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中醫藥報》與一代宗師共同創辦的《中醫特色流派》專欄欄目組走進河南省中醫院,拜訪首屆全國名中醫毛德西。
初見毛德西,這位已經 80 高齡的老醫生,仍然精神矍鑠。面對欄目組成員的採訪,毛德西格外欣喜,分別就中醫經方、小方治療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疾病進行現場分享。
毛德西教授
毛德西,首屆全國名中醫,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教授、研究生導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南省中醫事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對冠心病、高血壓、胃腸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有豐富的治療經驗。善於運用中醫藥治療疑難雜病。近年來致力於養生學研究,對中老年人保健頗有獨到見解及有效實踐。
辨證論治 經方為先
「經方為先,時方為續,驗方創新」。毛德西教授認為,經方是方劑之祖,是辨證論治的基石,是辨證論治的載體,沒有經方,就不可能有辨證論治。因此,在臨床上,為患者診治疾病時,他首先考慮的是經方,然後是時方。
在 2020 年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中醫藥發揮的作用舉國稱讚。「三方三藥」在治療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中國方案的重要特色和優勢。其中清肺排毒湯的功效尤為突出,被列為國家診療方案中推薦的通用方劑,稱為「抗疫第一方」。
毛德西說,清肺排毒湯是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的組合方,由四首經方加減而成,主要來源於麻杏石甘湯、射幹麻黃湯、小柴胡湯、五苓散。全方計 21 味藥,方內還含有厚樸麻黃湯、小青龍加石膏湯、越婢加半夏湯、苓桂術甘湯等方藥。此方是對經方的創新,不但是對方藥的改進、組合,還包括藥物的劑型、用法等,飽含著若干代中醫人的智慧,我們應當認真學習之,應用之,既可使中國百姓受益,也可使世界各國民眾受益。
善用小方 讓百姓看得起病
要開「接地氣」的藥。「接地氣」是毛德西常掛在嘴邊的詞。什麼樣的藥才算「接地氣」?方要簡、效要好、價要廉。
毛德西說,「當今許多人面臨著生活壓力、經濟壓力,還有很多病人是經濟條件欠佳的農民、下崗工人,昂貴的藥物讓許多人望而卻步。面對他們,當百姓醫,首先要體恤民心,將心比心,用最廉價的藥,去解除病人的痛苦,這才是『大醫精誠』的精神。我所開的處方,力猛量大的藥物幾乎見不到,多是常用藥。貴重藥品也幾乎不用,即使需要大辛大熱之附子,也是由3或5克開始,根據病人情況逐漸加量」。
毛德西的方子通常只有幾味藥,只需幾塊錢、十幾塊錢,且有良效。以「小柴胡湯」為例,組方如下: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等,一劑藥不到7塊錢,加減應用於慢性胃炎、膽囊炎等多種疾病,療效甚好,並將心得寫成《小柴胡湯應用二十法》。
此外,毛德西根據臨床應用經驗,總結出 100多個「三味方」,分別針對心腦血管病、脾胃病、雜病、溫病等並制定「三味方」歌數十首,以便後人學習、掌握和應用。
創新經方 療效顯著
對於老年人易多發的高血壓、冠心病、消化系統疾病等常見病,毛德西教授依然堅持經方、小方為先。以高血壓為例,毛德西研製出「天麻鉤藤六葉湯」,即:天麻、鉤藤、桑葉、杜仲葉、銀杏葉等。經過6年的臨床驗證,療效顯著,並受到中醫界多位名醫的認可和應用。
毛德西教授說,高血壓屬於中醫裡肝陽、肝風、中風的範疇,基本致病機理就是肝風內動,平肝熄風的代表方劑是「天麻鉤藤飲」,但由於此方不容易煎出中藥的有效成分,且煎熬起來比較麻煩,因此,毛德西在原方劑的基礎上,以及根據多個科研成果,對藥方做出調整。發現桑葉、杜仲葉既能降血又能降糖,另外銀杏葉、荷葉等均有降脂的作用,因此,毛德西在天麻、鉤藤兩味藥方中,另加六味中藥材,對輕度和中輕度的高血壓患者相當有效。
針對冠心病,毛德西認為冠心病主要表現為氣(陽)虛血瘀者多,特別是氣虛夾瘀常常貫穿於胸痺心痛的始終,心肌梗死尤其如此。芳香溫通是針對胸痺心痛氣滯寒凝證而擬定的治法,以芳香透竅為勝,達到開靈竅,寬胸膈,止心痛的作用。如檀香芳香溫通,行氣止痛;降香長於溫通化瘀,活血止痛;冰片偏於開竅醒神,可以通過血腦屏障,且在腦蓄積時間長。
因此,芳香類藥物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所引起的心痛、神昏、頭痛、胸膈滿悶等,其藥效快而捷。
採訪中,毛德西教授說:「我沒什麼比別人高明的地方,唯愛看書,手不閒。」在毛德西看來,要想開出小而精且療效好的方子,沒有捷徑,必須熟記經典,遣方選藥時才能運用自如。他從小就愛好文學,成為一名中醫後,師從諸多名家的經歷更讓他終身受益。晝日把脈看病,夜間讀書筆耕,60年從未休止。
他所讀的書,除中醫典籍外,還有文、史、哲,以及科普類書籍,他在退休後學會了電腦,他說:醫學是一門綜合的複雜藝術,要借用其他科學知識來豐富自己的頭腦,開闊思路,做到「守正創新」,這樣才能使中醫學走在時代的前列,才能更廣泛更深層次地為中國及世界各國民眾服務。
面對未來中醫藥的發展,毛德西教授心存期望。他說,年輕人更應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傳承好傳統中醫瑰寶的基礎上,將中醫學與現代科學更好的結合。這恰與《中醫特色流派》專欄致力於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的初衷不謀而合。
未來,一代宗師將通過該欄目的帶動,不斷收集和挖掘各名醫名家資源,並對傳統中醫藥經方進行整理、研究與創新,切實推進中醫藥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讓中醫藥在新時代得以更好地傳承,造福萬千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