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新能源電價看火電,火電成本看煤價。6月30日,動力煤期權在鄭商所上市,不僅為火電企業提供了期貨之上的又一層保障,也為新能源電價預測提供了有效的對衝工具和信息。
電力交易市場化不僅是將電力回歸商品屬性,也是將傳統金融工具有效融入電力市場的過程。如果說火電電價是新能源電價之錨,那麼動力煤期權的出現,則是進一步明確錨中之碇。
(來源:風電順風耳 ID:fengdianshunfenger 作者:宋燕華 版權歸易渡(武漢)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及作者)
火電電價波動的真實區間
火電企業的成本要素簡單清晰。以全國火電裝機最大的上市公司華能國際為例,成本主要包括燃煤成本和其他成本。其中非燃煤成本主要包括折舊、人工等,總額較小,且相對穩定,歷年基本維持在0.1元/kwh左右。相比,燃煤成本是成本主要構成要素,佔比在60%-70%之間,而且由於運輸格局的問題,導致電煤到廠價省際差異巨大。
圖1 華能國際歷年度電成本及毛利
(元/kwh,根據年報披露信息折算)
在電力交易市場的報量報價模式下,火電電價的理論起點是基準電價/標杆電價,但由於電改從2015年持續至今,未來火電電價的真實起點是近年來的實際交易價格均值。從全國來看,基本上比基準電價減少5%左右。
另一方面,如果從火電機組報價的底線出發,現貨和月度交易中,在極端場景下的報價可以是僅僅滿足燃煤度電成本或全口徑成本甚至是0電價即可交易,但中長期交易電價均值需要達到成本加成一定毛利率方可滿足企業長期健康經營需要。從2019年上市火電企業經營狀況來看,全國大型火電上市公司平均收益率在10%左右,部分沿海省份火電毛利率可達20%以上,而三北地區部分省份則已經虧損。
結合2019年11月發布的火電電價調整機制的浮動幅度、各省燃煤度電成本和發電小時利用情況,預計未來大多數省份火電電價將在基準價-5%到基準價-15%之間波動。
從現貨到期權
各省火電機組平均度電燃煤成本,主要受到度電供電煤耗(一般為300g/kwh左右)和折算為7000大卡的電煤到廠價兩個因素影響。由於供電煤耗相對穩定,電煤價格是預測環節的重中之重。
電煤是動力煤主要銷售方向,佔比在60%左右,其餘動力煤主要用於建材、化工、冶金等。
圖2 我國動力煤消費領域佔比
(數據來源:煤炭資源網、宏源證券)
2010年度以後,煤炭和電力企業實現了完全自主的價格談判。動力煤價格受到國家產業政策、市場供求關係、國際煤價及進出口政策、其它能源產品價格、煤炭庫存量等諸多因素影響。
在由三西(山西、陝西、蒙西)輻射全國、鐵路/汽運轉水運的運輸格局中,北方七港的地位至關重要,其中秦皇島港作為目前世界最大的煤炭輸出港和散貨港,動力煤價格走勢更是全國價格的風向標。
2015年9月30日,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會同八家機構發布「中國電煤價格指數」(CECI),以2014年1月為基期,按月發布熱值為5000大卡代表規格品的全國及各省電煤到廠價。為利益相關方實時掌握電煤到廠價和火電企業發電成本提供了重要信息。但是由於各港口及CECI反應的是現貨價格,無法成為未來價格走勢的直接依據。
其實,早在2013年9月26日,動力煤期貨合約已經在鄭商所上市交易,交割月份為未來12個月。由於動力煤期貨均採用實物交割,上市以來一直是我國實物交割量最大的商品期貨品種。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動力煤現貨價格在470元/噸至570元/噸之間大幅波動。通過對比現貨和期貨價格可知,動力煤期貨價格對漲跌起到了有效的預警作用,實現了發現價格、迴避風險、套期保值的目標。
圖3 2020年主力合約期現價差
(單位:元/噸,數據來源:寶城期貨)
但是,由於動力煤期貨需要實物交割,主要參與方和關注者以動力煤購銷企業為主。新能源企業無法直接參與期貨交易,但電價預測確是剛需。
對於沒有籤訂20年固定電價購售電合同的新建項目,投資者需要在投資決策時點預測中長期電價中樞;而對於當前就需要參與電力交易的存量項目,投資者則需要對短期市場電價做出預測。動力煤期權的誕生,為新能源企業錨定火電電價提供了預測橋梁。
2020年6月30日,動力煤期權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首日掛牌合約包括標的月份為20年9月、20年10月、20年11月及21年1月到期的四個動力煤期權合約,每個掛牌合約均掛出了13個看漲和看跌期權。
與期貨不同,期權是單方面的權利而沒有必須履行的義務;另外,期權無需實物交割,只需按價差補足,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是比期貨更為經濟的風險管理工具,並可以形成更為豐富多變的策略組合。
圖4 鄭州商品交易所動力煤期權合約
作為價格的跟隨者,火電平均交易電價上漲對新能源企業有利無害,新能源投資者核心關注的是由於動力煤價格下降導致火電交易價格下降,從而使得項目實際收益低於預期的風險。因此,如能建立常規電力交易合同+動力煤期權買入看跌期權組合,仿佛可以起到穩定投資回報的作用。但事實上目前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從期權產品設計出發,目前我國各類產品的期貨期權合約期限相對偏短,大部分合約期限不超過1年。從實際效果來看,動力煤期權還無法錨定新增項目中長期電價的預測,但對於未來一年的電力交易價格預測,還是可以起到良好的預示作用,中長期價格預測還有賴於期權期貨產品期限的突破。
對於短期預測來說,動力煤價格到新能源交易電價,中間還存在諸多可變環節,不可直接轉化。比如,從動力煤價格到各省火電發電成本,還需關注省際到廠價差異;從火電發電成本到實際上網交易電價,還需關注各省的電改進程、供求關係和火電企業預期毛利率;而從火電平均上網交易電價到新能源交易價格,還需關注新能源企業參與交易的進度及方式。
因此,如何更有效使用和轉化動力煤期權產品數據,還需要行業深思。但是動力煤期權的上市,至少為新能源長中短期電價預測提供了突破性的工具和想像空間。動力煤期權的一小步,是新能源電價預測的一大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