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科技學院著力為堅定青年學生文化自信搭好「臺」

2020-12-14 教育信息速報

大河網訊 「詩到吟處聽餘音,遠方不負追夢人……」11月27日下午,在鄭州科技學院正在開展一場「詩三百,思無邪」主題文學交流會。與以往不同,在活動現場,該校大學生變身優秀傳統文化講述者,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自己對傳統文化、經典文學的理解和感悟。

「大學生是新時代發展的見證者,是塑造主流文化意識強有力的組織者,應該賦予大學生更多的機會,讓他們以同齡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做優秀傳統文化堅定的傳承者,」據該校黨委宣傳部部長嶽朝傑介紹,賦能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充分發揮大學生群體的同伴效應,讓學生在文化交流活動中成為主角,在交流中增進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作為本次活動的分享人,該校工商管理學院大二學生鮑冰馳做了充分準備,她介紹道:「我這次分享的主題是《李白與詩經》,為了準備這場分享,重讀詩三百,查閱了數十篇相關主題的學術論文,讓我對先秦文學及其對後世的影響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也希望通過我的分享,讓更多同學走進文學,了解優秀傳統文化。」

當天活動中,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九三學社河南省文化遺產委員會副主任張弛作為特邀嘉賓出席,與青年學生共同分享了對經典文學、傳統文化的感悟。

據了解,為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激發青年學生對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經典文學的興趣,堅定大學生傳統文化自信,該校不斷創新方式,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暢通網絡媒體資源開展文化主題互動,為大學生提供文化交流機會,邀請專家學者通過講座、論壇等線下形式講好經典故事,多措並舉為青年學子搭建文化交流平臺。(通訊員 閆灃煜 支慧)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實現文化強國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作者: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仝聯勃;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東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王豐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王嘉毅: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文化強省
    我們將堅定不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文化強國建設的戰略意義、思路方法、推進步驟,立足甘肅改革發展實際和獨特豐厚的文化資源稟賦,著力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奮力書寫甘肅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新篇章。
  • 鄭州科技學院學生在全國第九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佳績
    全國第九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結果於近日揭曉,鄭州科技學院學生參賽作品中共有14件分獲優秀獎和佳作獎,該校在本次比賽中榮獲優秀組織獎。本屆大賽以「資源海洋」為主題,共有參賽學校990餘所,共收到參賽作品61568件,初審評選入圍作品5483件,終審評選獲獎作品488件,作品形式涵蓋平面設計、景觀設計、產品設計、媒體動漫、營銷策劃等,所有獲獎作品將通過大賽平臺進行推廣展示。
  • 鄭州大學:文化引領,科技支撐,全力爭創一流大學
    現有教職工570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學部委員10人,國外院士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長江學者」7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3人、國家「千人計劃」人選6人,教授73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932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和學術大師為引領,以「傑青」「長江學者」等為學術帶頭人、青年博士為骨幹的人才隊伍。
  • 鄭州大學:用「四愛」教育幫助青年大學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愛國家 堅定信念,厚植情懷鄭州大學積極舉辦「四愛」主題教育活動,不斷探索愛國主義教育新形式,在全校學生中深入開展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使愛國主義精神成為學生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萬人升旗活動是鄭州大學的傳統特色活動之一,軍訓期間,學校組織全體新生參觀了萬人升旗儀式。
  • 德州學院舉行2020年科技文化藝術節開幕式
    5月11日,是德州學院建校49周年校慶日。學校在西校區音樂廳舉行2020年科技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暨「點亮校友地圖」活動啟動儀式。他說,科技文化藝術節是學校人才培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對豐富大學文化內涵、提高師生科技人文素養、激發廣大師生奮鬥熱情有著重要意義。託思萬雲端,千裡共德院。學校時刻牽掛著每一位德院人。你所在,就是德院的所在,你平安健康,德院便平安健康。待「疫」過天晴後,我們在校園等著大家平安健康歸來,讓我們一起期待校園裡再次充滿琅琅書聲,充滿勃勃生機。
  • 閩江學院服裝與藝術工程學院:將文化自信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閩江學院服裝與藝術工程學院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第二課堂」為抓手,將校園文化藝術活動與學科專業相結合,通過開展各類藝術活動來培養和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加強和改進美育工作,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將文化自信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著力打造校園文化美育品牌活動,提升美育文化服務水平
  • 信息工程學院學生工作受到多項表彰
    12月31日,鄭州大學2018-2019學年學生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典禮在主校區中心體育館隆重舉行。在校全體校領導和各單位(部門)負責同志、各院(系)團學工作幹部、輔導員以及學生代表共計3000餘人參加。典禮由副校長張倩紅主持。
  • 鄭州科技學院學子「雲端」上C語言實驗課
    鄭州科技學院學子「雲端」上C語言實驗課 2020-05-08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堅定文化自信 增強意識形態凝聚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滲透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中,其核心就在於價值觀自信,價值觀又是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因而文化自信與意識形態具有密切聯繫,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形態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和道路,文化則促進著意識形態建設的深化,兩者之間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我們要以增強文化自信為契機,充分發掘文化資源,以文化的內在價值和外在表現形式,增強人民群眾對於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信仰與認同。
  • 凝聚廣大青年制度自信的磅礴力量——學習《中國制度面對面》有感
    掩卷而思,不禁為中國制度昨日的艱辛探索感慨萬千,為中國制度今天的偉大成就感到自豪,對中國制度未來的光明前景充滿希冀。透過這本書,讓廣大青年看到了當代中國宏闊而深刻的偉大變革,在歷史回想中堅定製度自信。當歷史的指針劃到20世紀中葉的時候,一個新興的社會主義東方大國在中華大地建立起來。
  • ...管理學院學生石孟欣榮獲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
    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的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評選活動獲獎名單揭曉。
  • 鄭州科技學院"流動照相館"冬日給老人送來溫暖
    11月18日,在二七區馬寨敬老院裡,來自鄭州科技學院藝術學院的師生們正為這裡的56位老人拍攝證件照。鄭州科技學院藝術學院黨總支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充分將學生專業能力培養和主題教育活動相結合,組織師生黨員到馬寨敬老院為老人們拍攝證件照,受到一致好評。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泰山學院:以泰山文化鑄魂育人
    近年來,該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泰山文化貫穿於人才培養全過程,用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鮮活的泰山文化滋養青年學生,增強青年人的文化自信,著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鄭州財經學院青年融媒體中心榮獲2019—2020年度中青校媒(河南...
    來自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理事單位(高校)和會員媒體的近200餘名師生參加會議。鄭州財經學院青年融媒體中心受邀雲端參會。大會對2019-2020年度河南十佳校園媒體、最具活力校媒、最佳創意校媒、最佳深度校媒、最具人氣校媒和優秀校園媒體等集體獲獎單位進行了「雲頒獎」。
  • 姚軍:堅定文化自信 提升品牌價值
    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姚軍35年來,華僑城集團從深圳灣畔的一片灘涂起步,逐步形成以文化、旅遊、新型城鎮化、電子科技、相關業務投資為主業的大型中央企業,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獲評「全國文化企業30強」和「中國旅遊集團20強」的企業集團
  • 堅定鐵路文化自信,提升鐵路文化軟實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12月8日,燃情文創擁抱小康2020《人民鐵道》鐵路文創產業創新與發展論壇暨鐵路文創精品成果展在北京天泰賓館舉行.人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於活動現場正式亮相,為我國鐵道產業再添強大綜合性運營平臺助力.(12月9日中國日報網) 據悉,人鐵文創公司是由中國國家
  • 做邊疆青年學生的知心朋友
    ……宋素麗和青年學生就如知心朋友一般問候日常。3年前,宋素麗主動請纓到新疆藝術學院援疆。這份邊疆情緣始於2011年,那年開始,她在中國傳媒大學給新疆文化藝術人才培訓班講了5年的影視創作課,參與策劃了一系列新疆題材紀錄片,對這片神奇美麗的土地產生了深深的嚮往。
  • 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品格,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五千多年之久,仍然充滿生機。
  • 鄭州科技學院:「磨錘子」磨出專業精神
    摩擦聲、切割聲、敲打聲……在鄭州科技學院工程技術訓練中心內,大一學生們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磨錘子」。自12月初起,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新生們都要經歷一輪「磨錘子」訓練。該校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大一學生趙旭東這樣說。 筆者在該校實習車間看到,經過十幾天的操作,個別同學的手上已經磨出了新繭,大一新生楊倩作為班上為數不多的女生之一,對「磨錘子」感觸頗深,「雖然過程挺費勁,剛開始幾天胳膊累得抬不起,但當把原材料變為成品,成就感爆棚,坦言『小錘子也有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