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神仙文案慢鏡頭戲劇化,將厚重歷史化作優雅飄逸

2020-12-23 雅馨嘮史

看《中國》,了解歷史發展的簡明大綱,看厚重如何化作優雅飄逸

看《中國》,畫面質感、音樂旁白是外在,內核是優雅飄逸的中國魂

一、中國心、中國印、中國結、中國夢,靠什麼來承載?

「中國」在我們的嘴邊,在我們的心上,但什麼是「中國」呢?

中國紅、中國結、中國年、中國味、中國風、中國韻、中國山水、中國書畫……這些都是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將家鄉美食和故土情懷融為一碗濃濃的靚湯,浸潤到我們的每一個味蕾。《布衣中國》,從中國傳統服裝的本原和材質出發,在一絲一縷之間,在衣袂飄飄之處,盡顯中國韻味。

《航拍中國》《美麗中國》《鳥瞰中國》…..藉助於鏡頭,我們的視角更高更闊,像插上翅膀的鳥兒,逡巡藍天,深情俯瞰優美的山河,生機勃勃的城市與村莊,生活在這片天地間的各類生命。

要了解中國,我們還需沿著時間的坐標,向遠古回望,尋找來處,這就是歷史,歷史經文字記載於史書。

文字出現以前,中國早已有了燦爛的文化,那是5000年前良渚文化的玉器,6000年前仰韶文化的陶片,是10萬年前山西臨汾丁村人留下的細石器。

什麼能代表中國?7000年前河姆渡人留下的穀物可以嗎?8000年前東北遼西流域興隆窪人留下的碳化小米可以嗎?山西夏縣西陰村的半個蠶繭,證明5600~6000年前,黃河流域也是中國栽桑養蠶的發祥地。

《河西走廊》,將西北地區這條最長走廊自漢代至新中國的前塵往事細細梳理,《茶馬古道》又將我們引入了西南這條經濟文化交流的通道。

祖國的時時處處,哪裡沒有引以為傲的燦爛文化?哪個不能代表「中國」?

「中國」,多麼熟悉、親切,1984年央視春節晚會,張明敏一首《我的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

中國心、中國印、中國結、中國夢,靠什麼來承載?

萬千年來,中國大地上的山谷平原、江海湖泊變化並不太大,滄海桑田更用來比喻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中國人,他們或團結合作,或殺伐爭鬥,亂後合,合後分,分後亂,交疊更替。

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那麼多朝代,那麼多人物,都留在了歷史深處。

這些歷史豐厚,但也殘酷。真正滋養我們心靈的是文化,是對生命人性的尊重,是對生活的熱愛和精神的經營。

中國心、中國印、中國結、中國夢,正是靠這些來承載。

二、紀錄片《中國》的敘述方式

要想闡釋「中國」,任何一部作品都會覺得不夠全、不夠深,就如正在熱播的紀錄片《中國》,其創作團隊包含了《河西走廊》的原班人馬,又請來國際級的音樂、特效、攝影,甚至解說人員都精益求精。

別的有關「中國」的紀錄片,側重於一個方面或一個區域,而《中國》就是「中國」,它涵蓋四野,囊括古今。

紀錄片《中國》2020年12月7日由湖南衛視推出第一季,立刻以其全新的視覺、音樂、旁白徵服了觀眾。

第一集,老子、孔子出場,第二集,墨子、孟子、莊子,第三集,荀子、韓非子、李斯,第四集,秦統一中國後進行制度與文化的統合,之後是漢。

《中國》第一季,從春秋到盛唐。第二季從盛唐到新中國。

欣賞紀錄片的過程,最明顯的感覺不是厚重,而是優雅與飄逸,悲憫與敬仰

它不是冷峻厚重的歷史再現,而是有溫度的追尋。

正如《中國》的製片人(也是《河西走廊》的製片人)李東坤所說:「對以往歷史的『溫情和敬意』,是《中國》一片的創作起點。

一部歷史小說《大秦帝國》都需要四部長篇歷史電視劇來描述自秦孝公商鞅變法到秦始皇統一中國這7代秦國帝王的豐功偉績。

而從春秋到新中國,這跨度近3000年的中國歷史如何呈現?紀錄片《中國》肯定不能走尋常影視劇的路線,它採用的是「從大脈絡看大邏輯,以大寫意繪大趨勢。

觀賞紀錄片《中國》,是了解歷史發展的簡明「大綱」。

三、《中國》值得讚揚的地方

有關紀錄片《中國》,讓人驚喜、值得讚揚的地方太多:

它將紀錄片的內容電影的呈現方式表現。

它雖然叫《中國》,卻吸收了很多外國的元素:

配樂出自日本配樂大師梅林茂,正如當初《河西走廊》的主題曲由雅尼主要操刀一樣,《一代宗師》《花樣年華》的配樂就來自於梅林茂。

攝影指導羅攀,拍攝過《芳華》《老炮兒》。我們曾經從一幅飄動的紅絲帶感受一代人的芳華,在紀錄片《中國》,這樣象徵性的元素更是運用到爐火純青:

一座城池,用一堵高牆代替;一座宮殿,你看到的就是一扇大門;一座房子,用一面牆就足以表達。這像是傳統戲曲的舞臺,兩把椅子一張桌子就是房子,站在蒙著布的高臺上,就可能是諸葛亮的《空城計》。

《中國》高明的地方,它不像一般的紀錄片,也不像一般的影視劇,很多時候,它更像是一部舞臺劇,而且都不需要演員說幾句臺詞。

既然用12集紀錄片表現自春秋到盛唐的千年歷史,更需飄逸、從容,想一口氣什麼都講,講的人不累,看得人也得累到吐血,繼而是對歷史的望而生畏。

《中國》最聰明的地方,把所有鏡頭都放慢一倍,實現了徹底的寫意風格

紀錄片《中國》的質感、畫面、音樂、服裝、道具、解說……等等,似乎都無可挑剔,令人折服。

我認為這一切都是外在的,是視覺、聽覺層面的享受,其最精彩的地方,當然是總策劃和解說詞,也就是網友所說的「神仙文案」。

我看了幾集,從第一集到一統天下,即春秋到漢以前的部分,當時就想,難道春秋以前的事兒就不說了嗎?

今日搜到製作人李東坤的一篇文章,紀錄片《中國》第一季從春秋到盛唐,第二季從盛唐到新中國建立前,第三季則追溯到上古三代。

對於第一季第二季,基本史實都在已有的認知框架內,我們欣賞的是該紀錄片如何挑選解讀這些素材,而對於春秋以前的部分,我更有興趣。

相關焦點

  • 中國上古神話中的神仙們最後都去了哪裡?宇宙,還是化作了塵土?
    眾所周知,在古代神話中出現的神仙多如繁星,從天上的日月星鬥到地上的花鳥魚蟲,幾乎涵蓋了世間一切有生命的物種。而在這些神仙中,我覺得最為神奇的還是上古時期的神仙,感覺那會兒的神仙更加的純粹,更加的神秘,來歷靠傳說,去向成迷。
  • 玳瑁色+中性色,不做老古董,時尚現代的戲劇化效果
    玳瑁色的厚重感作為家居背景,猶如舞臺的背景烘託,它與中性色搭配的同時,加入了現代藝術和古為今用的裝飾,誇張之餘卻沒有絲毫違和感。【NO.3】戲劇化裝飾帶給你戲劇人生玳瑁色背景+戲劇化裝飾接近自然棕的玳瑁色沉穩卻不內斂,其自身所具有的隆重和奢華調性往往容易使人忽略了空間的文化內涵,而樸素自然的中性色配飾巧妙地將其融合又不失優雅。
  • 《國家寶藏》文案,白嫖百萬文案和歷史知識,收穫文化自信
    上周末,《國家寶藏》第三季上線,從選題立意、文物、舞美、BGM再到文案,一如既往維持了高水準。《國家寶藏》真的是寶藏,可以白嫖價值百萬的文案和歷史知識,感受中國文化的豐厚與輝煌,收穫強大的文化自信。一、開場白文案張國立老師的神仙開場白,第一期的主角是據坤靈之正位 仿泰紫之圓方的六百年紫禁。
  • 《中國》紀錄片裡面的神仙文案,不得不讓人拍案叫絕!
    紀錄片《中國》紀錄片《中國》開播!何炅老師也參演了……為了三個鏡頭趕三天路,這一句句的第一次,都反應出了《中國》紀錄片製作之精良!可以體會其中的文字,不得不說,非常的大氣,字字普通,連起來卻妙不可言,聽起來更是熱血沸騰,滿心感動。紀錄片,就是在記錄事實,講述故事,千百年的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傳播。
  • 溫柔到爆的神仙句子|我揉碎的夢,將化作雪花送到你心中
    我揉碎的夢,將化作雪花送到你心中。希望變成冬天的雪,落在先生肩上。告白文案|我對你的愛,遠遠超出了你的想像暖心文案|最安全的地方總是自己創造的暖心文案|你的一切努力,都有跡可循
  • 飄逸優雅的越南奧黛美女
    國家旅遊地理越南8月7日訊(通訊員鄒善水 梁鳳英)說起越南,人們經常會想到滿街婀娜飄逸的奧黛,奧黛是中文對越語Ao Dai的音譯。「Ao」源於漢語「襖」,而Dai的意思是「長」。奧黛就像中國的旗袍、日本的和服以及印度的紗麗一樣出名,但從美觀實用來說,奧黛應排名第一。
  • 看哭!《中國醫生》文案,寫滿了「普通人」的英雄夢
    看完近期火爆全網的紀錄片《中國醫生》,品牌君相信你會對這個職業產生更多認識。豆瓣評分9.3,《中國醫生》走紅《中國醫生》是國內首部以醫護群體為主角的人文紀錄片,它將鏡頭對準醫院,聚焦醫生與患者,拍攝出一個又一個或溫暖或無奈或感人故事。該紀錄片共有9集,目前更新至第6集。
  • 飄逸風衣搭配破洞牛仔,優雅幹練又時髦,盡顯完美好身材
    相信大家腦海中想到的風衣肯定都是秋天的外套,非常的厚重,顏色也比較深沉。但是薄款的飄逸風衣其實也可以很美 ,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一款關於飄逸風衣的穿搭小技巧吧,讓你在這個秋天在展示完美身材的同時優雅又幹練。
  • 輕盈飄逸的羽毛,承載厚重的文化,演繹珠寶界永不落幕的時尚經典
    在希臘傳說中,鳥具有「預言」與「天之信息」的意思;在中國道教文化中,仙人也常以鳥的模樣出現;北美印第安人認為鳥類具有與神靈溝通的靈力……正因為人類對飛鳥的崇拜,從而也賦予了羽毛各種特殊的象徵意義,成為人類古老的裝飾元素,象徵飛翔、陽光、自由,也象徵財富與地位、優雅與美麗。
  • 《中餐廳》趙麗穎化作「小二」,鏡頭掃過她的臉,我確定她32歲了
    而這都不算啥,重要的是趙麗穎在下一期節目中形象大變,如大家所見,在預告中,趙麗穎下一期化作「前臺小二」。因為前兩期節目中,趙麗穎工作畫面十分少,可是為了營造噱頭,下期預告中穎寶前臺和後廚來回奔波,完全看不出昔日「好吃懶做」的影子,這下大家都十分期待正片了吧。
  • 《早餐中國》文案,太饞人了!
    宣傳片文案視頻文案人在異鄉、胃在故鄉你有多久沒有吃到故鄉的早餐坊街串巷,聞香食味樸實的鏡頭,家人的口味尋找地道的中國早餐每集一道傳承的早餐《早餐中國》在騰訊視頻每個工作日8點更新,正好是人們吃早餐的時候,每個工作日早晨看一下,妥妥的「下早飯」。聽到這樣一句話,能夠聽你分享的歌的人估計是真愛,我想,能陪你每天一起好好吃早餐的人,這輩子會走到白頭。吃早餐看似容易,但堅持吃出早餐的儀式感卻是一件不能打包票的事。
  • 馬伊琍出席某活動,身穿一襲寶藍色雪紡長裙,飄逸靈動又優雅大氣
    馬伊琍雖然已經離婚了,但是感覺整個人活出了一種更加自由的狀態,而且變得愈發有魅力了,這不,就在昨天(8月3日)晚上,馬伊琍亮相某電影盛典,這也是她很長時間以來久未在大型活動中公開露面,看得出來她的狀態非常不錯,並且她的一身盛裝也成為了鏡頭的焦點,不但穿搭清新溫柔時尚,並且舉手投足間盡顯優雅大氣,工作室也曬出了她的多張寫真美照,在鏡頭前馬伊琍散發著自信的氣場,一舉一動都非常的優雅迷人。
  • 紀錄片《中國》爆火!這些中華歷史故事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看!
    「前段厚重,中段明快,後段廣渺的感覺,這又美又鮮活的歷史感。」 它採用以思想和制度的發展為主線的結構方式,挖掘每朝每代中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通過他們的命運,映照出歷史的流變,以點帶面展現中國歷史、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
  • 集百褶裙、網紗裙的美於一身,顯瘦顯高,飄逸優雅
    輕薄飄逸的網紗,隨著人的動作恣意飛舞,簡直自帶仙氣。網紗裙在小編心中,簡直是仙女必備,溫柔的、浪漫的、優雅的……那些美好的詞,似乎都可以用在它身上。裙子僅對網紗層做了壓褶處理,內襯則儘量精簡,降低存在感。
  • 網易雲熱評文案|只知道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會開始深陷感情
    將白天遇到的風景和行人再一次打量一番,然後許願夢裡能繼續經歷,瀏覽,結識,只為把每一天的時間,都用來珍惜。因為我知道你需要我,所以現在我就來了。我不是陽光,我無法擠進你的世界,用萬丈光芒擁抱你,但我願化作一盞明燈,用琉璃之火照亮你行經的路上。
  • 紀錄片《中國》首播口碑收視雙豐收 獨特敘事獲90後觀眾盛讚
    憑藉厚重的文化底蘊、電影級別的精美畫面以及誠摯優美的文案與配音,使得該片開播首日還收穫了零差評的口碑佳績,不但在豆瓣收穫一眾五星好評,更有網友評價「《中國》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無論是精美的畫面還是獨具匠心的配樂都是槓槓的」「誰說紀錄片無聊的,這簡直比電視劇還精彩」。中華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染著屏幕前的無數觀眾,使得不少網友留言道:「首刷沒看夠,等0點重播繼續二刷!」
  • 有英氣/看神仙法器,了解中國仙俠文化
    打神鞭這一類的法器和歷史上的兵器很像,有一定的借鑑味道。如意金箍棒就不必說了,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它的來頭。通天教主就是用誅戮陷絕四劍擺下誅仙陣,「誅仙陣」不言而喻就是誅殺神仙的陣法,這個陣法一擺出就讓很多神仙喪命,就連元始天尊這個闡教教主都沒法破解,最後只好求助八位神仙和四位教主合力才把陣給破了。很多法器因為沒有在一起比試過,真正誰更厲害很難評說,但是不管怎樣誅戮陷絕四劍都是不容小視的一件法器。
  • 被「神仙姐姐」美哭了,劉亦菲穿深V紗裙優雅又微撩,好似畫中人
    ,優雅又高貴,微撩不過分,不像三次元現實中的人,反倒像畫出來的二次元美人!劉亦菲穿深V紗裙太迷人,優雅高級感與女人味並存憑劉亦菲的顏值和氣質,不管是什麼風格的造型都能駕馭,而這種自帶西式宮廷風的禮服裙,最能夠被她穿出「本尊」風採,盡顯極致優雅風韻,劉亦菲這次身著一襲灰藍色的薄紗禮服裙,小巧精緻的上半部分和寬大的裙擺部分,是最經典的設計組合,不管是上方本身的修身樣式,還是寬大的裙身,都能夠最大程度襯託和反襯出上半身的精緻小巧,就算不展現出雙腿曲線
  • 使你的意念戲劇化是啥意思?
    大家好,我是小評歷史。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就進入了一個表演的時代,只是擺事實,講道理,已經越來越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道理本身必須生動、活潑、戲劇化,這時,一個概念應運而生——使你的意念戲劇化,這是什麼意思呢?
  • 8月,我最喜歡的文案!
    在29日,在張家界武陵源天子山的峭壁上,中國銀聯將這些小孩子的詩歌化作一條詩歌長河,漂流而下。 除了這場特別的詩歌長河,中國銀聯還與農夫山泉合作,推出了一款《詩歌瓶》,瓶身上也印著這些小孩子的詩歌,讓我們看見大山孩子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