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然後..."

2021-02-17 健康千金方

「你這都這麼一大坨掉出來了,必須做手術了!」醫生從隔斷後走出來,一邊走一邊說。

隔斷後窸窸窣窣,女人大概正在穿褲子。

「而且必須先切掉一部分子宮,再把韌帶提上去。子宮太大了,不切掉一部分提不上去的。」年輕的女醫生一邊說一邊在電腦裡輸入。她聲音刮拉爽脆,頭髮齊齊整整地包在帽子裡,臉被護目鏡和口罩遮嚴實了。

女人出來了,一身黑,看起來不過四五十歲。她向下抻抻黑色的腈綸毛衣,抿抿嘴問:「那還能幹活嗎?」

醫生看她一眼,「不能幹重活的,很容易復發。復發了就只能再做手術。你這個年紀,韌帶都老化了,就像橡皮筋,用久了就越來越松,越來越松,靠保守治療很難了。」

黑衣女人彎腰小聲說了些什麼,醫生往後一仰,大聲說:「不行的!得了這個病,你就理解為得了個富貴病,不能再乾重活!就算子宮全切了,還可能掉出別的東西來。這裡面還有別的東西的,你明白吧?」 她又看了她一眼,「也不是不乾重活就一定不會復發了,做兩三次手術的大有人在。我們倒是可以再給你做手術,但你受罪啊。」

黑衣女人向醫生點點頭,拿著病歷和發票朝外走。她面無表情,似乎子宮要被切除的不是她,有可能從體內掉出點別的什麼的也不是她。

接下來的是一個子宮頸掉出體外三公分,同樣急需手術的三十多歲的女人。

再接下來是一個大笑就會漏尿,已經這樣兩三年了的年輕女人。

女人們站在門口排隊,一個接一個,出來一個,進去一個。排隊的人們並不交談,在叫號機機械的聲音裡,個個面無表情地直立著,似乎無悲無喜。這裡的空氣與其說是平靜,不如說是麻木。

輪到我了,我走了進去。


我第一次聽說盆底肌是在七年前。當時我懷著大女兒Sissi,正孜孜不倦地閱讀著各類孕產書籍。在一本美國人寫的六百多頁的《懷孕聖經》裡,有一頁插入了一個小專欄,簡單介紹了凱格爾運動。我半害羞半驚嘆地看完,當作奇文共賞念給我媽媽聽。她半天不作聲,然後笑著說:「原來還有這樣的運動。我就有點漏尿。」她把書捧過去細讀起來。那一年我弟弟二十五歲,她也漏尿二十五年了。這二十五年,沒有人告訴過媽媽這是一種疾病,是可以治療的。

Sissi出生一年後,我終於有閒暇照看一下自己。我想起那一頁書,雖然自我感覺沒什麼明顯的症狀,但還是決定去醫院檢查一下求個安心。論壇上有一兩個帖子影影綽綽地談論著這個話題,似乎十幾公裡之外的一家醫院有此類業務。換乘兩次,一個多小時後我抵達了醫院,但卻被告知該項業務是院外的某合作機構開設的。機構的工作人員聽了我的情況,搖搖頭說,「你這都生完一年了,沒必要檢查了。」

很久以後我才知道,盆底肌康復存在產後六個月的「黃金治療期」一說。但整個孕產期,無人向我提起。

又過了幾年,我再次懷孕。這次我提醒自己,產後一定要早做檢查。Sissi的妹妹出生在疫情爆發前夜,那之後一切都停擺了。直到有一天,春光大好,我和Sissi下樓玩兒,我們在翠綠的草地上大笑著奔跑,玩「怪獸媽媽抓小孩」的遊戲。突然,我停下來,笑不出來了,因為我的內褲全溼了。必須儘快去醫院,我想。

我按照門診醫生的吩咐來到檢查室。

檢查室明亮而凌亂。靠牆的一排鐵灰色柜子上零散地放著消毒溼巾、抽紙、文件,牆上貼著大大的粉色科普招貼畫。柜子旁邊是一隻白色的抽水馬桶,但是馬桶下方並未連接下水管,而是擱著一隻半透明的塑料大杯子。我半躺在馬桶旁的黑色檢查床上,張開兩腳,被一根細細的透明軟管連在腳邊高大的機器上。機器一閃一閃,我隱約感到涼涼的水灌入體內。這就是尿動力檢查了。

背對著我的護士正朝電腦裡輸入數據。她全身藏在藍色的防護服裡,看不出年紀。

「把你手機給我,我給你拍張照。」她突然轉過身來說。

她拍的是我的下體的照片。

「喏,你看看,這就是膨出的陰道壁。」

「怎麼會這樣?!」我嚇了一跳。

「如果是在我們院生的話,懷孕的時候就開始科普了。產後42天檢查有問題的話,馬上就來治療了。你來的太晚了,現在只能說恢復到生完第一個我們還有點把握,恢復到一個沒生的時候基本不可能了。」

「我根本不知道……」

她突然抬起頭,從眼鏡上方看住我:「你根本沒有好好保護它。」

「咚、咚、咚、咚」,我在無人的樓梯轉角處上下跳躍。

原地蹲跳,上下樓梯,原地跑步,快走,咳嗽,把這些都完成一輪後,回到檢查室揭下衛生巾稱一稱,就知道漏尿了多少,然後,坐在檢查室的馬桶上一洩如注,將飽脹的尿液排進馬桶下方的塑料杯裡。至此,尿動力檢查就算完成了。

檢查室的藍衣護士告訴我,漏尿和膨出只是初期症狀,但如果不治療,隨著年齡的增大,尤其是絕經期的激素變化,有相當大的風險臟器脫垂。

「通常70%的損傷都是生第一個孩子造成的」,藍衣護士說,「很多人生完第一個沒有感覺,但其實損傷已經發生了。」

我將兩頁紙的報告交給門診醫生,得到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治療方案。

「人體就是如此神奇」,醫生藏在護目鏡後的眼睛是一對大而深的雙眼皮,「產後六個月,激素讓身體有恢復的意願,如果能配合適當的治療,就有可能有好的結果。越早開始越好。」

「我還能恢復到以前嗎?我是不是以後再也不能跑步了?」我問出最想問的問題。

「我很難給你一個承諾。預後和很多因素有關,年齡、基因、生活方式、身體狀態,是否足夠自律,等等,相同的治療方案每個人的結果都可能不同,我只能說,你還在時間內。」 ——這是我第一次聽說「六個月黃金期」。

告別醫生,我摩拳擦掌地來到檢查室預約第一次治療,卻被告知要排隊三到五周。五周之後,我的「六個月黃金期」就快告罄了,我苦苦哀求,然而並沒有什麼用,排在我之前的一百多個女人個個心急火燎。

為什麼沒有人早點告訴我們這些?

丈夫說,哪有這麼誇張,以前那些生了八九個的怎麼辦。我想起離開醫院前遇見的那個老太太。她穿著病號服,頭髮全白了,一小步一小步地挪到檢查室門口,才發現弄錯了地方。她預約了當天手術,切掉全掉出來了的子宮。我給她讓座,她連番道謝,坐下來等護士把她領回去。

檢查室牆上的招貼畫寫到,平均每三個女人中就有一個會遭遇盆底肌障礙。然而即使是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盆底肌康復也算是一個新事物。「以前那些生了八九個的」,並不是沒有遭遇痛苦,而是她們的痛苦並不為人所知。

為什麼她們不說?為什麼她們不被看見,不被聽見?

藍衣護士曾告訴我,這個病不危及生命,甚至,被切掉的那些子宮本身通常是健康的;但是這個病非常影響生活質量——漏尿、臟器脫垂、性交疼痛。

它並不影響她們的生育功能,它只是影響她們的快樂。

「收、放、收、放、收、放」,手機裡的app傳來規律的聲音。

「媽媽你在幹什麼?」 六歲的Sissi推門進來。

我想了想,說:「媽媽正在鍛鍊尿尿的地方那一帶的肌肉。生寶寶會對這些肌肉造成損傷,有些媽媽會出現咳嗽、噴嚏、跑步或者跳繩的時候漏尿的情況。所以需要治療。」

她眼珠子一轉:「所以你不能和我比賽跑步對嗎?」

「是啊。」

此時,距離我第一次聽說「盆底肌」已經七年了,應用商店開始有幫助人們練習凱格爾的app,網絡上開始有人公開談論盆底肌障礙帶來的不便,越來越多的醫院開設了盆底門診。我想,於我而言,就從沒有絲毫恥感地和我的女兒談論這件事開始吧。


手掌大小的盒子,紫蓋白底,打開來,裡面齊齊整整依偎著五隻粉紅色紡錘形小球。掂起一隻,表面軟彈,內裡堅硬,有點分量。小球的頂端,浮雕了一個小小的「1」。這是1號球。球的末端拖著十來公分的小尾巴,像一隻小蝌蚪。

我躺下,深呼吸,將消毒完畢的一號小蝌蚪緩緩塞入陰道。完全塞進去之後,稍一用力,小蝌蚪倏得一下被吸進去了。真是有趣。

我慢慢併攏雙腿,慢慢起身下床。這時,突然有人敲門,我一僵,小蝌蚪倏得掉了出來……

三言兩語打發走家人,我將小蝌蚪塞回去,決定再接再厲。根據說明書,第一次使用時,含住最輕的1號球儘量站立十五分鐘。然而在最初的兩分鐘裡,小蝌蚪就掉出來了三次。

在塞回去——吸住——掉出來——塞回去的過程當中,那塊被我忽略多年的肌肉,終於徹底甦醒了。一吸一放,像是正和小蝌蚪玩耍的活物。她是活的,只是時常不聽我大腦的指揮。

我興趣盎然,總算從這一路「產後康復」的事件中感到了一些趣味。

「你好啊,盆底肌。很抱歉之前沒有好好照顧你。請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吧。」

陰道啞鈴學名「盆底肌肉康復器」,屬醫療器械,它遠比單純的凱格爾運動更能幫助女人們找到盆底肌肉發力的感覺,是鍛鍊盆底肌肉極好的幫手。

然而我的女性朋友們告訴我她們「下不去手」。正如衛生巾主要在東亞流行,歐美女性更愛用塞進去的衛生棉條,在此地,塞入陰道某樣東西似乎有一種心理上的障礙,文化上的禁忌。

陰道和盆底也許是我們身上最強大的器官,她們可以通過一個人。但她們常常也是最被我們忽視和遺忘的身體部分。


「你到底是怎麼把這個小球塞進去的?」洗手間裡,Sissi興致盎然地上下打量我。

我向上翻了個白眼,「你真的對這個很好奇對嗎?但是抱歉,這個部位是我身體的隱私部位,所以我不能給你看。」

我簡單解釋了一下陰道啞鈴的作用原理,並且強調因為這是我的隱私,所以希望她不要跟她的好朋友們分享這則趣聞。

1號啞鈴站立位可以保持後,依次訓練爬樓梯、提重物、咳嗽、跑跳,都可以保持後,依相同順序訓練2號啞鈴,直至5號啞鈴訓練完畢。建議每半年訓練一個周期。說明書上如是說。

我在小區裡散步,和我的啞鈴一起。Sissi騎著滑板車在我身旁倏忽來去,金燦燦的陽光被濃綠的樹蔭篩過,在我倆的身上落下斑駁的光影。繞行小區一周,盆底肌終於累了,啞鈴緩緩滑出,今天的訓練結束了。

「所以,3號球感覺怎麼樣?」健身教練笑問。

「還不錯,每天都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我笑答。

教練短髮、愛笑,我倆認識已經兩三年了。最近她才跟我提起,很多年前生完孩子後,她練習倒立,下體會傳來噗噗的「放屁聲」,她查過之後才知道,原來剖腹產也可能有盆底肌損傷,這種學名「陰吹」的現象正是受損的表現。我將陰道啞鈴推薦給她,也推薦給我生完二胎的朋友,推薦給我的媽媽。

我希望我有結實飽滿的臀肌,有緊實漂亮的腹肌,我也希望我有收放自如的盆底肌。我希望我是健康的,強壯的。白天在陽光下自由奔跑,夜晚享受著性的愉悅。我希望我對自己的欲望坦誠直接,對自己的權益理直氣壯。我希望每一個女性都能如此。


治療室裡,一幅幅淺粉色布簾從天花板垂落到地板,每一幅都掩著一張粉色小床和一臺電腦。我半躺在其中一張上,聽著窗外的悶雷聲。這時節上海正是梅雨季,任何東西都溼的能擰出水來,但治療室裡空調開得正正好,涼悠悠的。藍衣護士拍拍我,提醒我電刺激結束,該鍛鍊了。我努力把精神集中到屏幕,用盆底肌控制屏幕上的小海豚上下遊動,遊得好的話,不僅有個好分數,還有電刺激獎勵……

不知不覺一個療程結束了,是時候去找大眼醫生複查了。

盆底肌門診的門口依舊擠擠挨挨,但疫情已進入「常態防控」,大眼醫生不再戴護目鏡和手術帽,只戴了口罩。綁得整整齊齊的頭髮,細看卻是一頭咖啡色的羊毛卷。她起身的時候,露出白大褂下黑底紫花的長裙,和一對銀灰色中跟瑪麗珍鞋。

「切掉吧!」隔斷後轉出來一個波波頭。波波頭穿著蝦子紅連帽衫,水洗藍的破洞牛仔褲,背著一個牛皮雙肩包。看到她腳上的玻璃絲短襪和頭上花白的頭髮,我這才意識到她有些年紀了。

「什麼時候可以切?」她追問醫生。醫生解釋了一番,她又說:「卵巢也切掉吧!」

 「卵巢不能隨便切的哈」, 大眼睛醫生忍不住笑了,「你怎麼這麼想得開的啦?」

波波頭一愣,然後笑著聳肩,「我麼,任務完成了呀。」

門口立著的女人們都笑了。

回到家已經是傍晚了。吃過飯洗完澡,我靠著床頭,給Sissi讀她最喜歡的書。燈光昏黃,她依偎著我,我以為她已經睡著了。這時,她突然說,「我不知道要不要生寶寶。我很怕疼,可是又很喜歡像你這樣給寶寶讀書的感覺」。

要不要生寶寶啊,這個問題的確很重要。陰道、子宮、卵巢,每個擁有這一套器官的人類都需要思考這個問題。我沒辦法直接給Sissi一個答案,但是安慰她還有很多年可以考慮這個問題,在知曉全部風險的前提下。

相關焦點

  • 「生完二胎,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
    原創 半菀 視覺志作者丨半菀你聽說過「陰道啞鈴」嗎?前幾天,馬伊琍在微博分享了一篇把自己看哭的文章。話題沉重私密,引起了無數人的討論。02走出醫院,她去藥店,買了人生第一盒「陰道啞鈴」。這也是她第一次聽說和見到這個東西。估計很多姑娘至今也沒見過。「陰道啞鈴」又叫做縮陰球,或者陰道瑜伽球。
  • 馬伊琍發「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網友疑被盜號:中國女人太可悲
    而近期馬伊琍又發表了一篇關於女性生完娃以後要如何的進行盆底肌的訓練,一定要重視這方面的健康,而轉發了一篇「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此次轉發出現後,馬伊琍的微博出現了高的評論量,有很多萬以上的評論是關於馬伊琍的微博號是否被盜了的質疑?而在轉發這篇文章的時候,是有馬伊琍的前言的,肯定是沒有被盜號,而且是對於廣大生育後的女性的一種友善的提醒。
  • 馬伊琍關於《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的微博為何吸引眾多網友熱議
    前一段時間,馬伊琍評論《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的微博上了熱門。 產後的陰道損傷、鬆弛、漏尿,已經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科普,逐步為大眾認知。產後陰道損傷,是媽媽們共同的傷痛。
  • 我買了個陰道啞鈴
    我相信研究了凱格爾研究的最終結果,是買了一套精緻的小圓球,價格相當不低,順豐包郵,保密包裝。那是個純中國製造的洋貨,直徑 29 毫米的 mini 款——據說 3.6 釐米的西方女性經典款對大多數中國女性而言都過於大了——裝在長方盒子裡粉粉綠綠的四個果凍模樣的小球,至少看上去顯得非常精緻小巧,不惹人討厭。
  • 「陰道啞鈴」的背後,揭開了幾億中國女性的難言之隱……
    今年7月份,馬伊琍轉發一篇特別直白的文章——《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圖片來源:網絡)《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這篇文章,其實講的是一名二胎媽媽的產後出現不適的「自救」。於是,就有了《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這篇文章,馬伊琍也站在一個產後媽媽的角度,呼籲女性要愛自己!
  • 產後女性自救:我買了一個陰道啞鈴
    你聽過[陰道啞鈴]嗎?如果你是一位媽媽,那應該聽過。如果你沒聽過,拜託先別划走!!!因為這事關你和你的另一半的性福(幸福)和生活質量。最近,[陰道啞鈴]火了!在《我買了一個陰道啞鈴》文中,作者提到和自己和孩子在樓下玩耍、奔跑、大笑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內褲全溼了。是的,她漏尿了。所以她立馬去了醫院。
  • 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
    輪到我了,我走了進去。我第一次聽說盆底肌是在七年前。當時我懷著大女兒Sissi,正孜孜不倦地閱讀著各類孕產書籍。在一本美國人寫的600多頁的《懷孕聖經》裡,有一頁插入了一個小專欄,簡單介紹了凱格爾運動。我半害羞半驚嘆地看完,當作奇文共賞念給我媽媽聽。
  • I love You的真正意思不是"我愛你"!
    知道"Ilove you"是什麼意思嗎?
  • 那個女人買了陰道啞鈴:生完孩子後,她的子宮掉出來了
    前幾天偶然發現馬伊琍之前在微博上分享了一篇《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的文章 她說「看完這篇文字結束,眼睛就溼了...」▼這篇名為《陰道啞鈴》的文章一開始就是一位醫生對女患者說「必須要把子宮切除」 因為她的子宮掉出來了文章裡提到的第二位女性是一個生完孩子後,大笑就會漏尿的患者此前,她的「漏尿」已經持續了兩三年
  • "亂彈"新聞理想:"這麼漂亮的姑娘不拍AV可惜了"
    有一次北京的大領導來杭州出差,同事們陪在左右熱情洋溢,我話少在一旁靜靜聽著他們聊天,一個也是做商務的男同事問我,你這麼不愛說話能做好商務工作嗎?我回答他說"做小姐的不是非把淫蕩寫在臉上胸相畢露才能做好,改頭換面使自己看起來像良家婦女的反而更受歡迎",真正有理想的小姐從不靠賣弄胸脯吃飯,而是仰仗緊緻的內涵,後來我把這種理想豐滿不走尋常路地接客模式簡稱為改良,也可以叫中間道路。
  • 馬伊琍轉發「陰道啞鈴」,正視產後那些尷尬事,沒什麼好害羞的!
    辣媽馬伊琍轉發了一篇名為《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的文章,並配文:大一被閨蜜案例衛生棉條後就徹底拋棄了衛生巾,這才是女性某種意義上的自我解放!博文尺度之大讓網友一度懷疑她被盜號了,一時間「陰道啞鈴」成了熱門詞彙。不得不承認,初次看到這個微博也被嚇了一跳,身為母親也是第一次聽到「陰道啞鈴」,為此特地去百度了一下它的作用。
  • Yellow fever,北美白人男性迷戀亞裔女性,是"情"還是"病"?
    "即可哈佛大學校報《哈佛深紅報》(Harvard Crimson)3日刊登了亞裔學生胡念(音譯,Nian Hu)的文章。胡以第一人稱在文中寫道:我的朋友翻閱著一名男孩的臉書(Facebook)相冊。這個男孩是白人,生長在白人社區,學校也是以白人學生為主體。然而他的照片中總是出現許多亞裔女孩的身影。"他一定是有yellow fever,"我的朋友總結道。
  • 陰道啞鈴使用方法
    方法:將最輕的1號陰道啞鈴外塗少量專用潤滑膏,取仰臥位或蹲位,將啞鈴圓頭一端朝前,置入陰道內一個指節深(2-2.5cm),然後站立起來(兩腳與肩同寬)進行陰道和肛門收縮、放鬆運動,注意不要用腰腹和臀部的力量收縮放鬆。如果您採用正確的收縮方式,啞鈴是會有上升的感覺的。
  • 所有加拿大人的"效忠"對象!她從女神到"奶神",告訴你什麼才叫超長待機...
    而再過幾天(6月6日),這位加拿大人的"君主"將度過她89歲的生日。其實現在,大家都在等待一項新紀錄的誕生,到今年9月10日,女王即將打破英國1200多年來在位時間最長的記錄,從"超長待機"變成"最長待機"。
  • 終於等到韓劇的"井噴期"了!
    她也始終貫徹著一句潛臺詞:我要的不是這些!一位是霸道總裁、一位是剛剛畢業的樂觀小白,這不就是典型的"王子與灰姑娘"式發展嘛!就是不知道劇情最後會不會朝著"瑪麗蘇"的方向發展。「武法律師」重點在於這個"武"字。以往的"律政劇"都是跟感情、懸疑等等元素掛鈎。
  • 【人人說】教你如何"買",盤點日本藥妝店的「寵兒」(上篇)
    日本花王SPA蒸氣浴舒緩眼罩~溫熱眼膜,不用多說,哭完或眼睛疲勞是真好用,日幣二盒等於臺灣一盒的錢!![不多說眼藥水就是上面二種最熱銷,參天跟小花囉~~可以馬上改善疲勞及止癢],饅頭媽常常是個"大紅眼",試點了小花眼藥水,清清涼涼的,有改善眼睛疲 勞和充血喔!
  • 立秋將至,2021年是"穿衣秋"還是"脫衣秋"今年立秋還熱嗎?
    大暑過半,立秋將至,中伏已過一個星期了,人們常說"熱在中伏,冷在三九",這幾天持續35度以上的高溫,真是"上蒸下煮」,人們出外活動幾分鐘,得流幾小時的汗,脫光衣服也不覺得涼,這酷熱難熬的日子,真讓人難以招架,人們在這三伏天的高溫"烘烤"中,最盼望的是涼爽的秋天進快到來,希望這高溫的難熬的暑天早點過去,"中伏不盡秋來到",中伏還未結束,其實,秋天的腳步聲已悄悄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 外國小哥發明」液體屁「,本為好玩,卻發現它能治癒"絕症"...
    兩個外國小哥出於無聊,開了一家名為Ass Factory(屁股工廠)的公司。
  • 馬伊琍為「緋聞男友」慶生闢謠,她曾轉發「陰道啞鈴」為女性呼籲
    前段時間,馬伊琍轉發「陰道啞鈴」,大膽呼籲女性自我解放,在網絡上一度引起熱議。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馬伊琍曬出「緋聞男友」正面曝光8月7日,馬伊琍在微博上,放出了自己為造型師慶生的照片,還配以文字「摸我臉剪我頭髮的男同志
  • 加拿大丈夫 "怪異"性癖:要像日本小片表演,自己做清水健!中國女子忍無可忍離婚,竟被遣返!移民官:"老公要求很合理呀~"
    "很快就決定離婚。L女士表示目前生活很安定:他們已經生了個兒子、買了車、還向一家中餐館投資了3萬元入股。雖然現在生活安定,但移民部在排查中卻認為她第一宗婚姻是虛假的、利用婚姻作為跳板來到加拿大。一名官員表示:"她從來不打算和第1任丈夫維持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