驗豐富的補發店,主要看產品的效果,以逼真透氣考慮去選,最好選工廠直營店性價比最高。更多提示【真發假髮哪裡買好?】
  • 【海絲泉州】惠東女奇特的鑲金牙習俗:祖先就有鑿齒之風
    由於這個習俗,因此史學家、民俗學工作者在探討惠東女族屬問題時,總想把它與其他少數民族類似習俗聯繫起來考證,以期得出惠東女是某個少數民族的結論。莫俊卿《古越人的拔牙習俗》中的《太平寰宇記》記述:「祁連山數百裡,有俚(黎)人,女既嫁,則缺去前一齒。」以上史料,從《黎族民間故事選》一書中亦可找到佐證。
  • 婚禮習俗,西式婚禮習俗和禁忌,備婚新人須知
    結婚是人生大事,無論是西式婚禮還是中式婚禮,它們各自有著不同的習俗和禁忌。那麼西式婚禮習俗都有哪些?今天跟小編一起來看看~~西式婚禮習俗:「有舊、有新、有借、有藍」的西式婚禮習俗已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它們都有哪些寓意~~有舊:新娘可以穿著或佩戴一樣舊物來象徵她和她娘家及過去生活之間的歷史紐帶。
  • 肉食女子和gay的同居生活,漫畫《苦中有甜》真人電影化
    肉食女子和gay的同居生活,漫畫《苦中有甜》真人電影化
  • 泉州市有個蟳埔女習俗,她們半夜出嫁,一件婚禮服裝一生只穿兩次
    普通人燕爾新婚,是很喜慶熱鬧的大事,「蟳埔女」習俗中的婚嫁方式卻別具一格。她們半夜出嫁,一件婚禮服裝,一輩子只穿兩次,居住的地方尤其特殊。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習俗著裝,民間育子服飾習俗
    如清末蘇州吳江地區民間沿襲著新娘結婚時穿戴鳳冠霞帔的習俗,大紅色的鳳冠霞帔上描繡著鳳凰及花鳥紋樣,有的還飾以珍珠、瑪瑙等物。我國地城廣闊,民族眾多,雖然各民族習俗由於世代相傳而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和模式,但不同地區與民族之間的相互交往使得許多固定的習俗模式逐漸被打破,禮儀、禮節的形式有了變化,並產生出新的形式,在民間廣泛流傳。如在老北京的婚俗中,常見有四種禮節,為北禮、南禮、旗禮、回禮。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習俗著裝,民間婚禮服飾習俗
    ,這些特殊的服飾和著裝方式,反映出我國民間不同地區不同的觀念與習俗。自古以來,由於「禮不下庶人」,民間的禮也就不同於統治階級的禮,它是在社會生活中依照傳統風俗習慣逐漸完善起來的俗禮,如婚嫁、喪葬、慶壽、生育、祭祀、節日等諸多民俗禮儀活動都有著特定的形式,往往對服飾也有具體的要求。因此,這些服飾在精神方面和外在形式方面,都蘊涵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