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經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館的稀世珍寶

2020-12-23 收藏界雜誌社

臺北故宮博物院(Taipei Palace Museum),又稱中山博物院,屬地方綜合性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為臺灣省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臺灣省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總佔地總面積達16公頃,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中華民族特色。

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故宮、南京故宮、瀋陽故宮、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末,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

自1948秋遼瀋戰役潰敗的那段時間起,蔣介石便已下達明確的指示,自民國三十七年底起,暫存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中央博物院的文物,分批搶運到臺灣。

南宋丨官窯青瓷葵口盤

而抗戰時期遷運到四川重慶的河南博物館文物,則來不及運去臺灣,時任教育部長的杭立武急電並隨後覲見蔣介石,要求派空軍專機到重慶,運走河南博物館的精華文物,獲得首肯。

北宋丨定窯龍口執壺

於是在民國三十八年十月間,也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兩架民國專機在重慶南岸搶運走三十八箱珍貴文物,皆是珍稀之寶。

北宋丨定窯白釉印花牡丹花盤

經過協商,國民政府成立由杭立武任國寶搬遷主導者的國民黨文物聯運機構,秘密多次商議究竟要運多少文物到臺灣,其搶運的標準以精品為原則,以先運走故宮博物館八百箱為目標,並以當時參加英國倫敦藝術展的八十箱文物為主,其餘單位各自挑選最精要的文物和檔案帶走。

北宋-金丨定窯印花孔雀牡丹紋盤

據杭立武本人回憶和記載,運走臺灣的第一批文物中,故宮博物院有320箱,中央博物院212箱,中央圖書館60箱,中央研究院120箱,外交部60箱,共計700多箱。

在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三日,杭立武找來商船經過兩天日以繼夜的裝載,第二批文物全部裝上船隻運往臺灣。第二批的文物中,故宮博物院有1680箱,中央博物院460箱,中央圖書館462箱,北平圖書館18箱,中央研究院856箱,共計3500多箱。

明化成丨青花菱龍紋盤

清·乾隆丨玉蓮福靈芝

清丨青玉飾水仙花分隔盒

1月9九日,經各單位代表商議,第三批文物又開始運往臺灣,

其中:故宮博物院有972箱,中央博物院154箱,中央圖書館122箱,共計1200多箱。

宋丨蘆雁圖

清雍正丨瓷胎畫琺瑯柳燕圖碗

南宋丨官窯青瓷貫耳壺

綜上,國民黨從大陸運往臺灣的文物總計為:5496箱。

而且這些文物,都是自古以來最貴重的最有特色的精品。

明宣德丨青花龍鳳紋葵式洗

清丨嵌寶石白玉盒託

北魏丨坐佛

西漢丨黑陶繭形壺

明永樂丨甜白釉蓮花紋梅瓶

相關焦點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個故宮各有什麼特色?
    故宮指的是皇帝住的地方,也叫皇宮,可臺北皇宮並不是皇帝的居所,它比較特殊,臺北故宮確切地講應該是叫博物館,裡面收藏了大量的稀世珍寶。大家最熟悉的故宮應該是北京故宮,它位於北京城內,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居於世界五大宮之首,至今已經580多年的歷史,多數人都去領略過它的風採。
  • 拿破崙"加冕之劍"亮相故宮博物院 大量尚美巴黎珍寶在京展出[組圖]
    4月7日,北京,300餘件中法藝術傑作亮相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圖為拿破崙「加冕之劍」。故宮博物院攜手尚美巴黎CHAUMET,舉辦 「尚之以瓊華——始於十八世紀的珍寶藝術展」,大量18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尚美巴黎珍寶、繪畫以及各式藝術品將貫穿其中。重要的展品包括:拿破崙登基的 「加冕之劍」、為瑪麗-露易絲皇后設計的麥穗鑽冕,以及法國珠寶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鑽冕作品「波旁·帕爾瑪」 金鐘花鑽冕等。
  • 臺北故宮吊打北京故宮博物院?呵呵!那些絕世文物他們修都不會修
    提起博物館,很多朋友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故宮博物院。身為網紅大IP的故宮博物院包攬了很多名聲,是好壞參半。2011年,故宮就曾因管理失當,出了不少問題。記得當時故宮丟失了數件珍寶,北京市公安局幫助故宮追回了文物。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那些運送出去的文物,就有很多來自北京故宮。其實在全面抗戰之前,國民政府已經把故宮裡的很多珍寶運出,以防落入日寇之手,沒想到時局如此不利,國寶很快又要面臨轉移命運。據統計,國民黨在離開大陸前,運到臺灣的故宮文物一共有2900多箱。
  • 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那些奇珍異寶們
    我一直很想去臺北故宮博物院 ,對那裡的文創產品垂涎已久 。對,是垂涎已久,都說中國的故宮文物一半在北京,一半在臺北 ,那麼臺北之行一定要來到這裡。瞧這些可愛的文物們,實際上只有巴掌那麼大 ,在我的意識裡,博物館裡的文物都是大件的,大陸的每一家博物館似乎都是這樣,無論是陝西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但這絕對是狹隘的意識,殊不知各種各樣的藝術品完全不存在,規模的大小差距,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漂亮的小寶貝 ,每一件都足以讓我印象深刻。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即使改名換姓也難變其文物及中華文化脈絡的傳承
    在我們中國的寶島——臺灣省就擁有一座與北京故宮博物院齊名、甚至珍藏的歷史文化寶物價值更為厲害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裡大約珍藏有近69萬餘件歷史文物,而它們不只是許許多多中國人心中的國寶
  • 臺灣最大博物館,內藏文物近70萬件,人稱「臺北故宮」
    說到故宮,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北京故宮,坐落在我國首都的故宮古建築群,其宏大的規模,雄渾的氣勢,承載了絕大多數人對皇家建築的想像。但故宮不止一座,在我國臺北,也有一座可與北京故宮相媲美的皇家建築群,其珍藏的文物比故宮都多,這就是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灣旅行最不可錯過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擁有「中華文化寶庫」美名
    重頭戲: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 故宮博物院( Taipei's National Palace Museum )是 中國 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 臺北 市 基隆 河北 岸士林區外雙溪,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碧瓦黃牆。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關注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中華文物博物館,足以與世界級的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及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分庭抗禮,鼎足而立。這個舉世聞名的文化品牌是如何建立的?建立過程的艱辛又何其不易?若說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的政策目的是為區隔「北京故宮」,或是「去中國化」,那就更令人大惑不解了!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故宮」雖然原都屬於「故宮博物院」,但是藏品各異,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在數量上雖僅佔原「故宮博物院」的五分之一,但是許多珍品卻是精中之精的重寶。如今一個亮晃晃的金字招牌卻要白白讓給大陸獨享,有何可昭告天下的道理呢?
  • 來臺北必遊景點,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來到故宮博物院,映入眼帘的「天下為公」很有氣勢。
  • 有人說「北京故宮只剩空殼,真正的精品在臺北故宮」,是真的嗎?
    導讀要說中國哪裡的文物最多最珍貴,大多數人肯定毫不猶豫的回答是北京故宮博物院,186餘萬件珍貴文物,絕大多數都是千金難換的寶貝。其實,中國還有一座被掏空的山,裡面也存滿了稀世珍寶,關於它的來歷,還要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前夕的那段歷史。
  • 稀世國寶乾隆「金編鐘」,愛國收藏家冒死保護,1949年無償捐獻給故宮
    向來編鐘都是銅製的,所以乾隆的這套編鐘就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金編鐘,它總重13647兩2錢,做工精湛,發聲悅耳動聽,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無法估量,是稀世珍寶。
  • 故宮晶華,走起!
    當年老蔣費盡千辛萬苦,把所有因抗日戰爭爆發輾轉遷移至南京和四川等地共計 5,522 箱的重點精華文物,通通移來臺灣;除了是現今古代中國藝術史與漢學研究的重鎮,所擁有的 69.6 萬餘件冊文物更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古代中國藝術品珍藏。
  • 【青分享】北京故宮博物院紀念品萌萌噠!
    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朕知道了」紙膠帶曾在網絡上爆紅。近日,有網友發現北京故宮博物院也推出了萌萌噠作品!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道不錯的菜:「東坡肉」炒「翠玉白菜」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韻味,然而來到臺北,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打卡,看看這些國寶,在中國的四大故宮中,臺北故宮算是最年輕的後起之秀,但是知名度卻毫不遜色,這和他的歷史成因有很大的關係。那就跟隨我的腳步,走進這座年輕而又知名流傳的博物館,一探究竟吧。
  • 3000箱故宮珍寶被偷偷運往臺灣,竟然放在一個小村莊15年無人問津!
    1949年國民政府面臨崩潰,蔣介石暗地裡密謀將大批的故宮珍寶運往臺灣。在1月底前,他已經安排時任教育政務次長的杭立武向臺灣運送了兩批文物。
  • 故宮博物院明日起閉館
    截至昨日14時,北京新增8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累計病例22人。根據市委市政府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總體部署,即日起,北京市取消包括廟會在內的大型活動。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消息,故宮博物院自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起閉館。  新京報訊 昨日,記者從北京市衛健委獲悉,北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感染情況有所變化。
  • 故宮博物院一件鳳冠,精美絕倫奢華無比,背後卻是大明王朝的未來
    1955年,時任北京市長的吳晗提出了一份發掘明成祖朱棣長陵的報告,而作為當時的泰鬥,郭沫若、沈雁冰(矛盾)、夏鼐、鄭振鐸都成為了其發掘委員會成員。可是在漫長的考古程序中,他們並沒有找到地宮的隧道,考古進程也變得毫無進展,只好將目標轉移到了萬曆帝的定陵。
  • 故宮博物院展館
    ;nbsp&nbsp&nbsp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 上遊新聞記者 鄒飛 劉力 攝&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毛戈平故宮彩妝系列
  • 中國臺北故宮,大叔實拍20件稀世珍寶瓷器瓶
    我曾經三次到訪中國臺灣省臺北故宮參觀。幸運的是在2019年5月份,竟然被允許和鼓勵使用手機拍攝。所以我才有機會拍攝收集了大量的藏品圖片和視頻,在此之前已經通過圖文圖集和視頻等方式進行了分享,這一篇我將分享20件明清時期的瓷器瓶,件件為稀世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