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北中學名師:高考地理試題不迴避熱點!

2020-12-23 荔枝新聞

近年來,江蘇高考地理試題以圖表為載體,通過真實的地理情境,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思維發散能力、創新意識、環保意識等。系列專題《高考"臨門一腳"》,今天(6月16日)約請設有江蘇省減災教育課程基地、獲得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的無錫市北高級中學名師推出第七篇:地理。

經過一輪、 二輪全面細緻的系統複習和強化訓練,絕大部分考生已基本掌握考綱所要求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教授級高級教師、江蘇省地理特級教師李樹民提醒,最後20天,考生最重要的事不是刷題,而是「回頭看看」:對照地理教材的目錄,逐章逐節進行有序回憶,使書本知識在腦海中作一次全面再現,再對照考試說明中列出的考試範圍,檢查自己對書本知識掌握的情況,逐點進行具體回顧。這樣,不僅能將所學內容在你腦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能發現自己知識的弱點、盲點,及時進行補救,在回歸中要特別注意課本中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原理在試題中是如何體現的,以便掌握解題思路。例如,分析區位因素要從自然、社會經濟、技術方面著手,闡述河流的水文特徵包括水量多少、水位變化、含沙量、結冰期等,地理分布、地理規律是否都落實到地圖上,以便形成空間概念。

關注社會熱點

地理學科具有區域性、實踐性、綜合性的特點,社會熱點問題、熱點區域是命題的主旋律。高考地理試題以"新材料、新情境、新問題"呈現,試題風格力求體現時代性,不迴避熱點。

(1)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是歷年高考命題取材的重要來源,這類題目往往是地理試卷中最大的亮點。

2019年以來國內外發生的自然災害主要包括:2019年8月4日9時生成在菲律賓以東超強颱風「利奇馬」、6月上中旬廣西廣東江西等洪澇災害、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災害、四川「8·20」強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7月上中旬長江中下遊洪水、南方地區夏秋冬連旱、四川長寧6.0級地震、四川木裡「3·30」森林火災、山西鄉寧「3·15」滑坡災害、青海玉樹等地雪災。

常考內容:區域自然災害分布特點、危害的區域差異及成因。結合區域自然災害形成原因,提出趨利避害的措施。對自然災害的辯證認識,發表自己觀點並說明理由。

(2)能源、糧食安全

能源問題是當今世界的重大熱點焦點問題,也是歷年高考的重要內容。如石油危機、能源消費結構、新能源利用、我國能源供應安全,以及密切聯繫的環境汙染、節能減排等。

2019年12月2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儀式。從黑河市入境,途經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北京、山東、江蘇、上海等9個省(市、自治區),新建線路全長3371公裡,北段工程(黑河——長嶺)全長837公裡。

常考內容: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地理背景,資源跨區域調配的意義,我國幾個重要的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

2019年10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提出了未來中國糧食問題的政策主張。

常考內容:運用農業區位理論,分析某地區或某農作物分布區的農業生產條件,認識不同地區農業生產條件的差異及形成原因。

(3)科考活動

每年都有許多科考活動,如極地科考、遠洋科考、環球航行、陸上探險活動等。

常考內容:時間換算、活動內容,考查線路沿線的一切地理事物和現象。

(4)天象觀察

探索宇宙奧秘已經走進現代大眾的生活。日食、月食、流星雨等天象奇觀是普通人可以觀察到的,越來越多的人對這些難得一見的自然現象興趣日益濃厚。

2019年12月26日的這次日食為日環食,環食帶位於赤道附近,在我國境內無法看到完整的日環食,只能觀測日偏食。

常考內容:天體、天體系統、太陽系、生命條件、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時間換算、對發生地和觀測位置的環境要求,等等。

(5)人口與城市

人口問題和城市化問題是當今人類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人口眾多、城市化發展迅速的中國,人口問題是解決資源、能源、環境和發展問題的核心。

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17日公布,截至2019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從性別結構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以女性為100)。從年齡構成看,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12.6%。

常考內容:人口增長、人口遷移、人口素質、人口年齡結構、人口再生產類型;城市分布與城市區位分析、城市功能分區、城市化及其問題、城市交通、城市規劃等。

2019年8月26日,印尼宣布將把首都遷至東加裡曼丹省,雅加達地區面臨著被海水淹沒的風險。不僅如此,雅加達人口密集,城市發展不堪重負。雅加達的人口超過1100萬人口,密集度甚至僅次東京。印尼不僅人口密集,公共運輸設施也嚴重缺乏。

常考內容:城市化存在問題,採取適當措施。

(6)交通運輸布局

以區域交通運輸布局示意圖或相關材料為背景,考查區域交通布局特點,分析交通運輸對區域環境的影響。

2019年12月30日北京至張家口鐵路開通運營,是世界上最先進時速350公裡的智能高速高鐵。

常考內容:運用交通區位理論,分析交通建設的區位條件及建設意義,交通對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促進人地協調發展。

(7)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問題既是高考地理能力考查的學科主幹知識,又是高考關注的熱點內容,是永恆的熱點。

常考內容:環境問題的表現;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環境問題的分布;主要環境問題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原則。

2020年2月8日,監測到超過18攝氏度的氣溫,打破了南極大陸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

常考內容:環境問題產生原因、危害及採取措施。

關注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

地理試卷"無圖不出題",常見圖表包括晨昏線圖、等溫線圖、等壓線圖、地質剖面圖、山地垂直自然帶譜圖、人口統計圖、地租曲線圖、循環經濟關聯圖等。其中,等高線地形圖在生產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我國是水能大國,要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找到合適的地點修建水庫。去山區遊玩時選擇安全的宿營地,也可以結合等高線的知識。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大力新建港口和陸地上的交通線,也與等高線的知識緊密聯繫。

等高線的數值反映了某個區域的地勢的高低起伏狀態。等高線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同線等高(同一條等高線上海拔數值相同),等高距相同(同一幅地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等高距相同),等高線不重合(如果出現重合,此處是陡崖),疏密反映坡度緩陡(等高線密集,反映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反映坡度緩)。

關於等高線的應用,無錫市北高級中學地理一級教師朱昺旻有以下4點建議與考生分享:

(1)相對高度的取值範圍。相對高度的取值範圍和經過的等高線的條數和等高距有關。如果要計算兩個點之間的相對高度,那一定要清楚兩個點之間有多少條等高線穿過,也可以給每條等高線賦值,保證賦值之間滿足題目要求的等高距即可。

(2)河流與山谷、山脊之間的聯繫。由於圖幅面積有限,緊鄰河流兩側等高線在圖上顯示是兩條,其實是一條等高線,所以緊鄰河流兩側等高線數值相同。河流發育在山谷當中,山谷的等高線是向高處彎曲的,河流流向和等高線的彎曲方向正好相反。每一個河流都有它對應的流域,那麼流域之間的分水嶺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找山脊線。

(3)相鄰的兩條等高線當中出現了一條閉合的等高線,要符合「大於大值,小於小值」的原則。

(4)要多動筆。如圖上的等高線比較多,建議自己用紅筆把相關比較重要的幾條等高線描一遍。平時要自己動手畫,學會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之間相互轉化。自己動手畫的過程中,理解等高線地形圖與地形剖面圖之間的關聯。

準確分析題意、組織答案、表述答案

在最後20天時間裡,考生還要練習規範答題。無錫市北高級中學地理一級教師廖苗提醒,規範答題主要步驟包括:分析題意、組織答案和表述答案。

(1)分析題意的規範性,體現在設問方向的把握、圖文信息的轉換和材料分析幾個方面。比如在分析工業的區位時,有時題目的設問不是直接問,會拐個彎問比如某地吸引某工業企業落戶的區位優勢,這就需要考生去理解並且準確把握設問的方向,找準答題的角度,圖文信息的轉換和材料的分析對考生分析能力的要求比較高,有時答案就隱藏在材料和圖表中,考生的通病在於分析不全面,或者知識遷移、聯想不到位。

(2)組織答案的規範性,體現在思考是否全面、思路是否清晰、詳簡把握是否到位等。比如評價某個區域水能開發的條件,既要分析有利條件又要分析不利條件,考生通常只片面考慮有利條件;思路的清晰主要是答題時的邏輯關係不明,比如答降水豐富,水能資源豐富,而降水豐富實際導致的是河流流量大,結合河流落差大,才能得到水能資源豐富的結論。答案詳簡的把握主要體現在學生對分值不敏感,分值高的題需要進行詳細的全面的論述,分析低的題只需簡單的論述,但是學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

(3)答案表述的規範性,體現在是否使用專業術語、表述是否完整、是否結合了具體材料。例如流水侵蝕、流水堆積、衝積扇、三角洲等專有詞彙,有時學生會用但是表述不完整,例如山脈的走向為東北-西南走向,而學生僅回答了東北,再有就是結合材料具體分析,學生的通病是會套用知識點,比如將甲地的農業發展條件套用到乙地,不對材料中乙地的信息進行具體的分析,導致答題偏差。

更多精彩節目,請關注江蘇教育頻道周一至周五每天21點30分播出的《江蘇教育新聞》欄目。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姜堅 吳紅鯨 編輯/玉潔)

相關焦點

  • 名師解析陝西高考「語數外」:試題穩中有變 社會熱點話題依然熱門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高中語文老師劉曉斌解析高考試題。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高中數學(文科)老師廖益貴解析高考試題。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高中數學(理科)老師任新鋒解析高考試題。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高中英語老師彭鴻瑩解析高考試題。
  • ...本報繼續邀請師大附中名師解析試題 知識覆蓋面廣 緊扣社會熱點
    省「一診」是全省首次高考大預演,也是對全省考生複習情況進行的一次大檢閱。為此,本報繼續邀請西北師大附中高三一線名師,對當天的文綜、理綜、英語各科試題進行點評,診出問題,引導考生後期備考。命題源於近幾年高考題型,目的使學生及早熟悉高考試題的題型結構和特點;命題範圍與高考要求範圍相一致,試題難度適中。2.知能診斷性。準確把握高考命題的動態和趨勢,知識與能力並重,主幹知識與應知應會的基礎知識兼顧,地理學科能力突顯;著重考查學生的地理思維過程,並注重結論的表達。
  • 「高考地理熱點試題」澳大利亞森林大火
    「地理熱點」疫情背景下高考地理熱點命題二「地理熱點」疫情背景下高考地理熱點命題一
  • 有人說,衡水中學學生通往清北的路是用卷子鋪出來的,你怎麼看?
    衡水中學校長郗會鎖正面回應這個問題:我們提倡「老師跳入題海,學生跳出題海」,我們不主張學生訂參考書、教輔資料,而是由老師們經過鑽研大量教輔資料後精選編輯,把精華的題目濃縮到一張紙上給到學生,這裡面不僅有習題,還有學案、時事熱點、作文素材等各類資料。
  • 2019高考:《流浪地球》進考題 英語作文寫申請當志願者
    李同學說,地理考了澳大利亞的汽車生產、地中海跟裏海分離與板塊擠壓的關係等,政治則考了「進博會」對經濟的影響,哲學題則考了大家都很熟悉的意識的能動作用,文化題則出了往年不常出的評析題,請考生評析「經濟社會的發展會導致傳統村落的衰落」這個觀點。歷史題「出題有點不按常規」,以往高考歷史材料題,考生基本都能從材料裡面找答案,但今年材料裡的「乾貨」很少,全憑考生自己的知識儲備。
  • 2020年首次「高考」命題思路與試題評析看這裡
    一是以價值為導向,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10題以史料呈現的方式,列舉日軍細菌戰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三、問題設問突出學科素養與創新能力考查試題設計 「低起點、寬入口、緩坡度、多層次」,試題設問突出學科素養考查同時有創新,以化學原理和化學知識為解決問題的工具,以實際問題解決和知識獲取過程為測試的主要任務,意在引導不學死、不死學,發揮對中學化學教學的積極導向作用。如為落實「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化學學科素養,加強了結構與性質關係的考查。
  • 名校名師點評「合肥三模」試卷分析及考前複習建議
    限時訓練,規範答題,提高能力,確保高考時能得心應手。在練習中,一方面要加強規範訓練,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保證該得的分不丟;另一方面注意及時反思總結,做到每道題都有收穫。4. 加強考前心理調試和精神狀態調整,不急不躁,確保高考時處於最佳狀態。
  • 通遼市漢授高中地理第二屆名師工作坊第三次會議召開
    2020年12月15日,通遼市漢授高中地理名師工作坊第三次會議在通遼第五中學召開,會議由通遼市教研室主辦,通遼第五中學承辦。會議主題是《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研究》,通遼市高中地理名師工作坊全體成員及通遼五中地理組成員參加會議。
  • 2020高考試卷劃重點!鄭外名師全科點評
    相較於2019年高考試卷,細微處又有所調整變化:實用類文本材料沒有延續文字和圖表結合的模式,只選用了文字材料;小說題材料選擇了以往不選的外國小說;第19題不再是考銜接連貫,而是考查了標點知識中破折號的用法;作文的材料避開了熱點時事,選擇了傳統文化故事;作文的文體不再是演講稿,而是發言稿。
  • 河南省實驗中學名師趙香蘭點評高考文綜政治:「穩」字當頭 緊貼...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今年高考政治試題有何特點?難易程度如何?對明年的考生備考有何啟發?7月8日,大河網記者採訪到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政治備課組長、河南省優秀教師趙香蘭,為考生和家長送上第一時間試題解析。
  •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模擬試題及答案十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模擬試題及答案十6.日本和英國共同的地理特徵是()A.溫帶海洋性氣候B.礦產資源貧乏,森林資源豐富C.島國,海岸曲折,港灣眾多D.農業以畜牧業為主7.大西洋周圍各大洲順時針方向依次排列的是 ( )A.歐洲、非洲、南極洲
  • 河南省實驗中學名師郭凌雲點評高考英語:試題難易分化較大 重視...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7月8日下午,隨著高考英語科目結束,為期兩天的高考落下帷幕。作為最後一場,今年的英語試題情況如何?考生對考題的適應性如何?大河網記者採訪到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英語備課組長郭凌雲,為考生和家長送上第一時間英語題目解析。
  • 高考:東北師大附中名師點評2020年高考全國II卷英語試題
    基於高考評價體系,利於高校科學選拔人才參考學科課程標準,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2020年高考英語全國II卷依託高考評價體系,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促進考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同時服務於高校人才選拔和引導中學教改方向。
  • 江蘇省無錫市「聲名遠揚」的四大高中,高考成績一目了然!
    江蘇無錫市在7月13日結束了2020年的中考,無錫市的中學教育放眼江蘇省也是第一梯隊,其市內的天一中學多次拿下省文科、理科狀元,高考在400分以上的高分學生更是「一騎絕塵」。除此之外,無錫市的幾所高中也不甘示弱,來看下這幾所「牛氣」的學校吧。
  • 高考數學原創試題—再議同構變換
    在第48期高考原創試題中,我們講述了同構變換在解決導數大題中的應用。縱觀2020年全國各地高考數學模擬試卷,有關同構變換的試題層出不窮,無論是在壓軸小題,還是導數大題,同構變換已成為2020年模擬試卷中最大的熱點之一,因此我們今天再進一步研究一下同構變換的試題及方法。
  • 2010湖北卷語文試題評:不偏不怪 穩中有變
    相關:2010高考試題及答案    高考試題名師點評    估分填志願 高考錄取日程高考分數線   狀元  2010年是湖北省高中新課改的第二年,也是高考試題結構和題型類型變化過渡的一年。
  • 英語、生物、地理高考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這麼建議
    高考臨近,重慶高三學生複課在即,各學科的後期複習怎麼做?今(13)日,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三名教研員就英語、生物、地理學科的高考後期複習,提出了教學指導意見。2.立足學情、精編試題在第二輪和第三輪複習中,老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情,認真鑽研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深入研究高考真題,精心選擇難易適中、符合高考命題特點的試題,確保高考複習教學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率。杜絕把關不嚴或盲目地東拼西湊不加剪輯的試題。
  • 距高考20天,泉州七中各科教研組長給考生支招:怎樣複習事半功倍?
    關注熱點從容發揮熱點問題在高考中會以新情境的形式出現,用於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等,因此做好時政知識、術語、熱詞的儲備工作會更有利於應考。切忌就熱點而背熱點。要在了解相關熱點的基礎上,運用所學學科知識多角度、多層面去系統綜合分析、認識熱點問題。高考考的是能力+心態。保持良好的複習心態,從容自信定能發揮最佳備考水平!最後,祝同學們高考順利!七月的勝利屬於你們!
  • 浙江省高考暨7月選考科目命題思路及試題評析
    四、重視時代性、生活化情境的創設試題中的具體情境是考查學生運用學科內容、執行任務、展現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的重要平臺。試題命制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原則,緊緊圍繞當下的熱點現象和話題選取素材,創設情境,凸顯出鮮明的時代特徵和生活氣息。特別是新冠疫情這一熱點話題,在6大教學模塊的試題中均有涉及,分別從不同題型、不同學科任務、不同學科內容上考查學生。
  • 無錫市第一中學從第一梯隊,跌落第三梯隊,是何緣故?
    .;2013年一中的高考成績還是很不錯的,一中的本一率是高於天一省錫中的,無錫一中雖漸漸式微,但仍然可以算是無錫大市第一梯隊的中學,可以招到每年市區中考狀元。當年還有這樣的一個段子:中考狀元在一中,高考狀元在天一。 最近幾年,一中就逐漸的走下坡路了,生源也是不如從前了。 可以這麼說,學校好不好,九成在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