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起,位於銀座的CREATION GALLERY G8和Guardian Garden兩個畫廊,決定每年聯合舉辦一次慈善展覽,把藝術與設計的樂趣傳播給更多人。參展的設計師和藝術家一直都是無償創作,展出並出售所得的收益會捐贈於各種慈善事業。2009年,這個項目被命名為CREATION Project。
每年的CREATION Project,他們都會選擇一樣日本傳統文化中的代表性物品,邀請上百位藝術家,一同對這件傳統器物進行重新設計和再創作。
銀座CREATION GALLERY G8
策展團隊
12月1日,今年的CREATION Project正式啟動,名為「 ⊿ (益々繁盛)」,繼襪子、豆皿、風呂敷(就是我們所說的包袱皮)之後,今年的主題確定為:「枡」。(「 」就是枡字在日本的標記。)
枡是一種方形的小盒子,用於計量的工具。枡,其實就是中國的「升」,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鬥,十鬥為一石。由於「升」基本為木製,所以就有了專用漢字「枡」。
大垣
中國的度量衡傳到日本後,逐漸被日本人所接受,織田信長在京都規定了統一使用的枡,上面刻有專門的官方印記,以防地方納貢時缺斤少兩,豐臣秀吉政府繼承了這一度量。之後的江戶幕府,於1669年將「枡」管理得更加嚴格。在當時,如果私下製作這個小方木器,可要面臨殺身之禍。
這個我們如今很少用的小木器,在日本發揚光大,至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傳統的日本枡由日本扁柏製成,這種木材質地強韌,氣味芬芳。它可以作為小儲物盒,飲用清酒時的器皿,甚至還作為祭祀和供奉神的道具。
就如中國人喜歡「蝙蝠(福)」,由於「枡(羅馬音masu)」的發音與「獲利」相近,因此被賦予了「增福」、「增壽」的美好寓意。因此,在婚禮、賀壽甚至重要考試前夕,都可以以枡相贈。
這次的展覽希望將這種傳承著古老日本風俗、擁有簡單、溫暖質感的手作發揚光大。因為傳統的日本枡有80%都產自大垣,因此在展覽中,也請到大垣工匠使用日本扁柏進行手工磨製,已有160位設計師和藝術家受邀為這個小木盒增色添彩,他們大膽自由地發揮,繪製祝福與充滿故事感的視覺圖案。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這個小小的方形木質容器,都被賦予了怎樣的思考?
因為枡在日本常用作飲酒的器具,所以許多設計師的想法都和酒有關:
△淺葉克己
人們打開盛裝的酒桶,將清酒倒入枡中,在華麗的祭臺上敬酒的時刻,是日本式的虔誠。
△菊地敦己
乾杯!滿上!如此反覆。
△副田高行
倒入的白酒打破了表面張力,並從枡中溢出的畫面。
△松永真
悲之酒,病之酒,樂之酒,何時都可以飲清酒。
畢竟這是幸福之源啊。
有些的作品不僅和酒有關,而且看起來喝的有點多:
△加瀬透
醉酒的印象。日常生活變得扭曲,邊界混沌,出現重影,視野模糊不清。
△葛西薫
來自2020年底的酩酊醉態。
△永井一正
有些人一喝醉就臉紅。
日本風物也是一大設計主題:
△秋山花
只需觸摸附近的植物,就會感到健康。觸摸樹的感覺棒極了,氣味也很清香。
△內藤昇
2020年,長岡的花火節被迫取消。希望從明年以後會好起來。
△平松尚樹
四面富士。希望你能在每個季節都享受富士山的美好。
△水上雄太
在這個世界,應該以感恩和平靜的心態,過舒適的生活。
漫畫也是日本的代表:
△大門光
它是旅行中住宿場景的故事集。
△宇野亞喜良
說到枡就想到日本清酒,但這次作者決定與日本人的形象聯繫在一起,漫畫和文字是一個好主意。
△奧原真子
枡讓人聯想到酒和宴會。期待著與朋友一起對酌共飲的歡暢畫面,畫面來自日本的民間傳說。
△木村晴美
《小紅帽》中的一個場景。你可以欣賞盒子的每一面,四個場景也可以組合欣賞,成為連貫的畫面。
有些作品回歸了「枡」作為計量工具的意義,並加以現代化的詮釋:
△中嶋貴久
可以通過傾斜改變角度的方式測量容量,真是一個方便的工具。
△福澤卓馬
一個簡單且中性化的盒子。它不僅能以傳統方式計量,而且可以催生更多的用途。
△色部義昭
通過排列各種樣式的「枡」字的符號來創造有趣的圖案。
當然,也有些作品就是感覺皮一下很開心:
△長井一史
內置對日常疲勞有效的藥物。
但是,請注意用法和用量。
△仲條正義
瞧,一條銜尾蛇。
△平林奈緒美
小心輕放!
在藝術家和設計師們的構思下,小木盒們被賦予了不同的故事和外觀,他們匯聚在一起的展覽,就構成了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展覽將在12月25日截止。在展覽上,每個枡都可以出售,單價為2,200円(約合人民幣140元),所有收入將被用於援助受疫情影響的日本家庭與在7月份暴雨中受災的兒童。
本文系TOPYS原創內容,
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推 閱
薦 讀
這位九零後日本設計師,讓平凡之物開出一朵花
你看看這顆咖啡豆,像不像大學時候的你
田中達也的超萌微觀日記,最可愛的疫情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