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助(微信:xinzhizhunvxing)
文 | 盧悅
——心悅君
一個心理諮詢師告訴我,他的開放式婚姻的經歷
「中國人對開放式婚姻是什麼看法?」
一次到國外參加專業培訓,一個心理治療師Peter忽然問我。
在舊金山的一家酒店裡,我們坐在遊泳池邊,身邊不時經過穿著比基尼的年輕女郎。
他說:「我和我妻子有個開放式婚姻,每周都有一個『約會之夜』——和情人過夜,第二天會回來一起交流。不過最近我有些麻煩:一個中國女孩和我在一起的時間有些長了。」
Peter是白人,50多歲了,依然保持著讓人羨慕的身材。
「麻煩在哪兒?」
「我換了好幾個姑娘,都忘不了她。是不是中國女孩都很痴情?」
「到底是你痴情,還是她痴情?」
「你說我該怎麼辦?」
「我們都是學心理的,也許你應該明白怎麼做。」
「不不不!」他痛苦地抱起頭,跟我擺擺手,走向泳池對面的一個姑娘。
三種開放式婚姻,哪個有好下場?
什麼是開放式關係?
就是打破「一夫一妻制」對肉體和精神的專有權,肉體、精神都可以「共享」。
做情感治療這麼多年,我遇到過很多「開放式婚姻」的擁躉。
結果呢?
沒聽說有好下場的。
為什麼呢?
分析一下你就知道了。
1. 主動型「開放式婚姻」:
Peter和妻子都是情場玩家,35歲那年,他們相遇,發現情逢對手,就想試試婚姻。一試就是5年,但現在試不下去了。那天他和我談過以後,試圖勾搭一個姑娘,對方都已投懷送抱,他卻忽然意興闌珊,還是找我聊天。
「什麼叫試試婚姻?」我問他。
他說:「我沒法真正只愛一個人,也沒法長期和一個人在一起,愛到後來,都是日常瑣碎和無聊。我想要很多有趣,很多開心,很多興奮的遊戲,可婚姻卻會像把野馬圈起來……」
「所以你們約定,雖然結婚,但卻不必忠誠?」
「我們對忠誠的理解,是更高級的:如果我們喜歡其他人,會第一時間告訴彼此,對彼此透明。」
Peter的妻子來自一個宗教傳統特別濃厚的家庭,小時候,她每天晚上都要跟父親背誦聖經半小時,只有背得一字不差,才能上床睡覺。
Peter3歲那年,父母離婚,他跟父親一起長大,小時候第一印象就是在煙霧繚繞的房間裡,父親和一群人彈吉他,徹夜歡歌。不到10歲,他就被爸爸的一個女友破了瓜。
一個無比厭惡刻板的生活,一個永遠生活在高濃度的情感刺激裡,他們都有自己的心魔。Peter的父親最終死於毒品,所以他絕對不沾這玩意,但性卻取而代之,可以幫他維持這種高度興奮的生活。
「你知道,我很厭倦這些情場遊戲了,可是不知怎麼停下來。我們倆現在已經無話可說,我渴望有個人讓我停下來,休息一下,讓我覺得安全。所以我越來越愛那個中國女孩,但我害怕。」
「怕什麼?」我問他。
「怕一旦我太需要這個人,她會完全控制我。」
其實我們一生都在努力做兩件事:
1)和心魔戰鬥;
2)自我整合。
Peter的一生,是圍繞著創傷展開的,作為一個孩子,他怎能不需要一個安靜的,溫暖的家?
但他沒有這樣的家,必須接受父親這種永遠high到極點的生活,只有這樣,父親才不會嫌棄他。一方面他認同快樂,但在他內心深處,他更需要的是幸福感。
他最需要的是一個母性的環境,讓他可以放鬆的棲息,不用那麼多的刺激覆蓋他的悲傷:我想有一個家,一個不大的地方,讓我容身,讓我做自己。
那些開始就宣稱要「開放式婚姻」的人,不過是害怕更深度的情感連結,所以才把發展「膚淺」的關係當成遮羞布,因為他們無法面對心魔,才會不斷讓自己處於遊戲和自我麻醉中。
直到有一天,他們玩不下去了,人生的另一面,才會翻轉過來——要面對一個重大的選擇:
是開始清醒,還是加大麻醉的劑量?
2. 被動型「開放式婚姻」:
這樣的關係在中國式婚姻中非常常見。
一般的標配是這樣的:
這樣的關係可以長期維繫,但最終還是有「破功」的那一天。
我讓其中一對夫妻想像一下:在床上,他們分別是多大?
男方說:「我在床上,好像只有8歲,而她好像是我媽。」女方說:「我在床上好像18歲,而他好像是個孩子。」
總之,在性之中,他們都有非常壓抑的部分。
和第一種「性遊戲」式的「開放婚姻」不同,他們的做法是把對親密關系所有的恐懼都放在了「性」的世界。
他們恐懼什麼呢?
恐懼的是水與火的相遇。
有一個一直都沒法和妻子做愛的男人跟我說,在12歲,有一次被同學欺負,他就撲到媽媽的懷裡,本能地去吸吮媽媽的乳房。忽然,他聽到媽媽的呻吟聲,從此他就一直都很討厭母親,他們的關係就此中斷。
他怕的是什麼?
害怕他自己的欲望,害怕和母親發生關係。
因為不能接受欲望,同時又渴望和母親連結,他一直都在親密關係中自相矛盾,就只能把欲望和親密扔給兩個人。
而他找的妻子也恰好是一個聖母型的女人,她一直都穿著很樸素,幾乎讓人無法意識到她是個有魅力的女人。
為什麼要把自己「藏起來」?
因為她深深懂得,作為一個孩子,在母親出軌事發以後,被「仇家」堵著門大罵是何等的羞恥。
所以他們都成了「性壓抑」的受害者。
他們想把性這種「髒東西」排除在親密關係之外,這樣他們的世界就可以不被破壞,可以一直安全。
但這種「性」「愛」的分離,必然就像是橡皮筋一樣,一直緊繃就會有破裂的一天。一旦其中一個人和婚外情人有了「情感的連結」,他們這種建立於「恐懼」的關係就會土崩瓦解。
3、「假」開放式婚姻
「丈夫出軌了,他建議我們過『開放式婚姻』。」
很多人都會面對這樣的場景。
結果呢?
結果可能有三種:
1. 女方也嘗試出軌,只是為了報復丈夫,試試丈夫是否會吃醋。
2. 女方也嘗試,結果發現那個人才是最好的,但80%的情況下,對方也只是玩玩,所以女方會再次失戀。
3. 女方也嘗試,只不過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轉移情感,但發現,這是徒勞,她的心還是沒法容下他人。
其實這種「開放式婚姻」,只是古代「一夫多妻」制的重演,女方很難像男方那樣「瀟灑」,之所以接受這種「大房制」,只是因為離不開這個男人,無法放棄婚姻。
而且她們試過以後,男人往往有如下三種反應:
我們需要開放的是我們的心,而不是婚姻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的得出一個結論:「開放式婚姻」不是婚姻的「最終版本」,因為它的親密本質是關係的「低配版」。
學過我們的《內在小孩訓練營》的同學都會知道:婚姻有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保護層婚姻」:保護層婚姻就試圖採取各種「保守療法」。
1.「合理化」:婚姻到最後都是親情,所以你就「忍滾狠」吧。
2.「毒品化」:既然日子太平淡了,讓出軌變成我們的春藥吧。
3.「防禦化」:既然真心很危險,就稀釋關係,就算受傷也不會太深。
好處是立刻見效。
壞處是「邊際效應」,這些暫時的措施,雖然可以救一時,但卻不能救一世。
因為沒人願意半身不遂,沒人願意自相矛盾,沒有人願意被恐懼追著跑。
我們都需要內心的平靜,人生的平衡。
第二個層次是「療愈層婚姻」。
真正強大的婚姻是可以幫我們成長,讓我們修復過去的創傷,擁有更強大的自己。
很多人到了「愛到絕處」,才安下心實現自我成長。
有些人則沒有這個幸運,「一條道走到黑」。
所謂命運,無非在於你是否真的有這樣一個覺悟,停下來,好好反思一下人生的路。
ps:如何進入療愈層婚姻?那就去學習愛。這就我唯一的建議,具體怎麼做,最好去聽課。你贊成開放式婚姻嗎?可以投票哦!最後就是大福利啦,今晚即將開放20個名額,可獲得一次免費的情感分析哦!快來掃下方二維碼添加情感導師,獲取名額吧!(添加微信時備註:情感分析)
-作者-
盧悅,心之助女性心理平臺聯合創始人,情感諮詢專家,作家。人生總有一段夜路要走,我就是黑暗中握住你的那雙手。著有《愛到絕處便逢生》、《愛情有毒》等作品。微信公號id:xinzhizhunvxing。歡迎關注!
-主播-
婧妍:愛音樂,愛傳統戲曲,喜歡用聲音來表達自己。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願忠誠且無條件得陪伴來訪者,共同探索成長的心路;願為來訪者點燃照亮前路的火把並為每一點成長給予真誠得喝彩。
-THE END-
♥ 有話想說就留言 ♥
表達愛意就點讚
想要助人就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