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投行放榜:浙商、平安等9家爆發式提升,中信、中信建投、中金...

2020-12-13 和訊股票

財聯社(北京,記者陳靖)訊,隨著註冊制、再融資等制度的推行,券商投行迎來大增長的一年。轉眼2020年即將結束,各券商投行座次也已見雛形。

收入排名來看,2020年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投行收入29.05億元,高居榜首;中信建投27.45億元排在次席;第三位是中金公司,投行收入為22.38億元。從各家券商投行收入排名來看,共有25家券商排名上升,31家券商排名下降,3家券商排名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證券較去年同期排名提升32位,排名提升超過20位的還有摩根史坦利華鑫和平安證券,分別提升22、20位,財通證券排名提升17位,瑞信方正、興業證券(601377,股吧)提升15位。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玉龍表示,科創板IPO審核提速、創業板註冊制推行、新三板精選層推出等一系列政策,無不利好券商投行業務,各家券商都在投行業務抓緊布局。這從投行業務排名前20位的券商業績增長情況便可見一斑。尤其是浙商證券、摩根史坦利華鑫、平安證券、財通證券、興業證券、瑞信方正等出現了業績暴增,這樣的增速在其他單項業務中並不多見。

中信、中信建投、中金位列投行收入前三名

全面註冊制下,投行項目資源頭部券商聚攏已成定局。

具體來看,今年中信證券投行收入29.05億元,高居榜首;中信建投27.45億元排在次席;第三位是中金公司,投行收入為22.38億元。海通證券(600837,股吧)排名第四,投行收入為17.53億元。

華泰聯合、國泰君安投行收入分別為15.78億元、14.98億元,分列第五、六位。此外,民生證券、招商證券(600999,股吧)和國金證券(600109,股吧)投行收入也超過10億元,分別為10.94億元、10.71億元和10.35億元,分位列第七、八、九位。

此外,位列投行收入前十的還有東興證券,為8.03億元。

與此同時,還有多家投行收入表現一般,中天國富(0.95億元)、中山證券(0.95億元)、紅塔證券(0.81億元)、華安證券(0.78億元)、瑞銀證券(0.76億元)、中航證券(0.63億元)、瑞信方正(0.60億元)、中原證券(0.59億元)等38家券商投行收入尚不足1億元。

一方面是券商投行的整體業績理想,另一方面是券商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尤其在2020年複雜的市場環境下,券商的排位也發生了較大變化。

從具體排名來看,上半年共有25家券商投行收入排名上升,3家券商排名未改變,同時還有31家券商收入排名下降。其中,浙商證券、摩根史坦利華鑫為上升最顯著的兩隻黑馬,名次上升均超過20位,此外民生證券、國金證券一舉從2019年的第13位、第16位升至前10,超越了國信證券(002736,股吧)、興業證券、廣發證券(000776,股吧)、申萬宏源(000166,股吧)、東興證券、中國銀河(601881,股吧)一眾體量更大的頭部券商。

排名下降的券商共31家。東興證券、國元證券(000728,股吧)、天風證券分別下降1位。招商證券下降2位,下降3位的為中銀證券,華龍證券、華融證券則較去年同期排名下滑4位。中德證券、申港證券排名分別下滑5位。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券商排名下滑超30位,分別為太平洋證券(-40)、東北證券(000686,股吧)(-37)、高盛高華(-31)、瑞銀證券(-30)。

2020年,科創板IPO審核提速、創業板註冊制推行、新三板精選層推出等一系列政策,無不利好券商投行業務。信達證券發布研報稱,更高格局看待資本市場改革,全年業績值得期待。新證券法全面推進註冊制、創業板註冊制火速推出,新三板精選層等,包括或有銀證混業,未來債券市場大概率擴容,國家將打通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重任賦予資本市場,券商投行增量業績十分確定。7月以來券商已進入自我強化,交易量的放大將帶動經紀、兩融、自營等業務條線,全年業績可期。

股權承銷方面「三中一華」居前

2020年以來,券商投行業務普遍向好,股權融資規模環比大增。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共58家券商投行參與IPO承銷保薦,IPO承銷保薦收入合計216.20億元。其中,IPO仍然是券商股權業務創收的主要來源。

行業排名前五的券商投行分別是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海通證券和華泰聯合。這五大投行上半年IPO承銷保薦收入均超過13億元,累計93.23億元,佔全行業比重43%。

同時,今年IPO承銷收入超過10億的有6家,除了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外,海通證券IPO承銷收入15.62億元排在第四位,華泰聯合以13.17億元的IPO承銷收入排在第五,國泰君安11.16億元列第六位,國金證券9.40億元列第七位。民生證券(9.15億元)、招商證券(8.74億元)、光大證券(601788,股吧)(7.48億元)分列第八、九、十位。值得注意的是,「黑馬」國金證券、民生證券、光大證券的表現可圈可點。

國金證券投行業務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公司在IPO方面取得快速發展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客戶至上始終未核心價值觀第一條。項目組站在企業的角度,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全心全意地以最快的速度、企業付出最小的成本去解決企業上市中遇到的問題。二是,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及由此帶來的對項目問題的快速反應。一旦IPO項目出現問題,很快直達公司中高層,公司迅速開會討論解決方案,調動公司整體資源為客戶解決問題。」

「目前國金證券投行業務的發展戰略是區域和行業齊頭並進。經過多年發展,公司投行在特色投行的布局建設上已經打好基礎。地域布局上,長三角、珠三角、以北京為中心的環渤海區域(包括山東、河南)、西南地區都是公司業務發展的重點區域。並設立華東區一總部、華南總部、北京大區總部,在北京、南京、上海、廈門、深圳、成都均設立了機構,經過多年經營,公司在醫藥行業和汽車產品行業取得了較強的優勢。」他表示。

投行人士何南野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註冊制帶來的影響,一是公司包容性增加,二是發行速度和時間的可預期化,兩者結合使得公司上市的通道被大幅拓展,確定性顯著增加。直接的結果是企業數量和融資金額穩定增長。同時,在上市的示範效應下,很多公司也紛紛加入上市的隊列,使得近一兩年擬上市企業數量劇增。

在增發承銷收入方面,收入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中信證券(4.63億元)、中信建投(2.24億元)、華泰聯合(2.07億元)。

中金公司(2.03億元)、國泰君安(1.58億元)、招商證券(1.38億元)、海通證券(1.25億元)、民生證券(1.00億元)、長江證券(000783,股吧)承銷保薦(0.70億元)、平安證券(0.65億元)排在第四~第十位。

還有共10家券商在配股承銷中取得收益。收入位列前三的分別為中信證券(0.56億元)、興業證券(0.24億元)和國泰君安(0.24億元)。

中德證券(0.23億元)、中銀國際(0.16億元)、江海證券(0.09億元)、中原證券(0.06億元)、海通證券(0.06億元)、國信證券(0.05億元)、萬聯證券(0.01億元)排在第四~第十位。

債券承銷爆棚,中信、中信建投多維度領先

除股權融資環境火爆外,今年以來,在各項利好政策的推波助瀾下,各類債券發行也持續加速,各家券商也因此賺的盆滿缽滿。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券商年內合計債券承銷規模(含公司債、金融債、地方債、企業債、短融中票、可轉債、定向工具、ABS等)達到9.11萬億,較去年同期的6.83萬億大增33.38%,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的7.62萬億規模。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債中短融債品種上半年發行量井噴,發行數量和融資規模均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兩倍多。

從市場份額結構來看,依舊是頭部券商獨大,債券承銷金額前十券商佔據總承銷金額的七成,其中有20家券商的債券承銷規模邁入「千億元俱樂部」。與之相應的是,排在尾部的18家券商的債券承銷規模均不足百億元。

中信證券以11619.25億元的債券承銷規模暫居榜首,共計承銷2800隻債券,平均承銷金額4.15億元。中信建投證券緊隨其後,實現債券承銷規模10402.50億元,共承銷2598隻債券,平均承銷金額4.00億元。

此外,國泰君安、中金公司、華泰證券(601688,股吧)、海通證券、招商證券、平安證券、光大證券、中銀國際今年以來的債券承銷規模在6634.76億元至2549.05億元不等,依次位列第三名至第十名。能夠看出,頭部兩名券商承銷金額是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等第二梯隊的近兩倍。

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相較於與銀行、信託等機構,券商2020年在債券承銷業務方面的業績可圈可點,將有利於提高整體業績收入,特別在再融資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券商投行中債券業務有望進一步增厚券商的經營業績。

(責任編輯:婁在霞 HN151)

相關焦點

  • 2020IPO募資大爆發創10年新高:中信建投募資奪得行業第一 項目存量...
    原標題:2020IPO募資大爆發創10年新高:中信建投募資奪得行業第一,項目存量遙遙領先中信證券絕對龍頭難以撼動 摘要 【2020IPO募資創10年新高:中信建投募資行業第一
  • 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中信、中信建投搶佔1/4市場...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年內承銷的股、債規模均超萬億元,合計承銷超過2.6萬億元,佔24.5%的市場份額,行業內表現十分突出。券商承銷股、債規模已超10萬億近日,證監會官網發布易會滿的署名文章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直接融資存量達到79.8萬億元,約佔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29%。
  • IPO募資創10年新高:中信建投募資行業第一 中信證券項目存量領先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20IPO募資大爆發創10年新高:中信建投募資奪得行業第一,中信證券項目存量遙遙領先難以撼動截至12月21日,372家企業合計通過IPO募集資金4513億元,募資額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11萬億!
  • 華潤材料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34家 中信建投過27單
    此前,1月9日,中信建投保薦的晶科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過會;3月12日,中信建投保薦的青島威奧軌道股份有限公司過會;4月9日,中信建投保薦的常州市凱迪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過會;4月16日,中信建投保薦的重慶
  • 上半年券商債券承銷放榜:中信證券領跑政府債與地方債,綠色債國君...
    7月21日晚間,中證協發布2020年上半年證券公司債券承銷業務專項統計,包括地方債、綠色債、創新創業債三大項,分列了各項數據指標。Wind數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各類機構發行債券再創新高,達到25.80萬億,同比增長18%。
  • 申菱環境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67家 中信建投過31單_中國經濟網...
    這是今年過會的第367家企業(未含科創板)。   截至目前,今年科創板已過會212家企業。加上科創板,截至目前,今年一共過會579家企業。   申菱環境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張鐵、何新苗。這是中信建投今年保薦成功的第31單IPO項目。
  • 三券商率先報喜 中信投行最亮眼
    時代周報記者 盛瀟嵐 發自上海上市券商年報已拉開披露帷幕,根據時間安排,3月份將有21家。截至3月23日晚,浙商證券(601878)、中信證券(600030)、國信證券(002736)先後揭開了2019年年報的面紗。
  • 四傳聯姻造投行巨擘 中信證券合併中信建投局未了
    來源:時代周報四傳「聯姻」造投行巨擘 中信證券合併中信建投局未了時代周報記者 王丹 發自上海短短四個月,中信證券(600030.SH)與中信建投(601066.SH)先後四次爆出「聯姻」傳聞,市場各方比當事者更為迫切、積極,恨不得立刻撮合成雙。
  • 透視中信、浙商、國信證券「薪酬帳」
    3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已有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浙商證券3家A股上市券商披露了2019年年度報告,上述券商整體工資福利總額為177.88億元,同比上升18.9%。在業績大豐收的背景下,3家券商人均年薪較上年出現上漲,不過,管理層薪酬差距明顯,中信證券有3位高管年薪超千萬元,14位年薪超500萬元,另兩家券商未有高管年薪突破500萬元。
  • 愛瑪科技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26家 中信證券過24單
    截至目前,今年科創板已過會185家企業。加上科創板,截至目前,今年一共過會511家企業。愛瑪科技此次的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欒培強、秦國安,這是中信證券今年保薦成功的第24單IPO項目。
  • 凱淳股份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21家 東方投行過9.5單
    這是東方投行今年保薦成功的第9.5單IPO項目。;8月6日,東方投行保薦的杭州立昂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過會;9月4日,東方投行保薦的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過會,9月9日,東方投行保薦的江蘇博俊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過會,9月10日,東方投行保薦的神通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過會;9月17日,東方投行和
  • 微眾信科:今年科創板過會第193家 中信證券過28單
    微眾信科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韓日康、程越。這是中信證券年內保薦成功的第28單科創板項目。7.33億元中信證券106科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2020/9/117.05億元中信建投證券107
  • ...急招投行人手,有券商同時放出55個投行崗位,從承做到質控需求大增
    進入7月份後,投行也迎來招聘的黃金時期,根據不完全統計,共有38家券商有投行部門的相關招聘,其中銀河證券、申萬宏源、東方財富、渤海證券各放出投行項目負責人崗位,光大證券和西部證券放出投行高級別崗位。從保代人數變化上看,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民生證券、中金公司今年以來保代增加均超過30人,隨著項目的鋪開,不少券商出現投行人手不足的現象。
  • 嘉益股份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32家 浙商證券過6單
    這是今年過會的第332家企業(未含科創板)。   截至目前,今年科創板已過會187家企業。加上科創板,截至目前,今年一共過會519家企業。   嘉益股份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羅軍、楊悅陽。這是浙商證券今年保薦成功的第6單IPO項目。
  • 中信建投經營現金流367億增逾7倍 全年保薦承銷10家科創板公司
    中信建投則分別實現營收和淨利潤136.93億元、55.02億元,同比增長25.54%、78.1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更是達到366.9億元,同比暴增714.77%。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19年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順利落地,推動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乘此東風,中信建投的科創板業務表現尤為突出。
  • 科美診斷:今年科創板過會第153家 中信證券過22單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7日訊 上交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92次審議會議於昨日上午召開,審議結果顯示,同意科美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美診斷」)首發上市。這是2020年第153家過會的科創板企業。
  • 瑞捷諮詢過會:今年IPO過關第280家 一創投行過4單
    這是今年過會的第280家企業(未含科創板)。  截至目前,今年科創板已過會161家企業。加上科創板,截至目前,今年一共過會441家企業。  瑞捷諮詢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第一創業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一創投行」),保薦代表人為梁詠梅,付林。這是一創投行今年保薦成功的第4單IPO項目。
  • 創爾生物:今年科創板過會第209家 中信證券過29單_中國經濟網...
    這是2020年第209家過會的科創板企業。  創爾生物此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王榮鑫、洪樹勤。這是中信證券年內保薦成功的第29單科創板項目。中信證券保薦的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8月28日,中信證券保薦的深圳市亞輝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9月8日,中信證券保薦的深圳惠泰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9月14日,中信證券和五礦證券聯合保薦的湖南長遠鋰科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9月15日,中信證券保薦的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9月22日,中信證券保薦的江蘇康眾數字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9月
  • 邁拓股份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33家 中金公司過11單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日訊 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2次審議會議於昨日召開,審議結果顯示,邁拓儀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拓股份」)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這是今年過會的第333家企業(未含科創板)。
  • 東風集團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51家 中金公司過12單
    這是今年過會的第351家企業(未含科創板)。截至目前,今年科創板已過會200家企業。加上科創板,截至目前,今年一共過會551家企業。東風集團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周韶龍、楊豔玲,這是中金公司今年保薦成功的第12單IPO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