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世界帕金森病日
飲食治療
運動治療
日常護理
1.自理缺陷如何護理?
2.語言溝通障礙怎麼辦?
3.抑鬱焦慮如何處理?
本文約2700字,預計閱讀需要5分鐘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今年的世界帕金森日主題是「抗疫抗帕,你我同行」。
帕金森病是一種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慢性神經退化疾病,主要影響運動神經系統。它的症狀通常隨時間緩慢出現,早期最明顯的症狀為顫抖、肢體僵硬、運動功能減退和步態異常。但也可能出現記憶、抑鬱和睡眠問題。
據統計,全球罹患帕金森病的患者約有700萬人,近一半在中國。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群的帕金森患病率為1%,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大約有1.7%的人患有帕金森病,70歲以上患病率達3%-5%,是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中老年的「第三殺手」。
我之前的公眾號文章涉及過的患帕金森病的李老師,被確診已經接近一年了,除了在醫生指導下按時服藥外,妻子也在細心的照顧他,目前基本生活已接近正常狀態。而同期住院治療的老陳,因為行走時意外跌倒,出現腦梗死,目前臥床不起。
幾乎同期患病的老李和老陳,一年後的身體狀態為什麼差別那麼大呢?經過溝通我們了解到,老李和老陳日常護理及飲食、運動的差別,可能是導致他們目前身體狀態天壤之別的主要原因。
隨著醫學的發展,帕金森已經不再是不治之症,這也為很多帕金森患者帶來了康復的希望,但是帕金森的治療最好是配合日常護理,以及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的同步進行,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飲食治療
帕金森病會導致嗅覺和味覺的減退,也會影響吞咽功能,引起胃腸道蠕動胃排空減慢以及便秘等。另外,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也會導致噁心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高蛋白質飲食會減少左旋多巴的吸收,降低療效。
飲食治療是帕金森病的輔助療法之一,目的在於維持患者居家的營養和身體狀況。並通過調整飲食,使藥物治療達到更好效果。具體的飲食治療方法如下:
1.食物多樣,愉快進餐
2.多吃穀類和蔬菜瓜果
3.經常適量吃奶類和豆類
4.限量吃肉類
5.少吃肥肉,葷油和動物內臟
6.每天喝六至八杯水或飲料
7.服藥半小時後進餐
8飲食治療個體化
運動治療
帕金森病患者可以通過積極開展肢體功能鍛鍊,改善運動性症狀來預防跌倒等意外狀況的發生。我們應鼓勵患者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鍛鍊。
一個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研究中表明,每周規律的太極運動可以改善受試者的姿勢穩定性和步行能力,從而減少受試者的跌倒。
現在臨床上應用於帕金森患者的運動形式豐富多樣,如有氧訓練、太極、平衡訓練、北歐式健走,和漸進性抗阻訓練。
而不能外出的帕金森患者,應儘量在室內做一些伸展肢體的活動。通過練習簡單的動作(觸擊打字鍵)到複雜的動作(開水龍頭、門把手、穿衣等),可以幫助患者減少肢體異常運動。但應該注意體力勞動不等於體育鍛鍊,不能用單純的體力勞動代替體育鍛鍊,兩者勞逸結合才是最佳的。
運動對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有非常大的益處,運動有助於保持肌肉強勁,以提高其靈活性。運動療法還能改善平衡,幫助帕金森患者克服無法行走的問題。另外,運動可以防止一些帕金森病所帶來的長期併發症,如關節僵化等。
總之,能夠讓你全身心投入和喜歡的運動就是最好的運動。無論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選擇最吸引你而且最適合你的個體化運動,這樣,運動起來才能身心愉悅,達到運動治療的目的。
日常護理
1
自理缺陷如何護理?
帕金森患者會出現肢體震顫、肌強直、行動遲緩、運動障礙,不能做精細動作,如繫鞋帶、扣紐扣困難,字體越寫越小,不能自己穿衣脫褲等。
可以移開家中的障礙物,常用物品定位放置,一切擺放均以安全為主。加強巡視,觀察病情變化,加強生活護理,給患者足夠的時間去完成日常生活活動。
對患者因行動不便所帶來的過失應諒解,不予責怪,使用物品應以塑料等不易摔碎的製品為主。恢復期鼓勵患者在活動範圍內,從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動和運動(如進食、穿衣、移動等),以增強患者自我價值感。協助患者堅持正確的功能鍛鍊,指導並協助患者每天活動各關節兩次,鼓勵患者行走時抬高腿,慢慢走。
2
語言溝通障礙怎麼辦?
帕金森患者會出現語聲單調、低沉、語言不利、發音呈爆發性、咬音不佳、口角流涎等狀況。通過護理,儘量讓帕金森患者能夠運用非語言形式來表達需要及含義,讓患者能夠最大限度地保持溝通能力。
同患者說話時,要站在患者面前,眼光注視患者。語調應慢且清楚關鍵詞應重複。注意保持患者自尊心,鼓勵患者慢慢由簡入繁地進行語言訓練,不要急躁。
指導患者語言訓練,鼓勵患者利用手語、唇語、文字、書寫等表達需求和情感。
制定語言訓練計劃,促進語言功能儘快恢復。觀察患者語言功能恢復情況,對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
不要對患者大聲說話,與患者交談時減少環境中的幹擾因素,如關掉電視機,保持環境的安靜,給患者充足的時間回答問題。這些都需要照顧者的耐心與體貼。
3
抑鬱焦慮如何處理?
我們經常看到帕金森病患者表情嚴肅,很少有笑容,情緒低落,不太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容易流眼淚。
根據研究,有大約25%~61%的帕金森病患者伴有抑鬱症狀。其原因有兩個方面,第一是心因性的,也就是說是因為患者過分擔心自己的病而造成的情緒低落。
另外一種情況是軀體性的,這種情況即使帕金森病的症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患者的情緒也不見好轉甚至惡化,這就需要抗抑鬱治療。是否需要用藥,患者要徵詢醫生的意見。
這就提醒我們,對於帕金森患者的日常護理,不僅需要生活護理,也需要重視帕金森病人的心理護理。
我們都知道「帕金森病」是一種腦部病變,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退化失調。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運動功能發生一定程度的障礙,生活自理能力顯著降低。
面對這樣的一種疾病,病人的心態會有著激烈的衝突和改變,認為自己是個「累贅」,不願意接受親人的幫助,自暴自棄,把自己封閉起來,於是焦慮、緊張、抑鬱伴隨而至,加速、加重了病情發展。
患者家屬需要理解患者的感受,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鼓勵其說出自己的感受,並和患者一起分析其憂鬱的原因。當患者處於抑鬱狀態時,應有人陪伴,做好生活照料,給予安慰體貼和關懷,使之感到有依靠,有治病信心。
通過護理讓帕金森患者能正確評價自己,調整不現實的自我期待,確認自我的積極方向,這樣,抑鬱症狀會有所減輕。
帕金森病的疾病管理離不開家庭的良好護理及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等輔助治療手段,家人的細心呵護對於改善症狀,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質量都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