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炎熱乾燥季節頻繁發生野外火災。每年都有大面積的土地會被破壞,並且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2019年澳大利亞全年平均氣溫比1961-1990年的平均氣溫21.8℃高出了1.52℃。自9月澳進入林火季以來,澳大利亞多處發生大火,並在全國各地蔓延開來。2020年1月後,澳大利亞發生了多次暴雨天氣,熊熊燃燒了4個多月的森林大火,終於在2020年2月13日撲滅了。此次火災造成澳大利亞全國範圍內超過600萬公頃土地因山火被毀,還造成數十人死亡,幾千棟民居被燒毀,5億動物葬身火海。澳大利亞東部的森林主要是桉樹,這種樹體內含有較多的油脂。下圖為「澳大利亞山火分布圖」和「澳大利亞1900年~2019年年平均降水情況」圖。
(1)指出澳大利亞山火分布特點。(4分)
(2)試分析此次澳大利亞山火分布廣且持續數月的自然原因。(8分)
(3)分析山火對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6分)
(4)寫出暴雨天氣對大火撲滅的作用。(6分)
(1)①主要分布於沿海地區,沿海地區比內陸地區多; ②集中分布在東部和東南部沿海地區,東部比西部多。(每點的2分,最高得4分)
(2)①澳大利亞緯度較低,此時正值南半球夏半年,太陽高度角大,太陽輻射強,氣溫高;②氣溫比往年更高,降水比往年更少,氣候異常,高溫乾旱,且持續時間長;③多桉樹分布,樹體內富含油脂,助燃火勢; ④多大風天氣,風助火燃;⑤受厄爾尼諾等極端天氣影響。(每點的2分,最高得8分)
(3)①森林植被破壞,面積減小,森林覆蓋率降低; ②水土流失加重,改變河流水文特徵;③食物來源與棲息地銳減,導致生物種群數量、生物多樣性驟減; ④植被燃燒產生大量煙霧和有害氣體,汙染大氣; ⑤短期內部分地區可能增加土壤的肥力。(每點的2分,最高得6分)
(4)①暴雨天氣帶來強降水,雨水撲滅森林大火; ②陰雨天氣使太陽輻射減少,氣溫下降;③為地面增加撲火需要的水源。(每點的2分,最高得6分)
「地理熱點」疫情背景下高考地理熱點命題二
「地理熱點」疫情背景下高考地理熱點命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