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美術館2020年度壓軸大展來襲,六位藝術家奉上中國水墨人物畫巨片

2020-12-26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李霞

12月11日,本周五,武漢美術館2020年度壓軸藝術大展《水墨文章第六回 我法像心》即將啟幕。

布展中的展廳

由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擔任策展人,邀請六位藝術家,強強組合,用作品講述他們的水墨探索和變革之路。他們分別是:中國美協副主席周京新,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主任田黎明,山東省美協主席張望,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館長邢慶仁,中國國家畫院實驗水墨研究所副所長武藝。展覽展出他們的代表作品百餘件。

至此,武漢美術館《水墨文章》大展,自2011年《第一回 寫意精神》啟幕,到《第二回 筆法維度》《第三回 文脈創化》《第四回 色界變象》《第五回 墨道無間》《第六回 我法像心》,2020年剛好走到第10個年頭。每一次展覽,對觀眾來說,都是一次中國水墨的視覺盛宴,對藝術界來說,又是一次關於水墨具體問題的探討。

歷史切片——

20世紀「徐蔣體系」影響中國畫走向,六位藝術家承其「餘脈」並創新

本次水墨大展的主題為《我法像心》,展覽策展人、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介紹,藝術的個人之「法」的建構,總是與時代息息相關。20世紀以來,中國經歷了「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內憂外困中的國人在進行政治、軍事、經濟等變革的同時,也在思考著中國文化的出路。中國畫自然也不例外。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便是徐悲鴻、蔣兆和等先生構建的「徐蔣體系」。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畫面臨全新的環境,再次求變。此時的人物畫家,普遍在「徐蔣體系」的技術框架和現實主義的題材要求下,進行創作。直至改革開放,特別是新世紀以後,伴隨著思想解放而來的,是中西方視覺藝術資源的極大豐富和藝術觀念、形式的更新與多元。在這樣的背景下,尋找具有個人特質的「我法」成為水墨畫家的迫切願望。

這次展覽,正是對「我法」的一次面對當下、重拾初心的思考,選取了田黎明、邢慶仁、張江舟、張望、周京新、武藝六位藝術家參展。作為當代中國人物畫壇頗具影響力的畫家,他們普遍出生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歷了國家重大歷史變化時期。與蔣兆和等前輩藝術家不同,這一代中國畫家面對著更加複雜的傳統。一方面,他們在學院中接受正規的造型訓練,而這個教學架構普遍脫胎於「徐蔣體系」。另一方面,他們又同時面對著傳統中國畫的厚重積澱,以及國門開放後急劇湧入的西方藝術視覺資源。成長於相同的時代環境,擁有類似的視覺資源,但又建立起了迥然各異的風格面貌,這六位藝術家堪稱「我法像心」的典型案例。

當下切片——

六位名家貢獻了各自不同的藝術奇觀,為本次展覽還拿出了早期珍貴習作

武漢美術館館長陳勇勁說,這次展覽非常有幸邀請到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先生為策展人,邀請田黎明、邢慶仁、張江舟、張望、周京新、武藝六位藝術家參展,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他們以一種前瞻性的探索精神一直引領著當代人物畫創作的最新動向。展覽通過對藝術家創作背景、題材選取、筆墨技法等方面的分析與研究,旨在對藝術家們的創作有一個宏觀的呈現和了解。

武漢美術館疫後恢復開館已有5個多月,從「冰凍」走向「復甦」,為了推進這次展覽順利舉行,武漢美術館派出了兩個策展小分隊,分別拜訪藝術家和策展人,溝通展覽的細節。陳勇勁說,非常感謝策展人以及六位藝術家為疫情過後的武漢市民帶來藝術的慰藉。比較可貴的是,六位藝術家不僅拿出了他們的近作、代表作,而且拿出了他們早期的習作,這些珍貴的習作,難得一見。由此可以看出,藝術家是從哪個原點出發,走到現在的。

對於六位藝術家各自的創作特點,吳洪亮介紹——藝術家田黎明有意地將光、水等自然因素融於人物畫的表現之中,試圖將人與景進行更深層次的融合;藝術家邢慶仁的作品,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陌生感、戲劇性,乃至荒誕性;大氣磅礴是藝術家張江舟中國人物畫的鮮明風格;藝術家張望嘗試把人體與自然山川相結合;藝術家周京新對當下的中國畫壇乃至藝術界最大的貢獻,在於筆墨造型邏輯的建構;藝術家武藝的作品,表面上從題材到畫法仿佛有些「復古」,其實不如說是「復心」,隨心而為,筆端的那些形象自然就越發的疏朗飄逸。

「你希望武漢的觀眾從這個展覽中看到什麼?」面對記者的提問,吳洪亮很有感觸地說,武漢美術館新館建成到現在,通過展覽、公教活動,對於觀眾群的培養,卓有成效。「武漢的觀眾已經很有見識了。」他說,中國畫人物畫發展到什麼程度,通過這個展覽可見一斑,一定會豐富大家的視覺體驗。

未來切片——

武漢美術館將繼續打造歷史巨片,還將引入藝術療愈、當代視覺藝術

武漢美術館館長陳勇勁表示,通過十餘年美術館人的努力,《水墨文章》系列展覽已經在全國藝術界產生良好影響,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也受到觀眾喜愛,是武漢美術館最重要的展覽品牌之一,還會一直辦下去。除了為觀眾奉獻《水墨文章》這樣的歷史巨片,今後武漢美術館還會引入各類經典學術研究、當代視覺藝術等各類別優秀展覽呈現給觀眾,讓美術館成為「有意義」,更「有意思」的地方,惠及更多人群的觀看需求。

據了解,2020年疫情後恢復開館以來,武漢美術館的幾個重點展覽有序推進,一一與觀眾見面。其中,《藝術之城:金城銀行的前世今生(1930-2020)》入選文化和旅遊部2019年全國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項目。

武漢美術館計劃於2021年上半年舉辦的《言語之外——藝術與療愈》展覽,也入選了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項目。陳勇勁說,武漢美術館的青年策展團隊很有想法,2020年對於每一個生活在武漢的人來說,都是一生難忘的經歷,希望通過藝術作品的力量,讓人們的心靈找到降落的地方。

田黎明,尋,200×86cm,2012年

邢慶仁,高原,179×97cm,2008年

張江舟,聖途,200cm×260cm,1998年

張望,水墨人物寫生,68×136cm,1998年

周京新,水滸-1,68×68cm,2006

武藝,老人肖像,136cm×68cm,1988

相關焦點

  • 武漢美術館「水墨文章第六回——我法像心」大型跨年展即將登場
    由武漢美術館主辦的「水墨文章」系列品牌展第六回:「我法像心:當代水墨研究展」將於12月11日在武漢美術館開幕。展覽共展出國內六位水墨人物畫代表性藝術家的116件作品。展覽結合沙龍的形式旨在對當代中國水墨人物畫創作現狀進行探討。
  • 「水墨文章——我法像心:當代水墨研究展」亮相武漢美術館
    12月11日,由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先生為策展人的「水墨文章——我法像心:當代水墨研究展(第六回)」在武漢美術館舉行。本次展覽邀約田黎明、邢慶仁、張江舟、張望、周京新、武藝六位藝術家參展。作為當下水墨人物畫創作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們在人物畫創作領域一直探索、引領著當代人物畫創作的最新動態。本次展出的90餘件佳作即有他們早期的習作、代表作,也有近些年創作的新作。「水墨文章——當代水墨研究展」是武漢美術館努力搭建當代水墨畫創作批評研究體系的學術展覽項目。
  • 周五在武漢美術館看「水墨文章」
    長江網12月9日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李霞)由武漢美術館策劃的「水墨文章——我法像心:當代水墨研究展(第六回)」將於本周五(12月11日)在該館開幕,將展出田黎明、邢慶仁、張江舟、張望、周京新、武藝六位藝術家的116件藝術作品,為觀眾呈現21世紀當代中國水墨畫卷。
  • 「水墨文章—我法像心」大型跨年展在武漢美術館開幕
    2020年12月11日,「水墨文章——我法像心:當代水墨研究展」(第六回)在武漢美術館面向公眾展出。此次展覽由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擔任策展人,展出了田黎明、邢慶仁、張江舟、張望、周京新、武藝六位藝術家百餘件作品。
  • 吳洪亮:「我法像心」為了解當下中國水墨畫打開一個切
    2020年12月11日,「水墨文章——我法像心:當代水墨研究展(第六回)」在武漢美術館開幕,由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先生為策展人,邀請田黎明、邢慶仁、張江舟、張望、周京新、武藝六位藝術家參展。
  • 年度壓軸大展,大美之頌·雲岡石窟千年記憶與對話
    年度壓軸大展,大美之頌·雲岡石窟千年記憶與對話 2020-12-05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藝」起看導師風採——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人物畫方向
    關切的向度當代水墨人物畫六人展」(中國美術館)西雲東雨—中國當代藝術研究展(合美術館,武漢)洗硯——中國當代水墨藝術美國巡迴展」(美國)。中國當代藝術展」(查森美術館,美國)2013年再水墨—20002012中國當代水墨作品展」(今日美術館)維度—中國當代水墨批評家提名展」(中國美術館)「幻象當代水墨邀請展」(798藝術區蜂果當代藝術中心
  • 美博美術館 | 線上展——萬物回春:2020美博春季主題藝術展
    美博藝術中心、《美術博覽》叢書展覽時間2020.2.18-2020.3.22展覽形式線上展出展覽平臺美博藝術中心公眾號美博美術館微信小程序走過收穫滿滿的2019年2020年初始,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是被疫情籠罩的二月然而,我們相信疫情總會過去萬物回春我們終將迎來春天美博美術館特別策劃年度品牌線上展萬物回春:2020美博春季主題藝術展這是美博美術館第二屆春季主題藝術展只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
  • 周顥 ▏如夏•水墨作品
    創作作品多參與現當代水墨藝術學術交流展,曾獲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優秀作品獎、優秀論文獎,第十二屆湖北省美展優秀作品獎等獎項,出版有《教育部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系列教材——線描人物畫教程》、《歷史人物百圖》、《周顥水墨人物畫作品集》等著作,作品多被博物館、美術館以及駐外使領館與收藏家收藏。
  • 水路西東—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中共九江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承辦的《水路西東——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同期「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美術館7樓會議廳舉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原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楊承志、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後勤部原政委孔繁順、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活動管理處處長董竟成、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美術》雜誌社社長兼主編尚輝、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主任陳堅、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周剛、商務出版社社長郭周明、《中國美術報》總編王平、中國美術館原副院長高瑋、中國美術館學術策劃部主任邵曉峰
  • 「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年度壓軸大展將於西安...
    年底將至,美壇為古城市民送上「新年大禮」。記者今日從陝西省美術博物館獲悉,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支持,中國美術館與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正式確定於12月25日下午在該館正式開展。
  • 香港將舉辦「中國美術館藏任伯年人物畫特展」
    3月20日,「妙筆傳神:中國美術館藏任伯年人物畫特展」開幕典禮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行。  3月20日,「妙筆傳神:中國美術館藏任伯年人物畫特展」開幕典禮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行。  3月20日,「妙筆傳神:中國美術館藏任伯年人物畫特展」開幕典禮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行。
  • 武漢今年最盛大藝術狂歡,16場展覽200位藝術家,曾梵志張曉剛都來了
    ▲ 今年在武漢大火的《teamLab》藝術展武漢,從來不缺少藝術家,這裡有超寫實大咖冷軍,有市場價值最高的藝術家曾梵志,有雕塑界領軍人物傅中望……藝術家們從這裡出發,思考與創作,也北上南下,將源自武漢的藝術浪潮推向廣闊天地。
  • 徐累:文本的肉身——祝錚鳴的人物畫 | 漫藝術
    部分群展20182018名泰年度邀請展,嘉德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後傳統的告白—— 當代水墨作品邀請展,中華世紀壇,北京,中國 以形寫神——2018全國高等藝術院校中國畫人物造型主題展,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南京,中國2017 水墨中國·敘事中國——香港回歸二十周年藝術展,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這本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竟然集合24位頂級藝術家作品大展?
    在近期評選出的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中,一本集合了達利、安迪·沃霍爾、亨利·馬蒂斯、馬克·夏加爾、趙無極、朱德群、常玉等24位大藝術家「手作書」的極致之書——《書之極》脫穎而出,成為矚目焦點。他們參與製作的書,綜合了版畫、文學、印刷書、紙藝、字體設計、書籍設計等多種工藝,不僅是一間間紙上美術館,更是時間和空間交融的藝術,稱之為書中「極品」也毫不為過。
  • 與時舒捲—徐惠泉作品展將於12月20日在蘇州大學美術館開幕
    庚子初冬於荻溪三槐堂王堯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蘇州大學學術委員主任、魯迅文學獎得主· 藝術家 ·徐惠泉,1961年生,蘇州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省美術館館長,水印版畫材料與技術研究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 水墨藝術實驗研究展:水墨為媒,表達當下感受
    2020年12月25日,「中國當代藝術轉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2020水墨藝術實驗研究展」在上海寶龍美術館舉辦。
  • 王西京2020水墨藝術展舉行
    本報電 (聞逸)由西安美術館主辦的「無界——王西京2020水墨藝術展」日前在西安美術館開幕,展出藝術家王西京創作的人物和山水水墨新作50幅、裝置作品1個。 王西京的作品,尤其是他創作的人物畫,在造型和色彩上立足中國水墨的精神內涵和筆墨語言,並致力於實現東西繪畫的統一,倡揚「無界」的藝術主張。
  • 芥英社年度新作精品展(第九季)在山東雲龍美術館開幕
    開幕式嘉賓合影由淄博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山東雲龍美術館承辦的「芥英社年度新作精品展(第九季)」12月20上午在山東雲龍美術館開幕。    張館長在開場主持中說到:芥英社年度新作展已經舉辦過8屆,他們在每年「冬至」的節氣,集結年度新近創作的作品進行展出,一則社內小聚,另則惠饗觀者。八年的時間感情日漸深厚,畫品日久彌精。我為芥英社六位老師穩固的兄弟情誼感動,為年復一年堅持的展覽感到敬佩!  這樣的感情讓我同時聯想到,山東雲龍美術館自2010年建館以來,十年間一直鼎力相助的所有藝術家、領導、朋友們。
  • 藝術播報 | 村上隆抖音首秀、黃小堅履新、中國最早雕刻入選2020...
    2020年進入倒計時,藝術圈反而更活躍了。村上隆直播中國首秀得到跨圈熱捧。本周又有不少大展值得期待。海外藝術圈也有新動向。詹姆斯·默多克最終被MCH集團股東批准加入董事會;今年在今日美術館辦完大展的鮑勃迪倫,他的全部詞曲版權被環球音樂版權管理集團收購。在一項最新調查中,博物館策展人成為英國最受信賴的職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