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簡介

2021-01-10 華夏經緯網

  概述

  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於1986年11月,1986年11月12日公告計劃,1986年11月28日成立管理處。整座公園包含了花蓮、南投、臺中三個縣,全區以太魯閣峽谷、立霧溪流域及中橫公路東段沿線為主體 ,並且涵蓋南湖中央尖連峰、奇萊連峰、合歡山群、太魯閣大山、清水斷崖、三棧溪流域。範圍東起清水,西迄合歡西峰,南及奇萊山主峰,北至南湖大山,總面積達九萬二千公項。

  地理位置

  位於臺灣島東部,地跨花蓮縣、臺中縣、南投縣三個行政區。太魯閣國家公園以高山和峽谷為主要地形特色,其中中橫公路太魯閣到天祥的立霧溪河谷,兩岸皆由大理石巖層構成,所以有大理石峽谷的稱謂。

  自然氣候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原始森林面積廣闊,生態環境也非常的複雜,園區內因原始森林面積寬廣,同時也擁有許多生態資源,共有山椒魚,莫氏樹蛙,臺灣黑熊,臺灣獼猴豬,臺灣穿山甲,山羌,水鹿,長鬃山羊等數百種動物生態,更有雲杉林,臺灣蘆竹,冷杉林,箭竹草原,玉山圓柏及鐵杉林等多種珍奇植物,誠為園區內的特有景觀。

    位在太魯閣峽谷入口的麒麟文化遺址、立霧溪斷崖古道,以及上下梅園山胞部落等,都值得研究與保存。

   旅遊景區

  太魯閣峽谷

  太魯閣峽谷為臺灣花蓮縣自太魯至天祥之間20千米的大峽谷。沿線山嶺,高入雲霄,谷深莫測,溪流蜿蜒,飛瀑似簾,景色奇絕。谷內勝景有長春祠、九曲洞、天祥等。附近還有建築宏偉的德祥寺、七層天峰塔、孟母亭、普渡吊橋等。

  400萬年前,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洋板塊相互撞擊,劇烈的地殼變動,使臺灣地層急劇上升,千萬年來,立霧溪豐沛的河水不斷切割太魯閣這塊臺灣地質史上最古老的大理巖層,於是形成了最獨特的大理石峽谷景觀。

  中橫公路

   花蓮市北行25公裡,就到了太魯閣峽口。迎面可看到一座紅柱琉璃瓦高大牌樓,橫匾上寫著「東西橫貫公路」六個大字。這裡是中橫公路的東端起點。穿過牌樓,踏上公路,人們立即會被沿途壯美的景色所吸引。這裡有斷崖深谷,臨空飛瀑,清澈溪流,處處蔚為奇觀。景色之雄奇,可以說是鬼斧神工,參天地造化之最,被列為「臺灣八景」之一,名「魯閣幽峽」。

  長春祠

  「太魯長春」是入峽後的第一景。過紅色的鐵橋長春橋後,只見一道飛瀑在長春祠前分流人立霧溪,加上古典的祠堂建築,一幅山水庭園的圖畫便活生生地呈現眼前,位於青山綠水間的長春祠,是為了紀念修築中橫公路的殉難者而建的,原祠因地震遭山石毀損,目前的新柯是採用山洞型的建築而成。祠後有380臺階的石梯蜿蜒向上,俗稱為天梯。石梯盡頭可到達觀音洞,洞內有觀音石佛及橫貫公路的施工全圖。

  由長春祠繼續前行約兩公裡,轉過一個巖角,面前突現一座高插雲天的筆直大斷崖,斷崖下的寧安橋長82米,是建造時本省最長的單孔橋。附近有一座不動明王廟,是高山族同胞為鎮山而建的,過往旅客往往在此燒香祈福。再往前行不久,可以看到一條銀白色如絲絹般的瀑布從山壁間流下,這就是著名的銀帶瀑布,夏日至此頓感暑意全消。

  燕子口

  再進地勢愈高,而崖峽愈險愈奇。兩岸大理石峭壁在流水作用下被溶蝕成許多小孔穴,聰明的燕子便以這些小洞為巢,形成「百燕鳴谷」的奇觀,故名「燕子口」。但是隨著公路上人聲、車聲的隆隆作響,燕子早已離巢另覓他處安居了。

  錐麓大斷崖

  燕子口盡頭,有一座靳珩橋及靳珩公園,均以開鑿興建中橫路時殉職的一位段長而命名。過橋西行,就來到。這時相信所有的遊客只有一個表情,即難以置信這天然奇景,因為一半的面積成了高聳入雲端的絕巖峭壁,而另一半的山壁則成為深入水中的崖面石牆,這高低落差1660米的大斷崖,架構出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的浩瀚無垠。抬頭仰望藍天,只見天空因兩岸山勢實在太過高聳,只剩下一道細細的巖縫透出些許光芒,這就是中橫奇景之一的「虎口線天」。

  九曲洞

  九曲洞是橫貫公路工程中最險要的路段,這段險路九折十八回,蜿蜒於山壁洞穴之中,全長800米,步行約40分鐘。人口處石壁上有黃杰將軍所書「九曲洞」與書法家梁寒操所書「九曲蟠龍」摩崖大字。遊人至此仰觀壁立千仍,俯瞰潺潺溪流,仿佛正處於天地接縫間,那種與天與地合而為一的感受,真是奇妙無比。

  慈母橋

  中橫路翻山越嶺,所經橋梁無數,但位於立霧溪和老西溪匯流處的慈母橋,則是全省惟一一座大理石砌成的橋梁。橋下河床盡為大理石的巖壁,再加上傳統中國風格的設計,慈母橋深受中外遊客們的欣賞。傳說高山族部落住在附近,有位山地青年出遠門去,其母每日都盼望愛於歸來,仁立在山坡前等待,於是後來為這感人的故事蓋設了石橋和慈母亭。附近澗碧崖綠,雲樹迷茫,其間徑道選題蟠曲,幽深寧謐,此景曰「太魯合流」,是全峽別具一格的一段。

  天祥村

  再行兩公裡,就到了中橫路上聲譽最高的觀光勝地天祥。此地原是泰雅人村落,名太比多,後來為紀念南宋名臣文天樣而改名。村中建有文天樣塑像,像後屏牆鐫刻著《正氣歌》全文。這裡有天峰塔(七級寶塔)、祥德寺、福園、梅園等景點,1990年樣德寺塑成世界最高大的地藏王巨像,高達36米。天樣村坐落在開闊的河谷臺地上,在經歷峽谷險崖的緊張驚險旅程後,來到這視野豁然開朗的小山村,那種輕鬆愉快的感覺,只有穿越萬山而忽見美麗的日月潭時的驚奇之情才能比擬。

  太魯閣峽

  

    太魯閣峽是立霧溪中上遊峽谷的總稱。從太魯閣到天樣這一段,稱內太魯閣峽,長約20公裡,全是斷崖幽谷,為中橫路上風景區的精華。從天樣西迄大禹嶺(舊名合歡啞口),長約58公裡,稱為外太魯閣峽。這一帶沿線景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內太魯閣峽那種斷崖幽谷等險峻地形已很少見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地勢開闊、峰巒起伏、草木蔥鬱、雲海滄茫的山地。沿途有文山溫泉、西寶農場、豁然亭、慈恩山水、碧綠神木和關原雲海等勝境,景色超塵絕俗,令遊客駐足忘返。

  旅遊指南

   交通

  鐵路

  鐵路:臺北→花蓮或臺東→花蓮,花蓮新城站下,搭計程車至遊客中心;也可花蓮站下,搭公車(或租車)至太魯閣。

  公交

  客運:花蓮客運→沿線各景點,豐原客運→花蓮。具體班次可以查詢:花蓮航空站:03-8263787,臺鐵花蓮站:03-8355941,花蓮客運:03-8323485,豐原客運:04-25234175。

  自駕

  臺北蘇花公路→遊客中心臺八線→沿線各點 (2)臺東臺九線→遊客中心臺八線→沿線各點(3)南投臺十四甲→沿線各點。

  旅遊禁忌

  一、忌單獨出遊。特別是出遠門旅遊的人,最好與熟悉的人結伴同遊,這樣既可增添旅遊的樂趣,又能互相照顧。

  二、忌無目的的濫遊。有的人在出門旅遊前既無目標,也無計劃,有種「走到哪裡黑就在哪裡歇」的感覺,這種毫無目的的花錢亂逛,既浪費金錢,又徒費精力,影響身心健康。

  三、忌乘車坐船爭先恐後。

  四、忌暴食暴飲。有的旅遊者在旅途中飽一頓,飢一頓,看見好吃的就暴食暴飲,沒有好吃的便不吃,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衛生,預防腸道感染,防止發生旅途腹瀉。

  旅遊特別提示

  1.山嶽地帶氣候寒冷,尤其合歡山、大禹嶺一帶冬季積雪,禦寒準備須事先做好。

  2.中橫及蘇花公路經常發生落石、山崩等道路災害,颱風、豪雨及地震後儘量避免前往;路況可向太管處或該管工務段洽詢。

  3.中橫霧社支線大禹嶺至翠峰間於雪季時將實施例假日交通管制,遊客可利用賞雪專車進入合歡山區,管制事宜祥洽太管處;若欲通過積雪路段,須在輪胎上加裝雪鏈,並放慢車速,以防打滑。

  4.境內僅太魯閣、關原兩地有加油站,從中橫西往的遊客,儘可能在太魯閣加足油再上路。

  太魯閣公園服務機構

  售票點:無售票點,免費開放;

  諮詢處:門衛處

  管理處:公園辦事處

  醫療點:未設

  外語服務時間:8:00-17:00 主要提供英語服務。

  歷史文化

  太魯閣國家公園前身為日本侵略時期成立之所謂「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另外園內的高山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的孓遺生物,如山椒魚等。

  650萬年前,地殼動蕩不寧。逐漸向西北方向移動的菲律賓板塊向歐亞板塊不斷擠壓,能量聚集,尋找著釋放的出口。於是火山頻頻爆發,海嘯大浪滔天滾滾。蓬萊造山運動後,橫空出世,一座臺灣寶島。海島上有山,有水,有生靈,有神木。立霧溪發源於臺灣中央的奇萊山主峰,從海拔3449米的源頭一股蠻勁直衝大海。

  恆古千年萬載,水石互相糾纏。水作刀,切出了險峻雄偉;石為料,呈現著深邃壯麗。太魯閣TAROKO,取自臺灣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偉大的山脈」,偉大的山脈中居住著太魯閣人信奉的彩虹神靈。20公裡長的太魯閣峽谷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大理石峽谷,能目睹此景的人是幸運的。青蛙石的中層為白色大理石巖,上下層則為深綠色的青色片巖。一座獨立巨石屹立於立溪旁,宛如伏在溪中的大青蛙。而石上的蘭亭,恰似青蛙王子頭頂的皇冠,在遠山的碧綠、近水的蔚藍、石頭的粉白中,平添著一抹橙紅。傳說中,慈母橋上,一位慈祥的山地母親曾久久地站立凝望。她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已經在洪水中死去,只要她活著,她就要把他盼望回家。太魯閣族的發祥地,是臺灣中央山脈白石山腰的一棵大石柱。大約在300多年前,他們翻山越嶺來到了立溪旁,是相中了這裡的耕地獵區。太魯閣人以父系社會生活,小家庭為結構,男耕女織,推選最聰明正直的男人為部落首領。他們信仰泛靈,相信子孫如果遵從祖先的規範和教訓,即會得到祖靈的庇護。

  1937年12月27日,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成立。

  1945年,國立公園因日本戰敗而廢止。

  清水斷崖

  概述

  清水斷崖,位於中國臺灣省東部海岸,花蓮縣城東北,立霧溪口到大清水溪口之間的花蓮-蘇澳公路(蘇花公路)上,是太平洋西岸的大海崖區。飛田盤山、清水山、千裡眼山、立霧山等都是結晶石灰巖,崖岸壁立,其中,以清水山東南大斷崖尤為險峻,又位於全線的中線,清水斷崖由此得名。懸崖峭立,高達數百米,是為中央山脈東側的大斷層所成。臨崖遠眺,碧波萬頃;俯視則驚濤駭浪,奪人心魄,是最驚險壯麗的代表景觀,也是臺灣八大奇景之一。

  旅遊景區

  由宜蘭往花蓮,自和平出長達900公尺的和平隧道,峭壁懸崖即已在望,再穿過和中、和仁隧道,眼前即為清水斷崖層層疊疊直向遠處延伸的巖壁。這段長約20公裡的清水斷崖,地質以片麻巖和大理巖為主,且以垂直的角度向海平面急降,築在斷崖中間的蘇花公路,在這些隧道的阻隔下,斷斷續續地出現,崖壁下方則是驚濤駭浪、波瀾壯闊的太平洋。

  雖然從和平到崇德之間目前已鑿通了許多新的隧道,車行其間已不若以往刺激,但太魯閣公園在崇德隧道北口、小清水、公園界碑等處皆設有遊覽區,無論立於觀景臺上遠眺,或循步道至沙灘上仰望,蘇花公路皆有如一條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空中走廊,鑲嵌在猙獰的大理石崖壁上,觀此奇景,令人不禁讚嘆自然的浩偉,及人類不畏艱辛的勇氣。 

  只要過了和平隧道,就可看見這懸在半空中的道路,層層的懸崖和峭壁相連著。一路上,全都是片麻巖和大理巖,壯闊的景觀令人感到敬畏。走在這公路上或許不會覺得害怕,但是當走完了這條路,回頭望時,才體會到這一路上的險境。

相關焦點

  • 太魯閣
    至此我開始感覺在撩起臺灣寶島半遮半掩的面紗了,這一路我心裡一直泛著嘀咕,臺灣你溫情脈脈始終都在,但我仍然渴望被你驚豔,我需要看到你有張力的美,期待中……太魯閣國家公園到了。繼續輕鬆地行走在太魯閣山裡,呼吸著這裡新鮮而帶著溼度的空氣。
  • 太魯閣森林公園
    太魯閣森林公園(Taroko National Park)成立於1986年11月,位於臺灣島東部,地跨花蓮縣、臺中縣、南投縣三個行政區。園區以太魯閣峽谷、立霧溪流域及中橫公路東段沿線為主體,並且涵蓋南湖中央尖連峰、奇萊連峰、合歡山群、太魯閣大山、清水斷崖、三棧溪流域。
  • 太魯閣的雲霧與故事
    原標題:太魯閣的雲霧與故事 太魯閣的雲霧與故事   朋友要去臺灣,問我哪些景點值得走,我說了包括太魯閣在內的幾個地方。朋友問,那個閣有什麼特別的嗎?難道有滕王閣那樣的傳奇嗎?她說她看過一張太魯閣的照片,有瀑布有亭臺樓閣,只是不知道那個閣有什麼特別的故事?   只好告訴她,太魯閣不是一個閣,太魯閣是臺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而我們通常說的太魯閣是在花蓮的一個有高山峻岭、有峽谷斷崖的風景區。她所看到的亭臺樓閣,應該是太魯閣景區裡的「長春祠」。   長春祠,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故事的地方。那裡供俸著中橫公路施工過程因公殉職的212名「施工人員」的靈位。
  • 臺北後花園花蓮之太魯閣
    臺灣的太魯閣已經成旅遊者必打卡之地,被人們稱讚、吐槽的都有,個人覺得,在整個中國的同類景點中,屬中下水平。當然,到了臺灣還是去打一下卡吧。照片是12年拍的,當時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用的是松下傻瓜機,大家說和現在的手機比,有一拼嗎。
  • 臺灣太魯閣族傳統文化祖靈祭
    華夏經緯網3月16日訊:太魯閣祖靈祭在太魯閣傳統認定中,祖靈的力量是很重要的,不能觸犯祖靈禁忌,不然就會有災禍降臨。這時就得殺豬歌舞來慰祭祖靈。魯閣族(德魯固,Taroko、Truku),原居住於臺灣南投縣仁愛鄉靜觀部落,十七世紀跨越中央山脈遷移至現在的花蓮縣北部一帶,依據原住民委員會統計2020年2月底太魯閣族人數32370人。
  • 高清:太魯閣大峽谷至合歡山武嶺
    太魯閣大峽谷。圖 李小煒 從花蓮七星潭沿著中橫公路騎到合歡山的武嶺,這條就是11月9日「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賽」的比賽路徑,從太平洋海岸邊順著太魯閣大峽谷的磅礡地勢,在短短的105公裡水平距離內爬升到全臺灣公路最高點—武嶺(海拔3275
  • 「太魯閣之美」彩繪列車 首航花蓮
    太魯閣之美彩繪列車,今日上午首航花蓮,24幅小小彩繪車門,遊客評價2極。記者徐庭揚/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4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繼臺鐵凱蒂貓彩繪列車,臺鐵再和太魯閣公園、公立歷史博物館合作推出太魯閣公園彩繪列車,今天上午首航,由樹林開往花蓮,列車以15公裡速度進站時,站臺遊客可以欣賞太美景變化,不過只有車門有彩繪圖,也讓遊客覺得大失所望。    上午從臺北出發後在中午抵達新城火車站,部分旅客下車。
  • 春天春意盎然,臺灣太魯閣風光回歸自然
    太魯閣國家公園,是臺灣地區的第4座「國家公園」,位於臺灣島東部,地跨花蓮縣、臺中縣、南投縣三個行政區。園內有臺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中橫公路系統。全區以太魯閣峽谷、立霧溪流域及中橫公路東段沿線為主體 ,並且涵蓋南湖中央尖連峰、奇萊連峰、合歡山群、太魯閣大山、清水斷崖、三棧溪流域。
  • 普悠瑪VS.太魯閣號 安全設計不同
    普悠瑪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有人質疑普悠瑪不及太魯閣號安全,並要求臺鐵車輛納入前瞻計劃與否問題。不過,臺灣專家學者指出,普悠瑪跟太魯閣差異為傾斜方式不同,傾斜角度也不一樣,但應該沒有哪種車比較安全的問題;交通部也表示,臺鐵已有10年購車計劃,普悠瑪投入營運僅6年,應不致於要汰換,仍要視調查結果才能確定後續做法。
  • 臺北、宜蘭、太魯閣、奇美泛舟六天
    花蓮-太魯閣公園:太魯閣公園為臺灣最早的公園之一,特點為峽谷及斷崖,其中「太魯閣幽峽」更是被列為臺灣八景之一。花蓮-七星潭觀海:七星潭又稱月牙灣,是花蓮縣唯一的縣級風景區,連接太魯閣公園、東海岸和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 太魯閣,臺中十萬大山中的一道奇妙景觀
    太魯閣,就是這些風景名勝中著名的一處。那天早上,我們在下榻的洄瀾客棧吃罷早飯,便離開花蓮市區,沿蘇花公路向北回行20公裡,來到太魯閣自然公園。在太魯閣自然公園的入口處,有一座雕龍畫鳳的四柱雙頂高大牌坊,上書"東西橫貫公路"。
  • 中國十大最美峽谷攻略之太魯閣大峽谷篇
    太魯閣大峽谷又被稱為「太魯幽峽」,位於寶島臺灣東部的花蓮縣境內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峽谷長度有20公裡,是臺灣著名的旅遊景點,為寶島八景之冠。也被成為寶島的三峽。太魯閣大峽谷為大理石巖層,是在無數年河水衝刷下形成的大理石峽谷景觀。陡峭的峽谷和斷崖是太魯閣大峽谷最大的特點。
  • 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太魯閣峽谷》
    太魯閣峽谷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景區風光以峽谷和斷崖為特色,九曲洞是橫貫公路工程中最險要的路段,這段險路九折十八回,蜿蜒於山壁洞穴之中,全長800米,步行約40分鐘。太魯閣峽谷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斷崖形狀如鞘,絕壁萬丈,曾經有落石砸傷遊客,在這裡參觀要注意安全。
  • 菜菜閒遊之太魯閣健行記 行走在峭壁懸崖之上
    坐落於花蓮、臺中及南投3縣市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擁有不少難度係數不同的步道,行走在峭壁懸崖之上,穿梭在壯闊峽谷之間,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歲末12月的臺灣,空氣冷冷的。自花蓮騎腳車取道中橫8號公路,花兩天騎到臺灣公路最高點海拔3275公呎的武嶺,接著再滑下山回花蓮。
  • 「太魯幽峽」,是臺灣著名的旅遊勝地——太魯閣大峽谷
    「太魯幽峽」,是臺灣著名的旅遊勝地,位於臺灣東部花蓮縣西北,連綿20公裡,是太魯閣公園的一部分。兩岸懸崖萬仞,奇峰插天;山嶺陡峭,怪石嵯峨;谷中溪曲水急,林泉幽邃,具有長江三峽雄奇景觀連綿不斷的氣勢,被譽為寶島的三峽,為寶島八景之冠。
  • 臺灣太魯閣峽谷: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
    臺灣太魯閣峽谷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景區風光以峽谷和斷崖為特色,是臺灣的第四座「國家公園」,被列為臺灣八大名勝之一。沿著立霧溪的峽谷風景線而行,觸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斷崖、峽谷、連綿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巖層和溪流等風光。
  • 臺灣太魯閣人抗日英雄雕像設立 族人盼找回英雄
    原標題:臺灣太魯閣人抗日英雄雕像設立 族人盼找回英雄   布洛灣山月村村長鄭明岡雖非太魯閣族人,但以推廣太魯閣族文化為職志,他知道太魯閣族的抗日血淚,因此特別請石雕家為太魯閣族的英雄立像,讓子孫緬懷。   臺灣因清廷甲午戰敗割讓日本,臺灣東部地區在1896年到1914年間,連續出現抗日行動。
  • 這項技能喚起記憶壯族太魯閣海峽兩岸的織錦連結
    (記者陳君碩攝)廣西博物館館長吳偉峰和臺灣花蓮縣秀林鎮太魯閣智娘蓮美惠在廈門見面,他們都喜歡錦繡工藝,一見鍾情。老祖宗離開「兩億」資產根據「我在廣西博物館裡看到一塊壯錦布,當時很震驚,這和太魯閣錦的部分圖案幾乎一樣!」
  • 普悠瑪、太魯閣雙人乘務吃緊
    臺鐵在普悠瑪號翻覆事故後,針對普悠瑪號、太魯閣號等傾斜式列車全面恢復雙人乘務,由司機員搭配一名學習司機員或機車助理,確保行車安全。不過今年春節加班車讓有限人力更加吃緊,為此,臺鐵首度培訓傾斜式列車「隨車機務員」,來取代部分人力,訓練約3星期,預計春節前可上線。
  • 臺灣太魯閣國家公園:觸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
    太魯閣國家公園橫跨花蓮、 南投 及 臺中 ,以雄偉壯麗、幾近垂直的 大理 巖峽谷景觀聞名。沿著立霧溪的峽谷風景線而行,觸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斷崖、峽谷、連綿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巖層和溪流等風光。在太魯閣景區的入口看到一塊 大石碑 ,上書東西橫貫公路入口,證明了這裡是中橫公路的東起點。中橫公路的歷史始於1914年,原為日治時代開鑿的理蕃道路,現在的中橫公路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建,部分危險路段採用從新擇址築之。這 九曲洞 就是老的橫貫公路中最危險的一段,這段險路九折十八回,蜿蜒於山壁洞穴之中,全長800米,步行約10多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