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經方,善用小方—《中醫特色流派》欄目對話名醫毛德西

2020-12-21 秦楚網

近日,《中國中醫藥報》與一代宗師共同創辦的《中醫特色流派》專欄欄目組走進河南省中醫院,拜訪首屆全國名中醫毛德西。

初見毛德西,這位已經 80 高齡的老醫生,仍然精神矍鑠。面對欄目組成員的採訪,毛德西格外欣喜,分別就中醫經方、小方治療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疾病進行現場分享。

毛德西教授

毛德西,首屆全國名中醫,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教授、研究生導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南省中醫事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對冠心病、高血壓、胃腸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有豐富的治療經驗。善於運用中醫藥治療疑難雜病。近年來致力於養生學研究,對中老年人保健頗有獨到見解及有效實踐。

 辨證論治 經方為先

「經方為先,時方為續,驗方創新」。毛德西教授認為,經方是方劑之祖,是辨證論治的基石,是辨證論治的載體,沒有經方,就不可能有辨證論治。因此,在臨床上,為患者診治疾病時,他首先考慮的是經方,然後是時方。

在 2020 年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中醫藥發揮的作用舉國稱讚。「三方三藥」在治療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中國方案的重要特色和優勢。其中清肺排毒湯的功效尤為突出,被列為國家診療方案中推薦的通用方劑,稱為「抗疫第一方」。

毛德西說,清肺排毒湯是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的組合方,由四首經方加減而成,主要來源於麻杏石甘湯、射幹麻黃湯、小柴胡湯、五苓散。全方計 21 味藥,方內還含有厚樸麻黃湯、小青龍加石膏湯、越婢加半夏湯、苓桂術甘湯等方藥。此方是對經方的創新,不但是對方藥的改進、組合,還包括藥物的劑型、用法等,飽含著若干代中醫人的智慧,我們應當認真學習之,應用之,既可使中國百姓受益,也可使世界各國民眾受益。

善用小方 讓百姓看得起病

要開「接地氣」的藥。「接地氣」是毛德西常掛在嘴邊的詞。什麼樣的藥才算「接地氣」?方要簡、效要好、價要廉。

毛德西說,「當今許多人面臨著生活壓力、經濟壓力,還有很多病人是經濟條件欠佳的農民、下崗工人,昂貴的藥物讓許多人望而卻步。面對他們,當百姓醫,首先要體恤民心,將心比心,用最廉價的藥,去解除病人的痛苦,這才是『大醫精誠』的精神。我所開的處方,力猛量大的藥物幾乎見不到,多是常用藥。貴重藥品也幾乎不用,即使需要大辛大熱之附子,也是由3或5克開始,根據病人情況逐漸加量」。

毛德西的方子通常只有幾味藥,只需幾塊錢、十幾塊錢,且有良效。以「小柴胡湯」為例,組方如下: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等,一劑藥不到7塊錢,加減應用於慢性胃炎、膽囊炎等多種疾病,療效甚好,並將心得寫成《小柴胡湯應用二十法》。

此外,毛德西根據臨床應用經驗,總結出 100多個「三味方」,分別針對心腦血管病、脾胃病、雜病、溫病等並制定「三味方」歌數十首,以便後人學習、掌握和應用。

創新經方 療效顯著

對於老年人易多發的高血壓、冠心病、消化系統疾病等常見病,毛德西教授依然堅持經方、小方為先。以高血壓為例,毛德西研製出「天麻鉤藤六葉湯」,即:天麻、鉤藤、桑葉、杜仲葉、銀杏葉等。經過6年的臨床驗證,療效顯著,並受到中醫界多位名醫的認可和應用。

毛德西教授說,高血壓屬於中醫裡肝陽、肝風、中風的範疇,基本致病機理就是肝風內動,平肝熄風的代表方劑是「天麻鉤藤飲」,但由於此方不容易煎出中藥的有效成分,且煎熬起來比較麻煩,因此,毛德西在原方劑的基礎上,以及根據多個科研成果,對藥方做出調整。發現桑葉、杜仲葉既能降血又能降糖,另外銀杏葉、荷葉等均有降脂的作用,因此,毛德西在天麻、鉤藤兩味藥方中,另加六味中藥材,對輕度和中輕度的高血壓患者相當有效。

針對冠心病,毛德西認為冠心病主要表現為氣(陽)虛血瘀者多,特別是氣虛夾瘀常常貫穿於胸痺心痛的始終,心肌梗死尤其如此。芳香溫通是針對胸痺心痛氣滯寒凝證而擬定的治法,以芳香透竅為勝,達到開靈竅,寬胸膈,止心痛的作用。如檀香芳香溫通,行氣止痛;降香長於溫通化瘀,活血止痛;冰片偏於開竅醒神,可以通過血腦屏障,且在腦蓄積時間長。

因此,芳香類藥物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所引起的心痛、神昏、頭痛、胸膈滿悶等,其藥效快而捷。

採訪中,毛德西教授說:「我沒什麼比別人高明的地方,唯愛看書,手不閒。」在毛德西看來,要想開出小而精且療效好的方子,沒有捷徑,必須熟記經典,遣方選藥時才能運用自如。他從小就愛好文學,成為一名中醫後,師從諸多名家的經歷更讓他終身受益。晝日把脈看病,夜間讀書筆耕,60年從未休止。

他所讀的書,除中醫典籍外,還有文、史、哲,以及科普類書籍,他在退休後學會了電腦,他說:醫學是一門綜合的複雜藝術,要借用其他科學知識來豐富自己的頭腦,開闊思路,做到「守正創新」,這樣才能使中醫學走在時代的前列,才能更廣泛更深層次地為中國及世界各國民眾服務。

面對未來中醫藥的發展,毛德西教授心存期望。他說,年輕人更應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傳承好傳統中醫瑰寶的基礎上,將中醫學與現代科學更好的結合。這恰與《中醫特色流派》專欄致力於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的初衷不謀而合。

未來,一代宗師將通過該欄目的帶動,不斷收集和挖掘各名醫名家資源,並對傳統中醫藥經方進行整理、研究與創新,切實推進中醫藥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讓中醫藥在新時代得以更好地傳承,造福萬千百姓健康。

相關焦點

  • 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研究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石家莊召開
    原標題: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研究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石家莊召開傳承名老中醫寶貴臨床經驗,推動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傳承與發展。12月12日,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研究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石家莊市召開。
  • 「德國名中醫」:不懂中文,卻用經方+針灸讓患者登門求治
    2 發現經方,獲中醫開藥竅門 2005年,狄特馬偶遇日本漢方名醫大塚敬節的學生、一位美籍中醫師,並從他那裡了解到經方(經典醫著中的方劑)。他發現,中醫經方講究的是方證相對應,只要對症,療效都挺好。在跟其學習兩個月後遂潛心研讀經方。
  • 聯盟薦書 |中醫經典及流派篇
    本期主題書單聯合推薦中醫經典及流派類書籍,分別為《中醫臨床傳統流派》《中醫醫學派源流論》《近代中醫流派經驗選集》《中醫醫家學說及學術思想史》及「三部六病」醫學流派系列著作。
  • 南京路擦亮一張「中醫名片」:海派針推中心今在嶽陽醫院青海路名醫...
    幽靜的南京西路上,一張金字招牌「中醫名片」正被擦亮:蜿蜒轉入不長的青海路,此地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青海路名醫特診部」,裝飾一新的海派針灸推拿中心今日正式亮相。這裡曾被譽為「名中醫發祥地」,而今匯集國內一流針灸推拿專家,全新騰出的800餘平方米空間場地,將傳承中醫流派精華,為更多海內外病家提供中醫品質醫療服務。「手到病除」是針推特色,已接入境外保險「嶽陽醫院是全國唯一一家以針灸推拿等非藥物療法為主的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手到病除』是我們的優勢和特色。」嶽陽醫院院長周嘉說。
  • 閩醫蕭氏皮膚科學術流派:打造「面子工程」,搭建省級中醫皮膚科學術流派
    在省內中醫外科界,有一個具有福建本土特色的中醫外科學術流派,其學術思想與診療特色運用於臨床,收效顯著,散發著無限魅力與生命力。它是閩醫蕭氏皮膚科學術流派,由福州市名中醫肖治安先生及其子孫經過數代人百餘年不懈努力而形成,如今在肖定遠、黃寧等第七、八代傳承人手上創新發展。
  • 黃煌經方深圳平樂工作室揭牌!
    深圳平樂醫院此次與黃煌教授合作主要為推動經方理論、經方臨床實踐經驗的運用,讓經方醫學及經方文化服務基層、服務群眾。黃煌教授團隊將通過示教、帶教等方式為坪山區中醫院培養中醫後備力量;另外,通過對經方的研究,可以帶動科研,進一步在臨床上去應用去推廣。揭牌儀式後,黃煌教授圍繞經方進行了授課。
  • 中醫珍稀古籍善本,最豐富的三千冊中醫古籍資料
    》全套叢書丁甘仁醫案集(全5冊)萬密齋醫學全書(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三部六病醫學流派叢書(全5冊)專科專病中醫診療叢書專科專病名醫臨證經驗叢書專科專病經方論治叢書中醫1000問(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中醫臨床叢書(人民衛生出版社)中醫臨床捷徑叢書中醫古籍臨床新用叢書中醫古籍新點、新校、新參考系列(全10冊)中醫古籍珍稀抄本精選中醫各家學說中醫名家名師講稿叢書(人民衛生出版社)中醫名家學術經驗集(全26冊)
  • 代表心聲丨庹勤慧:救救中醫經方傳承!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中醫藥大學教授庹勤慧呼籲加強中醫經方傳承。紅網時刻記者 楊斌 長沙報導中醫經方是中醫經典方、規範方、標準方的代名詞,屬於中華民族的原創,傳承至今幾千年。經方以其極強的規範性與有效性,在中醫人才培養、臨床醫療保健、市場開發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經方傳承的現狀並不樂觀。隨著老一輩經方家的逐漸謝世,經方派傳人漸少,經方醫學從主流中醫領域逐漸淡出。特別是上世紀末開始,一批《傷寒論》研究名家相繼去世,使得原本在中醫高校中就已經微弱的經方之聲更加寂寥。」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中醫藥大學教授庹勤慧說。
  • 遇見中醫: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他熱愛中醫、篤志好學,在清晨、深夜,或是在旅途中,不曾間斷地學習《傷寒論》《內經》等著作,思考其中的經方用藥,而且一邊學習仍一邊工作,頗費心力,不辭苦辛。特與各位讀者共賞。 2017年的5月14日,在南方公證處公證員的見證下,我和師父楊宏志教授籤訂了《傳統醫學師承關係合同書》,正式確立了彼此間的師徒關係。
  • 為中醫而生:從曾祖父到我的行醫故事
    祖父幼年卓爾不群,不僅天分極高而且攻讀刻苦,少年時代即能文善畫,有我們縣城「四大才子」之稱。在曾祖教導下遍閱家藏所有醫書,後去天津壽山堂學醫,得當時津門諸多名醫真傳,不久獨立行醫即聲名鵲起。解放後回鄉與曾祖同開盛德堂,求診者絡繹不絕,聞名遐邇,盛德堂鼎盛一時。祖父於1952年赴唐山隨著名中醫嶽美中學習,學成返鄉後在完素中醫學院任教,講授《內經》和《傷寒論》。
  • 著名老中醫周和平坐診成都御生堂中醫館 - 復禾健康
    日前,國內知名中醫專家、中醫研究生導師周和平主任,長期坐診成都御生堂中醫館,「周和平名醫工作室」同步組建。周和平主任臨床40餘年,醫道深厚,術精德仁,通曉諸科,博而後達,在中醫常見病、疑難病診治上以藥簡效著而馳名,深受患者信賴和業界肯定。周和平:成都御生堂中醫館「周和平名醫工作室」主任醫師、中醫研究生導師、全國著名中醫止咳名醫、脾胃疑難雜症名醫。
  • 國醫大師領銜的「中醫超強天團」上線,與...
    浙中會〔2020〕36 號浙江省中醫藥學會關於舉辦中醫經典理論內涵與臨床應用學術研討班暨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的通知 有關單位、有關人員:由浙江省中醫藥學會主辦的中醫經典理論內涵與臨床應用學術研討班暨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定於12月10日—11日在線上舉辦。
  • 拓展用經方
    用得其宜,效如杆影;誤用過用,禍亦旋踵。此為歷代醫家所共識。劉渡舟在《傷寒論詮解》中指出:……在臨證時對年高體弱、嬰幼兒童,特別是心腎機能虛衰的患者,仍要慎用,恐有拔腎氣、動衝氣、耗陰動陽之弊。對於一般的病人,使用本方也只是在喘咳急性發作時的救急之法,不可久服多用。且一旦疾病緩解,即應改為苓桂劑溫化寒飲,以善其後。」本案既非急性發作,也非見效即止,而是連服7劑,並未見任何副作用。
  • 「名醫話健康」中醫辨證治失眠
    健康山東宣傳號有高度 有深度 有溫度關注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省衛生健康宣教中心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農科頻道播出的《名醫話健康》欄目,11月29日晚20:00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專家做客演播室,為您講述《中醫辨證治失眠》。
  • 歷史:中醫和道醫在漢朝時候正式分手了,還藕斷絲連
    因 此,《漢志》方技四家只有醫經和經方算是醫學。「醫經」 一派,「原人血脈經絡骨髓 陰陽表裡,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班固《漢書》),顯然更關注醫學的基礎,而 「經方」一派則徑言「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班固《漢書》),於臨床有更 大的激情,兩派各擅其能,又皆有所短,已是中醫學術流派的雛形。
  • 第八屆仲景論壇在南陽市舉行 國醫大師聚首 暢談中醫「經方抗疫」
    (記者 高如衡)第八屆仲景論壇主題報告會舉行國醫大師聚首 暢談中醫「經方抗疫」10月17日,以「仲景經方與新冠肺炎防治」為主題的第八屆仲景論壇主題報告會舉行,國醫大師張大寧、唐祖宣等嘉賓深入探討中醫藥傳承培育與仲景文化的未來發展,暢談中醫「經方抗疫」所取得的不俗成效。
  • 歷史上佛山有哪些中醫聖手?品讀400年佛山杏林根深一脈百年
    此後,面對一些西醫和社會人士認為中醫「不科學」的說法,佛山名醫譚次仲提倡「中醫科學化」,其著作《中醫與科學》風行一時。心懷家國 抗疫救災救國衝鋒在前佛山名醫在懸壺濟世、守正創新中,始終堅守一份醫者仁心、濟世為懷。清代光緒年間,佛山鎮城西大風颳後繼以火災,傷科名醫管鎮乾三度搶險赴救,治癒外傷、燒傷患者無數,聲名大噪。
  • 小兒推拿流派考究
    除此以外的小兒推拿的眾多流派,有的曇花一現,有的囿於狹小的區域,還有的缺少理論總結和著述,因而大都流失了。 近代山東地區小兒推拿療法中具有代表性的,即山東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孫重三、青島市中醫院李德修和青島醫學院附屬醫院張漢臣等三位已故老中醫為代表的三門流派。推拿三字經流派以山東青島市中醫院已故老中醫李德修為代表。
  • 桓臺縣橘源堂鄭氏中醫診療法入圍齊魯醫派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
    2020年齊魯醫派中醫學術流派傳承項目評審結果公布,淄博橘源堂鄭氏中醫診療法流派傳承工作室入圍齊魯醫派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培育項目。 齊魯醫派中醫學術流派傳承項目是山東省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發〔2019〕43 號)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的重要舉措,對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推動全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長安徐氏風溼流派《陝西省名中醫徐玲經驗集》
    珍惜當下難得的中醫藥發展良好機遇,搏力奮進,為中醫藥事業的美好明天而努力,長安徐氏風溼流派從不例外。大凡歷代有所造詣的名醫大家,莫不受「勤求古訓,博採眾長」治學理念的驅使而成就著自己的職業生涯、輝煌著自己從事的事業,陝西省名中醫徐玲就是其中的一位,其父親徐文彬為西安名中醫,20世紀30年代在西安市五味什字開「保和堂診所」執業中醫,先生理論修養深厚,辨證論治、處方用藥精準,擅治各種疑難雜症及內外同治法,創有多種外用藥,在西安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