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轟炸機復活有望?俄核動力發動機取得技術突破,可用於飛機

2020-12-16 軍機圖

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都曾對核動力轟炸機進行過深入研究,各自研發並試驗了多型核動力轟炸機方案,不過最終由於安全因素等方面的考慮,核動力轟炸機終究未能投產。而後來隨著洲際彈道飛彈和核潛艇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核動力轟炸機的相關研究也相繼中止,核動力在航空領域的應用隨之被塵封起來。

◎至今未揭開神秘面紗的俄羅斯「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

然而就在近日,俄羅斯媒體報導稱俄羅斯在核動力發動機領域取得了技術突破,試驗顯示以「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發動機為基礎改裝飛機核動力發動機是完全可行的,只需在「海燕」巡航飛彈發動機的基礎上稍加改裝就可以將其變成可用於飛機的核動力渦噴發動機,俄媒表示俄羅斯將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核動力發動機安裝在飛機上,研發擁有無限航程的核動力轟炸機。

◎圖波列夫設計局在核動力轟炸機領域的嘗試,圖-95LAL核動力戰略轟炸機

回顧冷戰時期,蘇聯在核動力轟炸機領域的研究當屬全球第一,技術儲備和試驗數據遠超美國。冷戰時期蘇聯的圖波列夫設計局和米亞西舍夫設計局奉命研發使用核動力的戰略轟炸機,圖波列夫設計局推出了圖-95LAL/圖-119方案,而米亞西舍夫設計局則推出了M-30方案。其中圖-95LAL是在圖-95的基礎上研製,而M-30則是全新研製的核動力轟炸機。

◎米亞西舍夫設計局推出的M-30核動力戰略轟炸機方案,最終未能投產

1961年,搭載2臺核動力渦槳發動機(外側兩臺NK-12依舊使用航空煤油驅動)的圖-95LAL原型機率先首飛,在試飛中使用核反應堆驅動的NK-14渦槳發動機工作正常,飛行員無異常報告。後來圖-95LAL又陸續進行了30多次試飛,結果全部正常,證明核動力可以用於戰略轟炸機。

◎前蘇聯圖-95LAL核動力轟炸機

不過,在實際應用方面,圖-95LAL仍然存在一些當時技術條件下無法克服的挑戰,比如核反應堆體積過大需佔用內置彈艙、屏蔽和防護裝置過重、核反應堆長時間工作冷卻問題無法解決等等,最後蘇聯得出結論,核動力戰略轟炸機暫時不可行,隨後圖-95LAL連帶米亞西舍夫設計局的M-30戰略轟炸機一同下馬,相關研究工作也隨之暫停。

◎美國NB-36H核動力轟炸機

50多年之後,核反應堆小型化和屏蔽防護技術都取得了飛躍進步,而俄羅斯「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的推出也表明俄羅斯熟練掌握了核動力渦噴發動機的技術,在此背景之下,如果能克服排放物中核輻射等安全問題,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可能就要復活了。

◎上世紀50年代美國以B-36戰略轟炸機為基礎設計了NB-36H核技術驗證平臺

隨著軍工技術發展,武器的太空化或是必然趨勢,這不僅僅是技術領先者希望達到的高度。對於人類而言,也不能完全排除未來會遭受地外文明的衝擊,那麼要太空作戰,無限續航的太空飛機,必然是不可或缺的裝備。如果能夠解決核反應堆的不穩定性以及散熱問題,徹底製造出實用化的核動力裝置,那麼距離核動力飛機時代也就不遠了。

相關焦點

  • 核動力飛機什麼樣?引擎壽命比飛行員長,全世界將吸新鮮核尾氣!
    美蘇兩國高層也採用了「我尋思能行」的邏輯,便批了大量經費與人才給各自的核動力飛機項目,由此誕生了人類歷史上僅有的兩臺核動力飛機,分別是美國的NB-36H核動力轟炸機和蘇聯的圖-95LAL核動力轟炸機。而這兩臺核動力飛行器,或許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不該存在的飛行器之一。
  • 美國戰略空軍的核夢想,冷戰時期研製的NB-36H核動力戰略轟炸機
    美國更是成功研製出了核動力潛艇。除此之外,美國還將核能源安裝在了戰略轟炸機上,進行了核動力轟炸機的試驗。眾所周知,轟炸機在當今的世界當中依然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如今的轟炸機已經是戰略轟炸機,更是「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打擊中關鍵的一環。
  • 俄羅斯尋回發動機關鍵技術,圖160量產有望?五角大樓或有大麻煩
    比如說"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雖然至今依然沒有摘下神秘面紗,但是其載具09852型核潛艇卻已經下水了,並且已經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而除此之外,近日俄羅斯庫茲涅佐夫公司又對外發布了一則重磅消息,聲稱已經找回了遺失多年的NK-32航空發動機的關鍵技術。這對於俄羅斯整個軍工製造業而言,無疑都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喜訊。
  • 中船704所突破汽輪發動機!全電航母時代來臨,核動力還遠嗎?
    這項突破不亞於研究開發核動力航母。這一技術歷經兩年時間經受住110%的滿負荷運行測試,日前通過了應用審核。 而我國突破的這款新技術,不同於以往突破的任何技術,這項技術的重要性更是重中之重。20MW級汽輪發電機可以被用作大型驅逐艦、兩棲攻擊艦、潛艇和航母的動力,而且是採用全電推進的「心臟」。這無疑是我國在航母動力系統方面的一大彎道超車。那這款特殊的設備有何不同之處呢?
  • 美國曾經研製的「核飛機」,NB-36H核動力轟炸機
    在上個世紀中期,準確說是冷戰開始後,「核」發展迅速,各種各樣的核武器層出不窮,比如核動力航母,核動力潛艇和核動力軍艦。當然只有這些還不滿足,在冷戰期間,美蘇兩國也有許多的武器研製計劃,其中核動力飛機,則是一項「瘋狂的計劃」。
  • 渦輪葉片技術取得新突破,可承受2000度高溫,中國航發有望崛起
    眾所周知,美俄兩國在戰機研發領域具有極高的地位,主要就是得益於他們掌握了非常先進的航發技術,俄羅斯的圖-160轟炸機、美國的F-22隱身戰鬥機等都已經服役多年,但依舊是同類型裝備中的翹楚,主要原因就在於航空發動機,一款優秀的航發可以為戰鬥機提供極強的推力、增加載彈量、提升整體作戰能力,同時,掌握優秀的航發技術也是一個國家工業實力強盛的表現,現階段,我國也正在該領域進行相關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NASA:2035年,將核動力火箭送往火星
    近期,NASA和多家公司進行溝通,擬開發由核裂變及核聚變作為動力的星際飛船,目標是在2035年前,核動力驅動的飛船可以奔赴火星。一、核動力潛力無限,燃料瓶頸尚待攻破核火箭發動機的想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四十年代,在通常的設想中,化學火箭會先將飛船發射出低地球軌道之外,然後核動力火箭會「接棒」,作為推動力送飛船在星際中穿梭。
  • 中國將在何時擁有核動力航母?003航母服役後,004型或許上核動力
    中國很快就會擁有核動力航母了,有消息稱中國的004型國產航母將是核動力航母,預計5年內就會出現。世界上現在只有美、法兩個擁有核動力航母,擁有航母的其他國家全部都是常規動力航母。常規動力航母排水量比不上核動力航母,攜帶的艦載機數量也沒核動力航母多,核動力航母在海洋當中的自持力是非常久,這是常規動力航母所不能比的。現在中國擁有了兩艘航母,一艘是遼寧艦、一艘是山東艦。只不過一艘是從烏克蘭購買的半成品航母,一艘是我國自主建造的國產航母。
  • 法國正式設計建造下一代核動力航母!
    YF-23和麥道JSF都屬於第五代戰鬥機,FCAS在氣動設計方面的理念和技術上並無顯著突破,單靠先進任務系統就自稱第六代戰鬥機。圖片:巴黎航展上的FCAS模型。圖片:FCAS是第一種實用DSI進氣道的歐洲戰鬥機。
  • 法國宣布新一代航母,歐洲超級核動力航母將誕生
    「龐」級核動力航母CG 2020年12月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訪問法國法馬通公司時表示,該公司設計和製造和核動力蒸汽推進系統將用於法國未來航母
  • 法國要造新航母了:排水量75000噸 核動力
    馬克龍表示,新一代航母將像「戴高樂」號航母一樣擁有核動力。他說,法馬通公司的工廠長期以來為海軍生產所需零部件,未來核動力航母的多個重要部件也將由法馬通公司生產。法國軍方最初考慮建造常規動力航母,但馬克龍仍選擇建造核動力航母。
  • 俄開建全球最強核動力破冰船,確保商業船隊在北極全年通航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羅斯開建世界上最強大的核動力破冰船。」俄羅斯《獨立報》7日稱,俄羅斯原子能集團核動力破冰船公司宣布,俄遠東「星星」造船廠開始建造世界上功率最強大的10510型「領袖」級核動力破冰船「俄羅斯」號。
  • 6萬噸的核動力破冰貨船,螺旋槳半路上掉了一片!
    俄方的一艘運輸南極科考站建設材料的核動力破冰貨輪在從芬蘭灣出發,沿大西洋南下,穿過赤道,準備運送5000噸的建築材料到南極大陸建設新一代的東方科考站。外界經過了解情況,原來這艘核動力破冰船只有一螺旋槳,雖然核動力看上去很強大,但是單軸單槳明顯航速快不了。之所以航速大大下降,是因為4葉的螺旋槳居然有一個葉片斷裂消失了。這樣的「三葉螺旋槳」轉動起來就嚴重的不平衡。不但划水效率大下降,還造成整個軸系的嚴重振動。船長想放棄南極運輸任務返航維修,但是俄本土的上級卻嚴厲要求繼續航行,目的地不變。
  • 世界最大轟炸機,190噸航程48300公裡,任何國家都不敢擊落戰機
    許多國家紛紛採用,人們利用核能除了發電之外,還想像著將這些能源放在需要利用他的地方,比如人們利用核能將它放置在航母和潛艇上,這也就衍生出了核動力航母以及核動力潛艇,甚至推出了核動力的巡洋艦,人們也在思考既然核能可以攜帶在航母和潛艇上,那可不可以將核能放在飛機上,於是全球的科學家開始著手研究,如何將巨大的核反應堆放在飛機裡。
  • 美俄同時盯上核動力太空船,川普下令在月球開發核能,為火星計劃...
    該命令旨在研發和使用太空核動力裝置幫助美國開展月球開發和深空探索。根據文件內容,這種裝置將在太空飛行器沒有足夠的其他能源(太陽能、化學燃料)的情況使用核能替代。 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NASA)吉姆 布裡登斯廷就川普的指令表示,目前NASA正與美國能源部合作開發能在月球表面生產出核能的技術,預計將在2030年代末對外展示成果。
  • 全球最大航母即將出世,領先俄至少30年,中國後來居上效果顯著
    據了解,中美俄作為世界軍事強國,近年來在軍事武器等多種領域的競爭也變得愈發激烈。據美國媒體消息,為了有效應對中俄在海上軍事領域的發展,美國國會將會撥款2000億在該領域進行軍事裝備的研發。不僅如此,美國第一艘12萬噸級核航母即將出世,該航母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航母。美國媒體更是對此揚言,至少要領先俄羅斯航母近30年。
  • 繼美國之後,又一大國宣布建造核動力航母:自稱性能會遠超山東艦
    12月14日,據海外網引援俄衛星通訊社報導聲稱,法國軍方日前公布了一項偉大計劃,表示將著手開始建造出一艘新型航空母艦,並且會為這艘新型航空母艦配備核動力,預計將在2038年代替「戴高樂」號航母,成為法國海軍的旗艦航母,不過目前該航母只是停留在計劃階段,想要實現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不過法國專家目睹海軍計劃後
  • 世界上唯一的核動力巡洋艦,俄羅斯基洛夫級巡洋艦「彼得大帝」號!
    它不僅有一艘現役航空母艦,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核動力巡洋艦。今天,讓我們來看看世界上唯一的核動力巡洋艦,俄羅斯基洛夫級巡洋艦「彼得大帝」號! 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現役的非航空母艦核動力水面作戰艦艇 。主要用於實施遠洋反艦、反潛和防空作戰。在作戰時,它主要充當海上編隊的核心力量,與其它艦隻共同組成飛彈巡洋艦編隊,執行攻擊敵方戰鬥艦艇和破壞敵方交通線的任務。
  • 美妖魔化俄「波塞冬」潛航器
    對此,俄軍事專家稱,俄羅斯研發的這種先進武器系統主要用於防禦,如果美國沒有進攻俄羅斯計劃,就不必害怕「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或推動核軍控條約延期俄《觀點報》報導稱,俄「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能夠攜帶當量為數百萬噸級的核彈頭,悄無聲息地穿越太平洋進入美國本土附近發起戰略打擊。
  • 下一代航母曝光:排水量75000噸,核動力,法國行嗎?
    說到法國海軍,我們很容易就會聯想到其現役航母「戴高樂」號,這艘航母採用核動力技術。也是這艘航母,讓法國海軍成為了美國海軍之後第二個使用核動力航母的國家,如此聽來,法國海軍真的很「豪氣」,但各國軍迷對於「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卻並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