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聯合國:為和平發展與和諧合作風雨同舟

2020-12-26 今日中國

  聯合國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防止和制止戰爭、促進經濟繁榮,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上扮演著關鍵角色。聯合國提供了緩和國際衝突、處理國際爭端、解決地區和全球熱點問題的權威性架構和機制。建立75年以來,聯合國在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人權、裁軍與防擴散、恐怖主義、人道主義和衛生突發事件、性別平等等一系列全球性問題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聯合國還是大國間調整相互關係以及發展中國家結交朋友、維護權益、交換意見、共同推動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的最重要場所。聯合國的根本大法《聯合國憲章》構成了當代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基石。 

 

       

 聯合國總部大廈

  支持與貢獻

 

 

  中國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一直以來,中國堅決支持《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始終堅定支持多邊主義,支持聯合國發揮重要作用。2015年,習近平主席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講話時強調,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2017年,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時表示,中國將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石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堅定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堅定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在剛剛結束的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再一次強調了中國對聯合國的堅定支持,並莊嚴承諾中國始終做多邊主義的踐行者,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 

 

  近年來,中國不斷深入參與聯合國的活動,增加資金投入,積極提出方案和倡議,對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權威與作用給予有力的支持。在國際安全方面,中國一直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是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和會費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第一大出兵國。30年來,先後參加25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官兵4萬餘人次,忠實履行維和使命。為全面落實2015年聯合國維和峰會的承諾,近五年以來,中國8000人規模維和待命部隊和300人規模常備維和警隊在聯合國完成註冊,已有6支維和待命分隊晉升為三級待命部隊。中國已成為聯合國維和待命部隊中數量最多、分隊種類最齊全的國家。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開展了80多個項目,使用資金規模6770萬美元,為聯合國維和、反恐、能源、農業、基建、教育等領域工作提供支持。 

 

  在全球發展方面,中國積極支持聯合國消除貧困聯盟的工作,與其它國家攜手推進國際減貧合作。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解決了14億人的溫飽問題,今年將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圓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也是對人類發展事業作出的偉大貢獻。中國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全面推進聯合國2030年議程國內落實工作。率先發布落實議程的國別方案和兩期進展報告,在多個領域實現早期收穫。推動各國將發展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核心位置,不斷深化「一帶一路」倡議與2030年議程對接。在南南合作框架內,積極為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實2030年議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近五年以來,中國為發展中國家提供180個減貧項目、118個農業合作項目、178個促貿援助項目、103個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項目、134所醫院和診所、123所學校和職業培訓中心。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在30多個發展中國家實施80餘個項目,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中國已向聯合國婦女署捐款1000萬美元,成為捐款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完成了133個「婦幼健康工程」,邀請3萬多名發展中國家婦女來華培訓,為世界婦女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積極響應聯合國發起的全球人道應對計劃,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5000萬美元現匯援助,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物資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防疫物資。習近平主席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開幕式宣布兩年內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與聯合國合作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同二十國集團成員一道落實「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等重要舉措。中國將不折不扣落實承諾,為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貢獻。 

 

  對於中國在聯合國的貢獻,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曾如是評價:「中國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是聯合國議程不可或缺的夥伴。」現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中國是聯合國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和主要參與者,也是國際合作和多邊主義的支柱,發揮著核心作用。」 

 

  為聯合國改革提供中國方案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發生了複雜深刻的變化,像新冠肺炎疫情一樣的全球性威脅和挑戰層出不窮,各國利益休戚相關、命運緊密相連,全球性威脅和挑戰需要強有力的全球性應對,全球治理亟待改革。聯合國作為全球治理最重要的平臺,也需要進行改革,以進一步自我完善,更好履行《聯合國憲章》賦予的職責,在思想理念、機構設置和運行模式等方面適應全球治理的需要,繼續成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在後疫情時代繼續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對此,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上積極提出了寶貴的中國方案。在後疫情時代聯合國首先要主持公道。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由各國共同維護普遍安全,共同分享發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運。要切實提高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使聯合國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利益和意願。 

 

  其次要厲行法治。毫不動搖地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以制度和規則協調各國的關係和利益。大國更應該帶頭做國際法治的倡導者和維護者,遵信守諾,不搞例外主義,不搞雙重標準,也不能歪曲國際法,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國正當權益、破壞國際和平穩定。 

 

  第三要促進合作。不以意識形態劃線,不搞零和遊戲。而是要以對話代替衝突,以協商代替脅迫,以共贏代替零和,把本國利益同各國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努力擴大各國共同利益匯合點,建設和諧合作的國際大家庭。 

 

  第四要聚焦行動。積極踐行多邊主義,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以可視成果為導向,平衡推進安全、發展、人權,特別是要以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契機,把應對公共衛生等非傳統安全挑戰作為聯合國工作優先方向,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框架突出位置,更加重視促進和保護生存權和發展權。 

 

  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以一種特殊形式告誡世人,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讓世人更深刻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思想力量與時代價值。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反覆強調「新冠病毒的迅速蔓延,正讓全世界人民深刻認識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現實意義。」「在我們這個動蕩的時代,遠見至關重要。所有國家都應該認識到人類的共同命運」。站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的特殊歷史節點,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加熠熠生輝。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講話中所總結的:世界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重申對多邊主義的堅定承諾,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聯合國旗幟下實現更大團結和進步。展望未來,中國將會為聯合國的發展和改革做出更大的貢獻,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為世界貢獻更多的中國方案,和其它國家一起繼續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任遠喆 外交學院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副教授、北京對外交流與外事管理基地研究員

 

相關焦點

  • 世界和諧基金會領導訪問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
    Leaders of World Harmony Foundation visited China Friendship and Peace Development Foundation11月25日,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李希奎在京會見世界和諧基金會(WHF)亞洲區總部主席、榮氏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榮克敏及一行
  • ...大使在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設立五周年專題研討會上的發言
    很高興能以視頻形式舉辦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設立五周年「成就與展望」研討會。此次會議由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和聯合國秘書處共同舉辦,旨在回顧基金成立五年來的工作成績和經驗,並探討未來工作方向和重點。歡迎來自聯合國會員國、聯合國機構的代表出席此次活動。
  • 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設立五周年「成就與展望」研討會舉行
    新華社聯合國12月8日電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設立五周年「成就與展望」研討會8日以視頻方式舉行,與會代表高度評價基金5年來所做貢獻。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室主任維奧蒂表示,基金成立以來,有力支持了聯合國在和平與安全領域的重要議程,有力支持了秘書長的工作。她感謝中國政府慷慨出資,以及對聯合國工作的支持。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的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表示,基金工作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密切結合,聯合國各部門積極參與,廣大發展中國家普遍受益。
  • 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5周年 外交部:世界好中國才能好 中國好...
    有記者提問稱:12月8日,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設立5周年「成就與展望」研討會以視頻方式舉行。請發言人介紹一下,這個基金成立以來為國際和平與發展事業發揮了什麼作用? 趙立堅介紹,12月8日,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設立5周年「成就與展望」研討會以視頻方式舉行,來自40多個會員國、聯合國秘書處各部門和專門機構等100多位代表出席會議。
  • 特稿|支持聯合國事業,中國言出必行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積極參與聯合國各領域工作,推動聯合國將發展置於國際合作議程的核心位置,聚焦發展中國家的關切和訴求。    「中國是聯合國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和主要參與者,也是國際合作和多邊主義的支柱,發揮著核心作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這樣評價。
  • 述評:2020年中國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有了中國的支持,聯合國才能夠更好地履行職責」「中國再次引領世界經濟復甦」「外國投資者蜂擁回到快速增長的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始終與各國同舟共濟、攜手共進,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國即將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必將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為各國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帶來更多機遇。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歷史...
    白皮書全文約26000字,除前言、結束語外,共包括八個部分,分別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取得新進展、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攜手應對全球人道主義挑戰、支持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加強國際交流與三方合作、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展望。
  • 人民日報:同解時代命題 共促和平發展
    5年前的金秋,習近平主席赴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首次登上聯合國講壇,站在歷史高度,把握時代脈搏,面向人類未來,深刻闡釋中國對國際秩序以及攸關人類前途命運的政策主張,提出一系列務實合作倡議和舉措,為國際關係發展帶來新的氣象,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新的力量,為促進全球發展提供新的方案,在國際關係史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
  •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陳旭大使...
    聯合國以和平為己任、以發展為目標、以公平為要義,有效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幫助一大批發展中國家發展,推進和完善全球治理。世界衛生組織、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國際電信聯盟等聯合國專門機構開展了大量專業性工作,為各國實現共同、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助力。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1)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習近平主席從全球視角思考責任擔當,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等新思想新倡議,倡導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親誠惠容理念,在一系列重大國際場合宣布務實合作舉措,為破解全球發展難題、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注入中國力量。
  • 於洪君:中國是新型合作推動者、和平發展貢獻者
    編者按:「世界多元文明如何和諧相處?」「中國如何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在國際治理中,中國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近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辦,圍繞「大變革、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就這些問題對部分參會嘉賓進行了專訪。 「中國擴大開放,為世界創造發展機遇的決心毋庸質疑。」
  • 中國促進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 構建和諧社會
    10年前,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舉行,通過了《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對促進性別平等和各國婦女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女性約佔13億總人口的一半。促進性別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不僅對中國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而且對人類的進步有著特殊影響。
  • (受權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
    中國人民不僅希望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別人過得好,願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出貢獻。  ——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源於中國的大國責任擔當。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成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定走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道路。
  • 中國代表聯合國海洋大會上暢享"藍色經濟"發展理念
    中國經濟網紐約6月9日訊(記者 朱旌 汪璐)中國國家海洋局副局長林山青6日在聯合國召開的海洋大會全體會議上不僅闡述了中國近年來在海洋經濟、環境保護、防災減災、科技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的情況,還與參會者分享了中國推動構建更加合理和均衡的海洋可持續發展理念。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9 全文完)
    八、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展望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造成巨大威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重大挑戰,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任重道遠。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以正確義利觀為價值導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積極開展國際發展合作,為全球發展注入中國力量。
  • 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2020年9月)
    和平是中國人民的永恆期望,是中國發展的鮮明特徵。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在實現自我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始終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石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同各國一道,堅守多邊主義,維護公平正義。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發布
    ——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源於中國的大國責任擔當。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成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定走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道路。積極開展國際發展合作,是中國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成員的應盡責任和義務。中國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使命,願努力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與各國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呼籲國際社會為阿富汗和談創造有利環境
    新華社聯合國12月10日電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10日在聯合國大會審議阿富汗問題會議上發言,呼籲國際社會為阿富汗和談創造有利環境,幫助其改善安全環境。他說,今年9月,首次阿富汗人內部談判啟動,為結束延宕多年的衝突戰亂打開機會之窗。
  • 中國關於聯合國成立75周年立場文件(全文)
    一、2020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75年前,世界各國人民以「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的決心,建立了聯合國這一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權威性的國際組織,確立了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掀開了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的新篇章。
  • 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總幹事:讚賞中國支持多邊主義
    在全世界超過100萬人參與的調查中,87%的民眾希望加強多邊主義,期待開展更多國際合作,支持聯合國所做的工作。瓦羅瓦婭說:「大多數民眾告訴我們,由於聯合國的存在,當今世界與75年前相比更加和平、安全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