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連線 | 「基建中國」迸發新動力

2021-01-14 手機鳳凰網

加快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成為部分上市公司轉型發展重要著力點。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上市公司兩會代表委員表示,上市公司力爭把握新基建機遇,加強技術研發,加快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增強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把握機遇 布局新基建

代表委員表示,新基建對產業鏈轉型升級有強大推動作用,也將帶來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要把握好新基建機遇,積極轉型升級。

緊密結合新基建發展要求,加快推動數位化轉型。例如,東方電氣首個電廠智慧化改造項目日前實現一次性自動啟動成功。「不管新基建還是老基建都離不開電力,電力裝備製造是最底層的基建。」全國政協委員、東方電氣董事長鄒磊表示,搭新基建東風,東方電氣將沿著既定的數位化轉型方向,聚焦兩個重點:抓住推進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的機會,抓住新基建的市場機會。

作為光纖通信行業的龍頭企業,亨通集團也在尋找與新基建相關的突破口。「通過布局新基建,找到新的突破口,更加專注於新基建的相關建設。」全國人大代表、亨通集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表示,公司將重點關注通信網絡領域、能源互聯領域建設。

在更新需求和新基建背景下,三棵樹也在思考如何把握機遇。「新基建中的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發展與應用給企業帶來巨大機遇。智能製造、智慧園區、智能施工、智能全屋定製、智能化辦公等方面,將深刻改變三棵樹的業務管理模式。」全國人大代表、三棵樹董事長兼總裁洪傑指出。

擁抱市場 增強新動能

代表委員認為,不管是加強研發以實現數位化、智能化轉型,還是壯大5G等新基建發展力量,資本市場均大有可為。上市公司可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從擴充融資渠道、規範公司治理、實施併購重組等方面增強自身發展新動能。

「資本是三棵樹『四輪驅動』的重要一環,通過資本紐帶,從產品經營走向產業與資本運營。公司登陸A股市場,成為國內首個發行股票的民用塗料企業。上市後擁有更豐富的融資渠道,降低融資難度及成本,促進企業高速高質量發展,去年銷售收入和淨利潤比上市前增長約四倍。」洪傑表示。

除了融資支持,借力資本市場促進團隊建設、實施員工股權激勵也是上市公司增強發展向心力的重要手段。

「公司多年前就實現了員工持股。上海建工構建了從全員到核心員工、到核心骨幹、到職業經理人四層的激勵機制安排。公司職業經理人和領導幹部都有比較清晰的持股要求。比如,職業經理人收入的30%會用來增持公司股份,企業領導除參與核心骨幹員工持股外,還需拿出收入的20%增持公司股份。」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建工董事長徐徵說。

此外,資本市場大舞臺為上市公司提供了強化公司治理、實現外延擴張等發展機會。「上市17年來,公司核心競爭力、綜合實力、行業地位、國際影響力等獲得了快速提升。光纖預製棒的自主研製成功並投產達產等諸多關鍵領域的突破、產業技術升級、產品結構調整都是在資本市場助力下實現的,這些項目的完成將進一步推動公司從全球行業並跑向領跑的飛躍。」崔根良表示。加強研發 尋求新突破

代表委員認為,新基建對數字中國建設、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推動力,上市公司應發揮優勢,通過科技賦能助推新基建發力,尋求新突破。

「圍繞如何為用戶創造更高價值,如何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如何找到產品升級和產業發展突破口和新機遇三個方面,東方電氣以全面協同創新為抓手,推動數位化、智能化轉型。」鄒磊指出。

近段時間,東方電氣數位化協同創新動作頻頻,與華為、諾基亞貝爾等知名企業籤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與電子科技大學共同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數位化賦能製造」的步伐。

洪傑指出,公司將從未來5年或10年的眼光看現在,提前布局新基建,從而佔據下一個黃金髮展時期的「快車道」。

上海建工也在加強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是推進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近些年來我們在科技創新上持續投入。」徐徵表示,上海建工還在城市更新、環境治理、建築3D列印、建築設施設備運維等方面加大科研投入,不僅極大地推動產業發展,也形成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工作環境和激勵機制上,上海建工建立兩級研發機構,2019年科研經費達62億元。在人才激勵上,近年來推出了包括建設人才公寓在內的一系列激勵措施等。」徐徵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電器董事長南存輝: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 瞄準趨勢實現轉型

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電器董事長南存輝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產能3月份開始爬坡,特別是適應新能源、工業物聯網、5G通信、智能製造等「新基建」、新業態需求的新技術、新產品發展勢頭強勁。

他說,正泰電器將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建設,提升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應用的能力,進一步開展智能製造、智慧電力、智慧供熱、智慧儲能、智慧新能源、智慧園區、智慧水務的解決方案創新。

產能實現V型反轉

中國證券報:受疫情影響,公司一季報業績有所下滑,目前公司復產情況如何,海外疫情蔓延對於公司今年業績影響有多大?

南存輝:得益於國家及地方一系列紓困惠企政策和有力舉措,3月份公司產能開始爬坡。以正泰電器一款比較有代表性的斷路器產品為例,目前日產量已經與去年的產值最高峰270萬極/天持平,4月、5月份依然保持增長,實現了V型反轉。特別是適應新能源、工業物聯網、5G通信、智能製造等「新基建」、新業態需求的新技術、新產品勢頭強勁。

正泰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向海外輸出綠色能源應用的中國方案、中國技術,服務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新能源業務經過多年積累已經布局全球。

此外,正泰具備完整的海外應標能力,優秀的本地化團隊、標準的國際化運作、優秀的財務與法務支持是正泰海外項目開發行穩致遠的關鍵所在。正泰新能源在海外設立了四個投資平臺和兩個本地EPC平臺,以「國際化」為導向,以利潤為導向,以創新為驅動,在海外投資布局的同時積累了豐富的海外發展經驗,鍛鍊培養了國際化的投資運營團隊和屬地的本土執行團隊。我們與國際主流光伏安裝、製造和光伏電站開發公司都有交流和合作,國際化運作夥伴質優量足。

提升大數據分析能力

中國證券報:作為電器龍頭,正泰電器如何積極布局和把握「新基建」等機遇?對公司業績有何積極影響?

南存輝:受益於本輪「新基建」的啟動,相關行業和企業將加強投資預期,提振發展信心。以特高壓建設為例,其優先功能就是緩解部分地區新能源發電的消納困難,給新能源行業帶來新的市場空間和機遇。

在本輪「新基建」的推動下,相關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將得到有效激發,企業應當緊扣主題,抓好智能化應用。這有利於企業發揮產業鏈優勢,以傳統製造業紮實的行業背景為依託,結合工業網際網路助推解決方案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新基建」領域廣、空間大,乘數效應明顯,將為正泰等企業帶來廣闊發展空間,同時,正泰基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建設,為抓住「新基建」機遇佔得一定先機。

正泰電器將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建設,提升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應用的能力,進一步開展智能製造、智慧電力、智慧供熱、智慧儲能、智慧新能源、智慧園區、智慧水務的解決方案創新,推進海外業務拓展,瞄準趨勢,實現轉型。同時,強化投資布局、加快建設,不斷創新商業模式、運營模式,圍繞企業自身重點做精做深。

綠色發展「點亮」中國經濟

中國證券報:公司在新能源發展方面已經布局多年。圍繞綠色發展,公司有哪些心得可以分享?綠色發展將為中國經濟注入哪些新動能?

南存輝:當前,低碳化和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能源結構調整的大趨勢,以光伏、風電、地熱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蓬勃發展,不斷驅動能源格局優化。在此過程中,信息技術與能源技術的加速融合,為我國企業搶佔產業先機帶來眾多機遇。隨著「網際網路+」和能源網際網路的提速發展,綠色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充分發揮產業政策的支持和引領作用,推動各級政府和相關企業建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體制機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實現能源生產、消費的數位化、智能化,也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能。

順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能源變革的發展趨勢,正泰電器依託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打造智慧能源體系,構築區域智慧能源綜合運營管理生態圈,為公共機構、工商業及終端用戶提供一攬子的能源解決方案,致力於讓能源更安全、更綠色、更便捷、更高效,讓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相互融合,構建協同共贏發展的格局。

未來,正泰電器將把握綠色發展的趨勢,積極從光伏領域逐步延伸至儲能、配售電、熱電聯產、多能互補等綜合新能源開發和建設,構築智慧能源互聯發展模式,通過持續開展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變革,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綠色化、高效化的智慧能源消費新體驗。

全國政協委員、東方電氣董事長鄒磊:聚焦兩大重點 加快數位化轉型

全國政協委員、東方電氣董事長鄒磊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搭乘「新基建」東風,東方電氣集團將沿著既定的數位化轉型方向,聚焦兩個重點:一是抓住推進數位化、智能化轉型機會;二是抓住「新基建」中的市場機會。

「新基建」帶來新機遇

中國證券報:「新基建」將帶來哪些新的發展機遇?

鄒磊:「新基建」是「數字土壤」,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將為產業數位化轉型、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和必要條件。「新基建」的加速推進,將進一步降低電力裝備製造企業數位化轉型成本,掃清轉型方面的技術障礙,提升數位化轉型效率,幫助企業進入數位化轉型快車道。

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基建」設施,都是電力消費大戶。「新基建」項目的建設和未來長期穩定運營,都離不開充足、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除電源需求外,「新基建」的發展將為電力裝備製造企業提升產業鏈價值、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拓展新的市場空間提供難得機遇。

從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轉型

中國證券報:在更新需求和「新基建」背景下,公司將迎來哪些增長機會?

鄒磊:「新基建」對數字中國建設、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推動力。同時,用戶對數位化產品、數位化服務的需求,也要求我們必須克服慣性思維影響,走出「舒適區」,儘快完成從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的數位化轉型,為用戶創造更高價值。

搭乘「新基建」東風,東方電氣集團將沿著既定數位化轉型方向,聚焦兩個重點:一是抓住推進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的機會。公司將加速推進5G技術、大數據、AI、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在發電裝備領域的應用,構建高效合一的信息物理空間,開展少人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的智能製造轉型升級工程建設。目前,東方電氣集團正在醞釀製定數位化工廠建設規劃,打造AI、5G及區塊鏈應用場景,挖掘製造過程數據、產品質量數據、產品運行數據,逐步實現產品設計、工藝開發、健康運維的統一管理和展示,打造虛擬完美模型與精益產品製造深度融合的個性化研製體系。二是抓住「新基建」中的市場機會。2020年「新基建」蘊含大量市場機會,例如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對裝備製造產業鏈轉型升級有強大的推動作用。這些都是推動東方電氣集團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

全國人大代表、三棵樹董事長兼總裁洪傑:抓住機遇 實現高速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三棵樹董事長兼總裁洪傑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基建」中的5G技術、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發展與應用將給企業帶來巨大機遇。智能製造、智慧園區、智能施工、智能全屋定製、智能化辦公等方面將深刻改變三棵樹業務管理模式,推動三棵樹高速高質量發展。

洪傑表示,以建材為代表的「老基建」與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齊發力,將為三棵樹防水、保溫、外牆塗料等產品帶來快速發展機遇。從未來5年或10年眼光來看,提前布局5G等技術應用,有利於佔據下一個黃金髮展時期「快車道」。此外,大量舊改翻新項目增加,稅收、社保、金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以及抗菌、抗病毒等健康定位產品的巨大需求等,也將給企業發展提供巨大發展機遇。現在行業正處於最好的發展機遇期,三棵樹將努力抓住機遇,實現高速高質量發展。

洪傑認為,對塗料行業來說,發展機遇遠遠大於挑戰。唯有修煉更精進的內功,才能應對外部環境的不可抗力。目前,三棵樹積極復工復產,大力布局高端渠道、研發高端健康產品,加快技改,加強線上銷售、招商、培訓、招聘。

全國政協委員、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加快構建交通強國 新型協同融合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表示,交通強國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積極參與。他說,應加快構建交通強國建設新型協同融合機制,強化部門協同、上下聯動、政企互動,凝聚起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強大合力。

李建紅建議,要創新頂層設計,加快構建交通強國新型融合推進機制。建議交通運輸部抓緊研究設計中央政府層面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的多方聯動工作機制,提升《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實施組織層級,切實加強部省際密切協同,充分吸納交通物流骨幹企業參與,制定重點工作任務督導監察及考核制度。要著力強化綜合交通運輸一體化規劃、部管國家局一體化運行等統籌力度,加快健全綜合交通運輸行政運行機制。要研究推動建立職能有機統一的物流管理體制,強化交通運輸在物流業發展中的主導地位,探索創新物流生產要素相對集中管理的大部門體制機制。

要強化協同聯動,著力培育龍頭骨幹多式聯運經營人。建議交通運輸部在推進完善多式聯運法規制度、標準規範基礎上,創新與龍頭骨幹企業的互動機制,加強政策引導、業務指導、技術傳導,搭建創新合作平臺。繼續推進以龍頭骨幹企業為主體、有效整合資源的試點示範工程建設,推動鐵路、港航等大型交通物流企業強化協同合作,形成跨運輸方式、跨物流環節一體化運營的協同效應。培育發展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多式聯運經營人,使之在裝備技術創新、運營組織模式創新及參與國際多式聯運競爭等方面發揮市場引領作用。

應引導企業參與,積極推進重點物資運輸保障體系建設。建議國家發改委在健全國家儲備體系中,充分利用龍頭骨幹企業物流園區和倉儲設施,優化布局設置救援物資儲備倉庫、中轉場站和配送中心,規範應急保障服務功能,確保應急狀態下及時保供。建議國務院國資委牽頭,聯合交通運輸部等部委,在整合央企航空貨運資源基礎上,研究組建中國航空物流集團,提升「規模化機隊+專業化樞紐+國際化網絡+全程化服務」能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航空物流企業。建議交通運輸部強化應急運力儲備「國家隊」建設和管理,依託龍頭骨幹企業打造應急運輸保障主力軍,強化應急物流設施裝備、人才隊伍建設管理制度舉措,建立健全專業培訓、應急演練常態化機制,確保關鍵時刻應急運力調得動、用得上。建議國家發改委牽頭,聯合交通運輸部、國務院國資委等部委,抓緊重新研究重要進口戰略物資「國貨國運」長效保障機制。(劉麗靚)

相關焦點

  • 鄔賀銓:新基建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諮詢委員會主任接受鄔賀銓人民網專訪時表示,新基建更好的激發消費的需求,增加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讓中國經濟走上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人民網:在今年的政府報告當中,新基建話題成為國內外關注的兩會熱點,那麼新基建是否能理解為信息化智能化呢?下一階段他對中國的影響是如何?
  • 集體為新基建代言!兩會開幕,科技業大佬提案、建議全覽
    而不少科技大佬也是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比如說馬化騰、李彥宏、雷軍、周鴻禕、孫丕恕等,他們也借著兩會的時機來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家定調之後,"新基建" 也成為本次兩會科技大佬提案中的核心關鍵詞。那麼,今年的兩會,大佬們都提出了哪些建議?AI 科技評論帶大家一探究竟。
  • 集體為新基建代言!兩會開幕,科技業大佬提案、建議大匯總
    作為我國政治生活中一年一度的大事,兩會自然也少不了科技行業的參與。而不少科技大佬也是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比如說馬化騰、李彥宏、雷軍、周鴻禕、孫丕恕等,他們也借著兩會的時機來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家定調之後,"新基建" 成為本次兩會科技大佬提案中的核心關鍵詞。那麼,今年的兩會,大佬們都提出了哪些建議?
  • 40萬億元新基建的福利,房產建材行業如何正確解鎖?
    「兩會」期間,新基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央加緊部署新基建建設,各地也相繼吹響了新基建的號角。新基建」已經成為擴大需求、穩就業、穩增長、長期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重要基石。而「新基建」不僅包括5G基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雲、管、邊、端的數字經濟底層基礎,也包含了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等鐵公基傳統基礎設施的數位化改造和升級。這一切,與房地產、建材行業息息相關。
  • 兩會雲對話:代表委員連線 共話日照綠茶新發展
    薄懷諾兩會雲對話與代表委員連線袁從波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鄭權 日照報導>今年兩會上,大眾網推出了特別欄目《兩會雲對話》,通過直播的形式採訪代表、委員,帶大家走進今年的兩會。6月22日晚,大眾網請到了日照市人大代表、日照市御園春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嵐山區茶葉商會會長袁從波和日照市政協委員、日照御海灣茶博園有限公司經理博懷諾兩位委員,分析日照綠茶發展新方向。
  • 中國新基建產業獨角獸100強詳細名單
    今年「兩會」,新基建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據統計,22個省推出超過1萬個項目,新基建總投資超過33萬億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認為,新基建是引領中國新科技和產業革命的戰略依託,將產生多個萬億級投資方向。
  • 解「詞」大會①丨兩會期間刷屏的「新基建」是個啥?
    2020年5月21日,進入全國兩會時間,廣受關注的「新基建」再次成為熱議話題,「新基建」在很多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中佔據重要位置。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 巧用「長板效應」 搶灘「新基建」
    林偉「新基建」是今年兩會的熱議話題。當「新基建」按下「快進鍵」,如何更好發揮「新基建」的創新引領作用?長沙運用「長板效應」,在整體推進的同時,在關鍵點、要害處發力,把長板拉長,形成了自身不可替代的優勢和特殊吸引力。
  • 「新基建」加速進行時,「獨角獸」成主力軍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新基建」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而在隨後的兩會議程中,馬化騰、李彥宏、雷軍、丁磊、周鴻禕為代表的科技網際網路企業和上汽集團陳虹、海爾集團周雲傑為代表的傳統製造業巨頭,也不約而同將新基建作為核心關鍵詞。
  • 「鐵公雞基建狂魔」升級!中國新基建新在哪裡?
    在8月3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主講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就中國新基建展開了主題演講。這次舉國上下共同防疫期間,大家都體驗到了宅在家裡的數位化生活。第二,「新基建」是建立在中國今天全新發展水平之上的。哪怕換到17年前,也就是2003年非典暴發的時候,甚至換到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暴發的時候,「新基建」還難以成立。當時5G的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等,要麼不存在,要麼只是非常有限地存在。同樣,換到絕大多數其他國家,「新基建」恐怕也不能成立。
  • 新基建,澎湃中國經濟新動能
    ,澎湃中國經濟新動能  新華社記者周琳、龔雯、朱涵  從中央密集部署,到地方積極響應;從企業主動投資,到資本市場熱捧,2020年伊始至今,新基建正式站上風口。  向雲「遷徙」,實現零售轉型;數字「賦能」,提升製造效率;精細飼養,確保農牧質量;智慧管理,破解「大城市病」……新基建帶來的機遇,並非簡單指向個別企業、某些行業,而是廣泛面向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新動能。  阿里雲日前宣布,未來3年將投入2000億元,用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新基建的重點在『新』。
  • 新基建成科技產業新驅動,BATH領跑
    百度指數顯示,3月以來「新基建」很快從一個新詞變為熱門概念。《人民日報》在3月開設「新基建 新機遇」專欄,張勇、李彥宏和馬化騰三位BAT掌門人相繼發表署名文章熱議新基建話題。今年兩會「新基建」也成了熱門詞,李彥宏、丁磊和雷軍等來自科技行業的兩會代表的建言均與新基建有關。
  • 新基建賦能「電動寧德」「數字寧德」建設
    近日,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發布《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0》,報告顯示2019年寧德時代國內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近400MWh,成為中國第一的鋰電儲能技術提供商。
  • 人大代表、今世緣董事長周素明:用創新推動「白酒新基建」
    增加節假日,釋放消費潛能」……全國人大代表、今世緣酒業董事長周素明今年參加全國兩會的建議重點,都是聚焦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如何更好發展經濟、提升人民生活健康水平。談及企業未來發展,周素明表示,被疫情抑制的白酒消費需求已經顯露出「報復性消費」趨勢,今世緣將緊抓這一輪消費機遇,和經銷商一道加快拓展全國市場;同時,著眼於未來的「頭部」酒企競爭,用創新和智造推動「白酒新基建」,釀造獨具魅力的「今世緣味道」。
  • 構築數位化人才管理「新基建」 軟通動力榮膺2020年度中國區最佳...
    構築數位化人才管理「新基建」 軟通動力榮膺2020年度中國區最佳僱主企業 11月27日-28日,以"數位化人才管理
  • 「解碼新基建·外企觀察」奧的斯電梯陳慷:讓「中國創新」與「中國...
    如何變壓力為動力,以開放、合作、共贏胸懷共謀發展?如何帶領企業在不確定之下尋找確定性,獲得持續增長?有數據顯示,中國基建存量已居世界第一,但人均水平和質量與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距。因此,從短期看,「新基建」將有助於穩定投資、擴大內需和增加就業,是應對疫情衝擊、復甦經濟的有效手段。
  • 中國自主創新的3D列印建築技術在新基建全球市場大規模應用
    這是「新基建」領域的又一創新!盈創讓航道、河床、高速公路聲屏障進入 3D列印新經濟時代。Matt Walker,以及美國,澳洲,墨西哥,奈及利亞,南非,紐西蘭,巴西,中東等盈創全球3D列印建築的合作夥伴,通過遠程視頻連線參與了這次發布會。
  • 小i機器人發布三款AI產品 袁輝:人工智慧是新基建核心動力
    在以「賦能新基建,AI新動力」為主題的發布會上,小i機器人發布了三款AI產品,以十多年的技術創新成果和行業知識沉澱,以及體系化的行業解決方案,全面支持新基建AI能力提升,加速政企數位化、智能化。小i機器人董事長兼CEO袁輝對人工智慧之於新基建給出了自己的理解,「人工智慧將是在新基建戰略下,能夠連接幾乎所有領域的核心動力。
  • 2020年全國兩會:網際網路企業大佬都說了些啥?
    1、構建人工智慧新型基礎設施,勾畫智能經濟發展藍圖新基建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在新基建方面,李彥宏提出構建人工智慧新型基礎設施,勾畫智能經濟發展藍圖的提案。
  • 新基建,是什麼?
    從國家發改委不乏謹慎的表態中可以看出,相比傳統基建,科技創新驅動、數位化、信息網絡這三個要素是所有關於新基建認知中的最大公約數,也是中國下一步經濟發展的主要路徑。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城市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高翔認為,新基建與5G、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發展緊密相連,是發展信息化、智能化、數位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創造與滿足新需求的重要保障。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行業拓展部營銷總監何訓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除了新技術、新需求、新形態,新基建在格局、生態上與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也存在明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