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洪君:中國是新型合作推動者、和平發展貢獻者

2020-12-22 人民網

編者按:「世界多元文明如何和諧相處?」「中國如何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在國際治理中,中國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近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辦,圍繞「大變革、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就這些問題對部分參會嘉賓進行了專訪。

「中國擴大開放,為世界創造發展機遇的決心毋庸質疑。」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於洪君在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專訪時表示,最近一系列重大利好消息無不彰顯了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責任擔當。

於洪君在會議期間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專訪 人民網張桂貴攝

強國論壇:您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如何理解的?

於洪君: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立體化、複合型、多主體共同參與的外交。比如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的職責就是同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政黨,當然也包括某些政治組織和政要們開展交往。

黨的對外交往是我們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一個重要渠道,也是外部世界了解中國共產黨,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另外,我們還有民間組織的對外交往、企業的對外交往、文化藝術團體的對外交往。

強國論壇:新時期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是如何體現的?

於洪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離不開高質量全面開放。

最近一系列重大利好消息無不彰顯了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責任擔當。如前不久中國如期高質量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進博會;近期中國參與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還有中國鄭重表示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這些擴大開放的舉措,都毋庸置疑地表明了中國為世界創造發展機遇的決心。

強國論壇:中國在促進國際合作交流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於洪君:當前國際形勢比較複雜,保護主義、孤立主義、單邊主義等抬頭,不利於人類社會走向命運與共的美好未來。

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中國一直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旗幟,就是強調人類社會歸根到底是一個統一體,各國的發展利益、安全利益歸根到底是相互連接在一起的。

在我看來,中國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新型合作的推動者、和平發展的貢獻者。今後,還要進一步發揮創造性的引領作用,與國際社會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風險和挑戰,開創命運與共、和衷共濟的美好未來。

強國論壇:疫情依然嚴峻,世界經濟的復甦之路還很漫長,您如何看待全球未來發展的前景?

於洪君: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大多數國家都按下了經濟運行的暫停鍵,這是人類社會歷史上從沒有過的。現在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全世界都在關心怎麼走出低谷,怎麼擺脫困境。

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與各地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密切相關。目前我國工業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服務業在加速恢復,投資和進出口貿易實現了正增長,社會融資存量也在增加。當然我們也不要自滿,疫情並沒有過去,如果不在全世界範圍內消滅疫情,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擺脫它的威脅。

從歷史上看,不管遇到什麼風險、災難、逆流,人類社會總是要前進,而且一定能夠繼續前進。關於全球未來,可以用全面辯證和長遠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

第一,人類社會相互依存、命運與共的本質屬性沒有改變,反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彰顯和強化。面對人類共同的威脅和挑戰,各國除了相互支持,守望相助,風雨同行,同舟共濟,沒有其他選擇。

第二,世界各國彼此需要、共謀發展的經濟態勢沒有改變,只會隨著人類的進步、發展而繼續拓展和深化。疫情蔓延破壞了世界經濟運行的整體節奏,導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出現了嚴重斷裂,但是做個數據比對就可以看出,各國經濟上的依賴性、互補性沒有改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閉關自守,獨立發展。

第三,人類不同文明形態互通互鑑的歷史大勢沒有改變,但是會具有新的時代特點和內涵。人類社會歸根到底是不同文明形態組成的歷史結合體,不同國家的制度設計和治理方式各具特色,因此才相得益彰。應該說我們生活在不同文明相輔相成的歷史進程中,生活在一個相互影響、互學互鑑的地球村中。

第四,中國需要世界和世界需要中國的歷史大勢也沒有改變。一方面,當今世界,任何重大問題沒有中國參加,都不可能解決。沒有中國製造、沒有中國產品,也就不可能有高質量、高水平的普惠式的新一輪經濟全球化。另一方面,在事關國計民生的許多重大領域和未來發展的很多重大問題上,中國也離不開國際社會的認可、認同、理解和支持。

 

(責編:周晶、曲源)

相關焦點

  • 中國與聯合國:為和平發展與和諧合作風雨同舟
    一直以來,中國堅決支持《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始終堅定支持多邊主義,支持聯合國發揮重要作用。2015年,習近平主席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講話時強調,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1)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引領,精神內涵更加豐富,目標方向更加清晰,行動實踐更有活力。   (一)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文化根脈和精神源泉   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的文化基因和國家品格,是中國國際發展合作不斷向前發展的內生動力。   ——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源於中華民族的天下大同理念。
  • 人民日報:同解時代命題 共促和平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同解時代命題 共促和平發展(和音)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仍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中國順應大趨勢,凸顯大擔當。中國理念、中國方案深入人心,引起廣泛共鳴。5年來,中國堅定不移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各國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為迫切的長期戰略威脅」,汪文斌: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
    對此,發言人汪文斌回應表示,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發展國防力量完全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國際和地區和平,無意也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
  • ...大使在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設立五周年專題研討會上的發言
    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閣下2015年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峰會系列活動時宣布設立,是中國首次通過設立基金支持聯合國工作,搭建了中國與聯合國務實合作的新平臺。五年來,在中方與秘書處共同努力下,基金從草創到開花結果,為推動中國與聯合國合作,為國際和平與安全和發展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 習近平關於和平發展重要論述的深刻意蘊
    第一,以共商共建共享推動經濟發展。中國所堅持的和平發展正是基於世界和平、穩定局勢取得充分發展,並以自身的發展來為世界和平發展注入正能量。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經濟發展是一切發展的動力與根源,應「推進合作共治的共同開放」,實現全球範圍內資源的最優配置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以國際國內要素的有序流動來連接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營造共贏和諧氣氛。
  • 海外網評: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特殊在哪?
    然而,在世界各國早已緊密相連、人類命運與共的背景下,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面對全球共同的風險挑戰,各國人民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期待更加強烈。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秉持國際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始終關注和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改善民生、謀求發展的事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國際發展合作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引領,精神內涵更加豐富,目標方向更加清晰,行動實踐更有活力。
  • 思力網評:中國是世界經濟的重要貢獻者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中國奇蹟的密碼是什麼?在《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這篇歷史性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的發展,關鍵在於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 中國科協:全國學會要推動構建開放互信合作新型國際關係
    中國科協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30日提出,全國學會要推動構建開放、互信、合作的新型國際關係,著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科技社團。2020年全國學會工作會議當天在北京召開,萬鋼出席會議並講話。
  • 述評:2020年中國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從積極推動抗疫國際合作到提出促進世界經濟復甦一攬子中國方案,從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到引領全球減貧合作,中國奮楫破浪,堅毅前行,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歲末之際,本報從今天起推出「2020·年終專稿」系列述評,聚焦大變局下中國與世界的深度互動,回顧特殊年份負責任大國的勇毅擔當,矚望後疫情時代世界的發展走向。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9 全文完)
    中國將繼續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的工作,並呼籲國際社會加大對世界衛生組織的政治支持和資金投入,調動全球資源,打贏疫情阻擊戰。繼續支持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加強協調溝通,開展聯防聯控國際合作。(二)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將堅持以人為本,聚焦民生,與發展中國家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落實承諾舉措,履行國際義務。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歷史...
    追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崇尚「親仁善鄰、協和萬邦」、倡導「和衷共濟、守望相助」,是融入中華民族血脈的文化基因,是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的堅守和追求。中國秉承「天下一家、命運與共」的價值理念,推崇公正合理的國際關係,堅定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 ——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源於中國人民投桃報李的樸實情感。
  • 思力網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
    2020年9月18日,《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白皮書發布,以政府重要文件的形式向世界宣示: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 紅頂獎2020致敬中國高端家電推動者
    在代表著中國家電領域至高榮譽的第12屆紅頂獎頒獎盛典上,主辦方紅頂獎組委會在傳統產品獎項外,特設了 「中國高端家電推動者」頒獎,這一榮譽既是對推動中國高端家電產業進程貢獻者的「授勳」,也是向他們的致敬。
  • 匯聚青年力量,南京和平論壇推動和平種子全球播撒
    今年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作為慘案的發生地和世界和平城市,南京一直致力於傳播和平理念、開展和平行動、共築和平願景。2020年9月21日「國際和平日」至10月24日「聯合國日」期間,南京市人民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合作,成功主辦了首屆南京和平論壇。
  • 李克強:深化中肯合作夥伴關係 促進非洲和平發展事業
    新華社記者黃敬文攝    原標題:李克強會見肯亞總統肯雅塔時強調 深化中肯合作夥伴關係 促進非洲和平發展事業     新華網北京8月20日電(記者郝亞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肯亞總統肯雅塔。    李克強說,中肯建交以來兩國關係持續健康發展。昨天習近平主席同你舉行了富有成果的會談。
  • 特稿|支持聯合國事業,中國言出必行
    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公共產品的提供者,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聯合國事業的堅定支持者    在人類與新冠疫情的抗爭中,疫苗被認為是最大的利器。
  • (受權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
    中國人民不僅希望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別人過得好,願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出貢獻。  ——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源於中國的大國責任擔當。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成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定走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道路。
  • 在戰爭中理解和平 在和平中理解戰爭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和平來之不易,和平必須捍衛。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目的是要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中國的發展壯大必將是世界和平力量的發展壯大。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發布
    ——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源於中國的大國責任擔當。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成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定走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道路。積極開展國際發展合作,是中國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成員的應盡責任和義務。中國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使命,願努力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與各國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