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 攝影 王嘉蔚
時隔16年,「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中央芭蕾舞團將再次回到杭州大劇院。
12月23、24日,以及12月26、27日,中央芭蕾舞團將跟杭州愛樂樂團合作,在大劇院演出《過年》和《紅色娘子軍》兩部經典芭蕾舞劇。
11月23日,本次芭蕾舞劇首演、中央芭蕾舞團首席主演張劍和馬曉東現身杭州,除了解讀自己飾演的角色,也跟杭州的舞劇迷們進行了零距離交流。
下午剛到大劇院,張劍就一直在跟工作人員說,自己肯定來這裡演過,但就是想不起來是什麼時候。
後經大劇院總經理洪見成提醒,才想起那是在16年前的2004年,大劇院剛落成的首演劇目,就是中央芭蕾舞團的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和《紅色娘子軍》。
在舞蹈界,中央芭蕾舞團也常被稱為「中國國家芭蕾舞團」,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芭蕾舞團,絕對的中國芭蕾舞界「天花板」。
此次先演的《過年》,又被叫做「中國版胡桃夾子」,把家喻戶曉的《胡桃夾子》賦予了浪漫唯美的中國神韻,以柴可夫斯基的音樂為背景,展開的卻是豐富多彩的中國民俗風情長卷。
馬曉東打趣說,自己跳過這麼多國外的「王子」,但在《過年》裡跳的卻是名副其實「中國王子」,「在《過年》中,大家還會看到像瓷器、胡同、琉璃廠、糖葫蘆等很多的中國文化元素,年味特別足,也很接地氣。」
看過《胡桃夾子》的人都知道,故事背景是西方的聖誕夜,但在《過年》裡,這個背景變成了除夕夜——一位西方友人到到團團和圓圓的爺爺家做客,送給圓圓一個「胡桃夾子」,由此引出一段夢境中的歷險故事。
而《紅色娘子軍》則是中央芭蕾舞團的看家招牌劇目,自1964年首演至今,演出場次累計已達4000餘場。作為民族芭蕾原創精品,早已成為享譽世界的經典之作。
發布會現場,張劍說,《紅色娘子軍》演到現在,她已經是是第五代「瓊花」了(女主角叫吳瓊花),「現在第六代『瓊花』都已經誕生了」。
而且中央芭蕾舞團有一個傳統,每一代演《紅色娘子軍》的演員,都要去參加軍訓,感受真正的軍營生活:「這種實踐精神也會一直傳承下去。」
因為疫情,張劍這大半年只能在家裡練舞,她說,自己之前已經8個月沒有穿過尖足鞋(演娘子軍所需),後來穿上腳都磨破了。但正因為這樣,也讓她對重回舞臺抱有極大的熱情,「希望到時候,也能讓杭州觀眾感受到這齣經典芭蕾舞劇的力量。」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