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第一次看《羅馬假日》,只覺得充滿遺憾,因為覺得那不應該是美好愛情最後的結局。那時的我,青春年少,覺得愛情就應該像童話裡說的那樣:「從此,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因為覺得遺憾,此後20年未再看過這部電影,直到今天。
今天,本是個尋常的日子,只因為外面下著小雨,忽然有些多愁善感起來。腦子裡一下子跑出了一句臺詞:「好吧,生活不會像現在這樣美好,是嗎?」想了許久,才記起這是電影《羅馬假日》中的一句經典臺詞。
於是在這個夏日的午後,重溫了這部經典電影。
《羅馬假日》是美國派拉蒙公司1953年拍攝的一部浪漫愛情電影,它講述了一位王室公主和一個美國記者在義大利羅馬偶遇,共同度過美好一天假日的浪漫故事。
這部由格利高裡·派克和奧黛麗·赫本主演的影片,已成為好萊塢一部經典的黑白電影。奧黛麗·赫本也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現在,電影的男女主角已先後離開這個世界,留下的只有永恆的經典。
奧黛麗·赫本是我最喜歡的演員,不僅因為她漂亮的外貌,更因為她本人的魅力。因此,有時候,我分不清到底是因為《羅馬假日》而喜歡奧黛麗·赫本,還是因為奧黛麗·赫本才喜歡《羅馬假日》。也許,這二者之間本就是分不開的,是赫本的成功演繹讓《羅馬假日》成為了永恆的經典,也是《羅馬假日》成就了無人可以替代的奧黛麗·赫本。
我非常喜歡她,其實我很愛奧黛麗;每個人都很容易愛上她。她是我見過的最迷人和優雅的人,我在《羅馬假日》裡相識了一位我永遠都是配角的人,和她在一起,我永遠都覺得自己是她的陪襯。(格裡高利·派克評)
《羅馬假日》的男主角格裡高利·派克這樣評價赫本,確實赫本是美麗而迷人的,她就像是降落人間的天使。
一、奧黛麗·赫本的童年。
赫本1929年5月4日出生,她出身高貴,父親名叫約瑟夫·維克特·安瑟尼·赫本-魯斯頓,是英格蘭銀行布魯塞爾分行總經理,母親名叫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男爵夫人、荷蘭王室直系貴族血統後裔。
童年的赫本並不是幸運的,1935年至1938年間,她就讀於英國肯特郡埃爾海姆鄉的一所貴族寄宿學校「密斯利登學校」。1939年,奧黛麗·赫本進入荷蘭安恆音樂學院學習芭蕾舞。
1940年,荷蘭安恆被納粹侵佔,包括赫本舅舅在內的諸多親人被殘害。以後數年間,因為食物匱乏,赫本只能以鬱金香球莖充飢,健康情況迅速惡化 ,因此,長大後的赫本一直體弱。
赫本的父親傾向納粹甚至信仰法西斯主義,在赫本六歲時,父親拋下了妻子離家出走,隨後歐戰爆發,赫本跟隨母親來到荷蘭,在戰亂饑荒的年代,母女生活貧困。
二、奧黛麗·赫本的事業成就。
她可以流利地說許多國家的語言——英語、荷蘭語、法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或許還有我不知道的語言。(史利丹·杜寧評)
赫本多才多藝,一生獲得很多電影獎項,除了《羅馬假日》於1954 年獲得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外,一生共5次獲得該獎項提名,並於1993年獲得第65屆奧斯卡吉恩.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
赫本晚年致力於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為第三世界婦女和兒童的權益而戰的親善大使的代表,1992年,他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1999年,赫本被美國電影協會評為第三世紀最偉大的女演員。2002年5月,為了表彰赫本對聯合國的貢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紐約總部「奧黛麗精神」揭幕了一尊7英尺高的銅像。
此外,她還獲得過世界知名的美國金球獎、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義大利大衛獎、艾美獎、託尼獎、葛萊美獎,一生可謂風光無限。
三、奧黛麗·赫本的感情生活。
赫本的感情生活,一直和《羅馬假日》及羅馬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赫本的第一個婚姻對象,是《羅馬假日》的男主角格裡高利·派克的朋友梅爾·費勒。他是派克介紹給赫本的,兩人一見鍾情,於1954年9月24日結婚。赫本是費勒的第三任妻子,但遺憾的是兩人的婚姻沒有走到盡頭,1968年聖誕節前夕,赫本與梅爾辦理完離婚手續 。
赫本的第二個婚姻對象是安德烈·多蒂。據說,當《羅馬假日》在羅馬上映時,年僅14歲的少年安德烈·多蒂也去觀看了電影,他對片中飾演「安妮公主」的奧黛麗·赫本著了迷。
當他看完電影回家,對著媽媽興衝衝地說:「等我長大了,我要娶那個漂亮的女演員。」而在多年後,命運讓兩個人奇蹟般地相遇了。
1968年的秋天,在前往希臘散心的遊輪上,赫本遇見時年30歲的安德烈·多蒂,並與他相戀。1969年1月18日,兩人在瑞士閃婚,一年後誕下次子盧卡。只是童話般的愛情有了美好的開始,卻沒有童話般美好的結局,由於多蒂的風流成性,1982年赫本與多蒂的第二段婚姻關係宣告結束。
1980年冬赫本與靈魂伴侶羅伯特·沃德斯相識於朋友家的書房,此後的十餘年兩人相濡以沫,雖未結婚,赫本稱羅伯特為靈魂伴侶。
電影《羅馬假日》講得是一個愛情故事,但不存粹是個愛情故事,通過主人公安妮公主在和記者喬在羅馬的一天,讓我們看到了安妮的善良和喬的正直,這些人性中更可貴的品質。
當兩人在街上初次相遇時,喬以為安妮只是個喝醉了酒的普通女孩,作為一個善良的紳士,他把她帶回了家中。在家裡還發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例如喬把安妮從床上掀到躺椅上的情節,就讓人感到好笑而溫馨。
後來喬知道了公主的身份後,他認為這是一個出人頭地和掙錢的好機會。於是,他決定製作個獨家新聞,於是喬和朋友聯合偷拍了公主在這一天的很多生活照。然而,在接下來與公主的相處中,喬卻喜歡上了公主。
為了保護公主的形象,喬放棄了製作獨家新聞和掙錢的機會。而安妮公主在經歷了羅馬一日的生活後,也意識到了自己對國家和家族的責任,為了責任而回到了大使館,拋棄了剛剛萌芽的愛情。
雖然結局有些遺憾,但卻因為遺憾而令人難忘。
《羅馬假日》是拍攝於1953年的黑白電影,由於年代久遠,電影中沒有特效,甚至沒有大場景,情節也很簡單,但卻成為經典深入人心。雖然時隔半個多世紀,依然是一部令人難忘的電影。
從第一次看這部電影,就很想去趟羅馬,至今依然沒有去成,也正因為沒有去成,羅馬至今依舊是我心中如童話般的夢。我想,也許今生都不會去羅馬了,就讓童話依舊是童話,夢依舊是夢吧,就如同愛情,只有童話裡的愛情才更美,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