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是世界公認的烹調最為一絲不苟的國際美食,自然原味是日本料理的主要精神,其烹調方式細膩精緻。以糖、醋、醬油、味噌、柴魚、昆布等為主要調料,注重味沉、觸覺、視覺、嗅覺等以及器皿和用餐環境的搭配的意境……
01日本料理的介紹
很久很久以前日本人分為農民和漁民.農民以種植米、和蘿蔔為主,漁民當然以打魚為生,所以日本料理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米、蘿蔔和魚類。說日本料理是用眼睛品嘗的料理,這沒錯,但更準確應該是用五感來品嘗的料理。即:眼-視覺的品嘗;鼻-嗅覺的品嘗;耳-聽覺的品嘗;觸-觸覺的品嘗;自然還有舌-味覺的品嘗。然後說到能嘗到什麼味道,首先是五味。
五味可能同中國料理相同,甜酸苦辣鹹。並且料理還需具備五色,黑白赤黃青。五色齊全之後,還需考慮營養均衡。日本料理由五種基本的調理法構成即:切、煮、烤、蒸、炸。製作日本料理基本是運用這五種基本調理法。
日本料理在五味之外,還有第六種味道-淡。「淡」則是要求把原材料的原味充分的牽引出來。總之,日本料理是把季節感濃鬱的素材以五味(實為六味)、五色、五法為基礎,用五感來品嘗的料理。還有料理所相應的盛器也十分重要,極講究。
日本菜發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據考證,日本料理借鑑了一些中國菜餚傳統的製作方法並使之本土化,其後西洋菜也逐漸滲入日本,使日本料理從傳統的生、蒸、煮、炸、烤、煎等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今天的日本菜系。
現在的日本料理的製作方法和品位上是世界上比較先進的,它在口味上很有講究,材料多以海產品和新鮮蔬菜為主,口味多甜、鹹,加工精細、色澤鮮豔、清淡而少油膩,保持原料固有的味道及特性,且隨著季節的變化,在選料和口味方面也隨之發生變化,如春夏多以海鮮及時令蔬菜為主,再配以時令花葉作為點綴,秋季則利用銀杏、松枝等作為裝飾,看上去色澤柔和、舒暢,給人以藝術享受。此外,日本料理的拼擺和器皿也很有講究,拼擺多以山、川、船、島等為圖案,並以三、五、七單數擺列,品種多、數量少、自然和諧。另一顯著特點是用餐器皿多為瓷製和木製,有方形、圓形、船形、五角形、獸形、仿古形等,高雅、大方、古樸,既實用又具觀賞性,使就餐者耳目一新,美食配美器,令每道日本菜都成為美輪美奐的佳作。
吃日本料理,一半是吃環境,吃氛圍,吃情調。標準的日本料理應該是在日式榻榻米上直身跪坐或盤腿端坐,對於從小訓練有素的日本人來說,當然是不在話下,而對於一直習慣於坐的中國人而言,實在是有些勉為其難。所以有些日本料理店的和座在榻榻米中央桌子下挖了一個大洞,可以使客人將腿放下,坐得比較舒服。這種中庸的變通,既能使食客舒適地進食,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日本和式風味。
日本料理的壽司是用優質大米,煮熟後回冷,然後倒入特製壽司醋拌勻,然後用來製成壽司。吃壽司,口味應由淡而重,先吃生魚片後吃壽司,這樣能更好地品味生魚片的美味。日本人講究「冷品趁冷吃,熱品趁熱吃」。不要一口氣點很多生魚片,生魚片在常溫下暴露過久,口感會變。
吃什麼餐配什麼酒在吃的藝術中很有講究,吃日本料理當然離不開日本酒。日本酒中,「冷酒」最高檔,其次是「燒耐」、「清酒」,十分甘洌爽口,在盛夏更是猶如甘露。
後來有人這樣評價日本菜:它極其講究形與色,極工盛器,配合食物,造型美輪美奐,每一道菜都猶如中國的工筆畫,細緻入密,更有留白,讓人不忍下箸。但卻都是冷冷的,決不以香氣誘人。
02日本料理的常識
日本料理的特色:生、冷、油脂少、種類多,注重賣相。
日本料理又稱「五味、五色、五法」料理。
五味:甘、酸、辛、苦、鹹;
五色:白、黃、青、赤、黑;
無法:生、煮、烤、炸、蒸。
03日本料理的分類
日本料理主要分為三類:本膳料理、懷石料理、會席料理
本膳料理:以傳統的文化、習慣為基礎的料理體系。在十分正式的日本宴席上將菜放在有腳的託盤上使用。
懷石料理:在茶道會之前給客人準備的精美菜餚。在中世日本(指日本的鎌倉、室町時代),茶道形成了,有此而產生了懷石料理,這是以十分嚴格的規則為基礎而形成的。 日本菜系中,最早最正統的烹調系統是「懷石料理」,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歷史。據日本古老的傳說,「懷石」一詞是由禪僧的「溫石」而來。那時候,修行中的禪僧必須遵行的戒律是只食用早餐和午餐,下午不必吃飯。可是年輕的僧侶耐不住飢餓和寒冷,將加熱的石頭包於碎布中稱為「溫石」,揣到懷裡,頂在胃部以耐饑寒。後來逐步發展為少吃一點東西,起到「溫石」御饑寒的的作用。會席料理:晚會上的豐盛宴席菜式。隨著日本普通市民的社會活動的發展,產生了料理店,形成了會席料理。可能是由本膳料理和懷石料理為基礎,簡化而成的。其中也包括各種鄉土料理。會席料理通常在專門做日本菜的飯館裡可以品嘗到。
此外,還有盒裝冷餐御節料理,通常在新年的重要節日時食用。另外還有精進料理,原本是佛教徒使用的素餐。
S.C/文
04點擊關注,發現更多精彩美食 【Food Channel】
Foodie | Fan | Traveller all around the World 美食家 | 樂趣 | 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