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健身的他們,可能是世界上最健康的人(1048期)

2021-02-23 心理八八

GymSquare是一個原創精品健身內容平臺

世界上有一部分被稱為「最健康」的人,他們既不舉鐵也不參與跑馬拉松,甚至未曾踏足健身房。

而整理家務、打掃庭院的「佛系健身」,構成了他們的每日運動。

從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到日本的一些偏遠的島嶼上,廣泛分布這些全球最長壽的人。在這些地方,百歲老人很常見,除卻高齡以外,他們患慢性病的機率也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這些高齡人群聚居之地被稱為藍色區域(blue zones),他們佛系健身日復一日。

但是,與藍區人民「自然健身」相反的現象是,隨著健身氛圍的日益濃厚,人們對運動與飲食習慣更多的關注正滾雪球一般將健身推向極端。

全力以赴All or nothing的「極端健身」哲學興起。

例如,每日必須達到固定運動時長與卡路裡消耗,否則便滿是愧疚自責。如果不夠痴迷,就意味著懶或是放任自己。「健身成癮」成為導致國民幸福度下降的新因素。

健身正從一種追求健康的方式,到上癮而影響身心健康。

背後原因在於,生理上持續追逐運動快感,導致「耐藥性」提高。也反映著社會焦慮滲透到了健身領域,更有社交媒體中健身概念平均值被拔高,推動著一步步走向「極端健身」。

全力以赴All or nothing,看似是一碗勵志熱血雞湯,卻帶來更多負面影響。

毫無疑問,藍區人民的自然運動需要大量時間,但極端健身同樣不可取。因此,對於更多人而言,周末的佛系健身也能保持健康。

即使每天只有10分鐘的運動量,也能讓身體受益;在周末完成一周的運動量與每天定時定量運動能夠收穫同樣的益處。

■ 哥斯大黎加藍色區域的生活 來源:TODAY

             

01

佛系健身,

是他們的健康秘訣


藍區一詞源於Gianni Pes和Michel Poulain在《實驗老年學雜誌》中所做的人口統計工作,他們將撒丁島的努羅省確定為男性百歲老人最集中的地區。

當兩人瞄準長壽村群時,他們在地圖上畫出同心的藍色圓圈,並開始將圓圈內的區域稱為「藍色區域」。

隨後,Dan Buettne拓寬了這個術語,提出全球範圍內共有5個比較典型的藍色區域,它們分別是義大利的撒丁島、日本的衝繩、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群島、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羅馬林達和希臘的伊卡裡亞島。

藍色區域的人們,有一個共同特點——佛系健身。


全球範圍內5個比較典型的藍色區域 來源:《國家地理》

比如,在希臘的伊卡裡亞島上,有1萬人的壽命比美國人長8到10年,他們的心臟病發病率只有美國人的一半,癌症發病率要低得多,而且較為特別的是,幾乎沒有痴呆病例。

Dan Buettne團隊與《國家地理》合作就藍區的長壽進行了研究,他們得出結論,藍區的人們有具備如下特質:

藍區的9大長壽特徵除卻8分飽、植物性食品與適量紅酒,以及擁有健康的社交網絡等,已被眾做周知的健康方式外,藍區還有著自己獨特的健康秘訣。該研究指出,就社會屬性而言,擁有使命感幫助藍區老人獲得了額外7年的壽命,每月參加四次信仰服務帶來的歸屬感將增加4-14歲的預期壽命。在家庭方面,藍區人會把家庭放在首位,他們與年老的父母或者祖父祖母一起或相鄰居住,給伴侶承諾,給孩子更多的關心與愛。這些行為將給他們增加3年左右的預期壽命。壓力的集聚會帶來慢性疾病,對此,藍區人民還有著減輕壓力的例行儀式,如日本衝繩,大家會每天花上幾分鐘時間祈禱與緬懷祖先,撒丁島地區則是有著「Happy Hour」這樣的日常儀式實現壓力的釋放。在運動健身方面,藍區老人們不舉鐵,不跑馬拉松,也不去健身房。取而代之的,他們會自己種植果蔬,在處理日常家務活時也不用便利性的器械,用自然環境去推動他們不斷運動。比如,一項針對撒丁島藍區中男性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壽命更長與飼養牲畜,在山上的陡峭山坡上生活以及步行更長的工作距離有關。要麼不做,要麼盡全力,All or nothing的健身哲學似乎頗為熱血。然而以美國為例,在19年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發布的世界幸福報告中顯示,美國的幸福排名指數已經連續三年下降。哥倫比亞大學教授Jeffrey Sachs指出,幸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大眾成癮,其中除了酒精毒品外,強迫性健身與飲食也成為成癮新成員。健身成癮的背後從生理上來看,源自持續追逐運動快感而產生的「耐藥性」。當長跑或進行其他形式的劇烈運動時,大腦會充滿多巴胺和其他類似阿片類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會引起愉快的興奮狀態。但如果一直在訓練,將對這些化學物質產生耐受性,於是過去30分鐘後的愉悅感現在需要45分鐘。同時,如今,健康理念充斥著社交媒體平臺,用戶上傳了數千萬條相關帖子,其中許多都美化了人們熱衷於鍛鍊的方式。社會比較學指出,當把自己與他人對比時,會進行自上而下的社會比較,只有當取得平均效果時,才能起到促進作用。然而在極端健身中,博主們精心製作的圖文常常讓這種平衡經常丟失。於是,對健身的認知會轉移至觸不可及的高地,並認為個人處於墊底狀態。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成癮也是社會焦慮在運動健身領域裡的滲透,「休息一天就會武功全廢」源自人們將健康過度與工作、學習和人際關係掛鈎而帶來的不安全感。正如教育廣告裡的焦慮營銷——「我們正在教育你孩子的競爭對手」,不健身似乎暗含著與其他人相比而言,不夠主動積極、沒有抓住當下、不夠健康聰慧、沒有活力。苗條纖細、積極向上、生命力、吸引力、強壯、抓住當下、積極參與和頭腦靈活,本指身心健康的「健康」一詞,內容被無限擴大化。All or nothing看似熱血,實則是對健康概念的異化。極端健身被異化,像藍區人民一樣自然運動,對於被束縛在辦公桌前的當代人而言,似乎可行性也並不高。其實,偶爾鍛鍊也能保持健康。和硬核的自律健身相比,想練就練的「佛系健身」有可取之處。比如,頻繁可見的是工作日無時間,只能休息日健身的「周末戰士」。拉夫堡大學在17年做了一項旨在研究周末戰士和其他體育活動模式與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之間關係的研究,研究表明,即使每天只有10分鐘的運動量,也能讓你的身體收益;在周末完成一周的運動量與每天定時定量運動能夠收穫同樣的好處。此次研究共有63591名成人受訪者,8802人死於各種原因,2780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非運動參與者的心血管病死亡率HR為0.63,周末戰士參與者為0.60,定期運動參與者為0.59。而在癌症死亡率方面,非運動參與者0.86,周末戰士參與者為0.82,定期運動參與者為0.79。由此可見,每周1-2次健身的周末戰士者,與定期運動參與者,都保持在一個較為相似的健康水平。因此,每周1-2次的周末戰士活動模式,可能足以降低全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風險。鍛鍊並不意味著每天跑三公裡,全天累積的任何運動都是有益的。即使沒有時間堅持長跑,也要儘量在白天多走幾步。

本 期 免 費 贈 書

給大家準備了5本《對身邊的軟暴力說不》,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識別下方二維碼,打開今日頭條,在頭條號「心理八八」頁面操作就能自動抽獎啦~

頭條抽獎平臺隨機自動抽取

截止2020年4月19日,祝好運~ 

張沛超:迷茫、心累…改變的關鍵,藏在這2個字裡

現在不是譴責母親的時候:關於母愛,最扎心的4個真相

金錢、權力、才華,都不能減少生活的艱難|精讀心理書《自愈的本能》

相關焦點

  • 佛系健身的他們,可能是世界上最健康的人|GymSquare
    作者/梅花編輯/GymSquare編輯部世界上有一部分被稱為「最健康」的人,他們既不舉鐵也不參與跑馬拉松,甚至未曾踏足健身房。而整理家務、打掃庭院的「佛系健身」,構成了他們的每日運動。從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到日本的一些偏遠的島嶼上,廣泛分布這些全球最長壽的人。在這些地方,百歲老人很常見,除卻高齡以外,他們患慢性病的機率也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 佛系健身完全指南
    佛系最開始是從「追星」開始的,慢慢延伸成佛系購物、佛系工作、佛系拍拖、佛系化妝...最終,這種神秘的力量還是侵入了健身界,逐步有了「佛系健身」的出現。那麼,什麼是佛系健身呢?可以這樣簡單理解,佛系健身者從長年累月的舉鐵,以淡如止水的心態訓練,看破紅塵,塵世間一切的紛擾都打動不了他們。胖瘦由命,美醜在天。「我們練的不是啞鈴,是和平。」
  • 佛系健身,也是一種有效健身|GymSquare
    作者/晟傑編輯/GymSquare編輯部和硬核的自律健身相比,「佛系健身」是大多數人的健身現狀。佛系健身似乎是個貶義詞,但事實上,佛系健身並非一無是處。甚至在科學上,這種佛系的健身狀態,叫 intuitive fitness直覺健身。直覺健身根據睡眠狀態、壓力感知,調整跑跳健身計劃,類似的還有intuitive eating直覺飲食——以尋找飽腹感為基準的來決定飲食。
  • 佛系健身,宛如等死.
    對於有些人來說,健身≈換一個地方和姿勢玩手機。 他們很樂於接受佛系健身,因為他們的得過且過行為終於有「理論支撐」。這好像就是一塊很漂亮的遮羞布,有了「佛系」這個名號,自己的健身就不是敷衍了事,而是一種「睿智」的生活態度。
  • 李晨健身房吃個漢堡就被佛系了?其實,佛系健身或許會更好
    說起來,之前對李晨也並不是很熟知,注意到他也是因為會在有意無意之間看到他的一些我們所熟知的那些過往而已,不過最近大黑牛李晨的熱度還是比較高的,不只是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和電視劇《幸福裡的故事》都看到了他的身影,還因為在健身房吃漢堡一事上了熱搜,被網友調侃佛系健身。
  • 佛系健身者,說的是你嗎?
    什麼樣算佛系,佛系健身者是啥樣的,你是佛系健身者嗎?
  • 朋友圈被「佛系」刷屏了,小語君告訴你「佛系」英語怎麼說?
    「佛系」00後的傷痛你可能不懂,這些看起來與世無爭的00後,可能日復一日重複面臨著讓他們「喪」的事情,但他們依舊在用自己的看似消極的「佛系態度」去抵抗這個看起來對他們不那麼友好的世界。那既然我們講到了「佛系」性格的人,接下來,我們就一一盤點一下當下形容「人」各大熱詞吧!
  • 真正「佛系」的人,不會在乎別人的評價
    面對這個世界,我們有時候會愛,有時候會恨,有時候會欣喜,有時候,則是抱怨,愛的是有許多愛我們的人,恨得是許多不公的事與厭煩的人,欣喜的是世間的美好,抱怨的是命運的不公。人生百態,最重要的,是活出自己的樣子,最可貴的事莫過於知道了世界的真面目,還能理解並善待這個世界。
  • 佛系追星、佛系愛豆,最近爆紅的「佛系」到底什麼意思?
    讓「佛系」二字最早流行起來的就是「佛系追星」,比起隨時隨地打雞血、一點風吹草動可以撕到天昏地暗的親媽粉和女友粉,佛系粉是人淡如菊,滿屏幕的戾氣什麼的不care,生活比追星重要的多。既然有佛系追星,當然也有佛系愛豆。【佛系愛豆】遇到鏡頭不爭不搶,不理會流言蜚語,不和別人撕逼,粉絲去留隨意,人生信條順其自然,除了作品上線期就處於人間蒸發狀態的明星。
  • 真正佛系的人從不拖延
    我回說:「我寫文章很佛系,純粹是興趣愛好而已,並不是為了出稿賺錢。」編輯回了一句話驚醒了我:「你並不是佛系,而是總喜歡拖延,太容易放棄了。」是呀!我是真的佛系嗎?還是為自己的拖延找藉口呢?從小,在別人眼裡,我是一個很佛系的人。上學,永遠是個中等生,分數高低無所謂,不爭第一名也不做最後一個就可以;職場,不爭不搶,錯過許多次機會,反正不下崗就行。
  • 施主,今年你「佛系」了嗎?
    今年的網絡流行詞喜歡總結人,這不,剛給中年人貼過「油膩」,又給青年人貼上了「佛系」的標籤。一切都起源於一篇名為《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的文章↓↓「佛系」一詞由來已久,早在2014年,日本媒體曾把喜歡獨自待著,關注自己興趣愛好和生活節奏,不想在談戀愛上浪費時間的男性稱為「佛系男子」。
  • 佛系青年是什麼意思?他們的生活態度是怎樣的?
    佛系青年是什麼意思?他們的生活態度是怎樣的?網絡上說「佛系青年」「佛系**」是近幾年的流行熱詞,它們究竟代表什麼現象呢?其實,這些詞只要是綴在「佛」字的後面,不管怎麼變它就是個帶有佛性詞語,這樣的人就是帶有佛性或嚮往佛性的人!
  • 印度女生健身只在乎自己的想法,佛系健身的她身材迷人,魅力十足
    你好,親愛的讀者朋友,你好,今天和大家見面了,「印度的女神健身只在意自己的想法,佛系健身依舊完美」。亞洲人的審美不僅有骨感,歐美也很豐滿,這時你想擁有什麼樣的身材?選擇健身房,加工自己的身體,覺得什麼樣的身材美麗?
  • 他可能是最佛系的富二代…
    八八有點傻眼,這兩位八桿子打不著,平時既無瓜葛,在泡妞這件事情上,更是一個魔系,一個佛系。為毛看郎教授的文會想到湯二少? 八八這一傻,反應就有點慢。接下來幾天沒有開八湯少,後臺就老有粉絲哭唧唧地數落八八沒良心,不是那個有求必應八了~~喂喂,給八八點時間好不好啦。
  • 道系 · 法系 · 佛系上班族的日常
    具體點就是儒雅的佛系、實事求是講規矩的法系,還有朋克的道系。他們三者有哪些不同,今天我們來好好盤點一下。道系講究吃的舒服。管他麻辣香鍋還是水煮魚,想吃就點,好吃才是最重要的,後面的事情後面考慮吧~糟糕!
  • 佛系追星?佛系考研?佛繫戀愛?弱爆了,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接下來請看歷史滿分的我從女媧造人到徽宗治國、順治出家說說佛繫戀愛、佛系員工、佛系考研之類之類佛系XX的前世今生——《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風俗通》這麼隨緣的工作方法,佛系女媧無疑了,那些面帶異相的人,可能就是泥點子變的。
  • 知識星球|鬥戰勝佛算不算佛系?
    知識星球這裡是莊遊世界星球第11期課程當年輕人開始為脫髮而焦慮時
  •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你過你的佛系生活,我只想奮鬥
    「佛系」這一詞火得不得了,但我作為一個真的不憤青的年輕人,我特別想吼一聲:「你過你的佛系人生去吧,我只想奮鬥!」佛系說什麼一切隨緣,可是,你,就這樣放棄對命運的抵抗了嗎?我特別想不通,明明我們可以掙扎丶努力,卻又為何要談什麼佛系。
  • 別把你的懶惰當佛系--艾力克斯·卡茨
    潛意識裡覺得他是個柔軟佛系的老甜心. 然而Alex Katz是個獅子座. 今年夏天他將是個92歲的獅子座. 上世紀60年代, 畫廊裡掛滿各異的抽象畫. 主流藝術家只畫抽象, 抽象是在畫中追求精神世界的唯一可能性.
  • 佛系青年與普通青年之間,只差一輛車
    最近,「佛系」一詞突然流行,在青年人間掀起一場狂歡,各種佛系紛紛登場:佛系粉絲、佛系員工、佛系甲方甚至佛系前任,還衍生了諸如佛繫戀愛、佛系健身等一系列佛系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