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三個字,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因為他創作的很多精彩有趣發人省醒的動畫讓我們忘不了他。
比如《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天空之城》、《龍貓》等等作品,總讓人感覺到不知名的溫暖,又帶著現實的「骨感」。
這樣的動畫多看幾遍,看的不僅是人物刻畫,情節推動和細節描寫了,更多是隱藏在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背後的延伸意義了。
就像有人說:「縱觀宮崎駿的電影,你會發現:結局往往不是正義戰勝邪惡,而是正義在邪惡中得以存留。」
這在一向宣稱正義戰勝邪惡,邪不勝正的道理中,似乎顯的比較悽涼和悲情,實在無奈。
當然,這樣一種方式的講述,總有他的道理,正如宮崎駿回顧創作生涯說:「我想告訴孩子們,這個世界值得我們活下去。我一直是這麼想的。」
也許,這就是宮崎駿所要傳達的不要放棄希望,哪怕正在邪之中負隅頑抗,多少顯得自不量力,但堅持,就是最後結局裡絕處逢生的真理。
我們不妨在《千與千尋》中去探尋那些延伸的道理,其中有這樣幾句話,說盡了友情的感傷,在孤獨裡成長,告誡你珍惜,在成長的路上,始終行走,淡然面對生命裡來了又去的行人。
第一句:「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這句話在我們的生活裡,是非常現實的一種表達,我們都知道道理是這樣的,但每每讀到它,不由地感染著我們的內心。
當然,事實也的確如此,一生之中本沒有可以陪伴我們終生的人,如果有,那也只是我們自己。
其實,人生就像是一段旅程,每個階段裡都有固定的旅人,有的人陪你走這一段,有的人陪你走那一段,而剩下的只能由你一個人走。
這又說到《千與千尋》裡第二句話,「我只能送你到這裡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
這段不能回頭的路,我們含著淚,克制放棄的念頭,奔赴前方。為何我們要如此堅韌了?原因可能是世事無常的參與。
與其不舍陪伴之人的離去,與其對著走過的路後悔哭泣,不如珍惜現在,心懷感恩,把曾經存在的一切,變成我們現在可以擁有的彌足珍貴。
有如《千與千尋》中所言「人永遠不知道,誰哪次不經意的跟你說了再見之後,就真的不會再見了。」
這些提到的一字一語,現在剖白的是別人的想法,或許不知何時,當我們成了此情此景中的人,它就可能成為當時心境下我們心裡最直接的獨白。
不管怎麼說,於我們自己而言,無論是對於生命中的過客,還是有著烙印的相交之人,貴在懂得珍惜、知足和感恩。所謂人間一趟,當得積極向上,不畏將來,不念過往,恰是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