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啤酒泡枸杞、可樂加黨參是屬於90後的朋克養生,那麼同仁堂開賣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肉桂卡布奇諾,大概是百年中藥老字號用自己的紮實根基為年輕人的新潮養生加持。
不要太驚訝,賣了351年中藥的同仁堂最近開起了咖啡店,大名「知嘛健康」,位於北京雙井的壹號店,一開張就成「網紅」。店面有著敞亮的落地櫥窗,和我們記憶中雕梁畫棟的門面,從長相看就很不一樣。這家店無線網密碼的末位是1669——這正是同仁堂創立的年份。
咖啡廳一樓是餐飲區,乍看是時尚咖啡廳的模樣,但各種細節都在提醒顧客,「嘿,我們不一樣」:這裡賣的所有飲食,無論飲料、湯粥還是麵包,都含有中藥元素,喝一杯甘草拿鐵,再嘗一塊西洋參紅酒軟包;櫃檯上的陳設,咖啡罐裡裝的是枸杞、棗片、人參等藥材,空氣中也瀰漫著中藥的清香。
咖啡廳二樓「不忘初心」,開方抓藥推拿,中藥鋪該有的它都有。這一點,在從一樓通向二樓的樓梯上就寫清楚了——「一樓只是序曲,二樓才是正章」。這裡有傳統的木質藥櫃,也有時尚的亮色系候診區;桿秤還在,只是成了裝飾品,抓藥要用更精確的電子秤。
總而言之,同仁堂變了,又沒變。本來嘛,每一個老字號在誕生之初一定是當時新銳,能夠綿延至今,也必然是適應不同時代的需求。同仁堂這一變,或許幾十年後成為傳統經典,也未可知。
老字號跨界,其實並非新鮮事兒。
最初是從聯名款產品開始的,比如,「英雄」鋼筆聯手銳澳(RIO)雞尾酒,推出「RIO×英雄墨水聯名雞尾酒」;源於1911年的光明乳業,與潮牌合作推出聯名服飾系列,以經典光明牛奶盒為原型的背包尤其暢銷;2019年1月,冠生園推出了大白兔60周年展,展出了許多大白兔的周邊產品,大白兔抱枕、大白兔帆布袋、大白兔唇膏……更不用說冷酸靈火鍋味牙膏、瀘州老窖香水、999感冒靈秋褲、娃哈哈眼影盤……
漸漸地,實體店出現了。在上海無人不知的老字號「喬家柵」,以八寶飯、定勝糕等名震江湖,阿拉從小吃到大。2019年12月,「喬咖啡」正式營業,抹茶拿鐵配燒麥、黑咖啡配蟹殼黃,成了上海灘的新時尚。
還有跨得更遠的。北冰洋汽水、義利麵包,幾乎是每個北京人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2018年夏天,毗鄰北冰洋工廠的北冰洋義利主題公園正式開門迎客。汽水、麵包,居然成了孩子的遊樂場,這不是童話世界裡才有的景象嗎?
坦白說,老字號跨界,反差越大越能博得一時眼球。畢竟誰都好奇瀘州老窖的香水醉不醉人,也想試試穿了999感冒靈的秋褲後還會不會感冒。但在這一波熱浪過後,如何留住容易喜新厭舊的新一代消費者,才是老字號真正要思考的話題。
只為獵奇,豈能長久?能佔據市場一席的商品和店鋪,必然要與其安身立命之物契合,就像同仁堂的中藥,就像喬家柵的中式糕點,它們本來就很好,只是換一種「語言」來與新的消費者對話,並且聽得懂這一代消費者的新需求,比如,咖啡要喝,還得養生,行,那就來一杯益母草玫瑰拿鐵。
老字號的特別之處還在於,經過了時間的積澱,商品也有了文化意味。故宮角樓咖啡就深知自己的優勢,作為一家600年的「老字號」,它賣的東西,光聽名字就讓人流連:康熙最愛巧克力、三千佳麗奶茶、千裡江山卷……據最新消息,同樣600歲的天壇最近也按捺不住了,預計將於今年10月開張特色茶飲文創店。
回到「知嘛健康」——大家還是更樂意稱呼它為同仁堂咖啡,中藥和飲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本來就有著密切關係,健康也是任何時代的任何人都關心的問題,內核都在,本質不變,將跨界的一時新鮮轉化為日常需求,將平日不易走近的中藥鋪轉化為隨時可以逛的咖啡店,用文化的力量和現實的需求,再一次擊中了大眾心理。
也許,這個夏天,逛中藥鋪會成為一種休閒方式。麻煩給我來一杯枸杞拿鐵,養生,我們又真又潮。(圖片均來自視覺中國)
(文化副刊部編輯)
【責任編輯:郭韶明 汪文 流程編輯:郭韶明 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