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的葉雪主治醫師表示,兒童糖尿病治療需綜合進行,飲食、運動、藥物、監測和糖尿病教育五個方面在患兒日常護理中缺一不可。
壹
首先,飲食上注意營養,控制總熱量,保證兒童正常生長發育。
貳
其次,運動上,可以提高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粘稠度,增強體質,改善心、肺功能,有利於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預防和控制。運動要遵循適量、經常性、個體化原則,防止運動後低血糖。比較合適的是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騎車、遊泳等。須注意的是,當胰島素不足而血糖升高時,鍛鍊可能進一步升高血糖,誘發酮症酸中毒發生,因此,尿酮體陽性時不能活動,低血糖時也不能進行運動。
叄
第三,藥物治療上應嚴格遵醫囑進行。一般在臨床上,1型糖尿病的治療用藥就是胰島素,可以選擇每日多次皮下注射或者選擇胰島素泵,胰島素的適應症包括1型糖尿病,需短期強化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以及不能採用口服降糖藥治療或肝腎功能損害的非1型糖尿病患兒。對10歲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平穩、肝酶正常時可以選擇二甲雙胍治療。
肆
第四,日常監測方面,血糖平穩時每日測3-4次(包括早餐前),周末時每日8次,以調整胰島素用量。此外,以下情況也需要加測血糖:出現低血糖症狀或懷疑低血糖時,劇烈運動前後,嘗試新的飲食或不能規律進餐時,突然的情緒激動,患其他急性疾病時,如感染、嘔吐、腹瀉等。糖尿病的監測還包括每3個月1次查糖化血紅蛋白、肝腎功能、胰島素C肽,每年1次遠期併發症監測,主要包括眼底、腎臟損傷指標、誘發電位等。
伍
第五,在糖尿病教育上,家長和孩子需要學習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低血糖及高血糖的處理方法。對糖尿病知識了解得越多,孩子血糖控制會越平穩。
來源 | 摘自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 | 龐建新
封面作者 | 添添(5歲)
編輯 | 宣傳中心
【來源:首都兒科研究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