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登月任務太空人Anne McClain談航天技術發展

2021-01-07 cnBeta

NASA 最近宣布了參與 Artemis 登月任務的太空人人選,其中就包括在國際空間站生活了 203 天、並開展過兩次太空行走的安妮·麥克萊恩(Anne McClain)。在最近的一次採訪期間,太空人們探討了他們對於航天技術在這些年裡發生的變化、以及對於未來的展望。

(圖自:NASA / Bill Ingalls)

據悉,Anne McClain 在國際空間站上度過了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6 月這段時間,往返都是搭乘的俄羅斯聯盟號飛船。

不過即將到來的 Artemis 任務,將使用美國自己的新式運載火箭和太空飛行器。儘管她還沒有親身體驗過 SpaceX 的龍式載人飛船,但至少在國際空間站對接停靠時有過檢查。

Anne McClain 表示,很高興能夠搭乘聯盟號,這款太空飛行器非常可靠,但未來我有機會拿它和其它太空飛行器進行比較。在 DM-1 飛抵國際空間站的時候,我有幸進入其中感受屏幕和監視器,意識到太空飛行器的內部座艙已經發展到商用客機的水平。

在 Anne McClain 之前,太空人道格·赫利(Doug Hurley)和鮑勃·貝肯(Bob Behnken)已經率先參與了 SpceX 龍式飛船的首次載人測試。

然而過於倚賴軟體和觸屏、而不是物理結構(比如可移動的閥門)的設計,還是引發了一些爭議。畢竟軟體的可靠性和複雜性,讓人很難對其產生信心。

Anne McClain 表示,我們希望充分了解這些系統,而不是直接與它們設計出來的樣子展開交互。問題的關鍵,在於何時應該介入和實現自動化,以及如何證明軟體滿足了載人航天的可靠性需求。至少在某個時刻,你會知道在陷入困境時該怎麼做,而不是面對著十年的軟體測試而癱坐在一旁。

McClain 是 18 名入圍 Artemis 登月任務的太空人之一

慶幸的是,與 Doug Hurley 和 Bob Behnken 一樣,Anne McClain 也很早地與 SpaceX 展開了合作,以提供對於載人飛船的設計見解(包括 Starliner)。

雖然資本已經對商業太空探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她認為作為一款工具,太空飛行器的靈活性不應該自我設限,且軟體的出色程度並不十分重要。

最後,在被問及「現代消費技術的便利性,是否使人們願意在太空中滯留更長的時間」時,Anne McClain 還是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相關焦點

  • NASA正為月球和火星任務招募新太空人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周二宣布,該航天局即將為其下一代太空人開啟招募工作。NASA表示,在其太空人隊伍中有48名太空人之後,它需要更多的合格人員來搭載其太空飛行器,因為該航天局期待著阿爾忒彌斯(Artemis)登月任務以及隨後的火星任務。
  • NASA確定登月太空人名單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發文稱,已完成「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太空人的選拔工作。 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周三在佛羅裡達州舉行的「國家太空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介紹了「阿爾特彌斯」團隊成員,共9男9女,其中兩人目前在國際空間站駐守。該團隊年齡最大的55歲,最小的32歲。
  • 美國登月的12個太空人,後來都怎麼樣了?令人感嘆
    登月是人類上千年的夢想。迄今為止,只有美國一個國家實現了載人登月,前後將12位美國太空人送上了月球的土地上。那麼這些登月的英雄,後來都怎麼樣了?當他們退出航天事業之後,能不能認識到自己就是個普通的退役軍官,決定了他們生活得開心與否。
  • NASA太空人登月歸來,出現反常行為,對地外文明態度大轉變!
    NASA太空人登月歸來,出現反常行為,對地外文明態度大轉變!小時候每當有人問到自己長大之後想要幹什麼,多數人都會說當科學家或者太空人,這兩份職業值得所有人尊重,尤其是太空人,太空人不僅要具備極高的身體素質,還要有很大的決心和勇氣,執行太空任務是非常危險的,雖然可以滿足好奇心,稍有不慎有可能會喪命於此,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做這件事。
  • NASA公布「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太空人陣容為9男9女
    DoNews 12月10日消息(記者 丁凡)近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宣布,18名太空人被選中參加美國宇航局計劃重返月球表面的任務,包括9名女性和9名男性,他們預計將於2024年登陸月球表面。
  • 最慘烈的航天悲劇,NASA隱瞞關鍵信息,7名太空人瞬間汽化!
    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太空梭執行完行STS-107任務後,在德克薩斯與路易斯安納上空再入大氣層,準備在佛羅裡達州東海岸的梅裡特島的甘迺迪航天中心機場降落!但地面人員永遠都無法等到這架太空梭落地的那一刻,因為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連同7名太空人一起,直接在大氣層中汽化了,落到地面的殘骸甚至難以區分!
  • 51年前美國首次登月,太空人在月球插了面星條旗,如今變成了啥樣
    前些日子,我國將嫦娥五號送上了月球,並且採集了共計1731克月球土樣後順利返航, 完成了我國航天事業的「五個首次」,標誌著我國的航天技術又更進了一步。同時,人們對於探月的關注度也空前高漲。嫦娥五號之所以得名為「嫦娥」,是源自於我們熟知的「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
  • 嫦五抵達內蒙古第二天,加拿大投入130億,攜NASA共同載人登月
    、以及可能用於國禮相贈海外友好國家;值得一提的是,從嫦娥五號開啟23天登月行程的第一天,西方就很看好我們的無人採集月壤返回技術。而當嫦娥五號成功收集月壤並返回地球的路程中,美國NASA曾發出呼籲,希望嫦娥五號返回器能夠將攜帶的月壤分享給全世界的航天局,共同攜手人類為航天事件的發展做貢獻。不過,由於美方對我們航天有明確的條例限制,所以嫦娥五號攜帶的月壤能否以多邊合作協議相送,這也要看美方的政策。當然,我們更樂於和世界開放航天合作的機構進行分享。
  • NASA分享登月太空服渲染圖,網友:T恤配熱褲?
    IT之家5月2日消息3月底,美國副總統彭斯宣稱「登月要趁早」,2024年就把太空人送上月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表示,將要加快重返月球的計劃,甚至計劃有望在2019年年底前實現。不過實際計劃的登月時間,還是取決於與NASA合作夥伴的研發進度,畢竟目前還有很多工作。
  • NASA發布登月計劃最新安排: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 分三步走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公布了其「阿爾忒彌斯」(Artemis)登月計劃的最新安排: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分三步走,整個任務將耗資280億美元,其中160億美元用於研製登月艙。美國總統川普已將這一登月計劃列為優先發展事項。
  • 美國登月太空人中有一個核工程師,是什麼目的
    阿爾忒彌斯計劃是美國在這個時代的登月計劃,它不單要重返月球,還要在月球建立基地,使人類能夠可持續的在月球上活動,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就在前幾天NASA宣布了阿爾忒彌斯計劃初始團隊的18名太空人,其中有一個太空人特別惹人注意。
  • 美國又宣布大事,載人登月中包括9名女太空人,還有日本幫助!
    嫦娥五號在發射之後,已經成功在月球上著陸,並且完成了特定的任務,將會在近期返回地球,初步計算的位置應該是在我國的內蒙古,如果嫦娥5號可以順利地返回地球,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已經成熟掌握了無人月球採樣技術,我國下一步載人登月計劃的進行也會更加順利一些。
  • NASA詹森航天中心迎來獵戶座訓練模擬器
    據外媒報導,隨著位於休斯頓的詹森航天中心的飛船模擬器的到來,NASA正在為獵戶座(Orion)飛船上的太空人做準備。該模擬器允許太空人、工程師和飛行控制人員使用獵戶座為未來的月球任務訓練和實踐任務場景。獵戶座是將用於首次Artemis登月任務的太空飛行器。
  • 中國航天技術還不如當年的蘇聯嗎?
    但20世紀70年代的蘇聯無人月球採樣返回任務中,探測器從月球起飛後就可以直接返回地球了。經過40多年的發展,難道如今中國航天技術還不如當年的蘇聯嗎?當然不是這樣。仔細對比就知道,嫦娥五號的探月步驟,其實與美國「阿波羅」載人登月飛船的步驟是一樣。換句話說,嫦娥五號的這次任務,同時也在為將來的載人登月進行可行性探索。如果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未來的嫦娥探測器將依託這些得到驗證的技術,探索人類尚未踏足的月球南極地區,並探索建立月球科研基地。
  • NASA的太空人登月歸來,開始相信上帝和地外文明,他們遭遇了什麼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想過自己以後要幹什麼,有人想當醫生,有人想當科學家,有人想當太空人。太空人可以說是很多男孩子兒時的夢想,他們可以去太空,那是個未知的世界。但是想成為太空人是件有難度的事情,你的身體素質要好,還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去太空執行任務是有風險。
  • 外媒:NASA正為月球和火星計劃招募候選太空人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2月12日消息,據外媒CNET報導稱,NASA(美國宇航局)於當地時間本周二(2月11日)宣布準備開啟下一代太空人的招募工作,並將於3月2日至3月31日之間接受申請。NASA方面表示,考慮到NASA未來的「阿爾忒彌斯(Artemis)」登月任務以及隨後的火星任務。雖然目前太空人隊伍中有48名太空人,但仍需要更多的符合條件的「未來太空人」來搭載太空飛行器。此前,NASA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在一份聲明中也表示:「我們即將在2024年之前將第一位女性太空人和下一名男性太空人送上月球。」
  • NASA推出新款太空衣,一件價值1億,5層監控為太空人保駕護航
    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員在太空的生命活動和工作能力的個人密閉裝備。防護空間的真空、高低溫、太陽的輻射和微流星等環境因素對人體的危害。在登錄太空使用。由於真空環境的導致,太空人們的人體血液中含有的氮氣會變成氣體,使體積膨脹,如果人不穿加壓氣密的航天服,就會因體內外的壓差懸殊而發生生命危險。而航天服是在飛行員密閉服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功能服裝。
  • NASA官方發布招聘太空人信息 有機會參與登月
    【CNMO新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宣布,該機構將正式接受太空人申請,這是其阿耳特彌斯登月任務(Artemis mission)的一部分。如果你認為你有條件的話,你可以在3月2日到31日之間遞交你自己的申請。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紐約時報》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的探月項目不只是在展現太空技術和民族自豪感,中國正在以月球為起點推動太空探索——現在把探測器送上了月球,未來有一天就會實現載人登月。」對於中國航天的進步,美國等西方一些媒體將此視為「太空競爭新紀元的象徵」,但這些夾雜著羨慕嫉妒恨的雜音不可能阻止中國穩定地向著「星辰大海的徵途」前進的步伐。
  • 50年前的阿波羅技術已落後?美國稱這14項新技術,是登月關鍵
    本月9號,美國副總統彭斯正式公布了美國重返月球的太空人陣容,9男9女,計劃在2024年登月,但是這個時間表最終也只能淪為川普團隊最後的口號。NASA和美國航天工業的人士大多認為這是不切實際的,拜登上任後,這個不現實的目標只會隨著川普一起淡出人們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