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衣櫃
在汽車誕生前數千年的時間裡,馬一直是人類最可靠且最先進的代步工具。直到19世紀中葉,在紐約百老匯街每15分鐘就有一輛公共馬車通過,根據1853年《紐約指南》廣告中的描述,紐約公共馬車每天運送乘客多達12萬人次。
那時候馬車公司深信這般好日子會天長地久下去,以至於1886年當卡爾·本茨發明出第一輛汽車時,馬車公司皆嗤之以鼻,認為這種「機械巫術」產物不值一提。
133年過去了,曾經以馬命名的馬路上,如今全是熙熙攘攘的車流,而馬車的活動範圍,淪落成豆丁大小的旅遊區。有人說當年馬車公司手握資本,若能洞察機遇及時轉投汽車的懷抱,遠比當時不成規模的汽車作坊更有優勢,可惜歷史只會書寫一次。
同樣的抉擇,如今輪迴到汽車企業頭上,繼續留守汽車製造商的身份,還是斥巨資轉型成未來的出行公司,that is a question。或許是有馬車公司這一前車之鑑,大部分汽車企業都選擇了後者。
兩個月前,戴姆勒和寶馬宣布共同投資10億歐元,整合及成立五家出行合資公司,業務範圍囊括打車、充電、租車、運輸、停車,幾乎囊括一切地面出行需求。
幾乎在相同時間,有報導稱滴滴出行與大眾汽車聯合成立的合資公司「橘眾」已經落戶上海嘉定,其中,滴滴持股60%,大眾汽車持股40%,為了從「出行工具」升級轉變成「出行方式」,汽車大戶甚至不介意在跨界合作裡成為較弱勢的一方。
可見這場龐大的產業升級進程中,蘊含的是一場資源整合競賽。
關於資源整合的最佳案例,非阿里莫屬。人們不曾想過,當年做中國黃頁失敗的馬雲,在杭州湖畔花園小區的公寓內創辦阿里巴巴時,20年後會這家企業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能上至決定人生標籤的徵信體系,下至上網買一卷廁紙。
無獨有偶,此刻在汽車屆有一家企業正高度整合行業頭部資源,似乎勢要告訴人們真正的未來出行方式應該是什麼樣子——我指的自然是艾康尼克。
在上海車展的首個媒體日上,艾康尼克創始人及總裁吳楠在發布會上表示:「艾康尼克受天津市政府邀請組建了天津天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產業鏈國際優質合作夥伴的助力下,在一流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我堅信艾康尼克一定能重振天津汽車往日雄風,振興天津汽車工業,更為全球未來出行革命做貢獻。」
在吳楠提及的「全產業鏈國際優質合作夥伴」中,不乏W Motors、微軟、麥格納斯太爾以及AKKA各路巨頭的身影,它們與艾康尼克的合作成果,最快能在ICOINQ SEVEN II上看到。
說起W Motors,影迷自然會想起《速度與激情7》裡那輛飛躍三棟摩天大樓的神車Lykan Hypersport,艾康尼克SEVEN II的外觀設計正是由W Motors團隊操刀。
事實上艾康尼克和W Motors的深度合作關係不只體現在產品研發上。2017年11月29日,全球第一家艾康尼克-W Motors聯合旗艦展廳和體驗中心在杜拜繁華的商業區 City Walk 正式開業。次年的日內瓦車展上,作為合作夥伴W Motors也攜其全新超跑Fenyr SuperSport在艾康尼克展區首度向海外公眾亮相。
艾康尼克另一個重要合作夥伴——老牌零部件製造商麥格納,為艾康尼克提供了整車的研發、設計及生產的整體方案。微軟及法國無人駕駛技術公司AKKA則共同負責艾康尼克的無人駕駛解決方案。
經過兩年緊密研發,上海車展期間艾康尼克展出的ICONIQ SEVEII已經具備AI聲控技術、遠程診斷系統、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黑科技。
除了手握頭部資源的企業為其背書,艾康尼克在本屆上海車展宣布的另一項重磅信息,是擁有20多年汽車行業管理經驗的畢福康博士加入艾康尼克新能源汽車公司任公司執行長。
談起畢福康,最具含金量的履歷是他曾在寶馬的20年職業生涯間歷任底盤開發、傳動系統開發、產品戰略i8項目總監等多個高級管理崗位。
在新聞發布會上,這位「i8之父」說到:「我們擁有一個的夢想、願景和一個清晰的戰略,就是為用戶提供面向未來的產品組合、EV平臺、用戶體驗和出行服務。追求這一共同的夢想的激情使我願意加盟艾康尼克,我有信心帶領未來的團隊一起實現這一夢想。」
在前端技術和行業「老炮兒」的共同加持下,艾康尼克著眼解決的問題,或許比傳統車企,比大多數新造車都要長遠。
如果要選擇一臺車去代表艾康尼克想傳達給消費者的終極駕駛理念,無疑是本次在上海車展首度亮相的概念車Muse。
Muse這個名字取自希臘靈感女神繆斯,是希臘神話中主司藝術與科學的九位古老文藝女神的總稱,她們為人類的文學、詩歌、科學、音樂、戲劇、喜劇、藝術和天文學帶來了啟發和靈感。
除了設計同樣由W Motors公司的創始人兼CEO Ralph Debbas所帶領的天才設計師團隊負責之外,Muse的靈感核心體現在它為內空間提供了多種可能性,100%以乘客為中心。
艾康尼克為Muse的前排安裝了旋轉座椅,便於轉換成會議模式。通過兩個大屏幕和四個個人平板電腦和CEO.UX平臺,用戶可以實現個人連接,並享受以人為本的車內體驗——「舒適(Comfort)、娛樂(Entertainment )和辦公設置(Office Setup)。
該技術不僅能讓乘坐者隨時調用和保存他們的個人舒適度偏好,同時也能隨時訪問各種娛樂設備,如電影、音樂、照片、文件以及其它應用程式。在通勤時,艾康尼克還可以有效連結Office 365套件、Skype會議等,真正讓每輛艾康尼克成為一間移動辦公室。
與此同時,通過微軟Azure雲平臺和MCVP互聯汽車平臺,艾康尼克將具備構建獨特且以客戶為中心的互聯車輛體驗,以及為現代服務業而準備的智能數字工廠所需的一切。
好比說,該平臺下的「遠程信息處理和預測服務」通過使用來自單個ECU實時傳輸的遙測車輛數據,持續分析車輛當前及歷史的健康狀態,從而在必要時能實現主動預訂維修。這可以防止不必要的停機、質保和召回問題。
汽車內的所有服務都將由微軟的人工智慧語音功能提供,用戶數據將存儲在微軟Azure雲中,因此無論乘客坐在哪輛艾康尼克,它都是你熟悉的那臺艾康尼克。
誠然,要實現上述的所有體驗,從根本上是離不開自動駕駛的。這也是為什麼艾康尼克在提出「無人為幹預」和「無方向盤」理念時,要求Muse要能夠處理其他司機預計會犯的錯誤,像是在交通堵塞時能夠啟停,能夠尋找停車位、減速停車和避免獲得停車罰單。以至於Muse在處理好這一切的同時,乘客可以放心享受以車廂內提供的不同乘坐模式:工作模式、會議模式、娛樂模式以及定製模式等。
由此說來,艾康尼克提出的終極駕駛,正是不需要駕駛,因為真正的未來出行理應每個人都是乘客。
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艾康尼克的先行車型是一臺MPV,因為MPV是最適合將生活場景一併囊括於車廂內的產品,是最以乘客為本的汽車產品。
也不難理解為何艾康尼克會傾注覺成本和精力去研發自動駕駛,因為縱使MPV的身份能將艾康尼克在資源整合上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建立在一臺真正不需要方向盤的車上才能稱之為是滿意的成就。