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次心靈療愈的童話故事:從悲傷到快樂,蛤蟆先生經歷了什麼?

2020-12-21 一木深度說

文/當年一木

「人到中年,不如狗!」

去年的時候,這句話刷屏了,而到了今年,有這種感受的人只會更多,包括我。

「上有老,下有小」,每天睜開眼,都是需要自己的人,卻沒有一個自己可以依靠的人,這就是當代中年人的現狀。

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褪掉了臉上的笑容,變得鬱鬱寡歡。

似乎他們也沒有經歷過生離死別這樣的沉重打擊,卻就是在平平淡淡的日子裡,一步步變怏了,就像一隻秋天打霜的茄子、洩了氣的皮球一樣。

很多人以為,這只是生活壓力導致的,曾經我也是這麼想的。然而,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我才意識到,這事情沒那麼簡單!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每個人的改變,都是時間積累的結果。

或許,你眼裡那個陽光樂觀的人,內心裡並不快樂,正如一句話所說的「微笑是給別人看的,眼淚是留給自己的」。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們為了維持這表面的快樂,早已耗盡心力。直到他們徹底變了副模樣,變得抑鬱了,周圍的人居然還一臉詫異:「他這麼樂觀的一個人,完全不像會抑鬱的人啊!」

別不信,你身邊一定還有幾個抑鬱症患者。據一份調查的保守統計,全球患抑鬱症的人,已經超過3.5億人。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裡,主人公蛤蟆先生,就是我們現實生活裡很多人的寫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英國著名作家、心理學家——羅伯特·戴博德所寫,出版20多年來,早已成為了英國「國民級心理諮詢入門書」,如今在豆瓣上評分高達8.8分。

也許光看書名,很多人會誤以為這是一本童話書籍,寫給兒童看的,事實上恰恰相反,這本書是寫給成年人看的一本很有深度的心理療愈書籍。本書借用了著名童話故事《柳林風聲》中的人物(動物)形象,講述了一個患上了抑鬱症的病人(蛤蟆先生),如何通過10次心理諮詢,最終找回快樂和自信的全過程。

作為一個心理諮詢的外行人,通過本書模擬的病人與心理諮詢師的互動,能了解心理諮詢的標準流程。普通人如果羞於去看心理醫生,那麼通過閱讀這本書,與故事的主人公進行對照,也能發現自己存在的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治癒。

那麼,這本書究竟講了些什麼呢?

故事裡的蛤蟆先生,原本是一個熱情、樂觀的小夥伴,經常鬧笑話,人緣也相當不錯。按照人們的傳統觀念,這樣一個人是不可能得抑鬱症的,然而,很遺憾的是,這個快樂的蛤蟆先生,如今深陷抑鬱症,無法自撥,活成了一個連自己都討厭的人。

很多人好奇,抑鬱的人究竟是啥模樣?從蛤蟆先生這裡,我們能窺見一斑:經常失眠,白天無精打採,眼睛半睜著,神色黯淡;成天窩在家裡,不修邊幅,邋裡邋遢的,身上散發著臭味;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致,一想到難過之事,就難以控制住情緒,大哭一場。總之,蛤蟆先生變得消沉、悲傷了,用蛤蟆自己的話說,「整個人都不太好了」

幸好,蛤蟆先生平時的人緣不錯,看到他如此反常,朋友們都想著要幫助他。最開始,大家精心照料他,幫他收拾屋子;接著,鼓勵他,告訴他必須要振作起來;最後,還忘不了來一番嚇唬:如果不改變,前途悽慘。

事實上,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有人患上了抑鬱症,周圍人都會勸他:「要心情開朗起來,樂觀積極,凡事往好處想」。然而,這些粗糙的建議,跟勸人「多喝熱水」沒啥區別,並沒有深入核心本質,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真的是一點卵用也沒有。

所以,無論朋友們怎麼好心勸告,蛤蟆先生依舊悲傷憂鬱。最後,總算有明白人,建議他去看心理醫生,由此開啟了一個病人同心理諮詢師的互動環節。

蛤蟆先生終於坐在了心理諮詢師蒼鷺的對面,卻沒想到,心理諮詢師先給蛤蟆來了個下馬威,用「誰支付費用」這個問題,來讓蛤蟆明白,為諮詢負責的是他自己,而不是別人。從這裡開始,已經為後面埋下了伏筆:能救贖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第一次諮詢結束的時候,蛤蟆問了一句:「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

蒼鷺聽了這句話,立即正色,直視著蛤蟆說:

「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

就是這句話,打消了蛤蟆的顧慮,同時也體現出了蒼鷺的專業和自信!果然,後面的諮詢,沒有讓蛤蟆失望。

在第二次諮詢開始時,當蒼鷺問蛤蟆「感覺怎麼樣」的時候,蛤蟆習慣性地回答「很好」。然而,蒼鷺對於這樣毫無意義的寒暄並不感興趣,直到蒼鷺拿出了「情緒溫度計」來測試,蛤蟆才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生活一團糟糕,因為自己一事無成!

何止是蛤蟆,幾乎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曾被自己的「一事無成」所困擾,雖然表面光鮮,被誇「好心的朋友」,但是一輩子似乎沒幹成過啥大事。

人世間,始終存在著「二八定律」,能功成名就的永遠只有極少數的人,其他人難道就不活嗎?當然不是,承認並接受自己的平庸,並不可恥,可恥的是好高騖遠,以及自甘墮落者。

當蛤蟆先生承認「是的,我抑鬱了」,心理治療才正式開始,因為這代表著蛤蟆開始正視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逃避,用一句「我很好」來敷衍。

外人都以為蛤蟆先生是一個「樂天派」,每天都那麼開心,甚至蛤蟆也自認為是個「不會生氣的人」,然而,蒼鷺卻用一句話戳破了這美好的假象:並非不生氣,只是選擇了用另一種方式生氣。通過蒼鷺的一步步引導,蛤蟆回憶起了自己的童年,讓他意識到自己是「討好型人格」,以至於在後來,他試圖去討好身邊的人,正如他小時候去討好自己的父母那樣。只是,這麼做,並無益於改善人際關係。

有些時候,蛤蟆甚至會委屈,自己對別人這麼好,為什麼別人卻錯待自己呢?蒼鷺明確指出,沒有誰能讓你不快樂,讓你不快樂的是你自己。

最後,蒼鷺還引導蛤蟆找到了自己不快樂的根源,他身上存在著3種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蛤蟆小時候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缺乏愛,父親對自己太嚴厲,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肯定。蒼鷺告訴他,只有打破童年情緒對他的圍困,理性地面對當下,活出自我,他才算是真正長大了。

在一次次地崩潰、流淚後,蛤蟆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之處,也就是在痛苦中,實現了自己的成長和改變。

正如一句名言所說的,「沒有一種覺醒是不帶著痛苦的」,不少讀過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的人說,讀這本書真的是太扎心了!在我看來,只有直面痛苦,才有涅槃重生的勇氣!

可以說,這本書最大的功效就在於,讓那些「披著成年人外衣」,卻「內心脆弱」的孩子,認清自我,得到救贖。

作者羅伯特根據自己多年來的心理諮詢服務經驗,結合最新的心理學理論,融入到了有趣的故事中,通過講故事的形式,闡述自己對人性的理解。其實,書中的心理諮詢師蒼鷺,就是以自己為原型。

讀了這本書,可以看到心理諮詢的傾聽、共情、溝通技巧,也可以看到一個標準的心理諮詢流程的模板。讀者很有代入感,就像親臨現場一樣,體驗心理諮詢的每一個細節,見證療愈和改變的發生。

這本書篇幅並不長,只有10萬多字,認真讀上3-5個小時基本上就能讀完,花少許的時間,就能來一次對自己的「全面審視」和治癒,真是太令人驚喜了!所以,英國很多心理諮詢師都在向人們推薦這本書,自出版以來的20年,一直長踞亞馬遜的心理諮詢圖書榜單,堪稱「國民級的心理諮詢入門書」。

在這本書裡面,蒼鷺有幾句話,讓我倍感溫暖,並且醍醐灌頂:

(1)能幫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2) 從當下的你,變成你想成為的自己,除了努力,你還需要勇氣和決心。(3)有許多問題,你需要自我發問,比如:你能對自己好一些嗎?

如果你曾經有過抑鬱症,如果你覺得自己的人生一團糟,如果你對未來很迷茫無助,不妨來看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我相信它能給你勇氣,陪你走過艱難的人生探索之旅。

點擊下方的橫條,跟著蒼鷺一起,找回屬於自己的信心和希望吧。

相關焦點

  • 你是你的蒼鷺,護好你的蛤蟆
    你是否注意到,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了自閉,抑鬱,狂躁,多動,厭學甚至厭世等問題?英國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的作品《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裡蛤蟆先生也遇到了這些問題,諮詢師蒼鷺以大師級的方式給予他最適當的解決方案,蛤蟆先生最終重獲新生。你可能以為這是一本普通的心理療愈書籍?不。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顛覆認知的心理學入門書
    一向熱情愛冒險的蛤蟆先生,突然陷入抑鬱無法自拔,他一個人躲在屋子裡,連起床的力氣都沒有了。朋友非常擔心,建議他去做心理諮詢。經過10次心理諮詢後,蛤蟆先生在諮詢師蒼鷺的幫助下,一步步探索著自己的內心世界,變得越來越自信。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一本心靈診療書,講述抑鬱症病人「蛤蟆先生」通過向「蒼鷺醫生」諮詢,重新找回快樂和自信的全過程。本文來到主角蛤蟆先生——其實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兩場心理諮詢,對話圍繞「人生坐標」遊戲而展開。
  • 《最好的療愈》:醫學通過身體治癒心靈,音樂通過心靈治癒身體
    "確實如此,那家小小的唱片店安撫了許多人受傷的心,成了人們的心靈驛站。這個溫暖的故事來自一本小說,音樂的魔力讓人感到驚奇。都說小說創作來源於生活。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音樂真的會產生這樣的奇蹟效果嗎?01.
  • 你願意與這個人一起上刀山下油鍋數千次,以療愈你內心的創傷嗎?
    儘管他們已盡心盡力,然而,其中多數父母在關係上並沒有具備基本技巧,更別提什麼健康良好關係的經營技巧。人們以為我們的幸福取決於找到適合的伴侶,就某種程度來看,這倒也是真的,不過,更準確的說法是,一旦我們承諾於我們的伴侶,我們的幸福快樂就取決於我們和伴侶之間的聯結程度了。我們經常聽說一些衝動短暫的婚姻,有的婚姻短到只維持了24小時。
  • 《療愈心中的傷口》丨心靈的治癒就是不讓任何人孤獨
    樸實易懂的臺詞藏著醫者用心《療愈心中的傷口》主要故事講述1995年阪神大地震發生後,身在神戶的精神科醫生安和隆致力於治療倖存者的心理創傷,幫助他們回歸生活正軌。雖然事件離當前已有25年,但男主角所遇到的種種心靈受傷又不願意直面問題的平常人,在此刻也不乏映照。這裡面有總是說著「沒關係」的避難所所長,曾是第一個「吐槽」安醫生說「人員已經超負荷,哪有空管受傷的心靈。」也有爆買股票的倖存者喃喃自語說,一條街就他家沒燒,「感覺對不起大家,什麼都沒有意義了。」
  • 豆瓣高分感人書單,心靈療愈力作!
    過去的2020年縱使有無數歡樂喜悲,在和它道別的時候,我們終將發現,生活裡的很多經歷,都在不知不覺中指引自己成長。日子或許並非一帆風順,但總有一些時刻,我們在迷茫中找到出口,被溫暖,被治癒。如果你也想要加快步伐,找尋這一份溫暖,不妨讓自己坐下來,去書裡看看那些溫柔暖心的故事,來療愈自己的內心世界。
  • 《有一種悲傷》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2019年3月上映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上映一周多便斬獲6億票房,主題曲《有一種悲傷》也引起了熱烈的討論。這首歌由導演林孝謙親自填詞,作曲則是有「金曲製造機」之稱的張簡君偉,張晁毓編曲,A-Lin演唱,單曲於2018年10月12日發行。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同檔期想看人數排名第一
    年度最催淚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正式開啟預售!作為最受期待愛情片,電影在貓眼平臺的想看人數同期排名第一,想看日增數量更是接近5000人,勢頭強勁。3月9日電影開啟超級點映,10號到13號陸續在廣州、北京、上海、福州、泉州、廈門進行路演,屆時觀眾將有機會和電影主創親密互動。
  • 釋放悲傷,給自己的心靈鬆綁
    此外,適度的悲傷還能夠刺激人內心中最原始的情感,讓人學會珍惜,學會包容,懂得愛與被愛……不過,凡事都講究「過猶不及」,當人的悲傷到達一定程度, 並超過自身承受能力時,那麼悲傷情緒便會顯示出它負面的力量,例如摧毀人的心靈,攪亂人的思維,影響人的活動,引發人體心理、生理上的疾病等。可見,悲傷情緒的負面力量是巨大而可怕的。因此,為了免受悲傷情緒傷害到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釋放自己的悲傷。
  • 蛤蟆和蒼鷺:抑鬱症患者和心理醫生,共同演繹一個心理諮詢療
    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會給你真實答案。01這是作者最著名、最暢銷的一本大眾心理學著作初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粗以為是本童話,不過細看就會明白。這是作者為讓普通讀者,能了解深奧的心理學理論,明白心理諮詢是怎麼一回事,英國資深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撰寫了這本書。
  • 年度最催淚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白色情人節上映
    年度最催淚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正式開啟預售!3月9日電影開啟超級點映,10號到13號陸續在廣州、北京、上海、福州、泉州、廈門進行路演,屆時觀眾將有機會和電影主創親密互動。2018年《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創下中國臺灣華語電影票房冠軍,電影在內地定檔後,同樣引發了熱烈討論,絕佳的口碑表現令網友一致表示期待,甚至說出「要買100張電影票」的豪言壯語以表支持。3月14日白色情人節,電影勢必掀起一場觀影浪潮。 治癒系陳意涵用快樂詮釋悲傷 劉以豪笑著流淚難過加倍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一部很獨特的電影,雖然充斥著悲傷的氣氛,但卻格外治癒心靈。
  • 愛與被愛的童話,你還記得《小王子》裡觸動心靈的句子嗎
    短短兩萬字的《小王子》用一段唯美的故事,為我們揭示了愛情表象之後的真諦。其作者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是經歷了真正生活的人,冒險、星空、沙漠、飛行、愛情、浪漫、遠方和詩意,這些美好讓他的作品格外生動。尤其是《小王子》,即使只有兩萬字,也登頂了「人類有史以來經典讀物」書單,甚至被譽為「每個人不可不讀的心靈之書」,被譯成300多種語言,在全世界都有不俗的閱讀成績。作者不止是個有趣的人,還有著有趣的靈魂,他的墓志銘上是這樣寫的:詩人、小說家、飛行員,1944年7月31日執行偵察任務時失蹤。
  • 課程導師Dana Leong:「樂與人和」——療愈心靈的音樂之旅
    今天我們也有幸了解他音樂製作背後的故事,讓我們一起 通過音樂的力量「療愈當下,期待未來」: 「Music gives a soul to the universe, wings to the mind, flight to the imagination and life to everything.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白色情人節上映 請帶夠紙巾
    年度最催淚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正式開啟預售!3月9日電影開啟超級點映,10號到13號陸續在廣州、北京、上海、福州、泉州、廈門進行路演,屆時觀眾將有機會和電影主創親密互動。2018年《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創下中國臺灣華語電影票房冠軍,電影在內地定檔後,同樣引發了熱烈討論,絕佳的口碑表現令網友一致表示期待,甚至說出「要買100張電影票」的豪言壯語以表支持。3月14日白色情人節,電影勢必掀起一場觀影浪潮。  治癒系陳意涵用快樂詮釋悲傷 劉以豪笑著流淚難過加倍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一部很獨特的電影,雖然充斥著悲傷的氣氛,但卻格外治癒心靈。
  • 童話故事,我們有不輸於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的民間底蘊
    一直以來,個人印象中的童話故事,只要提起來,就是《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這兩部享譽世界的作品,其中看過的故事非常多,也許這就是先入為主的緣故吧。但如果談起中國的那些廣為流傳的故事的話,恍然間有點明白了過來,我們中國並不是沒有童話作品,而只是將所有類似的作品統稱為了民間故事而已。國內的作品,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當屬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創刊的《童話大王》,專門刊登鄭淵潔一個人的作品。多年以來,其實並沒有意識到國內童話的存在感,所以當我拿到手裡這套《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的時候,有點驚訝的意味在其中。
  • 內心決定一切:長大後的這些遭遇,正和你童年的經歷一樣
    我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深深吸引,我不就是蛤蟆先生嗎?本書作者羅伯特·戴博德(Robert de Board),是英國資深心理諮詢師,為了讓廣大群眾了解心理諮詢的來龍去脈,這本書,凝聚了羅伯特多年諮詢工作的心得,並且有很強的現實感。
  • 安房直子的月光童話:唯美浪漫的童話故事承載著深刻的人生哲學
    作品中,通過角色的設定、獨特的語言風格、色彩和聲音的巧妙運用,安房直子給我們展現了童話故事獨特的魅力。她的文字,給成人帶來美的享受。讓大人們在閱讀中釋放壓力,撫慰憂傷,淨化心靈。在享受童話之美的同時,我們應當認識到安房直子的童話對現代人的啟迪和教育作用。①純美的童話給成人的心靈解壓,作品中體現出的人生態度給我們的啟示在終於獲得片刻清閒的午後,捧起一本安房直子的童話,沉浸在如夢如幻的童話仙境中,似一陣夾雜著花香的清風拂過,心也跟著安定下來。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信愛成癮了,沒有愛活不下去
    比悲傷更悲傷的是,信愛成癮了,沒有愛感覺活不下去如果有下輩子,我想當戒指、眼鏡、床、筆記本,這樣可以在你身邊。在所有人都在談論《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電影的時候,覺得心靈被撞擊了一下,仿佛瞬時歷盡的洪荒,相遇就是莫大的驚喜。自此之後,滿心滿眼留下的都是他那最初的樣子,從看見的第一眼起就知道,他就是你一直在等待、在尋找的那個人。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悲傷的不是故事,是人,是心
    一部擊中人們淚腺的電影由唱片製作人K(劉以豪飾)和王牌作詞人Cream(陳意涵飾)共同演繹一對無論是身世還是經歷都很悲慘的友誼至上,愛情未滿的「朋友」電影的開頭,是一場浪漫的偶像劇,男女主人公兩小無猜,一同長大,一起學習、一起考上大學、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